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的弟弟们有多强?年纪越小越厉害,只是可惜了曾国葆

曾国藩的弟弟们有多强?年纪越小越厉害,只是可惜了曾国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919 更新时间:2024/2/23 0:16:07

在王朝最危险的时候,在家丁忧的曾国藩站了出来,奉旨组建团练;清朝统治者在开始筹划团练的时候,只是希望以地方的力量迟滞太平天国军的进攻以及削弱太平天国的力量,但没想到曾国藩却借此一飞冲天,成为攻灭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而曾国藩所带领的团练也被称之为“湘军”,并名垂青史。

但是曾国藩在征讨太平天国的路程并不顺利,尤其是太平天国中最为骁勇善战的石达开,更是屡败曾国藩,逼得曾国藩几次欲自尽,湘军也是损失惨重。虽然曾国藩并不希望他的弟弟们加入军旅行列,但他的弟弟们心系大哥的安危,所以经常不顾劝阻地率军前来相助。结果在上战场后,曾国藩惊奇地发现,他的弟弟们都比他能干。

首先要说的是曾国藩的二弟曾国潢,曾国潢比曾国藩小九岁,曾国潢没有考过科举,也没上过战场,但是曾国潢老成持重;由于曾国藩这个长兄常年在外,所以家里照顾父母及弟弟们的任务就交到了曾国潢身上,从曾家后代的发展情况看来,曾国潢还是十分出色的;而曾国藩对这个默默付出的二弟也还算可以,后来花钱给他捐了个监生的名分。

但是说到曾国藩的三弟时,那可就不一样了,曾国藩的三弟名叫曾国华;这曾国华早年也是在家读书,准备科举,但当时曾国藩被石达开逼得走投无路,无奈之下写信给曾国华说“倍道走武昌,乞师以拯兄难”;后来曾国华与普承胡林翼之令,率五千人去救曾国藩,没想到曾国华有勇有谋,一路连战连捷,攻克瑞州,打通了江西和湖北的交通路线,让曾国藩脱困。

而且作为曾国藩的亲弟弟,自然也是备受曾国藩的信任和器重,在曾国藩回家丁父忧(之前是丁母忧)期间,湘军暂由曾国华统领,期间虽无大功,亦无大过,稳扎稳打,显露出曾国华的大将之风。曾国藩回来后,曾国华入浙江布政使李续宾部,帮办湖北军务,期间再次立下多起战功,可惜在三河镇之战力战而亡,尸骨无存。

至于曾国藩的四弟曾国荃,那可就是历史上的一代“猛人”了,曾国荃的才智颇高,在曾国藩还在为科举头疼的时候,小小年纪的他便以府试第一的成绩成了贡生,这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之后是要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的,等于半只脚已经踏足官场。曾国藩的本意也是希望他能好好读书,但曾国荃心系大哥,并最终在得知曾国藩战事不利的情况下投笔从戎。

这曾国荃读书厉害,打仗同样十分骁勇,他所率领部队名为“吉字营”,是湘军之中最为“臭名昭著”的一支部队,作战极为悍勇,几乎无败绩;但曾国藩也不敢放肆地用这支部队,因为“吉字营”的风纪太差,每下一城都要“尽情”三日,而且曾国荃还喜欢杀俘,安庆之战后,太平天国降卒被尽数屠戮,曾国荃自称“杀得手软了”。

在攻破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后,曾国荃更是率领“吉字营”的将士焚烧抢掠七天七夜,血洗全城;以至于后来曾国藩不得不将曾国荃送回老家避祸。没想到数年后再度复出的曾国荃却是一位心怀慈悲的仁德之官,据说还与佛有缘,颇有一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感觉。曾国荃晚年的地位丝毫不弱于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加太子太保,死后册赠太傅,谥号“忠襄”。

不过说起来,真正最可惜的还是曾国藩的五弟曾国葆,这曾国葆虽然是曾家最小的,但却是极为悍勇,且有谋略,早年就曾跟随曾国藩剿平常德、宁乡土匪;在曾国华战死后,曾国葆勃然大怒,发誓要为哥哥曾国华报仇,从胡林翼处领兵出征,连克多座城池;在安庆之战时设计招降程学,助曾国荃攻破安庆。

之后与曾国荃分兵两路直取天京,曾国葆连破鲁港、繁昌、南陵、芜湖等重镇,与曾国荃会师雨花台,期间以寡击众,大破各路来援李秀成太平军十万,建功甚伟,而且当时“包围天京”的战略也是由曾国葆负责的;由此可见曾国葆的能力丝毫不在曾国荃之下,未来的成就自然也是非凡;可惜这曾国葆因操劳过度病逝于南京雨花台湘军大营内,以至于最终攻破天京的功劳就被曾国荃所得。

不得不说,虽然曾麟书的运气的确不错,虽然自身普通平凡至极,但生儿子和教育儿子方面却是颇为了得,曾国藩就不说了,虽然初期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很普通,但得时运之助,后来所展现出来的能力也是世所罕见;曾国潢虽然居于老家,但也不能说差;至于曾国华、曾国荃以及曾国葆,都可以称得上是人中龙凤的存在了,尤其是曾国荃和曾国葆,并且曾国葆在最后阶段所展现的能力似乎还在曾国荃之上,只可惜因病去世,否则曾家当真是荣耀至极。

更多文章

  • 蔡元培何以能成为“北大之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北大之父”蔡元培蔡元培是前清翰林,但他却主动参加革命党,为的是去革了清王朝的老命,在前清翰林中,只有蔡元培算是独一份吧!对于蔡元培的前清翰林身份,北大时钱玄同曾冒昧开起了蔡元培的玩笑说,蔡先生,前清考翰林,都要字写得很好的才能考中,先生的字这样蹩脚,怎样能够考得中翰林?蔡元培倒是不恼,笑嘻嘻地说,

  • 雍正王朝:为何年羹尧屠灭江夏镇杀了无辜百姓没有获罪反而升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雍正王朝年羹尧杀江夏镇,雍正王朝十三爷为何要杀年羹尧,雍正王朝年羹尧怎么防止被赐死的

    令人费解的是江夏镇事件后,年羹尧非但没有受到责罚,反而升任四川巡抚。可以说,年羹尧赚得盆满钵满,不但获得了江夏镇的数百万两银子,仕途上也是一片光明。那么,年羹尧为何要跨界去江夏镇?他去江夏镇杀人越货的目的何在?他为何敢这样做?是谁给了他这样大的胆子?年羹尧是生性残忍还是迫不得已这样做?他到底是为了主

  • 看到孝庄的复原图,才明白为何皇太极不爱,而多尔衮却傻傻痴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太极和多尔衮孝庄,孝庄和皇太极有什么关系,历史上皇太极娶了孝庄吗

    在清朝的历史上,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皇帝,就比如康熙,雍正和乾隆等等,孰不知比这些皇帝出名的还有这样一位皇后,这位皇后便是清朝时期有名的孝庄文皇后,提到这位女子就连康熙皇帝也得靠边站站。她可是看着康熙长大,并辅佐他执掌清朝的祖母,同时她也是清太宗皇太极的正妃,不过在皇太极在世的时候并不喜欢孝庄太后,

  • 你了解清朝初年的绿旗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绿旗兵是什么兵,清朝绿旗兵有哪些兵种,清朝旗兵最后怎么样了

    其总数大约在60万左右。当然,60万这是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户部左侍郎林起龙奏疏中提到的数字,此时,永历朝廷已经是奄奄一息,李定国旧部大量叛降清方,所以这个60万的数字应当是整个清朝入关战争期间绿旗兵数量的巅峰,一直到咸丰年间,这个数字基本上就没怎么变过。《清史稿兵志二》详细记述了清初各省绿

  • 乾隆给子孙发红包,漏了一人,乾隆:你要红包何用?次年此人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对兄弟们的态度,乾隆的登基记录,乾隆给子孙发红包没有

    确实,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时代下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乾隆皇帝的风风雨雨不论是在野史、正史亦或是而今改变的影视巨作之中,都需要将其着重引述一番,才更能引起读者、观众的注意。而今天我们所要分享的有关乾隆的故事,其实是乾隆皇帝年老之后的小插曲,而这个插曲,其实也就暗暗道出了乾隆当时的心中

  • 钱穆:如果太平天国成功了,那么中国历史就真的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钱穆评价清朝,钱穆妻子,钱穆写国史大纲的原因

    有人说如果太平天国运动最后没有失败的话,或许中国革命之路还能再早走个二十来年。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即便成功了,对中国未来发展也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包括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就曾分析过这个问题,在他看来太平天国运动并非是能解决阶级问题的良策,它也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假如让太平天国成功了,那么才是让整

  • 北洋军阀真的忠心爱国?为何军阀混战那么乱,中国都没有被分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一张图看懂北洋时期的军阀,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史实,北洋军阀混战的历史原因

    这是一个真正的乱世!作为北洋系的大统领,袁世凯称帝未果,最终在全国人民上下一致的唾骂中撒手而去,北洋军阀就开始群魔乱舞,各自为战。他们就是民国初年掌控着中国命脉的一群人。那时的中国,早已经在他们的割据之下,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然而,奇怪的是,虽然这些军阀个个是自己底盘上的土皇帝,又经常相互攻击,合纵

  • 清朝一女子效仿花木兰从军,结果没多久便怀孕了,结局很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花木兰的故事,花木兰代父从军真人版,花木兰野史有记载吗

    女子从军的故事古代历史之中一点都不少见,当年花木兰家中的兄长们不是在战争之中被杀死就是因为打仗变得残疾而没有办法上战场,但这依旧是逃脱不了军队抓捕壮丁的追捕,正当朝廷准备将花木兰的爷爷抓住充数的时候,花木兰打扮成为了男儿身开始上服兵役,最后战场立功凯歌而回,成为了一个不朽的历史故事,也为明清时代的女

  • 慈禧曾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最后仅回来94人,其他那些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临死前为什么抓100个小孩,慈禧晚年找一群小孩做了什么,慈禧的简介和后代

    当时很多有识之士也积极推动革新,同时在战场上不断的失败让慈禧深受打击,在李鸿章曾国藩等人的推动下,晚清政府终于发起了一场洋务运动,想通过学习洋人先进的技术,来提高清政府的战斗力。于是在曾国藩等人的推动下,花费了大量真金白银,购买了国外很多先进的舰船和武器。然而战斗力的形成并不是购买一些武器就可以的,

  • 孝庄美貌与智慧并存,皇太极不喜欢她?她有1缺点让人难以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孝庄真实的一生,孝庄的魅力到底有多强,孝庄与皇太极感情

    孝庄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是一位十分出名的皇后,她不仅美貌卓然而且聪慧过人,是皇太极的贤内助,可就是这样一个趋近于完美的人,皇太极为何不喜欢她?因为她有一个很大的缺点让人难以接受。伴随皇太极的孝庄公元1613年,孝庄出生于科尔沁部落,本名为布木布泰,意为“天降贵人”。当时的科尔沁部落,只是蒙古内一个极其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