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蔡元培何以能成为“北大之父”?

蔡元培何以能成为“北大之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474 更新时间:2024/2/17 10:03:54

“北大之父”蔡元培

蔡元培是前清翰林,但他却主动参加革命党,为的是去革了清朝的老命,在前清翰林中,只有蔡元培算是独一份吧!

对于蔡元培的前清翰林身份,北大时钱玄同曾冒昧开起了蔡元培的玩笑说,蔡先生,前清考翰林,都要字写得很好的才能考中,先生的字这样蹩脚,怎样能够考得中翰林?

蔡元培倒是不恼,笑嘻嘻地说,我也不知道,大概那时正风行黄山谷字体的缘故吧!众人听了无不盛赞蔡元培的幽默与涵养。黄山谷是北宋文学家和书法家黄庭坚,他的字个性张扬。

1894年,蔡元培被清廷点为翰林,1901年,33岁的蔡元培担任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曾拜教育家马相伯为师,学习拉丁文。每天一大早,蔡元培要步行四五里路去马家上课。

第一次上课,蔡元培太激动了,天刚微微凉,他就在马相伯家楼下低声喊“相伯,相伯”,马相伯大吃一惊,这才天刚亮呢,谁在外面喊魂?他打开窗子才看到是蔡元培在楼下喊。

61岁的马相伯派头十足,冲蔡元培摆手喊道,太早了!八九点钟再来吧!蔡元培虽然有点扫兴,但并不恼,3个小时后,他又来到马相伯家中。要知道,蔡元培此时也是个名人啊!

蔡元培在旅欧求学期间,在巴黎拜访过居里夫人,在德国结识了爱因斯坦,与两位巨人级科学家的对话让他获益匪浅。蔡元培毕生对学问抱有浓厚兴趣,对教育始终怀有炽热感情。

康有为和梁超致力于变法维新之时,蔡元培不以为然,因为他看出,康梁二人把改良教育和培养人才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看成无关大局的小事,变法维新不败才怪呢!

1903年冬,蔡元培认为只有以革命的霹雳手段革旧鼎新,才能使死气沉沉的社会获得新生。于是,他参加暗杀团,与陶成章等人秘密创立光复会,出任中国同盟会上海分会会长。

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签署的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的任命状

蔡元培一生以教育扬名,中华民国成立时,他是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民国政府正式成立时,他是首任教育总长;后来又担任北大校长等职,在教育界是毫无争议的领袖人物。

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据说,此事有点意外。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沈步洲与北大校长胡仁源发生矛盾,沈要扳倒胡,就搬出蔡元培,蔡的才学、资历、威望都高于胡。

教育总长范源濂本就既是蔡元培的朋友,又曾在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出任副手,他自然顺水推舟。当时,蔡元培刚从海外归来,有朋友劝他不要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免得反受其累。

但也有朋友劝蔡元培放手一搏,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医治北大这个烂疮,给中国教育开创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即使失败也没有遗憾。蔡元培选择了后者的意见,1917年1月4日前往北大。

其时,发端于京师大学堂的北大已有近20年,但在世人眼中已成艳若桃李的烂疮。因为这里的学生无心学问,只为苦心经营,毕业后即可捞个一官半职,可谓臭名昭著了。

民国初年,京师大学堂与国会的参议院、众议院被外界称作“两院一堂”,共同点是其间各色人物是八大胡同老鸨和妓女最欢迎的常客,他们舍得花大把光洋吃喝玩乐。

据说,有的学生一年的花销高达5000银元,普通人家10年的用度也不过如此啊!所以,北大已经是乌烟瘴气、歪风邪气的藏污纳垢之所了,哪里有半点研究学问的风气呢?

蔡元培一出任北大校长,立即发出呼吁: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自今以后,须负极重大之责任,使大学为全国文化之中心,立千百年之大计!

蔡元培改造北大的方法并非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去粗取精,凡饱学鸿儒都可以保留下来,又在国内遍请名师,不管对方什么来头和派别,只要他确实学有专长、术有专攻。

蔡元培及部分北大教师

但是,对于那些不合格的教员,蔡元培坚决予以辞退,决不手软,也不管对方有什么背景、后台。一位被辞退的英国教员居然搬出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来对付蔡元培。

蔡元培就是坚决不肯妥协,这位英国驻华公使碰了一鼻子的灰后,怒气冲冲地叫嚣,蔡元培是不要再做北大校长的了!蔡元培对于类似这种事情往往都只是一笑了之。

蔡元培绝无门户之见,只想致力于把北大改造成中国学术集大成之所。他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学术第一”、“教授治校”、“讲学自由”和“兼容并包”,北大各派都有一席之地,却相安无事。

蔡元培最具特色的做法是“开门办学”,学校三种学生并存,即正式生、旁听生和偷听生。旁听生要办旁听手续,偷听生则压根没办任何手续,自由来听课,学校从来没人把他们赶走。

于是出现这样的“怪现象”:上课前,教授指定专人发放油印讲义,不管学生来历,一视同仁,发完为止。以致有些姗姗来迟的正式生反而没有讲义,大家也习以为常了。

这一时期的北大被称为“自由王国”,你可以上课,也可以不上课。你上你喜欢上的课以及不上你不喜欢的课,都可以。这样的北大约束极少,却最能培养怪才。

有人如此总结蔡元培治下的北大:给你逛窑子的机会你不逛,那才是经得起试探的人;给你抄书的机会你不抄,那才是真有读书心得的人;出北平而不染,那才是真能改造中国的人。

蔡元培绝对是管理的绝顶高手,他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其实是冒了非常大的风险的,如果弄得不好,很有可能“狐狸没打着,反倒惹得一身骚”,让自己收不了场。

但蔡元培对中西方文化择善而从,对各类人才兼收并蓄,使大家新旧和平共存、不相伤害,他的态度决不偏袒,他的器量格局都可包涵,处事公平,大家也就对他心服口服了。

民国九年北京大学政治系毕业留影(前排中为蔡元培)

北大学生是幸运的,得益于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他们才能大饱耳福,大饱眼福,成为学术与思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最大受益者,培养人才,水到渠成。

1926年6月蔡元培永久辞去北大校长一职。蔡元培十年北大生涯成就了北大,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北大也成就了“北大之父”蔡元培,使之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教育领袖。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为何年羹尧屠灭江夏镇杀了无辜百姓没有获罪反而升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雍正王朝年羹尧杀江夏镇,雍正王朝十三爷为何要杀年羹尧,雍正王朝年羹尧怎么防止被赐死的

    令人费解的是江夏镇事件后,年羹尧非但没有受到责罚,反而升任四川巡抚。可以说,年羹尧赚得盆满钵满,不但获得了江夏镇的数百万两银子,仕途上也是一片光明。那么,年羹尧为何要跨界去江夏镇?他去江夏镇杀人越货的目的何在?他为何敢这样做?是谁给了他这样大的胆子?年羹尧是生性残忍还是迫不得已这样做?他到底是为了主

  • 看到孝庄的复原图,才明白为何皇太极不爱,而多尔衮却傻傻痴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太极和多尔衮孝庄,孝庄和皇太极有什么关系,历史上皇太极娶了孝庄吗

    在清朝的历史上,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皇帝,就比如康熙,雍正和乾隆等等,孰不知比这些皇帝出名的还有这样一位皇后,这位皇后便是清朝时期有名的孝庄文皇后,提到这位女子就连康熙皇帝也得靠边站站。她可是看着康熙长大,并辅佐他执掌清朝的祖母,同时她也是清太宗皇太极的正妃,不过在皇太极在世的时候并不喜欢孝庄太后,

  • 你了解清朝初年的绿旗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绿旗兵是什么兵,清朝绿旗兵有哪些兵种,清朝旗兵最后怎么样了

    其总数大约在60万左右。当然,60万这是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户部左侍郎林起龙奏疏中提到的数字,此时,永历朝廷已经是奄奄一息,李定国旧部大量叛降清方,所以这个60万的数字应当是整个清朝入关战争期间绿旗兵数量的巅峰,一直到咸丰年间,这个数字基本上就没怎么变过。《清史稿兵志二》详细记述了清初各省绿

  • 乾隆给子孙发红包,漏了一人,乾隆:你要红包何用?次年此人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对兄弟们的态度,乾隆的登基记录,乾隆给子孙发红包没有

    确实,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时代下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乾隆皇帝的风风雨雨不论是在野史、正史亦或是而今改变的影视巨作之中,都需要将其着重引述一番,才更能引起读者、观众的注意。而今天我们所要分享的有关乾隆的故事,其实是乾隆皇帝年老之后的小插曲,而这个插曲,其实也就暗暗道出了乾隆当时的心中

  • 钱穆:如果太平天国成功了,那么中国历史就真的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钱穆评价清朝,钱穆妻子,钱穆写国史大纲的原因

    有人说如果太平天国运动最后没有失败的话,或许中国革命之路还能再早走个二十来年。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即便成功了,对中国未来发展也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包括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就曾分析过这个问题,在他看来太平天国运动并非是能解决阶级问题的良策,它也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假如让太平天国成功了,那么才是让整

  • 北洋军阀真的忠心爱国?为何军阀混战那么乱,中国都没有被分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一张图看懂北洋时期的军阀,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史实,北洋军阀混战的历史原因

    这是一个真正的乱世!作为北洋系的大统领,袁世凯称帝未果,最终在全国人民上下一致的唾骂中撒手而去,北洋军阀就开始群魔乱舞,各自为战。他们就是民国初年掌控着中国命脉的一群人。那时的中国,早已经在他们的割据之下,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然而,奇怪的是,虽然这些军阀个个是自己底盘上的土皇帝,又经常相互攻击,合纵

  • 清朝一女子效仿花木兰从军,结果没多久便怀孕了,结局很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花木兰的故事,花木兰代父从军真人版,花木兰野史有记载吗

    女子从军的故事古代历史之中一点都不少见,当年花木兰家中的兄长们不是在战争之中被杀死就是因为打仗变得残疾而没有办法上战场,但这依旧是逃脱不了军队抓捕壮丁的追捕,正当朝廷准备将花木兰的爷爷抓住充数的时候,花木兰打扮成为了男儿身开始上服兵役,最后战场立功凯歌而回,成为了一个不朽的历史故事,也为明清时代的女

  • 慈禧曾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最后仅回来94人,其他那些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临死前为什么抓100个小孩,慈禧晚年找一群小孩做了什么,慈禧的简介和后代

    当时很多有识之士也积极推动革新,同时在战场上不断的失败让慈禧深受打击,在李鸿章曾国藩等人的推动下,晚清政府终于发起了一场洋务运动,想通过学习洋人先进的技术,来提高清政府的战斗力。于是在曾国藩等人的推动下,花费了大量真金白银,购买了国外很多先进的舰船和武器。然而战斗力的形成并不是购买一些武器就可以的,

  • 孝庄美貌与智慧并存,皇太极不喜欢她?她有1缺点让人难以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孝庄真实的一生,孝庄的魅力到底有多强,孝庄与皇太极感情

    孝庄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是一位十分出名的皇后,她不仅美貌卓然而且聪慧过人,是皇太极的贤内助,可就是这样一个趋近于完美的人,皇太极为何不喜欢她?因为她有一个很大的缺点让人难以接受。伴随皇太极的孝庄公元1613年,孝庄出生于科尔沁部落,本名为布木布泰,意为“天降贵人”。当时的科尔沁部落,只是蒙古内一个极其弱

  • 2013年,康熙传位遗诏问世,揭秘了真实的雍正夺位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雍正传位之谜大揭秘,历史上的雍正夺位,历史上的雍正遗诏

    1661年,年仅八岁的玄烨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华夏大地的王者,也就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二位皇帝!那一年的清朝,有的不是祥和与安定,有的只是摇摇欲坠,国家的一切还没有步入正轨。而康熙就在懵懂的时候,被一群人,推上了皇位。康熙皇帝用了61年的时间,让清朝从大乱走向了大治。在这60多年的时间里,他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