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明节祭祀祖先,他们同样要被祭祀,他们是霍去病陈汤耿恭窦宪

清明节祭祀祖先,他们同样要被祭祀,他们是霍去病陈汤耿恭窦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533 更新时间:2024/3/10 10:28:31

相传清明节来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听信自己宠妾骊姬的话,废长立幼,并且直接迫害自己的几个儿子,太子申生被害,公子重耳与夷吾逃出晋国,重耳就是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出逃时,身边跟了一批忠心的大臣。

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在逃亡时,有一个随从偷走了所有粮食逃走了,这事直接导致重耳一行人没有东西吃,重耳饿得晕了过去,这个叫介子推的人就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了块肉,再加上采摘来的野菜一起炖汤给重耳喝,救了重耳一命,重耳后来听说是介子推从腿上割的肉,非常感动,难得有这么忠心的人,重耳信誓旦旦说将来富贵了,一定报答介子推。

公子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后来回到晋国做了国君,这就是晋文公,重耳当了国君之后,事务繁忙,一下子就把当年介子推救他的事情给忘记了,其他跟随重耳的人都得到奖赏和重用,就是介子推没有,但是介子推并不介意,后来隐居起来,住在深山之中。

后来有人为介子推打抱不平,写了一封打油诗挂在晋国的城墙上,重耳看到这诗后,想起了介子推,于是亲自到介子推隐居的绵山来找,但是没有找到,于是晋文公就放火烧山,也没能找到介子推,三天之后,人们发现了介子推与母亲的尸骨,他们已经在绵山死亡多时了,除此之外,介子推的身边还有一首诗,内容是这样的: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这首诗的意思是:割肉侍奉国君以尽自己的心意,但愿主公能够经常保持清楚明白,柳树下做鬼终究不能相见,硬要当作陪伴在君主身边作谏臣一样,如果主公心中真的有我,只希望想起我的时候能够自我反省,我在九泉之下也会问心无愧,勤于政治一定要清楚明白。

介子推的这首诗就是以自己的身死劝谏晋文公得耳一定要勤政,一定保持清楚明白,这诗中反复出现了三个“清明”,就是告诫晋文公一定要保持初心与勤政,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这样高风亮节的人,于是把介子推去世的那一天(每年的3月5日)作为寒食节。

并且在那个月只吃生食,而不生火,吃饭也是吃冷饭,寒食节最早在清明节的前二天,后来改为前一天,为了方便,后人干脆把寒食节与清明节统一为清明节,同时把这一天定为祭祀祖先的节日,于是清明节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在华夏,祖先祭祀是一种文化,华夏子孙都是炎黄子孙,对于我们最著名的祖先炎帝黄帝,还包括九黎族的蚩尤,直到今天仍然还在祭祀,华夏五千年文明是没有中断的文明,所以四千多前的炎帝、黄帝、蚩尤的祭祀能够流传到今天,除了他们,我们的历史上有太多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而需要祭祀的祖先。

我们被称为汉族,讲汉语,写汉字,来源于刘邦所建立的汉朝,而之所以是汉朝,又来自于项羽分封刘邦为汉王,当时刘邦的封地包括汉中、巴、蜀等地,所谓的汉王其实可以理解为汉中的王,这是项羽分封的,历史就是如此巧合。

汉朝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有无数仁人志士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壮举,比如霍去病的封狼居胥、禅于姑衍、饮马瀚海,年仅22年的霍去病率领大汉铁骑出代郡,向北长途跋两千多里,深入漠北蒙古高原,与匈奴左贤王部交战,此战霍去病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都尉以上的贵族83人,并且缴获了匈奴的祭天金人。

同时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仪式,在姑衍山进行祭地仪式,霍去病的兵锋一度到达了瀚海,也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这是从黄帝到汉朝,华夏族人第一次到达如此之远的北方,想想在2140年前,一个年仅22岁的青年将军带领一批意志高昂的汉军战士,在遥远的北方,匈奴人的腹地进行祭祀,那就是一种自豪,所以我们要祭祀霍去病,在清明节这个举家祭祀的日子里。

我们还要祭祀卫青,他是汉朝对匈奴作战以来,第一个取胜的将军,这给了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勇气和信心。我们还要祭祀张骞,是他打开了丝绸之路的潘多拉魔盒,他让华夏头一次把眼光伸向遥远的西域,他是华夏民族第一个睁眼看西方的人,他所开创的丝绸之路直到今天还在被使用。

我们还要祭祀苏武,作为汉朝的使者,被匈奴扣押19年,抱着对国家的信任,以坚持的意志,在19年的时间里,受尽折磨与委屈,他是汉朝节气的代表。我们还要祭祀陈汤,他说的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话,成为华夏民族抵御外敌、不惧强敌的名言,流传至今,同样是陈汤,斩杀了与汉朝为敌的北匈奴郅支单于,彻底解决了自汉武帝以来的匈奴之祸。

我们还要祭祀马援,他的那句”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给了守卫边境的战士以热血英勇来抵御外敌的勇气,哪来的岁月静好,不就是这些守卫过疆的勇士在一路风雨中度过换来的。

我们还要祭祀耿恭,他是东汉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十三壮士归玉门的主角,他率领数百汉军勇士在遥远的西域,坚守疏勒城一年之久,面对匈奴的强攻、招降,耿恭坚贞不屈、誓死不降,朝廷以不抛弃、不放弃的心态,派出七千援军不计代价地救援相隔数千里之外的汉军战士,上演了一幕绝不抛弃一个汉军兄弟的深情相救,这是华夏的传统,也是根植于血脉之中的文化。

耿恭同时还是岳飞创作满江红中的主角,”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句话讲的就是耿恭,因为他真的吃了胡虏肉,喝了匈奴血,这在史书上是有记载的,耿恭同样是汉朝的节气与不屈精神的写照,更是华夏的英雄。

我们还要祭祀窦宪,尽管这个人作风不检点,做了不少坏事,但是他创造了与霍去病同样战功的燕然勒石,窦宪率军联合南匈奴骑兵、羌胡骑兵、东汉骑兵一起出击攻打北匈奴,出塞三千多里,斩杀匈奴一万三千多人,迫降北匈奴八十一部20多万人,彻底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北匈奴问题。

从此北匈奴消失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且窦宪在今天蒙古国的燕然山上的石头上刻字记下自己的功劳,这段刻字的文字直到今天还存在,2017年,中蒙联合考察队确定了蒙古国杭爱山一带的一处摩崖石刻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作《燕然山铭》,这里也是1932年前汉军勇士作战的地方。

从汉朝到现在,时间过去了一两千年,我们需要祭祀的历史人物太多了,我们的历史源远流长,五千年文化从未中断,我们还要祭祀无数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壮烈牺牲的无名英雄们,我们还要祭祀抗美援朝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战士,我们还要祭祀编号为81192的战机飞行员王伟,我们还要祭祀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名牺牲在南联盟的英雄。

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一脉相传的,因为我们都是华夏人,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值此清明节之际,祭祀一切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

更多文章

  • 蒯通劝韩信反刘邦自立,韩信为何不反,是因为没把握还是因为忠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蒯通说韩信时韩信是什么地位,蒯通说韩信,蒯通给韩信出的什么建议

    韩信这么一个军事天才,最终却没能死在战场上,却死于萧何与吕后的阴谋之下,世人不禁为韩信感到可惜,关于韩信的结局,其实早就有人给韩信提出来,并在韩信最有机会自立的情况下,劝说韩信自立并联合项羽共抗刘邦,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劝说韩信的人就是蒯通。蒯通是秦末时期著名的谋士,后跟随韩信,其才能不亚于陈平

  • 袁谭袁尚被曹操各个击破,若他们不内斗,曹操能攻占河北四州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传中袁谭袁熙袁尚谁更强,袁谭和袁尚是同父异母吗,曹操批评袁谭袁尚

    都说袁绍愚蠢,他的两个儿子袁谭与袁尚甚至连袁绍都不如,在袁绍去世之后,不顾强敌曹操的威胁,自己人先打了起来,更为奇葩的是,袁谭在打不过袁尚的情况下,居然向仇敌曹操投降,这种操作真是让人无语,这就是典型的引狼入室,而曹操则是求之不得,先与袁谭联姻,帮助袁谭打袁尚,打跑了袁尚之后,再收拾袁谭,在公元20

  • 蜀汉灭亡时,宦官说“魏延若在,时事必不至此”,对此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延知乎完整版,魏延不死蜀汉能活多久,魏延会书画

    诸葛亮的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可否认的是,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历史上,诸葛亮隐藏在深山中,一直没有出山。直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向刘备引荐了诸葛亮,之后刘备亲自下榻诸葛亮的住所。在三之后,诸葛亮有所触动,于是选择了出山辅佐刘备。就这样,诸葛亮开始追随刘备,这也就是三国演义

  • 煮酒论英雄时,曹操为何不杀刘备?曹操有3个原因并犯了1个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和曹操煮酒论英雄,煮酒论英雄曹操和刘备的内心想法,煮酒论英雄曹操对刘备说的话

    起初董承等人邀请刘备加入,合谋行刺曹操,刘备一直没答应,直到曹操说了天下英雄只有刘备与曹操的时候,刘备才感到害怕,认为曹操可能对自己产生怀疑,于是立即加入了董承的集团,参与了衣带诏。曹操但是刘备的运气太好,正好在刘备同意参与衣带诏,并且衣带诏事件没有爆发时,刘备被曹操派到徐州去阻击袁术,与刘备一起前

  • 项羽逃至乌江,船夫一席话,让项羽弃了求生的念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羽兵败乌江的原因,项羽为什么要渡过乌江,关于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

    秦末时期,天下大乱。秦始皇在位期间,出现了多次出巡,为的就是能够震慑住被打败的六个诸侯国。不可否认的是,秦始皇的功绩是非常大的,没有他的奠基,后世的王朝距离大一统恐怕是遥遥无期的。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在这样的时间中,战乱是不断发生的。那么秦朝建立之后,没过多久,天下再一次大乱。秦始皇在公

  • 假如曹操同意华佗开颅,结果会是怎样?医生:直接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假如曹操同意华佗做开颅手术,华佗给曹操开颅能不能活,华佗为曹操开颅成功了会怎么样

    东汉末年,各路诸侯纷纷起兵。在这时候,东汉皇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傀儡。东汉末年,从黄巾起义开始,天下就变得不太平,由此开启了东汉乱世的前部分。到了董卓进京之后,东汉皇室就彻底的成为了傀儡,就连皇帝都是董卓拥立的。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曹操就开始起家了。这时候的曹操距离建立曹魏还有一段距离。只不过这时

  • 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总设计师”,只用了一招,将六国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奠定了其后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不过从此之后,华夏文明进入了大一统时期,秦朝虽然仅仅存在了15年的时间,不过它对后世的影响可不能够小觑。秦朝灭亡之后,虽然华夏大地经历了多次大的乱世,不过最终华夏大地仍然被大一统。秦朝之后的历朝历代,都以秦朝的蓝本进

  • 糜芳追随刘备25年,颠沛流离吃尽苦头,为何在襄樊之战投降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糜芳为什么背叛刘备,蜀国糜芳和刘备啥关系,糜芳与刘备是什么关系

    刘备领徐州牧没多久,就被吕布偷袭夺走了徐州,刘备在走投无路之下,是糜竺与糜芳兄弟俩人拿出自己的家产为刘备充当军资,要知道这种行为完全是一种天使级别的资助行为,因为谁也不知道刘备将来会不会翻身,如果翻身,糜竺与糜芳的投资还会有回报,如果刘备没有翻身,那投资就只能打了水漂。之后,刘备经历了四处逃难、到处

  • 胡亥杀兄弟姐妹,为何子婴能活,子婴到底是扶苏之子还是始皇之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子婴和胡亥,胡亥为啥不杀子婴,胡亥和子婴是一个姓氏吗

    另一种是《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第三卷《赵正书》的说法,这是现代考古人员根据出土的竹简进行整理所发现的文献,《赵正书》中清楚地记载了胡亥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是丞相李斯与御史冯去疾在秦始皇病重时建议的,秦始皇同意了李斯与冯去疾的建议,于是立胡亥为继承人。《赵正书》: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

  • 吕布辕门射戟算什么水平,为何能吓退纪灵数万大军,化解一场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布为什么要辕门射戟,正史吕布有辕门射戟吗,吕布辕门射戟全过程

    三国演义中的辕门射戟说的是袁术手下大将纪灵率几万军队攻打刘备,刘备手上只有五千兵力,力量单薄,于是刘备向吕布求救,袁术派纪灵攻打刘备前,曾向吕布赠送了二十万斛小米,并明确告知吕布不要救援刘备,但是,吕布得了袁术的便宜,却丝毫不顾,反而愿意协助刘备,原因是吕布担心袁术拿下刘备后,联合吕布北面的泰山诸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