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世民来说他可谓是自己登基的一大功臣,但是让大家疑惑的是在尉迟恭五十多时,却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是为了奖励他对自己登基所做出的贡献,那是不是有点晚。
据历史记载,尉迟恭可是比李世民还要年长十几岁,在他五十多岁的年纪,都可以当李世民女儿的爷爷辈了,真不知李世民是怎么想的,自己的女儿嫁给五十几岁的老人疯了吧,既然我们疑惑不已,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会让李世民产生如此想法!
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其子李世民作为军队重要成员,跟随父亲一起征战,李渊登上皇位后,李世民被封秦王,继续南征北战,军队势力也在不断壮大,实力也在不断提升,期间更是加入了程咬金,秦叔宝等猛将,实力更加强悍。
这时刘武周起兵造反,派手下大将尉迟恭征战,尉迟恭率军队一路过关斩将,来到了潼关,李渊便派李世民带将士前去抵抗,李世民派了秦叔宝前去迎战,这一战就是著名的“三鞭换两锏”,此战最终以刘武周失败告终,李世民惜才将尉迟恭收于麾下,唐军又得一员大将。
尉迟恭此前位居高位惯了,被收编的他还不如程咬金等人地位高,这让他很不痛快,便想到干一场硬仗提升一下自己的地位。正巧,这时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关系不睦,当时的李世民也不想与太子闹太过僵,便不予理会。
主子不动,尉迟恭,程咬金等人也没法擅自行动。这时,太子李建成行动了,他派人带着金银珠宝前来贿赂尉迟恭,想要其倒戈成为他的帮手,却不想尉迟恭最看不惯就是这种,当场拒绝,并告知了李世民。
李世民这时意识到了他们两兄弟之间是不可能再有平静了,又听到了藏在太子府上的人传来消息,太子要在昆明池设埋伏,杀了他。
李世民依旧心存善意,不想毁掉兄弟之情,打算绕道走,尉迟恭看不下去了,他告诉李世民:“要不就让我离开,要不就我们先动手,让我被动挨打,等着别人来杀我,那会就为时已晚了。”这番话让李世民幡然醒悟,抛下了心中的那一丝兄弟之情,开始了反攻。
李世民本就聪明有谋略,他向父亲报告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人要谋反的事情,李渊当即召见两人,李世民就在玄武门处提前设下埋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当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入察觉不对劲时,已经为时已晚,李世民率军杀了出来,双方厮杀场面混乱,李世民击杀了李建成,尉迟恭击杀了李元吉。
随后,尉迟恭将两人头颅带进了宫殿,来到了李渊面前,说:太子意图谋反,齐王跟随一起,我等受秦王之命,前来保护皇上。并且让李渊写下了诏书,由李世民率军清理太子余党,稳定局面。就这样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落下来帷幕,尉迟恭在此次表现极佳,得到了李世民的器重。
玄武门一事过后不久,唐高祖就退位了,李世民登上了皇位,便开始清理朝堂,将大臣都换成了自己的心腹,尉迟恭也因此被李世民封为了大将军,更是将齐王当初的府邸赠给了他,这可算是极其看重他了。
尉迟恭如愿成为了地位尊贵的人,但是他也并非一介武夫,他也懂得那些朝堂里的弯弯绕绕,知道自己地位过高,怕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开始搞事情了。
他一改往日的温和,开始打大臣的小报告,就是为了让李世民知道自己和大臣关系僵硬,不会对他的权利造成威胁,也是因为自己打小报告的毛病,和他关系好的大臣也就越来越少了。
一场闹剧让李世民对尉迟恭不满了,那次李世民设家宴,也请了尉迟恭,当尉迟恭进去发现坐在首位的李道宗,他没有把持住,开口讽刺了,并将李道宗打了一拳,这场闹剧让李世民颜面尽失,决定约尉迟恭谈谈。
李世民告诉尉迟恭,自己总算知道为什么汉高祖继位要杀掉帮助自己上位的功臣了,让尉迟恭看看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有多嚣张,尉迟恭多聪明一下明白了李世民的言外之意。
他有些失落,但也知道自己要收敛了,要把持住那个度了,尉迟恭又变回了之前,但是却让李世民怀疑了,他是不是真的悔改了,还是有了其他想法。
于是李世民又找了尉迟恭谈话,这次李世民提出要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尉迟恭,尉迟恭蒙了,他的岁数都能给公主当爷爷了,便赶紧拒绝,说自己有结发妻子,不愿让妻子伤心,也不能委屈公主,请李世民收回想法,并说自己年事已高,想要退出朝堂,回归田园生活了。
李世民同意了尉迟恭的请求,尉迟恭回归田园后,彻底不问世事,李世民派人监视后才放心,就这样,尉迟恭安稳的度过了晚年。
总结:由此就可以看出,什么将女儿嫁给尉迟恭,这些都只是个幌子,都只是李世民为了试探尉迟恭的忠心,如若尉迟恭当时接受了李世民的建议娶了公主,那么尉迟恭就是不把皇权放在眼里,认为自己位高权重,那么他就不会就安享晚年的结局了,可得亏尉迟恭聪明,懂得识时务,他的退让,使得自己保全了性命,让他们的君臣关系圆满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