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轼纳12岁小妾,初次邂逅写下千古名句,成了男人嘴里的花言巧语

苏轼纳12岁小妾,初次邂逅写下千古名句,成了男人嘴里的花言巧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801 更新时间:2024/2/17 4:53:45

古代拥有大才华的人,大多自认清高,但凡遇到些挫折即会感叹怀才不遇,怨天尤人。纵观苏轼的一生,他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可是他从来没有因此而气馁,丧失对生活的热情,反而能摈弃仕途所带来的烦恼,活得非常地通透和洒脱。

苏轼的一生中留下许多传奇的故事,比如东坡肉的典故,以及和佛印和尚的友情。今天这篇文章便讲一讲苏轼和一位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这位女子叫做王朝云(1062年—1096年)

想必很多了解苏轼的朋友大概都听说过这个名字,她与苏轼的第一次邂逅是在西子湖畔。王朝云出身于贫寒,从小便流落到了歌舞班,成为了一名歌舞姬。与其他女子不同的是,王朝云小小年纪便透露出一股清纯灵动,娴雅雍容的韵味。

这一年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宋神宗贬为杭州通判,在杭州为官期间,他经常到西湖游玩。有一次,他与几位好友同游西湖,在饮酒时找来歌舞班助兴,其中就有王朝云。丝竹之声悠扬而起,众位女子翩翩起舞,只见王朝云步伐灵动,轻盈飘逸。

苏轼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想不到这位年轻的女子竟有如此高超的舞技。一曲舞罢,他们邀请众位女子入席侍酒,此时的王朝云粉黛轻施,朱唇微点,宛如一个下凡的仙子一样美丽动人。

看到西湖的美景和端坐于身边的佳人,苏轼不禁来了兴致,于是大笔一挥,写下了一首千古名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其中最后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更是成为后世无数男人嘴里惯用的花言巧语,哄逗得无数女子喜笑开颜,心花怒放。那时的王朝云虽然只有十二岁,却非常仰慕苏轼的文采与为人,下定决心追随他终身,从此成为苏轼身边的侍女。

王朝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她自打到了苏家,从始至终都受到苏轼夫妇的善待。但是令人有些遗憾的是,王朝云追随苏轼二十多年,甚至在他遭到贬谪最艰难的岁月,王朝云仍然不离不弃的陪伴左右,却一直没有得到名分,哪怕是一个妾室的名分。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苏轼初遇王朝云时已经四十岁了,如果给了她名分的话,巨大的年龄差距不免会让人说三道四。不过也有人认为,是苏轼嫌弃王朝云来自于风尘之所,身份太低的缘故,因此最后只是从侍女变成了侍妾。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在古代封建社会,思想的枷锁禁锢得太严重,任何优秀的人都无法做到尽善尽美。重要的是两人心灵契合,感情深厚,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然而不幸的是,王朝云后来因病去世,年仅34岁。

苏轼悲痛欲绝,相继写下了多首诗词表达对她的怀念,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那首《西江月·梅花》: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翻嫌粉蕊,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率领数万兵马的明朝军阀不敢收复家乡, 为了祭祖派数百人偷偷回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上吊自尽 从下面这个小事例就可以看出南明的那些武将是个什么样的德行。江北四镇之一的军阀刘泽清,是山东曹县人,到崇祯末年官至山东总兵,也算是光宗耀祖了。李自成围北京时,崇祯皇帝令刘泽清进京勤王,可是他却假装坠马受伤,拖延进京,最终崇祯皇帝被李自成围困而死,之后刘泽清则逃离了自己的防地——山东,逃

  • 文彦博反对王安石变法又诋毁宋神宗,为何最终还被追谥“忠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彦博和宋神宗,文彦博和宋神宗的对话原文,文彦博王安石完整视频

    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众多大臣当中,不乏司马光、欧阳修、苏轼这样大名鼎鼎的人物,而除此之外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文彦博。作为一代名臣,四朝元老文彦博出将入相五十年,曾经提出裁军八万的主张,节约了大量军费,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正因其杰出的政绩,宋神宗曾经盛赞他道:“卿深厚不伐善,阴德如丙吉,真定策社稷臣也。”

  • 清军入侵山东, 明军不敢追, 待清军自己退兵后首辅向崇祯报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80万明军投降清军,清军明军交战记录,清军剿灭明军主力

    周延儒剧照 又过了一段时日,天气逐渐变得炎热起来,而清军抢劫财物也已经很多了,不适应炎热天气的清军也就出关休养生息了。等周延儒得知清军退兵后,立马报告皇帝,说自己率军大胜敌军。崇祯皇帝很开心,封他为太师。当时便有人写诗来讽刺周延儒,“敌畏炎熇归思催,黄金红粉尽驼回。出关一月无消息,昨日元戎报捷来。

  • 皇帝头颅被敌人制成酒杯,把玩百年,朱元璋找到后的举动令人敬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头颅复原,朱元璋把宋朝皇帝的头颅拿回来了,朱元璋摔酒杯完整版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如此,历史上盗掘陵墓、挖坟鞭尸的事情不在少数,甚至连生前最尊贵的帝王,有时都逃不过盗墓贼的毒手。比如宋理宗赵昀,他的坟墓被盗掘后,连遗骨都被制成了酒杯,堪称史上最骇人听闻的一桩盗陵事件。 赵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时在政绩上有得也有失,最初在权臣史弥远的压制下做了十年的傀儡

  • 父亲因贪污被判死罪,儿子拿500年前免死金牌求情,朱元璋:免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惩治贪腐大案,朱元璋如何处理凤阳贪腐案,朱元璋反贪反腐

    而在朱元璋卑微的那一些年头里,他耳闻目睹元朝官员的贪污等等不法之事,也深知百姓深受其害,所以在称帝以后对于官员的要求极为严格,甚至于有一句著名的“你敢贪,我就剥了你的皮”流传,并且还加以实施,将那一些贪污严重的人将皮给剥下来用草木塞着,放衙门旁边以警醒下任官员,凡是贪污数目达到六十两的人就可以判处

  • 明朝一囚徒倚仗自己有个好祖宗,在公堂上用枷锁打死湖广巡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湖广提督刘君辅,湖广巡抚,明朝大臣在朝堂打死大臣

    咱们先来说一说赵可怀审的这个案子吧,这个案子在当时被人们称为“劫杠案”。在以前,朱元璋刚登上皇位成为皇帝的时候,因为害怕自己手底下的武将会夺走自己的皇位,于是慢慢的对这些武将生出了一些猜忌。于是,朱元璋就展开了一场屠杀,在这场屠杀中,有不少的功臣都被杀害了,其中就有蓝玉、冯胜,还有傅友德等。在这些人

  • 清军屠川的史料很少,但依然有办法证明清军破坏性远大于张献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最真实的清军,清军真实实力排名,屠川为什么是清军所为

    其实,这是比较困难的一个话题,因为清朝建立之后,统治者实行过多次文字狱,所以很多对清朝不利的文字记载早已经消失殆尽,很难从史料之中找到极具说服力的记载,大多都是一些诸如“杀贼无计”、“斩获无数”之类的歌功颂德之词。那么,我们只能从侧面对清军屠川进行分析。 清军 首先,清军入关之后破坏性极强,清军在征

  • 李自成进京后, 大将李岩建议他做这四件事可统一天下, 李自成只说了三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自成李岩的老婆,李自成的三种狠毒手段,李自成的大将李岩是谁

    闯王进京 李自成是农民、驿卒出身,他的手下也多是底层穷苦百姓出身,所以对北京城内的这些达官贵人们有着天然的痛恨,所以这些人就成了他们打击的对象。大顺军打着“追赃助饷”的名义对北京城内的高官、富商进行拷打,并收刮他们的财富充作军饷,当然也有不少部分进入了大顺朝高官自己的腰包。 追赃助饷最积极的大将刘

  • 明朝第一好皇帝,一生只痴情一人,发明的东西,人人至今都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整个明朝历史中前后一共出现过16位帝王,虽然有过奇葩也有过明君,但是真正可以被称之为最贤明的帝王,既不是朱元璋也不是他的儿子朱棣,而是明孝宗朱佑樘。朱佑樘即位之后励精图治,改革吏制,治下一片清明。但是到了朱佑樘统治的中期,他却犯了很多皇帝都会犯的一个毛病,那就是追求道教中的长生不老。很多皇帝追求长

  • 清军攻入南京, 明朝皇帝逃跑, 官二代和东林党跪倒一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是谁放清军入关的,清军攻打明朝时死了多少人,明朝抵抗清军最长时间

    但是,这种百姓自发的行为却没有得到达官贵人的认可,负责南京防卫的主要官员、南京守备勋臣(功臣后代)赵之龙决定投降清军,并派人到清军营中去商量投降事宜。虽然,南明的这些官员们展示出了投降的诚意,但是清军的首领豫亲王多铎却表示谨慎怀疑,他先派了小股清军到南京城下观察,确认了情况后才率大部队到南京城下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