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宁被烧死也不出山的介子推是忠臣吗,他与晋文公的关系到底怎样

宁被烧死也不出山的介子推是忠臣吗,他与晋文公的关系到底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49 更新时间:2024/1/25 6:50:38

两千六百多年来,介子推的故事千古流传,在民间更衍生出寒食节、清明节等风俗。那么,介子推是忠臣吗?介子推的忠与通常所说的忠君有什么不同?介子推与晋文公之间君臣关系怎么样?

[var1]

上图_ 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最早记载介子推故事的史书是《左传》,但《左传》并没有说介子推是忠臣,也没有说他是被烧死的。推崇介子推为忠臣,将介子推的死与晋文公派人烧山联系在一起的,始于《庄子盗跖》篇,其曰:“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在楚辞中也将介子推与忠联系在一起,如《九章惜往日》曰:“介子忠而立枯兮。”

那么,介子推是忠臣吗?在周代,实行的是宗法分封制,这个时期的忠不仅仅指忠君,还包括忠于社稷、忠于职守、忠于承诺等。春秋时期,忠于社稷往往超过对君主个人的忠。只是秦汉以后特别是宋元明清时期,君主专制集权不断加强,忠才逐渐狭隘化,成为忠君的代名词。

从介子推的故事看,介子推之忠固然表现为对公子重耳个人的忠,但从其行事风格和做人品质看,他对重耳个人的忠更多是基于对晋国社稷负责和对臣子本分的践行,已经远远超越了狭隘的忠君。

[var1]

上图_ 晋文公(前671年或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

由于周代实行层级分封制,所谓“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介子推作为公子重耳的臣属在主人出奔流亡时有义务追随服务主人,这是符合春秋时期“委质为臣,有死无贰”的忠德精神和“君亡臣从”的政治惯例的。公子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艰辛备尝,作为从者的介子推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不惜割股食君。

《庄子》将割股食君作为判定介子推至忠的主要依据,所谓“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但这种忠真的是狭隘的忠君吗?其实不然,介子推更多的是忠于臣子的本分,是一种道义上的忠而非狭隘的忠君,正如《韩非子用人》所指出的,“昔者介子推无爵禄而义随文公,不忍口腹而仁割其肌”,点明了介子推割股疗饥已经超越了狭隘的忠君,体现的是一种对臣子道义责任的践行。

[var1]

上图_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

那么,作为晋文公重耳的臣属和随从,介子推与“老大”重耳之间的关系到底怎样呢?其实从心底里,介子推对“老大”以及“老大”身边红人是看不起的。

据《史记晋世家》载,重耳渡河东归时,其铁杆心腹咎犯曾以退为进要挟说:“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於君乎?请从此去矣。”逼得重耳当即诅咒发誓道:“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并投璧于河以表示绝不背弃盟誓。

重耳君臣的这出闹剧,让当时在同一条船上的介子推非常鄙视,他哂笑着说:“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於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并且马上与同僚们拉开距离,不与他们为伍。其实子犯代表的是一个利益集团,介子推的清高无疑将自己与利益集团对立起来,也必然要遭到孤立。

[var1]

上图_ 重耳复国

归国后,晋文公论功行赏,“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但却“未至隐者介子推”,竟然把曾有割股疗饥之功的介子推给遗漏了。《史记》解释说:因为临时发生了周襄王弟弟叔带叛乱,晋文公忙于出兵勤王,才把封赏介子推的事给耽搁了,并认为在遗漏封赏这件事上,介子推本人也是有责任的,因为“推亦不言禄”,所以“禄亦不及”。

其实,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那么多从者都受到封赏,偏偏就落下了有割股之恩的介子推?这其中狐偃等人恐怕是说了坏话的,晋文公本人对自命清高的介子推或许也心存不满。即便没有不满,至少也是不亲近的。

[var1]

上图_ 晋文公与众大君 (狐偃在图右一)

反过来,介子推对晋文公也并没有那种盲目崇拜的心理。他割股食君纯粹是为了尽臣子本分。至于晋文公能重回晋国,绍继大统,介子推认为那是天命使然,而非人力所为。晋献公有九个儿子,最后“唯君在矣”。“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在介子推看来,是上天让晋文公最终得主晋国,从亡的臣子们贪天功以为己力,这跟盗窃别人财物有什么区别?

介子推的态度是:“下冒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也就是说,他不仅瞧不起狐偃、赵衰等人,而且还将批判的矛头直指滥赏的晋文公,表示自己与这样的君臣无法在一起共事。

[var1]

上图_ 赵衰和晋文公

据载,介子推曾做了一首龙蛇之歌(也有认为是介子推从者所作)已表明心迹,其大意是:“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这里说的龙无疑是指晋文公,五蛇中那“各入其宇”的四蛇泛指赵衰、狐偃、狐毛、贾佗、先轸魏武子等人,那“独怨”且“不见处所”的一蛇则指的是介子推自己。

据说晋文公听到龙蛇之歌后,使人寻访介子推,并将绵上之田封给介子推,表示“以记吾过,且旌善人”。这无疑是一番政治作秀,借虚封介子推来彰显自己不忘旧恩的仁君形象。

晋文公对介子推的性格非常了解,既然介子推能辞官隐居,怎么可能复受绵上之田?据说晋文公派人进山寻访介子推,并想出了烧山逼介子推出山的损招,最终,介子推被烧死在山上。

[var1]

上图_ 介子推 庙

关于介子推之死,古籍记载不一,有说是隐居而死,也有说是被寻找他的人烧山烧死的。就后一种说法而言,那烧山之人非蠢即坏。如果不是愚蠢,那就是一种故意为之的阴谋。而如果这种阴谋论成立的话,其幕后或有更阴险的主使之人。至于这幕后主使到底是谁,你品!你细品!

作者:空桑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左传》《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新序》《说苑》《史记》《初学记》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

  • 随州炸出战国水墓,出土一件“神龙”底座,却为何至今都无法复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随州出土战国墓,战国神龙,湖北随州出土了什么文物

    [var1]其实龙到底存在与否,还真的是无法确定,但是我们中华民族敢称是龙的传人,那毫无疑问我们古人确实是和龙存在着许多的联系。而在封建王朝中,皇帝们都会自称自己是真龙天子,然后穿龙袍,甚至黄色的衣服也必须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穿戴,因为这是属于皇帝的威严,也代表着古代帝王对龙的那种崇敬之情。[var1]

  • 孔子到底有没有篡改历史?真相可谓一言难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历史地位和影响,孔子历史记录,孔子真实历史评价

    打从1919年到现在,关于孔子的评价,出现了很多大起大落的现象,尤其是随着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关于孔子的负面评价更是层出不穷。甚至在互联网上还流传这样的说法:那就是孔子篡改了历史。那么,真相到底是否是这样?[var1]个人认为,关于孔子篡改历史的说法,真相可用一言难尽来形容。1、孔子篡改历史的论据

  • “周公奔楚”中那么多诸侯国,周公为何独独挑中楚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公逃到楚国,先秦时期周公,楚国是周朝的诸侯国么

    在整个周成王统治初期,楚人自其国君熊绎以下似乎都努力扮演着忠臣赤子的角色。然而,很快他们却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当历史的聚光灯再次照到在他们身上之时,却已然是周昭王姬瑕大张旗鼓的 “南征伐楚”之时了。虽然从现有史料来看,我们并没有找到周、楚关系缘何迅速急转直下的直接证据。但是发生在周成王统治中期的一起

  • 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杀神白起,为何被秦昭王赐死?其中有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名将白起详细资料,秦国名将白起,杀神白起真人照片

    [var1]赵王一回国,就和群臣商量割地予秦的问题。楼缓是亲秦派,他主张给秦割地,他认为如果不割地,那么会再次招来秦国的进攻,其他诸侯国很可能借着秦伐赵的时候落井下石,这样一来丢的就不止六座城池了。虞卿则主张合纵抗秦,他认为秦国打完长平之战,也变得疲惫不堪了,这时候如果再割地给秦,那就是帮助秦国恢复

  • 袁绍袁术曹操孙策刘表刘璋,三国最强的六大军阀,实力如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袁术和刘璋谁更厉害,三国历史上袁术和袁绍谁更厉害,刘表刘璋

    在讨伐董卓时,先后有数个军阀崛起,而其中的袁绍、袁术、曹操、孙策、刘表、刘璋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都有实力问鼎中原,成就霸业。袁绍平定北方四州,袁术称霸淮南,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孙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刘表统领荆襄九郡,刘璋镇守西川,都可谓当时的一方霸主。袁绍、袁术、曹操、孙策、刘表、刘璋,三国最强

  • 三国十大名将后代:陆逊后代不辱祖宗,赵云后代恐怕已经辱没将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陆逊曹操赵云谁厉害,陆逊和赵云可以搭配吗,三国十大名将后人

    纵观中国的历史长河,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风云,宛如拥有电闪雷鸣之势,又有着稍纵即逝的绚丽之彩,泰山压顶般的霸气,那种叱咤风云的豪气,都是这个时代的魅力所在。时势造英雄,三国时期涌现的英雄真的比比皆是,手握亮银枪的常山赵子龙、勇猛无敌的张飞、智多星诸葛亮、忠君重义的关羽和心思缜密的陆逊等等,每一个人

  • 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成姓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人,汉末三国时期有多少姓刘的人物,汉末三国十大名人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虽然史册中会记载一些人物的生平事迹,但也不是事无巨细全部记录,还会有些春秋笔法。本篇就来聊聊汉末时期的成姓人物们。梳理了《三国志》中提及的成姓人物们,列个名单:成廉、成宜、成济、成倅、成公英、成就、成弘、成何、成藩、成当。相较于其他

  • 汉高祖刘邦战绩统计,刘邦的军事实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高祖刘邦军事能力,刘邦的军事指挥水平,刘邦历史上有多厉害

    攻克砀-胜 攻克下邑-胜 攻丰未下-败 攻克丰-胜 和项梁破章邯于东阿-胜,从项梁 和项羽合攻克城阳-胜 和项羽破章邯濮阳东-胜 和项羽合攻定陶未下-败和项羽破秦军雍丘-胜 攻外黄未下-败 和项羽合攻陈留未下-败 破秦军杠里-胜 攻破东郡尉于城武-胜 和魏将合攻秦军-胜 和彭越攻昌邑未下-败 攻开封

  • 战功赫赫的大将军蒙恬,一生忠心耿耿,为何最终被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蒙恬大将军的一生,历史上蒙恬有哪些战功,真实历史蒙恬

    他忠义一生,为秦朝的统一大业立下汗马功劳,没承想毁在小人的阴险算计中。但直到离世之前,他对大秦的忠心依然没有改变,他遗留的两句遗言,深刻领悟后让人痛哭不已。一、一代名将含恨而终蒙恬的大将之才,成就于秦始皇一统六国的蓬勃野心,但也折损于秦始皇未作安排的骤然辞世。蒙恬出身显赫,是世代名将之家的后人。祖父

  •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秦始皇只能排在第二位,第一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是最伟大的皇帝,秦始皇是一位最好的皇帝吗,历史上权力最大的皇帝秦始皇

    第五名明朝皇帝清圣祖康熙。 清圣祖康熙,在他8岁时就继位,到了14岁开始亲政,在位执政61年,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从小好爱学习,有非常坚强意志,他继位时还是个幼崽,他那时披上龙袍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而且他的父辈交给他的任务,并不是只座皇帝陛下江山。而是去消灭那些反清势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