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是杀兄夺位,同样的文治武功,为什么隋炀帝成不了李世民

同样是杀兄夺位,同样的文治武功,为什么隋炀帝成不了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461 更新时间:2024/1/5 3:25:54

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两人的评价可以说是完全相反,李世民是明君典范,杨广却是暴君典范。但是细看两人前半生的经历,你会惊奇地发现,两人是如此的相似,同样是杀兄逼父夺得皇位,同样是文治武功,但为什么杨广没能成为李世民,还葬送了大好基业。

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两人前半生的经历几乎是一模一样,出生时两人都并非嫡长子,而且恰恰都是排行老二,按礼制说,两人都不可能成为皇帝位的继承人,但两人通过自己出众的能力,都顺利的得到了皇帝位。

杨广和李世民,在成为太子之前,都是征战沙场的强手。杨广攻灭南陈,完成中华的大一统;李世民则鼓动父亲反隋,并最终帮助父亲夺得帝位,而后又带兵征战四方,最终一统天下。

在争夺皇位上,两位出身都是不是嫡长子,两人夺得皇位自然都经历了一番腥风血雨。杨广用计排挤杨勇,算是用和平手段夺来了太子位;李世明则是发动宣武门之变,直接杀掉了太子,用逼宫的手段拿到了太子位。这样一比,杨广的手段反而更高明一点。

在即位上,杨广以仁寿宫变登基为帝,为后人留下了一个他弑父夺位的千古谜团;李世民则是得到父亲李渊的禅位,当然这也是玄武门之变的功劳。两人在夺位上都是毫不心慈手软,面对手足之情,亦能杀伐果断。

35岁登基的杨广,也绝对可以算上是文治武功。在登基之前,他南灭陈国,北征突厥,立下了赫赫战功。开皇十一年,杨广南下任江南大总管,用十年的时间,将江南治理得井井有条,巩固了隋朝对南方的统治。

杨广登基后,他并没有选择做守成之君,而是怀着雄心壮志,想要超越自己的父亲,有更大的作为。说实话,如果以杨广的能力,加上他爹隋文帝给他打下的基业,他做个守成之君,开创一个盛世是不难的。

但是杨广没有这样选择,他选择去当第二个秦始皇,去做第二个汉武帝。要想完成和他们一样的丰功伟绩,杨广知道自己需要钱和人才的支持。

杨广先是废除了他父亲制定的一些苛政,普免钱粮税收,让利于民,使民生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迅速繁荣。随后杨广大搞教育,建进士科,恢复国子监、太学以及州县学,削夺士族权力,大力培养选拔人才。

很快隋朝便迎来了国力的鼎盛阶段,修建东都洛阳、开凿京杭大运河、西巡张掖开疆拓土,一时间万国来朝。如果杨广在此时收手,那么历史一定会改写,历史上一定会多一个被万世称颂的明君,也就没有后来李世民什么事儿了。

可是杨广的抱负可不仅如此,当然也有他取得了前面成绩而膨胀的野心,这让他走了一步昏棋,那就是三次征讨没什么用处的高句丽。

杨广对西域的征讨,是没有问题,因为想要打通丝绸之路,从西方赚钱,这是必然的。但东征高句丽却不是必须,打下高句丽除了彰显天朝之威,还有什么用?最起码它不是需要和其他几件大事一起办的事儿。

但杨广却等不了,几乎是举国之力征讨高句丽,第一次东征耗费的民工,就已经达到了大业前五年征调的民工总和。一次征讨失败,杨广又继续征讨了两次,直到最后一次东征时,全国已经是狼烟遍起,杨广就这样把自己送进了末路。

杨广在位十四年,他所取得的功绩,绝不落后于李世民。在短短的十四年间,杨广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又首先提出废除“十恶”罪,在西巡张掖时,西域二十七国来朝,还有其他等等诸多功绩,让杨广的文治武功绝不落后与李世民。

杨广能扎堆儿完成一系列利在千秋的大事,就足以证明他的能力之强,证明他战略眼光的长远。但是杨广败了,而且败得很惨,败成了千古暴君。现在看来杨广失败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败在他的急功近利上。

修运河、修东都、西巡东征,随便一件事情拎出来,对于一个王朝来说,都是伤筋动骨的大事,都要一件一件事情慢慢来,可能需要几代帝王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可杨广却在十几年内全部完成了,没有达到他想的功在当代,反而糟蹋光了前期打下的大好基业。

李世民做事与杨广恰恰相反,是做一件事,同时计划一件事,前一件事做完,马上做下一件事,并立即计划下下件事,一件事一件事条理清晰地慢慢做,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就拿压垮隋朝的东征高句丽而言,李世民也东征了,但他是在其他方向基本平定,尤其是北方突厥已经归降的情况下,最后选择东征,并一举击垮高句丽。就这样,李世民一次都没能灭掉高句丽,而直到他的儿子李治继位,才将高句丽灭掉。

其实这就表现了两人做事明显的差异,杨广是力争一代人做完三代人的事,李世民则是能两代人做完的事,就绝不一代人做完。

其实杨广就是在赌,赌百姓能够承受的下限很低,赌自己的大刀阔斧能够成功,赌自己可以成为秦皇汉武。但他估计错了百姓忍耐的下限,为了功成名就杨广变得不惜民力,当一个帝王不考虑百姓疾苦的时候,那他就注定了灭亡的结局。

论所作所为,尤其是在争夺皇位上,李世民并不比杨广强,毕竟李世民也是杀兄屠弟,逼父退位,也是不光彩。更何况李世民在京杭大运河、修东都洛阳上,还有捡现成的嫌疑,但两个人在名声,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查了不止十万八千里。

究其原因既有唐朝为了给自己披上合法的外衣,在修《隋书》可刻意描述隋炀帝的暴虐,而将其功绩一笔带过,这就引导了后世对其评价的方向。到了元明时期,小说盛行,在这一更贴合民间的文体中,被二次加工的杨广,变得更加不堪,杨广也就被彻底地钉在了耻辱柱上。

文章整理不易,欢迎关注狼君。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想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历史知识和故事,请把它推荐给更多人吧。

本文章为狼君子见原创,未经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抄袭必究。

更多文章

  • 李显复位之后,武则天被踢下神坛,她晚年独处深宫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在李显前面死的吗,武则天和李显的历史,李显爱武则天吗

    武则天晚年宠爱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朝廷中的大臣都争相巴结张氏兄弟,太子李显的权利几乎被架空。李显的长子李重润不满张氏兄弟专权,背地里和永泰郡主李仙蕙、魏王武延基议论张氏兄弟的罪行,被张氏兄弟的耳目听到。张氏兄弟便向武则天进谗言,武则天召来李显训斥,将李重润和武延基乱棍打死,就连怀有身孕的李仙蕙都被武

  • 杨贵妃读了李白的诗,立马为侍女改名,还写了一首诗赞美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白唯一一首赞美杨贵妃的诗,李白和杨贵妃谁死得早,李白为杨贵妃写浪漫之诗

    所以,待招翰林期间,李白在诗歌创作上没有什么成就,写得最好的,就是《清平调》三首了。就是最好是这三首诗,都是拍杨贵妃马屁的。这当然不能怪李白,那杨贵妃是当朝第一美人,别说李白,当时是叫男人,都对杨玉环有点想法,欣赏美,追求美,总不是错吧?虽然目标遥不可及,但也是理想远大不是?要说李白已经是一股清流了

  • 狄仁杰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个多大的官?为什么会人人忌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狄仁杰的凤阁平章是什么官职,狄仁杰是正三品官吗,同凤阁鸾台平章是几品

    关于狄仁杰的官职,可能大家都比较凌乱。如果我们仔细的查一下李元芳的官职“千牛卫”就会发现,剧中的李元芳跟狄仁杰的仆人一般的设定似乎一点儿都不合理。因为李元芳的官职和狄仁杰的官职几乎是平级的,他哪里用得着老是像个侍卫一般跟在狄仁杰的后面呢?是电视剧的设定错了嘛?我们先来看看狄仁杰的官职。狄仁杰出生于6

  • 武则天把诏书写成一首诗,霸气侧漏睥睨天下,千古无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写的诏书,武则天霸气诗句,武则天最美12字诗

    诏书属于应用文,虽然一些大学士也能把诏书写得很有文采,但是,终究逃不出应用文的格式和要求,即使是苏轼那样的大才,也是如此,这没办法,诏书就是应用文,只能写成应用文,这是所有学士和皇帝的共识。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历史上,就有一个皇帝,用文学体裁诗歌写了一份诏书,也就是说,这位皇帝亲自写的诏书,跟其它

  • 此七律诗全唐第一!全然不顾平仄对仗犯律诗大忌,李白却刻意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代七言律诗大全,七言律诗四种平仄规律,唐代律诗平仄分析

    这首诗,就是崔颢的《黄鹤楼》,全诗如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平白如话,非常好懂。我们注意一下,诗里连用三个“黄鹤”,不能不令人惊叹。七律诗只有短短八句,要表现丰富的内容,词语重复是为大忌

  • 他题了一首哭穷诗,唐玄宗看了续写了4句,他从此真的贫困潦倒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玄宗最伤感的诗,唐玄宗最肉麻一首诗,唐玄宗哭穷诗句

    据郭沫若考证,杜甫生活其实还是不错的,起码也是中等的地主。可是我们看到杜甫诗里哭穷哭得一塌糊涂。当然也有不哭穷的,比如李白,就是死也不哭穷,死都来点浪漫,也要捉月亮而亡。今天我们说的这位诗人,因为一次哭穷,彻底改变了命运——真的变得贫困潦倒,饭碗因为这首哭穷诗丢了,回家后生活极为贫困。等他的学生做了

  • 陪葬李世民的辅国大将军,武力与秦琼相当,官位与程咬金平起平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手下八大猛将,李世民和秦琼谁最厉害,程咬金和秦琼是什么关系

    李世民率部讨伐王世充,打下了千金堡等战略要地,把洛阳包围起来了。王世充为了活命,派长孙安世等人带着厚礼,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就率领30万大军来救王世充。李世民力排众议,率领主力部队抢先占据武牢关,在武牢关摆开阵势迎战窦建德。武牢关,原名虎牢关。唐朝人避太祖景皇帝(追封)李虎讳,改

  • 他是郭德纲的祖师爷,被尊为相声界的鼻祖,千年后被李白极为推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超长相声8小时郭德纲,郭德纲的祖师爷是哪位大师,有多少名人听过郭德纲的相声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郭德纲的相声,今天说的这个东方朔算得上是郭德纲的祖师爷,被尊为相声界的鼻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东方朔言语诙谐,而且滑稽多智。东方朔是在汉武帝刘彻时期通过自荐的方式进入朝廷的,当时汉武帝刘彻为了征战匈奴,向天下征求有志之士,东方朔写了超级多的自荐书,被汉武帝召见之后,却没有得到重用,只分

  • 唐朝墓挖出畸形头骨,百姓误传为外星人,专家:错了,是大唐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墓出土畸形头骨引起专家注意,一名男性先天性畸形长得像外星人,面部畸形像外星人的男孩

    令考古专家们感到惊喜和意外的是,这座古墓的规制超乎他们的想象。他们原本以为这就是一座寻常的唐墓,但是从陆续出土的陪葬品中可以断定,这座古墓的主人必定是大唐皇室,而且身份还不低。很快,墓主人的棺椁就被起了出来。专家们开棺之后却非常的诧异,因为墓主人的头颅看起来很奇怪,甚至可以说有点畸形。唐墓挖出畸形人

  • 隋炀帝的起伏的一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竟然导致了隋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振奋军心,杨坚想要一位皇子亲自出征担任重任,应该是他的二儿子杨勇出征讨伐,但是杨勇害怕,最后由杨广亲自领军出中,然而,杨广的问题就在于他做事鲁莽。他在位的仅仅14年,他就想要做完140年的事情,他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也使得民众的哀声越来越大,其实李唐江山很大程度上是在杨广的基础上建立的,杨广在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