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做皇帝真的好吗?后宫要皇帝“雨露均沾”,朱元璋就说:恐有不及

做皇帝真的好吗?后宫要皇帝“雨露均沾”,朱元璋就说:恐有不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438 更新时间:2023/12/26 10:25:00

汉朝贾谊在《新书·容经》之中有这样一段话:“过犹不及,有犹不足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什么事情,都必须要有一个度量,如果事情做过了头,那就和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凡事都需要掌握分寸,超过了这个分寸,那么这件事情本身就会成为一种错误。

01

提到中国古代皇帝的生活,相信不少人都会想到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封建时代之中,皇帝被称之为天子,本身就是上天的代言人,其地位更是凌驾于所有人之上。当然一个人的权力如果太过于强大,那么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对于国家和天下的发展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就像一个帝,如果开明智慧,那么他的王朝自然也会十分的强盛。可如果昏庸无道的话,那么这个帝王也一定会给自己的国家带来灾难。

▲影视剧中的皇帝与后宫

很多人在看到有关于昏君当道的事情时,第一时间都会联想到美色。毕竟在这些昏庸的皇帝之中,美色肯定是必然的。可是对于普通的皇帝或者开明的皇帝而言,其实这种美色的享受反而是一种负担。在面临着延续正统血脉要求的时候,皇帝更多的也是一种无奈。我们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对于皇帝都有后宫佳丽三千的说法。

▲清朝时期的皇帝后宫照片

可是真正能够达到这个数量的人其实并不多,但皇宫之中,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再加上嫔、婕妤、美人、才人等等。即便是数量上面有所差距,其实际意义和后宫佳丽三千也没有多大的区别。毕竟皇帝本身只是因为封建思想而受到尊敬的一个人,但他本身还是一个普通人,不论身体素质再怎么优秀,也不可能同时照顾这么多女子。除此以外,皇帝本身还要做到雨露均沾,这就更让人“为难”了。

02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个朝代都想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最早的时候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后宫总管,他所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根据后宫之中的皇后、妃子的等级来进行排序。在中国封建时期,做很多事情都讲究天人合一,皇帝是太阳,后宫佳丽则是月亮,那么皇帝就会按照每一个月之中的不同时间来决定由谁来侍寝。首先是在初一到初九这几天,会有皇帝专属的御妻来竞争皇帝的专业权。

▲影视剧中的皇上与皇后

而初十到十二这几天,皇帝则属于二十七世妇。在不同的时间里面,会专门安排不同等级的女性来竞争侍寝的权力。在这一点上,皇帝的特权被无限地放大。在正情况下,后面几天其实也是一样,不同等级的人继续竞争着侍寝的机会,可是有两种情况却是例外的。首先是在十五日和十六日这两天的时间里面,皇帝专属于皇后,任妃子都没有资格去竞争。毕竟皇后本身作为后宫之主,肯定是有一定的特权的。

▲扮演后宫的演员

其次就是在每个月二十二到三十的最后九天时间里面,每一天都会选出九个女人来共同伺候皇帝,只要没有什么大事,皇帝是绝对不能够推脱的。毕竟后宫之中女子数量太多,想要做到真正的雨露均沾,也只有用这样的方法了。最开始的时候,皇帝自然十分开心,可是时间长了自然也受不了。到了后来甚至会有皇帝为了躲过这几天而装病。一件事情看起来似乎十分的享受,可一旦超过了分寸,那么这种事情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一种痛苦。

03

就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都曾经说过“苟非有疾,不敢怠惰,以此自持,犹恐不及”,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朱元璋对于这种事情的恐惧。而到了清朝时期,为了皇帝的身体着想,人们还单独设置了一个叫做“敬事房”的机构。专门负责看管皇帝睡觉或者风流的时间,一旦达到了一定的时间,那么皇帝就必须选择放弃继续享乐。

▲朱元璋画像

其实在外人看来,皇帝的生活一定是十分惬意的。可如果过度享乐的话,其实很多皇帝都会因此英年早逝。而且在这样的事情上面如果花费了太多的精力,那么对于国家的治理就会严重的忽视,最终导致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差。

结语

不仅仅是皇帝,我们每一个人在面对生活之中的一些事情的时候,也应该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任何一件事情,如果超过了应有的限度,那么这件事情给我们带来的就不再是益处了。只有真正的懂得掌握生活之中的分寸,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资料:《新书·容经》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治下大旱,刘伯温趁机献上一计:杀了这个人就会下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伯温临死最后一计骗过了朱元璋,刘伯温向朱元璋说义军弊病,刘伯温怎么知道朱元璋要杀他

    “匡庐之巅有深谷,金仙弟子岩为屋。炼丹利济几何年,朝耕白云暮种竹。”此乃朱元璋的《赠四仙》。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这位明太祖从平民到皇帝,身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其中充满坎坷与曲折,不乏有刘伯温等贵人相助。朱元璋于1328年出生于濠州孤庄村的贫苦农民家庭,父亲为朱世珍,母亲为陈

  • 明朝大臣死后在墓上刻了20个字,明朝皇帝见了要参拜,大臣要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时大臣要向皇帝下跪吗,明朝大臣死后都去哪了,明朝十八位大臣之死

    在太平盛世下依然有大臣枉死,一个昏聩的皇帝手下仍然有令人敬仰的臣子。在混乱的明朝中晚期,大臣何塘的墓碑皇帝见了都要参拜,大臣见了是要下跪的,那么何塘有何过人之处呢? 音乐家何塘 提到何塘,恐怕人们并不熟悉,因此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名字,朱载堉。朱载堉被后人称为不能遗忘的布衣王子,也被称为古代十大音乐家

  • 文天祥被劝降后妥协,他只提出一个条件,忽必烈为何仍下令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忽必烈为什么要亲自劝降文天祥,忽必烈怎么劝降文天祥,文天祥和忽必烈的关系

    南宋灭亡之后许多人仍旧在各地坚持抗争,给北元的统治造成许多麻烦,而文天祥就是其中较为活跃的一位。忽必烈多次对其招降,但文天祥全然不顾,继续自己的反抗行动。不过从相关的历史资料中就能看出,文天祥被劝降后其实有妥协的意思,且只提出一个条件,但忽必烈听完后为何仍旧杀了他呢?时值公元1278年,文天祥率军驻

  • 12岁郑和入宫,成为一名太监,为何现在多地都有他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郑和是太监怎么有后代,郑和是太监出身吗,郑和是太监还是宦官

    郑和下西洋,这大家并不陌生,在历史上可以说是赫赫有名,这不光是中国航海史的一次壮举,世界航海史上也是一次空前绝后的重大事件。而且也让郑和这个人扬名中外,受到世界各地的人敬仰。但是这郑和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能够有着如此重要的成就,乃至后来还有后人对郑和下西洋都有研究呢?正文郑和,明朝的太监,航海家

  • 明朝古墓惊现“啤酒瓶盖”,却并非盗墓贼留下,难道有人穿越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啤酒瓶盖古墓,盗墓穿越成五岁小奶娃的小说,明朝古墓出土照片

    考古的时候总能够发现一些比较稀奇的东西,很多新闻上面曾经都报道过,在进行考古的时候发现的一些东西让现在的人都十分惊讶。在2019年,上海的嘉定区举办了一场规模较大的文物展示,展出还没有举办几天,就有一个文物让很多人都来围观,甚至是火遍了全球,很多人好奇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文物呢?竟然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吗

  • 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宋朝青铜器,损毁较重,但有一点极为罕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出土青铜器图片,宋朝青铜器造型特点,宋朝青铜器值钱嘛

    很多商朝国宝,并未出土在商朝的中心、黄河中游一带,而是远在长江中段以南如今宁乡地界。比如,四羊方尊,就是黄材农民姜家三兄弟,1938年在山坡上种红薯时发现的。很快,文物贩子就找上了门,他们将之卖了四百块大洋。但经过层层盘剥,到手时,只有两百多块了。不过,对于农民而言,已是极大一笔收入。(四羊方尊 图

  • 寸土寸金的纽约,为什么会建立林则徐纪念广场?原来和一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林则徐,大家都会想到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事件。在腐朽没落的晚清时期,林则徐作为为数不多的清廉官员,为保护领土完整而顽强坚持着。而林则徐也因虎门销烟一事,成为我国史上的民族英雄。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人物便与我国的这位民族英雄有关,他曾经在美国成立了林则徐基金会,并建立了林则徐纪念广场,他就是黄克锵。

  • 天选之子?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惊得丢掉酒杯,乾隆有何特别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对康熙说的一段话,乾隆皇帝对康熙的评价,康熙和乾隆第一次会面

    在《吕氏春秋·自知》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这则故事便是成语“掩耳盗铃”的由来,同时可能也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自欺欺人的一个出处。01即便是在现实生活之中,也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一个人在一些事情上面做得不

  • 清朝的“试婚格格”:虽有格格之名,实际生活却比家妓更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格格的试婚阶段,清代的试婚格格是什么,清朝的试婚格格是干嘛的

    封建王朝制度下权力高度集中,皇室可以决定大部分人的命运,正因如此皇宫里的一些宫女太监平日里更需要小心谨慎,否则很容易就面临生命危险。而宫女中存在一个名叫“试婚格格”的特殊群体,虽说她们名义上也是格格,但是身份地位与真正的皇室成员却有着天差地别,实际的生活甚至比一些家妓更加悲惨。和大多数人选择配偶一样

  • 年羹尧征战归来,皇帝领百官跪地相迎他却不下马,雍正: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年羹尧为啥宁死不向雍正低头,年羹尧为何死都不向雍正低头认错,年羹尧宁死不背叛雍正

    皇帝作为九五之尊,他的妃嫔塞满了整个三宫六院,个个美貌无双。为了博取皇帝的宠爱,各宫嫔妃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毒害皇嗣。在《甄嬛传》中,除了主角甄嬛以外,年世兰也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历史上,年世兰这个角色是真实存在的。她之所以能在后宫中保留自己的一席之地,一是靠自己的心机,二是有哥哥年羹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