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晚年宠爱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朝廷中的大臣都争相巴结张氏兄弟,太子李显的权利几乎被架空。李显的长子李重润不满张氏兄弟专权,背地里和永泰郡主李仙蕙、魏王武延基议论张氏兄弟的罪行,被张氏兄弟的耳目听到。
张氏兄弟便向武则天进谗言,武则天召来李显训斥,将李重润和武延基乱棍打死,就连怀有身孕的李仙蕙都被武则天逼死。武则天的行为激起了很多有正义感大臣的不满,在张柬之的号召下,一批忠于李唐的大臣聚集到了太子李显的旗下,准备用武力来终结武则天的统治。
公元705年正月,张柬之等人率领五百羽林卫冲入皇宫,击杀了祸乱朝政的张氏兄弟,控制了82岁的武则天。
这也是武则天一生执政中的一次重要宫廷政变:
---神龙政变。
张柬之等人冲入皇宫不久,李显也进入皇宫拜见武则天。武则天质问张柬之等人为什么带兵入宫,张柬之说:“张氏兄弟造反,我们为了不打草惊蛇,因此偷偷带兵入宫诛杀叛贼。现在张氏兄弟已经被诛杀,我们在这里护卫陛下!”武则天知道是张柬之带兵造反,但是无奈张柬之已经控制了大局,武则天也只能默许了张柬之的说辞。
这时候武则天看到李显也在房中,便对李显说:“既然已经诛杀了叛贼,太子也尽快回宫吧!”武则天的想法是先稳住李显和张柬之,等到李显和张柬之出宫之后,再去跟李显和张柬之秋后算账。张柬之也是一个老狐狸,他早就看出了武则天的打算,便逼迫武则天说:“二十三年前先帝把皇位传给太子,让陛下来辅佐太子。现在太子已经步入中年,您应该把皇位还给太子了吧!”武则天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只能同意传位给李显。
史书记载:
丁未,徙后于上阳宫。戊申,上后号曰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退位之后,李显每隔十天都带着群臣去拜见武则天,有国家大事发生也都找武则天商量。为了表示对武则天的尊敬,李显还授予了武则天“则天大圣皇帝”的尊号,见到武则天仍然行跪拜之礼。然而武则天在失去张氏兄弟的陪伴后,每天都变得意志消沉起来,李显找武则天汇报朝廷大事,武则天也只是随意敷衍两句。
毕竟武则天已经是一位八十二岁的老人,身体和精力都远不如从前,再加上晚年经历这么大的变故,难免在精神上受到打击。史书记载,武则天退位之前仍然浓妆艳抹,看上去丝毫不像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而武则天在退位之后便很少化妆,突然之间就像是老了几十岁一样。有一次李显去拜见武则天,看到武则天的样貌很难看,心中不由得悲伤起来。
武则天训斥李显说:“我本来就要把皇位传给你,但是张柬之等五个贼人为了贪图功名,把我搞到现在这个样子!”李显同情母亲的遭遇,也跪在武则天面前痛哭起来。
“十一月,崩,谥曰大圣则天皇后。”
武则天从退位,一直到病逝,持续的时间也仅仅十个月。在去世之前,武则天主动取消了自己的皇帝称号,留下遗嘱将自己和唐高宗李治合葬,并且在墓上立下一块无字碑文,功过全由后人评价。
我们大抵能够想象,从最高权力宝座上下来的武则天,一人独处上阳宫的时候何等的落寞和孤寂。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的幸运之处在于没有在退出最高神坛之后,利用一系列的示弱方式,避免自己遭受政治利器的无情碾压。
从这一点来看,武则天实在不仅是一位聪明的女人,更是一位聪明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