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和三国演义有多大区别?

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和三国演义有多大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871 更新时间:2024/2/6 7:15:19

相信大部分人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都是从这本小说中看到的,那么真实的三国历史与小说《三国演义》到底差别有多大?下面我们就着重挑出几个方面来分析对比一下。

虚构的桃园三结义

在《三国演义》中,开篇讲述的第一个故事就是“桃园三结义”,故事中三兄弟的豪气与友谊让所有人为之动容。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刘焉在各地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贴到涿县之后,引来了许多人的观看,而在人群之中,有一双耳垂肩、双手过膝的读书人的凝望榜文,良久后发出一声长叹。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出身汉室外支的刘备,刘皇叔。

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身边突然走过来了一个身高八尺,相貌威武的大汉,用洪亮的声音询问他:“大丈夫应当保家卫国,为何要在这里叹气呢?”刘备看此人气度不凡,便询问了其姓名,才知道他姓张名飞字翼德,乃是卖酒的屠夫,喜欢结交朋友,也有着济世救民之心。听完他的介绍,刘备也毫不犹豫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也表明了自己叹气是恨自身没有救民之能。两人都是喜欢结交英豪之人,又有着共同的理想,当即一拍即合,决定去酒楼喝酒商议大事。两人刚到店中坐下,店门口就来了一个推车的九尺大汉,进门就嚷嚷着让酒保倒酒,还催促他动作快些,不要耽误自己去投军。

听到他说要去参军,刘备与张飞瞬间起了兴致,邀请他同坐共饮,在与其交谈的过程中,他们得知他名叫关羽,因为不小心杀了仗势欺人的豪强,江湖流亡,最近听说此处招兵,便来到了这里,准备杀贼救民。三人目标一致,又十分志趣相投,便约定结为兄弟,次日就在附近的桃花园中焚香祭礼,郑重地举行了结拜仪式,立下了同富贵、同患难、同生共死的誓言。

“桃园三结义”表现出来的豪情与义气让它一直都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其实没有这段感人肺腑的结拜。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历史上的刘关张三人是在起义军内部相识的,因为刘备善于结交,又才能出众,张飞和关羽才选择效忠了他。虽然三人算是关系亲厚,但终究“君臣有别”,不可能以结拜为异姓兄弟,这样就乱了阶级与辈分,而且关羽其实是比刘备大的。

致力于削弱“对手”

从罗贯中的故事中不难看出,他对于蜀汉阵营是极度偏爱的,俨然把他们当成了该书的主角,将他们写得过于神勇厉害,如果不是无法篡改历史,他甚至可能会直接改写真正三国历史的结局,让刘备坐上皇位。而为了进一步衬托这些主角的“无私与伟大”,也是为了增加更多的戏剧冲突,增加精彩性,罗贯中也致力于丑化“配角”。最首当其冲的就是董卓,因为他是压倒汉室走向灭亡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三国演义中,董卓是个猥琐淫乱的小人,残暴不仁,丧失人性。而在真实的历史上,他却是称不上好人,但也没有小说里面写的那么过,只能说,罗贯中将他过度丑化了。而至于最终害董卓与吕布反目的貂蝉,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并不存在,美人计可能是有的,但吕布与董卓都是不可能为了美色就拔刀相向的“痴情种”,真正导致两人反目的还是利益。

除了董卓,早期的袁氏兄弟也在《三国演义》中有着不同程度的削弱,被塑造成了易怒、小肚鸡肠又胸无大志的草包。要知道,这兄弟二人是出生在士族大家袁家,家里祖上都是朝廷的大官,从小就是锦衣玉食,也深受家族的教育,怎么可能如此浮于表面呢?

被抹黑的“谋士对家”

除了上述的诸位主公,还有一类人群在《三国演义》中遭到了许多抹黑与削弱,那就是谋士群体。前面曾提到,罗贯中尤其偏爱蜀汉阵营,而蜀汉阵营中的谋士诸葛亮更是他心头最爱,为了衬托诸葛亮神机妙算,无人能敌,他不仅给他的“对家”身上泼脏水,还抢走了人家许多的功劳。而在诸多谋士之中,着墨最多的就是周瑜司马懿

在小说中,周瑜对诸葛亮一直都是“羡慕嫉妒恨”的,认为自己在谋略上面永远超不过他,因此郁郁而终,还在临终之前说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这句话,来表达自身技不如人的怨念。但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上,周瑜完全不是这样一个善妒的小人,他能力出众,谦虚气量大,是东吴阵营里面对孙刘联盟维护最上心的一个人,又怎么可能嫉妒诸葛亮呢?

其次,周瑜的能力与诸葛亮不相上下,甚至在其之上,多次力挽狂澜逆转战局。当初赤壁之战,虽是孙刘联手抗曹,但刘备与诸葛亮的付出极少,多是周瑜在指挥应对。这样周瑜与《三国演义》里面的那个善妒小人又有何等相似呢?除了周瑜,司马懿也是冤枉得很,罗贯中将他描写成了一个狼子野心,心思深重的野心之辈,让人误会他自始至终都是冲着夺权去的,但其实司马懿在很长时间里都是真心效忠曹魏的。

司马懿是曹魏的肱骨重臣,曾辅佐过曹操、曹丕与曹叡等多位主君。可能他在曹操时期是保命大于效力,但是面对重用他的曹丕与曹叡时,他绝对是真心辅佐的,毕竟他也没有剧本,不可能知道曹丕与曹叡会早死,又怎么可能那么早就开始策划谋逆呢?

结语:

其实上面的这些只是《三国演义》改编历史剧情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细节没有一一列举,起码得有一半以上的人物故事以及主线都遭到了删减与增加。罗贯中如此创作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一本小说,并不是史书,虽然是按照真实历史改编的,却不可能完全按照历史照搬,增加戏剧冲突也是为了剧情的精彩。对此您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更多文章

  • 平七王之乱的名将周亚夫,因一双筷子与汉景帝彻底翻脸,饿死狱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景帝罢免周亚夫,周亚夫是怎么得罪汉景帝的,周亚夫平定七国叛乱用的哪一计

    匈奴骑兵的威力,其实早在汉朝建立之初,就已初现端倪。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擒韩信,杀英布。当初的开国将领凋零殆尽,彼时的刘邦,军事能力可谓无出其右。但他却遇上了北方可怕的游牧民族——匈奴,他被匈奴冒顿单于困于白登,还是靠着陈平之计,贿赂了冒顿单于的枕边人,才得以脱险。自那以后,刘邦明白了饱经战火的汉

  • 皇太极后宫最低调的庶妃,一辈子默默无闻,生下的女儿却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顺治庶妃个人资料,皇太极庶妃的三个孩子,皇太极最厉害的妃子

    一提公主二字,想必大家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对其身份地位都非常的了解,对于一些电视剧来说,里面的公主在历史上其实并没有这个人,最多也只能找到跟她相似的原型。但是在大清朝就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公主,不仅在影视作品中有她的身影,在历史人物中也有她的身影,这位赫赫有名的公主,便是大清朝的建宁公主。那么,生下建

  • 清朝王爷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他们是如何消遣时间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时间都不够用啊,怎么还能消遣”关于清朝王爷,当时的世人或者后人们都觉得他们岁月静好,每天享受着皇室带来的物质享受和声望,也觉得他们应该和明代的藩王、宗室们一样,什么也不用做,每天都有了很充足的时间可以挥霍,甚至闲到没有办法去打发时间,但真的是这样吗?只能说,很少,极少数是这样,如果真的这样,在清

  • 为防止顾命大臣联合擅权,咸丰在临终前都做了哪些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咸丰临终说的八大臣遗言,咸丰临终留两个印章,咸丰皇帝临终召见慈安太后

    咸丰慈禧发现诺大的热河几乎都是肃顺等人的势力,而自己的身边竟然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人,从血缘关系来看醇亲王奕识譞是最亲近的,他是咸丰的七弟小皇帝的亲叔叔,而且还是自己的亲妹夫,在亲情利害关系等方面都是绝对可靠的。但奕譞当时只有20岁,涉世未深,难以依靠,五弟惇亲王奕誴虽然也是小皇帝的亲叔叔,但这个人性格

  • 和康熙相比,乾隆果真远远不如?作为职业帝王,乾隆才是真嚣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对乾隆的喜爱是不是乾隆自夸,乾隆母亲和乾隆照片,乾隆如何评价康熙的

    上述对乾隆皇帝的评价,出自《清史稿·高宗本纪》。作为满清遗老编纂的清朝正史,赵尔巽等人对清朝帝王的记载明显带有主观推崇倾向,但在对乾隆皇帝的评价中,虽然肯定了其“励精图治,开疆拓宇”的积极表现,却也毫不避讳其“耄期倦勤,蔽於权倖”的消极影响。不可否认,《清史稿》对于乾隆皇帝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客观

  • 慈禧守寡期间,曾设一秘密房间,满足她一特殊癖好,撞破者杀无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慈禧守寡40多年,慈禧守寡39年全靠两件宝贝,慈禧二十六岁守寡

    明武宗时期,就建立了有名的“豹房”,里面有动物、有人,有吃的,有玩的,成为武宗乐不思蜀的地方。汉末董卓有郿坞,内藏美女八百人,金银财宝无数,建筑美不可收。前面说了豹房、郿坞,接下来小编说一说,中国封建王朝史上最后一个垂帘听政的女性慈禧,由她折腾出来的一个具有浓郁女性特色的秘密房间——露房。这个露房,

  • 李莲英在慈禧去世后去了哪里,为何墓葬中只有一颗头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慈禧太后死后李莲英去了哪里,李莲英姐姐讲述慈禧死因,慈禧和李莲英私下关系

    说起清朝有名的太监,一个是安德海,另一个就是李莲英。他是慈禧身边的红人,是老佛爷的好奴才。跟很多太监一样,李莲英出身贫苦,家里穷得叮当响。为了混口饭吃,心一横净了身,就这么去故宫上班报到了。这李莲英也没有什么好名声,不过跟赵高、魏忠贤之流相比,李莲英还没法相提并论。李莲英的确是坏事没少干,但大清江山

  • 同治死后,皇后的父亲为何劝女儿自杀?遇到一个恶婆婆,只能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同治皇帝的死因成谜,同治皇帝的原配嫡后——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在同治皇帝驾崩仅仅两个多月以后,猝然崩逝于储秀宫,死因同样晦暗不明。对于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的死亡原因,清朝官方也给出了相关说明:嘉顺皇后许同治十一年作配大行皇帝正位中宫。淑慎柔嘉。壸仪足式。侍奉两宫孝敬无违。上年十二月。痛经大行皇帝龙

  • 康熙的皇长子被封禁26年,却成最大赢家,共有10个老婆29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的三十六位儿子,康熙的皇嗣,康熙皇帝的第7个儿子

    本来如果一直就是这个太子的话大家也没话可说,也没有任何的想法。但是这样的事情一发生就让很多皇子就有想法了,首先就是我们看看这个太子的来源,在清朝是没有立太子的说法的,但是康熙太喜欢这个孩子的母亲了,因为他自己喜欢的妃子难产而死。在最后临死的时候的唯一愿望就是希望她的孩子能继承皇位,当时的康熙立马决定

  • 大阿哥胤褆:被康熙软禁27年,生了20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入关后,沿袭明朝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太子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但是,清朝依然带有浓厚的满洲习俗,其他皇子也有很大的权力,且太子地位不稳定,皇位继承人随时可能出现变动。康熙年间“九子夺嫡”事件,前后折腾几十年,结果四爷胤禛“躺赢”,是为雍正帝。“九子夺嫡”中,胤褆虽然是长子,但母亲叶赫那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