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598年生于陕西武功县,年少习文,过目成诵,在诗文辞赋方面有着天才的杰出才智。等到长大一点就开始学习武术兵法,精擅骑射,曾经做过率领一百的小队骑兵,便到雁门关解救了隋炀帝,声名震动全国。
等到他的父亲李渊举旗称帝以后,李世民率领人马南征北战,先后铲除了唐朝西方、北方、中原腹地的威胁,彻底巩固了唐王朝的统治,也使他在国内获得了开国帝王般的声誉。 当他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以后,为了维持自己得位的正统性,表现出了远超一般帝王的勤奋,同时也彻底建下了空前的功勋。在官吏任用上亲近贤臣,于是有了魏征直谏的千古佳话,政治清明,民众安居乐业,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同时唐帝国虽然内部已经稳定,但是整个中原地区经过南北朝时期的长时间动荡之后,帝国边境依然不得安宁,突厥、吐蕃、高昌等等异族国家依然蠢蠢欲动,时不时地骚扰边境,让边境居民叫苦不休。 李世民任用李靖、秦叔宝、程咬金等等勇猛而富有谋略的武将,甚至有时候还会御驾亲征,将这些国家一一击破,彻底慑服了所有的民族,被各族尊称为“天可汗”,也就是“天地间唯一的王”的意思。
李世民经过多年的经营,文治武功都达到了巅峰,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成就的增加,他内心渐渐失去了危机感,也就开始耽于享乐了。干过最为出格的事情,就是在40岁距离生命终点十一年的时候,将14岁的武媚收进了后宫。 他最初是迷恋武媚的容貌与才情,但是后来渐渐看出了这个女孩的野心,开始有意识地加以提防,就在临终前夕安排后事的时候,还想到了武媚,本来想要将她赐死以免后顾之忧,但终究是心中不忍。
决定再给她一次机会,于是问她说:“朕走了,你何去何从?”武媚这时候已经知道李世民的用意,也已经知道自己正处于生死关头,但她依然不慌不忙,很机智地回了八个字,彻底打消了李世民的戒心,也让自己获得了新生的机会,那就是:“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这让李世民大为松了一口气,便让武媚去了尼姑庵当尼姑,但是武媚其实早就勾搭上了太子李治,等到李治登基之后很快就凭借他的力量回到了宫中,成为了李治的皇后,后来更是废了大唐国号自立为帝。 当大周皇帝武则天大肆屠戮李氏宗族子孙的时候,也不知道九泉之下的李世民,想起自己对才人武媚最后的那一念之仁,有没有后悔!你觉得李世民会后悔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