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英布跟随项羽多年又被封王,为何要转投刘邦,分析才知这就是人性

英布跟随项羽多年又被封王,为何要转投刘邦,分析才知这就是人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19 更新时间:2024/2/17 2:01:37

英布是秦朝末年唯一一个以囚犯身份起兵,并且成为诸侯王的人物,要说励志,英布的故事比刘邦更励志,刘邦好歹是秦朝的亭长,而英布的囚犯身份却是最低的,连普通的老百姓身份也比英布高,但只有英布成功了。

英布受过黥刑,也就是在脸上刻字,受过这种刑法的人一般不愿意见人,因为脸上刻字是一种耻辱,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是不能随便施刑的,一旦施刑就会感觉受到强烈的耻辱,但英布是个例外,英布不以脸上刻字为耻,反而为荣,因为他算过命,脸上刻字后就能当诸侯王。

这种说法跟刘邦的身世是一样的道理,史书上说刘邦是刘邦他母亲在睡梦中与龙一起生下来的儿子,这种事现代人笑笑就好了,英布也是一样,他是当上诸侯王之后才会说自己不以刻字为耻辱的。

英布虽然是囚犯,但他有个特点:骁勇善战,打仗特别厉害,冲锋陷阵总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种,秦末天下大乱,英布就带着一帮囚犯也起兵反秦,成为一支小起义军的头目,由于队伍不多,因此英布就想找个靠山,所以他投靠了当时的鄱君吴芮

吴芮是吴国王族后裔,春秋末期吴国灭亡后,其王族后裔四处逃散,吴芮作为其中一支后裔来到了鄱阳一带生存居住,这个地方在战国时期属于楚国,后来楚国灭亡,又归属了秦国,吴芮由于有才能,依靠一支由族人和百姓组成的军队,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给予吴芮自治区,收编吴芮为秦国地方官,吴芮就成为鄱阳县令,秦末天下大乱时,关东原六国百姓都起来反秦,吴芮也是,但更多时候他只是在地方上自保,英布投靠吴芮之后,吴芮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英布,他应该是看中了英布的才能。

英布成为吴芮的女婿后,就有了吴芮的支持,后来率军投靠了楚国势力最强的反秦武装项梁,项梁战死后,英布就跟随了项羽,巨鹿之战时,项羽杀了宋义自立为上将军,派出英布与蒲将军作为先锋将军,先渡河攻击秦军,等英布与蒲将军小胜之后,项羽才出击,能被项羽当成前锋的将军,英布的骁勇善战是得到了项羽的认可。

项羽在巨鹿之战大胜后,声威空前高涨,其他诸侯看项羽都不敢仰视,项羽因此成为反秦诸侯的首领,在率军进入关中时,刘邦派兵关闭了函谷关,项羽又派英布作为先锋攻打函谷关,英布成功攻入函谷关,协助项羽进入关中。

项羽分封天下时,英布被封为九江王,成为十八诸侯之一,项羽之所以分封英布,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英布是带兵加入项羽的,算是半独立的势力。受封的十八路诸侯全部是独立的势力,这是最基本的一条标准。

二是英布骁勇善战、战功卓著。像张耳这样没啥功劳,仅仅是凑了个人头的,也被封为常山王,何况是英布这样的悍将。

项羽分封结束后,各路诸侯都开始回到封地,英布则回到了九江,他的封地共有两个郡:九江郡与庐江郡。之后项羽还指使英布派人杀死了被封为义帝的楚怀王熊心,英布照做了,所以楚怀王之死,与英布有关系。

随后不久就爆发了田荣的叛乱,田荣不满项羽在齐地分封了三个王,却没有他田荣的份,于是田荣率军攻灭项羽分封的三个齐王,并且自己做了齐王,这等于是打破了项羽立下的规矩,所以就发兵攻打田荣,田荣很快被项羽打败,然后被齐人杀死,但项羽仍然不满足,对齐国百姓进行残酷迫害,尤其是屠城,引发了齐地百姓的强烈反对,田横便收集齐兵对抗项羽,项羽也因此陷入了齐地的战争泥潭。

几乎是同一时间,刘邦从汉中攻入关中,还定三秦之地,然后东出函谷,收降了魏王魏豹、殷王司马卬、河南王申阳等诸侯,然后率领五路诸侯大军攻打彭城,并成功攻入西楚国都城彭城,后来项羽率军从齐国回军,攻打刘邦,打得刘邦56万大军节节溃败逃散。

彭城之战后,刘邦听从张良的下邑之谋,准备重用韩信、彭越、英布三人,韩信和彭越都没有问题,只有英布有问题,刘邦派出随何为使者,带着20人的使者团求见英布,原本英布不愿意见随何,三天后,随何说动英布求见,随何动用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说动了英布加入刘邦,那么一直作为项羽嫡系的英布,为什么会背叛项羽而转投靠刘邦呢?

原因就是人性。

英布是项羽所分封的诸侯王,凭借骁勇善战成为秦朝灭亡后的诸侯王,从囚徒到诸侯王,英项布实现了人生的飞跃,封王之后,英布也就失去了继续打拼的动力,因为他已经成功了,英布是九江王,不可能再往上升了。

英布虽然是项羽分封的诸侯王,实际上他并不感谢项羽,而认为自己之所以受封,那是自己努力打拼来的,不是项羽赐予的,所以当项羽要求英布支援自己打齐国时,英布只提供了几千兵马,英布本人没有去,所以也能理解为什么当刘邦打进彭城之后,英布作为项羽的盟友,居然无视。

这个时候英布的最高理想就是保住自己诸侯王的地位,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两边都不介入,坐山观虎斗,谁赢了就投靠谁,刘邦赢了就投靠刘邦,项羽赢了就投靠项羽,项羽这个时候的想法其实跟那些投靠刘邦的诸侯王想法是一样的,比如魏王魏豹、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

谁赢了就投靠谁,毫无忠诚可言,而且是反复投靠,魏王豹投靠刘邦后又反叛自立,后来又投靠了刘邦被周苛所杀,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也是如此,他俩原本跟章邯一样是秦将,先投靠了项羽,还定三秦后投靠了刘邦,彭城之战刘邦大败后又投靠项羽,反复投靠,像墙头草一样。

英布也是一样,毫无忠诚可言,谁对英布有利益,英布就会投靠谁,所以当项羽使者和刘邦使者同时在英布这里时,英布更是想两边更不得罪,两边都得利,更能显示出英布墙头草的想法。

当随何劝说英布投靠刘邦时,抓住了英布担心项羽报复他的心理,因为英布没有帮项羽,而项羽这个人又是有仇必报,同时随何假装告诉楚国使者,英布已经投靠了刘邦,这等于断了英布的后路,英布不得不杀了楚国使者,阻止他们告诉项羽,所以这在客观上迫使了英布投靠刘邦。

实际上英布这种投靠并不牢固,一旦刘邦战败或者失败,英布照样会背叛,英布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尽量不得罪人,又想两边得利,同时还以自己为中心,只想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想冒险,也不想选边站,只想让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这是他的人性,同时也是很多人的人性。

英布无论投靠谁,他仍然还是诸侯王,只不过地盘大小有点区别罢了,这对英布来说,并无本质区别,这也是英布在后期失去拼搏动力的原因,你可以看到,自从项羽分封英布为九江王后,英布就没有进取之心了,也没有打过像样的仗了,连龙且都打不过,后来还被刘邦打得大败,这就是很久没打仗并失去进取心的原因了。

更多文章

  • 权力面前无亲情,为何司马昭司马师未反目成仇,也许只有钟会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师临终对司马昭说的话,正史司马师和司马昭谁厉害,司马师和司马昭是啥关系

    一旦世袭了权力,就注定了将来是一定会篡位的,司马懿去世之后,选择把权力传承给自己的长子司马师,司马懿可有九个儿子,只有司马师与司马昭是嫡子,也就是正妻生的儿子,一般来说,只有嫡子才有继承权,但是,司马懿选择司马师为继承人,不仅仅是因为司马师是嫡长子,更是因为司马师的能力超群,连司马懿本人都非常敬佩,

  •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在位长达41年,诸葛亮到死才知道他城府颇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在正史中对刘禅的评价,历史上刘禅对诸葛亮一直很信任吗,诸葛亮和刘禅的历史

    三国演义是人们了解三国历史的主要途径,大部分人们了解三国时期,都是通过三国演义了解的。不可否认的是,在古代所有的文学作品中,三国演义无疑是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时至今日,三国演义更是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现如今看来,三国演义成为了人人必读的经典作品,但是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缺陷”,就是小说是以“拥刘贬曹”

  • 清明节祭祀祖先,他们同样要被祭祀,他们是霍去病陈汤耿恭窦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明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的,陈汤和霍去病,陈汤窦宪

    相传清明节来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听信自己宠妾骊姬的话,废长立幼,并且直接迫害自己的几个儿子,太子申生被害,公子重耳与夷吾逃出晋国,重耳就是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出逃时,身边跟了一批忠心的大臣。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在逃亡时,有一个随从偷走了所有粮食逃走了,这事直接导致重耳一行人

  • 蒯通劝韩信反刘邦自立,韩信为何不反,是因为没把握还是因为忠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蒯通说韩信时韩信是什么地位,蒯通说韩信,蒯通给韩信出的什么建议

    韩信这么一个军事天才,最终却没能死在战场上,却死于萧何与吕后的阴谋之下,世人不禁为韩信感到可惜,关于韩信的结局,其实早就有人给韩信提出来,并在韩信最有机会自立的情况下,劝说韩信自立并联合项羽共抗刘邦,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劝说韩信的人就是蒯通。蒯通是秦末时期著名的谋士,后跟随韩信,其才能不亚于陈平

  • 袁谭袁尚被曹操各个击破,若他们不内斗,曹操能攻占河北四州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传中袁谭袁熙袁尚谁更强,袁谭和袁尚是同父异母吗,曹操批评袁谭袁尚

    都说袁绍愚蠢,他的两个儿子袁谭与袁尚甚至连袁绍都不如,在袁绍去世之后,不顾强敌曹操的威胁,自己人先打了起来,更为奇葩的是,袁谭在打不过袁尚的情况下,居然向仇敌曹操投降,这种操作真是让人无语,这就是典型的引狼入室,而曹操则是求之不得,先与袁谭联姻,帮助袁谭打袁尚,打跑了袁尚之后,再收拾袁谭,在公元20

  • 蜀汉灭亡时,宦官说“魏延若在,时事必不至此”,对此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延知乎完整版,魏延不死蜀汉能活多久,魏延会书画

    诸葛亮的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可否认的是,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历史上,诸葛亮隐藏在深山中,一直没有出山。直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向刘备引荐了诸葛亮,之后刘备亲自下榻诸葛亮的住所。在三之后,诸葛亮有所触动,于是选择了出山辅佐刘备。就这样,诸葛亮开始追随刘备,这也就是三国演义

  • 煮酒论英雄时,曹操为何不杀刘备?曹操有3个原因并犯了1个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和曹操煮酒论英雄,煮酒论英雄曹操和刘备的内心想法,煮酒论英雄曹操对刘备说的话

    起初董承等人邀请刘备加入,合谋行刺曹操,刘备一直没答应,直到曹操说了天下英雄只有刘备与曹操的时候,刘备才感到害怕,认为曹操可能对自己产生怀疑,于是立即加入了董承的集团,参与了衣带诏。曹操但是刘备的运气太好,正好在刘备同意参与衣带诏,并且衣带诏事件没有爆发时,刘备被曹操派到徐州去阻击袁术,与刘备一起前

  • 项羽逃至乌江,船夫一席话,让项羽弃了求生的念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羽兵败乌江的原因,项羽为什么要渡过乌江,关于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

    秦末时期,天下大乱。秦始皇在位期间,出现了多次出巡,为的就是能够震慑住被打败的六个诸侯国。不可否认的是,秦始皇的功绩是非常大的,没有他的奠基,后世的王朝距离大一统恐怕是遥遥无期的。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在这样的时间中,战乱是不断发生的。那么秦朝建立之后,没过多久,天下再一次大乱。秦始皇在公

  • 假如曹操同意华佗开颅,结果会是怎样?医生:直接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假如曹操同意华佗做开颅手术,华佗给曹操开颅能不能活,华佗为曹操开颅成功了会怎么样

    东汉末年,各路诸侯纷纷起兵。在这时候,东汉皇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傀儡。东汉末年,从黄巾起义开始,天下就变得不太平,由此开启了东汉乱世的前部分。到了董卓进京之后,东汉皇室就彻底的成为了傀儡,就连皇帝都是董卓拥立的。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曹操就开始起家了。这时候的曹操距离建立曹魏还有一段距离。只不过这时

  • 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总设计师”,只用了一招,将六国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奠定了其后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不过从此之后,华夏文明进入了大一统时期,秦朝虽然仅仅存在了15年的时间,不过它对后世的影响可不能够小觑。秦朝灭亡之后,虽然华夏大地经历了多次大的乱世,不过最终华夏大地仍然被大一统。秦朝之后的历朝历代,都以秦朝的蓝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