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想把女儿嫁给50多岁的尉迟恭,没想到却遭拒绝,这是为何

李世民想把女儿嫁给50多岁的尉迟恭,没想到却遭拒绝,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024 更新时间:2023/12/16 14:39:58

李世民来说他可谓是自己登基的一大功臣,但是让大家疑惑的是在尉迟恭五十多时,却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是为了奖励他对自己登基所做出的贡献,那是不是有点晚。

据历史记载,尉迟恭可是比李世民还要年长十几岁,在他五十多岁的年纪,都可以当李世民女儿的爷爷辈了,真不知李世民是怎么想的,自己的女儿嫁给五十几岁的老人疯了吧,既然我们疑惑不已,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会让李世民产生如此想法!

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其子李世民作为军队重要成员,跟随父亲一起征战,李渊登上皇位后,李世民被封秦王,继续南征北战,军队势力也在不断壮大,实力也在不断提升,期间更是加入了程咬金,秦叔宝等猛将,实力更加强悍。

这时刘武周起兵造反,派手下大将尉迟恭征战,尉迟恭率军队一路过关斩将,来到了潼关,李渊便派李世民带将士前去抵抗,李世民派了秦叔宝前去迎战,这一战就是著名的“三鞭换两锏”,此战最终以刘武周失败告终,李世民惜才将尉迟恭收于麾下,唐军又得一员大将。

尉迟恭此前位居高位惯了,被收编的他还不如程咬金等人地位高,这让他很不痛快,便想到干一场硬仗提升一下自己的地位。正巧,这时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关系不睦,当时的李世民也不想与太子闹太过僵,便不予理会。

主子不动,尉迟恭,程咬金等人也没法擅自行动。这时,太子李建成行动了,他派人带着金银珠宝前来贿赂尉迟恭,想要其倒戈成为他的帮手,却不想尉迟恭最看不惯就是这种,当场拒绝,并告知了李世民。

李世民这时意识到了他们两兄弟之间是不可能再有平静了,又听到了藏在太子府上的人传来消息,太子要在昆明池设埋伏,杀了他。

李世民依旧心存善意,不想毁掉兄弟之情,打算绕道走,尉迟恭看不下去了,他告诉李世民:“要不就让我离开,要不就我们先动手,让我被动挨打,等着别人来杀我,那会就为时已晚了。”这番话让李世民幡然醒悟,抛下了心中的那一丝兄弟之情,开始了反攻。

李世民本就聪明有谋略,他向父亲报告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人要谋反的事情,李渊当即召见两人,李世民就在玄武门处提前设下埋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当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入察觉不对劲时,已经为时已晚,李世民率军杀了出来,双方厮杀场面混乱,李世民击杀了李建成,尉迟恭击杀了李元吉。

随后,尉迟恭将两人头颅带进了宫殿,来到了李渊面前,说:太子意图谋反,齐王跟随一起,我等受秦王之命,前来保护皇上。并且让李渊写下了诏书,由李世民率军清理太子余党,稳定局面。就这样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落下来帷幕,尉迟恭在此次表现极佳,得到了李世民的器重。

玄武门一事过后不久,唐高祖就退位了,李世民登上了皇位,便开始清理朝堂,将大臣都换成了自己的心腹,尉迟恭也因此被李世民封为了大将军,更是将齐王当初的府邸赠给了他,这可算是极其看重他了。

尉迟恭如愿成为了地位尊贵的人,但是他也并非一介武夫,他也懂得那些朝堂里的弯弯绕绕,知道自己地位过高,怕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开始搞事情了。

他一改往日的温和,开始打大臣的小报告,就是为了让李世民知道自己和大臣关系僵硬,不会对他的权利造成威胁,也是因为自己打小报告的毛病,和他关系好的大臣也就越来越少了。

一场闹剧让李世民对尉迟恭不满了,那次李世民设家宴,也请了尉迟恭,当尉迟恭进去发现坐在首位的李道宗,他没有把持住,开口讽刺了,并将李道宗打了一拳,这场闹剧让李世民颜面尽失,决定约尉迟恭谈谈。

李世民告诉尉迟恭,自己总算知道为什么汉高祖继位要杀掉帮助自己上位的功臣了,让尉迟恭看看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有多嚣张,尉迟恭多聪明一下明白了李世民的言外之意。

他有些失落,但也知道自己要收敛了,要把持住那个度了,尉迟恭又变回了之前,但是却让李世民怀疑了,他是不是真的悔改了,还是有了其他想法。

于是李世民又找了尉迟恭谈话,这次李世民提出要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尉迟恭,尉迟恭蒙了,他的岁数都能给公主当爷爷了,便赶紧拒绝,说自己有结发妻子,不愿让妻子伤心,也不能委屈公主,请李世民收回想法,并说自己年事已高,想要退出朝堂,回归田园生活了。

李世民同意了尉迟恭的请求,尉迟恭回归田园后,彻底不问世事,李世民派人监视后才放心,就这样,尉迟恭安稳的度过了晚年。

总结:由此就可以看出,什么将女儿嫁给尉迟恭,这些都只是个幌子,都只是李世民为了试探尉迟恭的忠心,如若尉迟恭当时接受了李世民的建议娶了公主,那么尉迟恭就是不把皇权放在眼里,认为自己位高权重,那么他就不会就安享晚年的结局了,可得亏尉迟恭聪明,懂得识时务,他的退让,使得自己保全了性命,让他们的君臣关系圆满结局了。

更多文章

  • “靖康之耻”后,看南宋是如何报复金国,700万金人只剩下10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宋靖康耻资料,靖康之耻南宋怎么反击的,靖康之耻金国被谁灭了

    在北宋时期,国家饱受战乱,在朝廷政治错误的情况下酿成了非常多的惨案,其中靖康之耻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这段历史流传到现在都让人感慨不已。在北宋时期,金国与北宋展开了一系列战争,金国蓄谋已久,而且精兵良将不在少数,一路如入无人之境,迅速击败了北宋部分兵力。趁着胜利的势头,金国要求北宋朝廷进贡五千万两银币

  • 历史上包拯真的是清官?考古队员进入后,发现盗墓贼留下的8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999年北宋时期,安徽合肥诞生了一个男娃,这男娃只是普通的男娃,父母也是普通的父母,所以他从小走的路也和普通人一样普通,读书认字学习考试……可是他28岁就中了进士,要知道当时很多人七老八十了还在考,他已经算得上是有为青年了。但这位有为青年非常恋家,本应出任江西永修知县,结果他要求家门口就职,因为

  • 锦衣卫的灭亡:大小头目全部遇难,一天之内便被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锦衣卫”大家都很熟悉, “飞鱼服”和“绣春刀”是锦衣卫的标配,这一身装扮在明朝能让小儿啼哭。到了现代,各种影视作品和动漫作品横行,锦衣卫这个组织,逐渐被人追捧接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锦衣卫的历史及其覆灭。锦衣卫是明朝的特务机构,掌握很大的权利,直属于皇帝,受到皇帝的直接领导,是皇帝手中的利剑

  • 清军不认识张献忠,却能一箭将其射杀,是哪个叛徒指认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末张献忠称帝,打败张献忠的女将,张献忠湖广填四川

    凤凰山 张献忠的死颇为蹊跷,首先,当时张献忠率领数十万大军,按说不可能会被清军如此接近自己。张献忠生性鲁莽,又与清军接触不多,对清军的行军和作战习惯不甚了解,所以根据几日前的情报判断,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张献忠认为清军不可能这么快就来到自己的驻地附近,所以当探马报告清军前锋已经抵达驻地时,张献忠并

  • 苏轼纳12岁小妾,初次邂逅写下千古名句,成了男人嘴里的花言巧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拥有大才华的人,大多自认清高,但凡遇到些挫折即会感叹怀才不遇,怨天尤人。纵观苏轼的一生,他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可是他从来没有因此而气馁,丧失对生活的热情,反而能摈弃仕途所带来的烦恼,活得非常地通透和洒脱。苏轼的一生中留下许多传奇的故事,比如东坡肉的典故,以及和佛印和尚的友情。今天这篇文章

  • 率领数万兵马的明朝军阀不敢收复家乡, 为了祭祖派数百人偷偷回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上吊自尽 从下面这个小事例就可以看出南明的那些武将是个什么样的德行。江北四镇之一的军阀刘泽清,是山东曹县人,到崇祯末年官至山东总兵,也算是光宗耀祖了。李自成围北京时,崇祯皇帝令刘泽清进京勤王,可是他却假装坠马受伤,拖延进京,最终崇祯皇帝被李自成围困而死,之后刘泽清则逃离了自己的防地——山东,逃

  • 文彦博反对王安石变法又诋毁宋神宗,为何最终还被追谥“忠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彦博和宋神宗,文彦博和宋神宗的对话原文,文彦博王安石完整视频

    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众多大臣当中,不乏司马光、欧阳修、苏轼这样大名鼎鼎的人物,而除此之外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文彦博。作为一代名臣,四朝元老文彦博出将入相五十年,曾经提出裁军八万的主张,节约了大量军费,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正因其杰出的政绩,宋神宗曾经盛赞他道:“卿深厚不伐善,阴德如丙吉,真定策社稷臣也。”

  • 清军入侵山东, 明军不敢追, 待清军自己退兵后首辅向崇祯报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80万明军投降清军,清军明军交战记录,清军剿灭明军主力

    周延儒剧照 又过了一段时日,天气逐渐变得炎热起来,而清军抢劫财物也已经很多了,不适应炎热天气的清军也就出关休养生息了。等周延儒得知清军退兵后,立马报告皇帝,说自己率军大胜敌军。崇祯皇帝很开心,封他为太师。当时便有人写诗来讽刺周延儒,“敌畏炎熇归思催,黄金红粉尽驼回。出关一月无消息,昨日元戎报捷来。

  • 皇帝头颅被敌人制成酒杯,把玩百年,朱元璋找到后的举动令人敬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头颅复原,朱元璋把宋朝皇帝的头颅拿回来了,朱元璋摔酒杯完整版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如此,历史上盗掘陵墓、挖坟鞭尸的事情不在少数,甚至连生前最尊贵的帝王,有时都逃不过盗墓贼的毒手。比如宋理宗赵昀,他的坟墓被盗掘后,连遗骨都被制成了酒杯,堪称史上最骇人听闻的一桩盗陵事件。 赵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时在政绩上有得也有失,最初在权臣史弥远的压制下做了十年的傀儡

  • 父亲因贪污被判死罪,儿子拿500年前免死金牌求情,朱元璋:免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惩治贪腐大案,朱元璋如何处理凤阳贪腐案,朱元璋反贪反腐

    而在朱元璋卑微的那一些年头里,他耳闻目睹元朝官员的贪污等等不法之事,也深知百姓深受其害,所以在称帝以后对于官员的要求极为严格,甚至于有一句著名的“你敢贪,我就剥了你的皮”流传,并且还加以实施,将那一些贪污严重的人将皮给剥下来用草木塞着,放衙门旁边以警醒下任官员,凡是贪污数目达到六十两的人就可以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