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的回答有点绝!

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的回答有点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859 更新时间:2024/1/25 11:29:41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说话是一门学问和艺术。”自古以来,说话都十分的讲究。尤其是一些大臣和官员。他们有时候说话还牵扯到自己的命运和前途。

在古代,皇帝是万人之上的,所以很多时候,皇帝如果想要和某个大臣说话,或者询问大臣问题的时候,其实这些大臣都十分的慎重,因为稍不留意就可能会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而在乾隆时期,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而刘墉此时的回答却是有点绝,让人目瞪口呆的同时也感叹他的回答竟然如此的巧妙。那刘墉到底是如回答乾隆这个看似刁钻的问题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体会一下刘墉说话的魅力。

其实提到清朝的官员,大家可能会对刘墉有些陌生。但是如果说刘墉的另一个称呼刘罗锅。可能大家就会恍然大悟。其实这刘墉,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刘罗锅。

刘墉是清朝的官员,而他其实也是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和他的祖父都曾经叱咤官场,是历朝历代皇帝都很赏识的大臣。因此,刘墉可以说是生来就含着金匙。因此,在这种环境中,其实刘墉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父亲一直以来很重视对于他的培养。

刘墉在乾隆十六年进入官场。虽然因为父亲的缘故进入官场十分的顺利,但是后来因为父亲出事,家道中落,所以刘墉在官场也经历了很久的摸爬滚打。终于,刘墉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认真,即使没有父亲的庇护,也得到了皇帝的重视,成为了皇帝身边的红人,并且得到了重用。

而当时刘墉也是出了名的好官,十分清廉深受百姓的喜爱。所以当时百姓们都称他为“宰相”。但是其实,在清朝时期并没有宰相这一职位。只不过百姓们不了解,只知道刘墉职位高,而且为百姓着想,就这样给了他这样的爱称。

因此,刘墉不仅和乾隆关系好,而在后来,因为自己的才能,他也得到了下一任皇帝嘉庆的喜爱。所以,他其实是为数不多的在老皇帝驾崩后仍然得到重用的前朝大臣。

刘墉不仅在政治上十分的出色,其实在当时也是有名的学家。他在文学上也十分有造诣。他擅长书法,甚至被誉为是清代的四大书法家之一,可见其实他在书法上也很有造诣。

刘墉这所以能够在政治上有所建树,除了他一直尽职尽责地办实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不能忽略的原因就是他的性格因素。

正所谓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发展脉络,其实刘墉正是最好的例子。刘墉其实是一个非灵活而且能言善辩的人。

当时刘墉的对头和珅总是故意刁难刘墉。我们都知道和珅是出了名的贪官。而刘墉也不会坐视不管,而总是想找机会揭穿他。

相传这日,刘墉故意透露给和珅将有一车的财宝要运输给皇帝而且会经过和珅的领地。所以和珅立马派人前去拦截。可谁知刘墉提前将马车内换成了石头。和珅扑了空。然而刘墉又告诉了皇帝这件事。和珅本来狡辩说车内只有石头,自己拦截了石头罢了。而刘墉顺势说道:那假如车内是财宝不就被你贪污了吗?和珅知道自己说漏了嘴,只得接受惩罚。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也正是因为他的能说会道,让他也深受皇帝喜爱。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因为皇帝身份的特殊,所以很多时候要是想要回答皇帝的问题,大臣们总是十分的慎重,生怕有什么差错。当然,而刘墉作为皇帝的红人,自然经常和乾隆交谈,所以也是发生过很多的趣事。

相传有一次,乾隆上朝的时候闲来无事,就故意问刘墉:“你知道我们大清一年生多少人、而又死多少人吗?”其实这的确是一个一时间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毕竟整个江山那么多人,刘墉怎么可以记得清楚呢?

而刘墉当然也知道乾隆皇帝这个问题其实是在故意戏弄自己,所以思考了片刻,然后回答道:“生一人,死十二。”他的回答一出,可以说在场的所有官员都大惊失色,整个江山怎么可能只有一个人出生,而又有十二人死去呢?

乾隆对这个答案也十分的好奇,便问道刘墉为什么这样说。刘墉当然心里面早已想好了对策。他不慌不忙地解释道:“这是因为,世界上共有十二个属相。不管一年中出生多少人,他们在同一年中出生,其实就是同一个属相,因此是‘一人’。同样,不管死多少人,他们肯定能够涵盖十二个属相,所以说是死了‘十二人’。”

皇帝一听刘墉这个解释,不禁恍然大悟,同时也被刘墉的才智所折服,感叹他的确是个人才,说话竟然如此巧妙,这一回答可谓是千古一绝。而在场的大臣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自叹不如。

而从那之后,这个故事也是流传至今,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一个趣谈。

纵观古今,刘墉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仅在政治上大放光彩,同时在文学和书法上也是有卓越的贡献。而他和乾隆皇帝之间的趣事更是为后人所称道。而刘墉之所以能够被皇帝重用。除了他自己的语言上的魅力外,还是和他的才能分不开的。毕竟是金子总会发光,刘墉的语言魅力可以说给自己的才华锦上添花了。

其实,会说话的人的确更容易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语言是一门艺术,而刘墉就是最好的证明。他能够在朝堂上巧妙地应对皇帝的戏弄,并且让所有人心服口服,这就可见刘墉果然不是寻常的人,而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才华横溢的人才。

正所谓以史为鉴,现在的我们也应该重视说话的技巧,防止祸从口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曾国藩的弟弟们有多强?年纪越小越厉害,只是可惜了曾国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曾国藩最厉害的弟弟,曾国藩弟弟战死三河镇,曾国藩子孙有多厉害

    在王朝最危险的时候,在家丁忧的曾国藩站了出来,奉旨组建团练;清朝统治者在开始筹划团练的时候,只是希望以地方的力量迟滞太平天国军的进攻以及削弱太平天国的力量,但没想到曾国藩却借此一飞冲天,成为攻灭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而曾国藩所带领的团练也被称之为“湘军”,并名垂青史。但是曾国藩在征讨太平天国的路程并不

  • 蔡元培何以能成为“北大之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北大之父”蔡元培蔡元培是前清翰林,但他却主动参加革命党,为的是去革了清王朝的老命,在前清翰林中,只有蔡元培算是独一份吧!对于蔡元培的前清翰林身份,北大时钱玄同曾冒昧开起了蔡元培的玩笑说,蔡先生,前清考翰林,都要字写得很好的才能考中,先生的字这样蹩脚,怎样能够考得中翰林?蔡元培倒是不恼,笑嘻嘻地说,

  • 雍正王朝:为何年羹尧屠灭江夏镇杀了无辜百姓没有获罪反而升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雍正王朝年羹尧杀江夏镇,雍正王朝十三爷为何要杀年羹尧,雍正王朝年羹尧怎么防止被赐死的

    令人费解的是江夏镇事件后,年羹尧非但没有受到责罚,反而升任四川巡抚。可以说,年羹尧赚得盆满钵满,不但获得了江夏镇的数百万两银子,仕途上也是一片光明。那么,年羹尧为何要跨界去江夏镇?他去江夏镇杀人越货的目的何在?他为何敢这样做?是谁给了他这样大的胆子?年羹尧是生性残忍还是迫不得已这样做?他到底是为了主

  • 看到孝庄的复原图,才明白为何皇太极不爱,而多尔衮却傻傻痴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太极和多尔衮孝庄,孝庄和皇太极有什么关系,历史上皇太极娶了孝庄吗

    在清朝的历史上,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皇帝,就比如康熙,雍正和乾隆等等,孰不知比这些皇帝出名的还有这样一位皇后,这位皇后便是清朝时期有名的孝庄文皇后,提到这位女子就连康熙皇帝也得靠边站站。她可是看着康熙长大,并辅佐他执掌清朝的祖母,同时她也是清太宗皇太极的正妃,不过在皇太极在世的时候并不喜欢孝庄太后,

  • 你了解清朝初年的绿旗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绿旗兵是什么兵,清朝绿旗兵有哪些兵种,清朝旗兵最后怎么样了

    其总数大约在60万左右。当然,60万这是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户部左侍郎林起龙奏疏中提到的数字,此时,永历朝廷已经是奄奄一息,李定国旧部大量叛降清方,所以这个60万的数字应当是整个清朝入关战争期间绿旗兵数量的巅峰,一直到咸丰年间,这个数字基本上就没怎么变过。《清史稿兵志二》详细记述了清初各省绿

  • 乾隆给子孙发红包,漏了一人,乾隆:你要红包何用?次年此人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对兄弟们的态度,乾隆的登基记录,乾隆给子孙发红包没有

    确实,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时代下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乾隆皇帝的风风雨雨不论是在野史、正史亦或是而今改变的影视巨作之中,都需要将其着重引述一番,才更能引起读者、观众的注意。而今天我们所要分享的有关乾隆的故事,其实是乾隆皇帝年老之后的小插曲,而这个插曲,其实也就暗暗道出了乾隆当时的心中

  • 钱穆:如果太平天国成功了,那么中国历史就真的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钱穆评价清朝,钱穆妻子,钱穆写国史大纲的原因

    有人说如果太平天国运动最后没有失败的话,或许中国革命之路还能再早走个二十来年。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即便成功了,对中国未来发展也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包括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就曾分析过这个问题,在他看来太平天国运动并非是能解决阶级问题的良策,它也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假如让太平天国成功了,那么才是让整

  • 北洋军阀真的忠心爱国?为何军阀混战那么乱,中国都没有被分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一张图看懂北洋时期的军阀,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史实,北洋军阀混战的历史原因

    这是一个真正的乱世!作为北洋系的大统领,袁世凯称帝未果,最终在全国人民上下一致的唾骂中撒手而去,北洋军阀就开始群魔乱舞,各自为战。他们就是民国初年掌控着中国命脉的一群人。那时的中国,早已经在他们的割据之下,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然而,奇怪的是,虽然这些军阀个个是自己底盘上的土皇帝,又经常相互攻击,合纵

  • 清朝一女子效仿花木兰从军,结果没多久便怀孕了,结局很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花木兰的故事,花木兰代父从军真人版,花木兰野史有记载吗

    女子从军的故事古代历史之中一点都不少见,当年花木兰家中的兄长们不是在战争之中被杀死就是因为打仗变得残疾而没有办法上战场,但这依旧是逃脱不了军队抓捕壮丁的追捕,正当朝廷准备将花木兰的爷爷抓住充数的时候,花木兰打扮成为了男儿身开始上服兵役,最后战场立功凯歌而回,成为了一个不朽的历史故事,也为明清时代的女

  • 慈禧曾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最后仅回来94人,其他那些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临死前为什么抓100个小孩,慈禧晚年找一群小孩做了什么,慈禧的简介和后代

    当时很多有识之士也积极推动革新,同时在战场上不断的失败让慈禧深受打击,在李鸿章曾国藩等人的推动下,晚清政府终于发起了一场洋务运动,想通过学习洋人先进的技术,来提高清政府的战斗力。于是在曾国藩等人的推动下,花费了大量真金白银,购买了国外很多先进的舰船和武器。然而战斗力的形成并不是购买一些武器就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