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莽推行的土地政策十分先进,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亡国呢?

王莽推行的土地政策十分先进,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亡国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281 更新时间:2024/2/19 4:32:55

接下来,津城沐雨大家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

其一,莽土地改革的原因和初衷。

西汉末年,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西汉王朝的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多数农民失去自有耕地成为流民,而人口的增长又促进了流民数量的增长,大量的流民游走在西汉王朝的大地上,成为王朝的不安定因素。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王莽在掌权后,便推行了土地改革,他想通过土地国有化改革,把土地重新就行分配,以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的,这一个政策如果真的能落实,毫无疑问是很好的,可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和流民问题,接下来,我们看王莽土地改革的具体内容。

其二,王莽土地改革的具体内容。

王莽在全国进行的土地改革名为“王田制”,类似于周王朝的井田制度,说白了,就是把全国的土地全部国有化,不允许自由的进行土地买卖。制度规定,一对夫妻可以拥有耕地100亩,如果没有100亩土地,则由政府来补足。

这种土地国有制改革,颇有点新中国土改的味道,也正是这种相似,有不少现代人觉得王莽更像是一个现代的人穿越过去的,他改革的内容无疑是十分先进的,改革的初衷也是非好的,但结果未必就是好的。

其三,王莽土地改革的不切实际。

王莽的土地改革明明十分先进,甚至有现代明的雏形,但在当时的历史局限性条件下,这种改革是非常不切实际的。王莽土地国有化改革,不但没有解决当时农民无地的问题,还让社会更加混乱,甚至得罪了绝大多数人,农民和地主几乎都因此憎恨王莽。

一方面,王莽进行土地国有化,首先触及到的是大官僚、大地主以及大商人的利益,因为土地基本上都在他们手里,把私有土地国有化,他们当然会反对。

另一方面,王莽进行的土地国有化改革和再分配制度,就像一纸空文,让燃起希望的农民又失望。

原来,土地收归国有后的再分配,在大地主大官僚千方百计的阻挡下,根本就没办法实际执行,农民根本就得不到土地,失望的农民也降低了对政府的信任。禁止土地买卖,又使得那些有急事等着卖地用钱的农民无法卖地,大地主也趁机压低价格,农民们苦不堪言。

王莽的土地国有化改革之所以困难重重,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大地主已经和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混杂在一起了,官商勾结,仅凭王莽的一纸诏书已经无法撬动。

再好的政策去推行,也总得靠人吧,可是,当推行政策的人和政策走到了对立面,其结果只会是阳奉阴违、无法实施。这就是王莽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此,大家认为呢?

更多文章

  • 如果曹操同意华佗做开颅手术,结局会怎样?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佗给曹操开颅能不能活,如果曹操让华佗开颅能活吗,为什么曹操不找个人给华佗开颅

    但是在罗贯中的笔下,有一人却至今存在着争议,人们对于他的评价莫衷一是,始终无法得到一致答案,这就是一代枭雄——曹操。众所周知曹操始终被头风症所困扰折磨,不仅拒绝了华佗为其做开颅手术建议,而且还杀了华佗,最终曹操自己也是疾病缠身而死!倘若曹操接受了华佗的治疗方案,那么结局又会是怎样的呢?出身显赫势力强

  • 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和三国演义有多大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都指哪三国,历史上真实的三国演义,三国正史与三国演义的不同

    相信大部分人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都是从这本小说中看到的,那么真实的三国历史与小说《三国演义》到底差别有多大?下面我们就着重挑出几个方面来分析对比一下。虚构的桃园三结义在《三国演义》中,开篇讲述的第一个故事就是“桃园三结义”,故事中三兄弟的豪气与友谊让所有人为之动容。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刘焉在各地出榜招

  • 平七王之乱的名将周亚夫,因一双筷子与汉景帝彻底翻脸,饿死狱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景帝罢免周亚夫,周亚夫是怎么得罪汉景帝的,周亚夫平定七国叛乱用的哪一计

    匈奴骑兵的威力,其实早在汉朝建立之初,就已初现端倪。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擒韩信,杀英布。当初的开国将领凋零殆尽,彼时的刘邦,军事能力可谓无出其右。但他却遇上了北方可怕的游牧民族——匈奴,他被匈奴冒顿单于困于白登,还是靠着陈平之计,贿赂了冒顿单于的枕边人,才得以脱险。自那以后,刘邦明白了饱经战火的汉

  • 皇太极后宫最低调的庶妃,一辈子默默无闻,生下的女儿却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顺治庶妃个人资料,皇太极庶妃的三个孩子,皇太极最厉害的妃子

    一提公主二字,想必大家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对其身份地位都非常的了解,对于一些电视剧来说,里面的公主在历史上其实并没有这个人,最多也只能找到跟她相似的原型。但是在大清朝就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公主,不仅在影视作品中有她的身影,在历史人物中也有她的身影,这位赫赫有名的公主,便是大清朝的建宁公主。那么,生下建

  • 清朝王爷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他们是如何消遣时间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时间都不够用啊,怎么还能消遣”关于清朝王爷,当时的世人或者后人们都觉得他们岁月静好,每天享受着皇室带来的物质享受和声望,也觉得他们应该和明代的藩王、宗室们一样,什么也不用做,每天都有了很充足的时间可以挥霍,甚至闲到没有办法去打发时间,但真的是这样吗?只能说,很少,极少数是这样,如果真的这样,在清

  • 为防止顾命大臣联合擅权,咸丰在临终前都做了哪些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咸丰临终说的八大臣遗言,咸丰临终留两个印章,咸丰皇帝临终召见慈安太后

    咸丰慈禧发现诺大的热河几乎都是肃顺等人的势力,而自己的身边竟然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人,从血缘关系来看醇亲王奕识譞是最亲近的,他是咸丰的七弟小皇帝的亲叔叔,而且还是自己的亲妹夫,在亲情利害关系等方面都是绝对可靠的。但奕譞当时只有20岁,涉世未深,难以依靠,五弟惇亲王奕誴虽然也是小皇帝的亲叔叔,但这个人性格

  • 和康熙相比,乾隆果真远远不如?作为职业帝王,乾隆才是真嚣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对乾隆的喜爱是不是乾隆自夸,乾隆母亲和乾隆照片,乾隆如何评价康熙的

    上述对乾隆皇帝的评价,出自《清史稿·高宗本纪》。作为满清遗老编纂的清朝正史,赵尔巽等人对清朝帝王的记载明显带有主观推崇倾向,但在对乾隆皇帝的评价中,虽然肯定了其“励精图治,开疆拓宇”的积极表现,却也毫不避讳其“耄期倦勤,蔽於权倖”的消极影响。不可否认,《清史稿》对于乾隆皇帝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客观

  • 慈禧守寡期间,曾设一秘密房间,满足她一特殊癖好,撞破者杀无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慈禧守寡40多年,慈禧守寡39年全靠两件宝贝,慈禧二十六岁守寡

    明武宗时期,就建立了有名的“豹房”,里面有动物、有人,有吃的,有玩的,成为武宗乐不思蜀的地方。汉末董卓有郿坞,内藏美女八百人,金银财宝无数,建筑美不可收。前面说了豹房、郿坞,接下来小编说一说,中国封建王朝史上最后一个垂帘听政的女性慈禧,由她折腾出来的一个具有浓郁女性特色的秘密房间——露房。这个露房,

  • 李莲英在慈禧去世后去了哪里,为何墓葬中只有一颗头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慈禧太后死后李莲英去了哪里,李莲英姐姐讲述慈禧死因,慈禧和李莲英私下关系

    说起清朝有名的太监,一个是安德海,另一个就是李莲英。他是慈禧身边的红人,是老佛爷的好奴才。跟很多太监一样,李莲英出身贫苦,家里穷得叮当响。为了混口饭吃,心一横净了身,就这么去故宫上班报到了。这李莲英也没有什么好名声,不过跟赵高、魏忠贤之流相比,李莲英还没法相提并论。李莲英的确是坏事没少干,但大清江山

  • 同治死后,皇后的父亲为何劝女儿自杀?遇到一个恶婆婆,只能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同治皇帝的死因成谜,同治皇帝的原配嫡后——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在同治皇帝驾崩仅仅两个多月以后,猝然崩逝于储秀宫,死因同样晦暗不明。对于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的死亡原因,清朝官方也给出了相关说明:嘉顺皇后许同治十一年作配大行皇帝正位中宫。淑慎柔嘉。壸仪足式。侍奉两宫孝敬无违。上年十二月。痛经大行皇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