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嘲笑和挖苦宋襄公“蠢猪式仁义”的人,其实并没有读懂宋襄公

嘲笑和挖苦宋襄公“蠢猪式仁义”的人,其实并没有读懂宋襄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27 更新时间:2024/1/21 18:51:33

而说到宋襄公,他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典故,莫过于在宋楚泓之战中以彰显仁义为名提倡“不鼓不成列”,也就是王师不能攻击没有做好准备的对手,坐视战机流逝,等楚军列阵完毕后才发起进攻,最终落了个大败亏输。也正因如此,千百年来,人们给予他的几乎都是一边倒的负面评价,甚至给他贴上了“蠢猪式的仁义”的标签,使其成为人们嘲笑和挖苦的对象。

然而,倘若细读史书,我们就会发现,宋襄公这则故事其实另有深意。或许在今人看来,这位霸主的做法是愚蠢的。但在春秋那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却必须给他以十二分的敬意。

这么说有依据吗?

[var1]

上图_ 宋襄公,宋桓公次子,子姓,宋氏

都得按套路来

首先,我们来看看春秋时代的战争怎么打。

春秋时代主流的战争样式是车战,也就是战车之间的交锋。虽然每辆战车都配以一定数量的步兵,但步兵并不起主力及决定性作用。战车之上的三人即驭手、弓手、戈手都是贵族,每次交战两军投入的战车至多不过几百辆,对胜负起决定作用就是这车上的几百名到千余名贵族。

与其说是战争,倒不如说是两国贵族间的决斗。黄仁宇先生曾对其有过经典的表述:“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布阵有一定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也就是仍离不开‘礼’的约束。”(《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var1]

上图_ 春秋列国形势图

因此,车战之时,双方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严格按套路出牌。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这种规则和套路对双方的约束力:前521年,宋国爆发华向之乱。十一月初七,宋军联合诸侯援军和华氏部队在赭丘作战。期间,宋国公子城与华豹的战车不期而遇。华豹张弓一箭,向公子城射去,不想偏离了目标。但他身手敏捷,不等公子城还击,已经搭好了第二箭。公子城见状,高声喊道:“不更射为鄙!”(《左传》)交战规则是一人射一箭,你已经射了一箭,怎么能不待我回射就又射一支呢?华豹听罢,遂放下弓矢,结果公子城一箭射去,正将华豹射死。

以今天人们的眼光来看,华豹的做法无疑和宋襄公一样是愚蠢的。但在当时,双方所有人,包括宋国史官都未曾嘲笑华豹。因为他们知道,华豹是用生命维护了战争的准则和作为贵族的尊严,他体现的其实是正是宋襄公在泓之战中所要标榜的贵族精神。

[var1]

上图_ 泓水之战 即 泓之战

老外也一样

泓之战中,宋襄公说:“君子不重伤(不攻击已经受伤的人),不禽二毛(不俘虏年老的人),不鼓不成列(敌军没有列好阵,不能进攻)。”(《韩非子》)这并非其一时冲动、大脑短路的表现。作为宋国国君,他自小就受到了严格的教育,自然知晓贵族之间的战争法则。这种在兵法看来完全是胡闹、不合常识的命令,却是在当时作为一个贵族所必须遵守的规定。

可能有人对此不能理解,那我们不妨看看被很多今天的国人所推崇的欧洲中世纪的骑士精神。

欧洲骑士征战四方,不论效命于谁,他们都践行着自己的行为准则:不能伤害俘虏,不攻击还未上马的敌人,不能对非战斗人员(妇女、儿童、教士、医护人员)下手。而且,骑士之间的对决,也都是两边摆好架势,而后堂堂正正交锋,有时甚至还要先约好时间、地点,规定什么武器可以用、什么不能用。如果搞突然袭击,或者在交战时迟到,那就会遭到所有人的鄙视,失去作为骑士的资格。

英法百年战争中,双方都对敌军的被俘人员待若上宾,被俘者也都在敌营中处之泰然,甚至一起参加宴会,直到被赎回为止。欧洲骑士的行事风格,很是受人尊敬。然而不知道大家意识到没,他们这种做法,和宋襄公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var1]

上图_ 邲之战,晋、楚争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较量

圣人也推崇

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回春秋时代,类似于宋襄公“不鼓不成列”的故事其实有很多。晋楚邲之战,晋军大败。有意思的是,当晋国的溃兵败逃时,却祸不单行地把战车陷在淤泥里动弹不得。然而,追上来的楚军不仅没有“痛打落水狗”,反而帮着晋军把战车拖出泥沼,让他们赶紧回去。晋军脱离险境后,并没有着急跑路,反而回过头来对伸出援手的楚军深揖一躬,说道:“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左传》)还是你们逃跑的经验多,谢谢啦!

如今的我们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战争简直就是过家家。但这正是贵族精神的绝好体现。也许有人觉得,贵族精神就意味着骄奢淫逸,意味着好吃懒做。其实,这只是那些不了解历史的人的肤浅之见罢了。

[var1]

上图_ 唐代抄本《论语》

2000多年前的孔夫子就已经在《论语》里为我们揭示了贵族精神的实质:有教养、有思想、有担当。它体现的是一种仁、一种责任,有时需要你放弃生命来维护信义和尊严。在老夫子的影响下,孔门弟子无不以此作为人生准则。子路为了救主,在乱军中几番冲杀,最后身负重伤。自知不免的他从容地将掉在地上的头盔重新拾起,穿戴整齐后慨然赴死。有人认为子路迂腐,但他却是以生命践行了“君子死而冠不免”的信条。

其实一开始,人们对宋襄公的“不鼓不成列”并没有给予负面评价。公羊高就说:“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春秋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就算周文王遇到这种情况,恐怕也会选择和宋襄公一样的做法。而司马迁更是说道:“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褒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史记·宋微子世家》)宋襄公虽然败了,但君子大多数都认同他的做法,在人们伤感礼仪缺失、人心不古之时,宋襄公却秉持礼的精神,这是值得称赞的。

[var1]

上图_ 苏轼 ,世称苏东坡

直到宋代,随着苏轼在《宋襄公论》中旗帜鲜明地对“不鼓不成列”大加挞伐,认为“宋公之罪,盖可见矣。”这才拉开了世人批判宋襄公的大幕。

以仁为本、以信为基,重大义、轻生死,这是多人少曾无比向往的精神。但当“成王败寇”的历史观开始主宰人们的思想时,功利主义、尔我诈也就大行其道了。故而可怜的宋襄公遂化为卖弄仁义以致失败的典型,几乎永世不得翻身了。

文:林森

参考资料:

古籍文献:

《左传》《春秋左传正义》《史记》《春秋公羊传》《苏东坡全集》

当代文史著作:

【1】吕思勉《中国大历史》

【2】张宏杰《中国人之国民性演变历程》

【3】李山《李山讲春秋五霸》

【4】刘勃《失败者的春秋》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

  • 宁被烧死也不出山的介子推是忠臣吗,他与晋文公的关系到底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介子推宁愿被火烧死也不愿出山,介子推资料有哪些,介子推历史解读

    两千六百多年来,介子推的故事千古流传,在民间更衍生出寒食节、清明节等风俗。那么,介子推是忠臣吗?介子推的忠与通常所说的忠君有什么不同?介子推与晋文公之间君臣关系怎么样?[var1]上图_ 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最早记载介子推故事的史书是《左传》,但《左传》并没有说介

  • 随州炸出战国水墓,出土一件“神龙”底座,却为何至今都无法复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随州出土战国墓,战国神龙,湖北随州出土了什么文物

    [var1]其实龙到底存在与否,还真的是无法确定,但是我们中华民族敢称是龙的传人,那毫无疑问我们古人确实是和龙存在着许多的联系。而在封建王朝中,皇帝们都会自称自己是真龙天子,然后穿龙袍,甚至黄色的衣服也必须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穿戴,因为这是属于皇帝的威严,也代表着古代帝王对龙的那种崇敬之情。[var1]

  • 孔子到底有没有篡改历史?真相可谓一言难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历史地位和影响,孔子历史记录,孔子真实历史评价

    打从1919年到现在,关于孔子的评价,出现了很多大起大落的现象,尤其是随着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关于孔子的负面评价更是层出不穷。甚至在互联网上还流传这样的说法:那就是孔子篡改了历史。那么,真相到底是否是这样?[var1]个人认为,关于孔子篡改历史的说法,真相可用一言难尽来形容。1、孔子篡改历史的论据

  • “周公奔楚”中那么多诸侯国,周公为何独独挑中楚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公逃到楚国,先秦时期周公,楚国是周朝的诸侯国么

    在整个周成王统治初期,楚人自其国君熊绎以下似乎都努力扮演着忠臣赤子的角色。然而,很快他们却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当历史的聚光灯再次照到在他们身上之时,却已然是周昭王姬瑕大张旗鼓的 “南征伐楚”之时了。虽然从现有史料来看,我们并没有找到周、楚关系缘何迅速急转直下的直接证据。但是发生在周成王统治中期的一起

  • 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杀神白起,为何被秦昭王赐死?其中有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名将白起详细资料,秦国名将白起,杀神白起真人照片

    [var1]赵王一回国,就和群臣商量割地予秦的问题。楼缓是亲秦派,他主张给秦割地,他认为如果不割地,那么会再次招来秦国的进攻,其他诸侯国很可能借着秦伐赵的时候落井下石,这样一来丢的就不止六座城池了。虞卿则主张合纵抗秦,他认为秦国打完长平之战,也变得疲惫不堪了,这时候如果再割地给秦,那就是帮助秦国恢复

  • 袁绍袁术曹操孙策刘表刘璋,三国最强的六大军阀,实力如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袁术和刘璋谁更厉害,三国历史上袁术和袁绍谁更厉害,刘表刘璋

    在讨伐董卓时,先后有数个军阀崛起,而其中的袁绍、袁术、曹操、孙策、刘表、刘璋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都有实力问鼎中原,成就霸业。袁绍平定北方四州,袁术称霸淮南,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孙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刘表统领荆襄九郡,刘璋镇守西川,都可谓当时的一方霸主。袁绍、袁术、曹操、孙策、刘表、刘璋,三国最强

  • 三国十大名将后代:陆逊后代不辱祖宗,赵云后代恐怕已经辱没将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陆逊曹操赵云谁厉害,陆逊和赵云可以搭配吗,三国十大名将后人

    纵观中国的历史长河,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风云,宛如拥有电闪雷鸣之势,又有着稍纵即逝的绚丽之彩,泰山压顶般的霸气,那种叱咤风云的豪气,都是这个时代的魅力所在。时势造英雄,三国时期涌现的英雄真的比比皆是,手握亮银枪的常山赵子龙、勇猛无敌的张飞、智多星诸葛亮、忠君重义的关羽和心思缜密的陆逊等等,每一个人

  • 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成姓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人,汉末三国时期有多少姓刘的人物,汉末三国十大名人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虽然史册中会记载一些人物的生平事迹,但也不是事无巨细全部记录,还会有些春秋笔法。本篇就来聊聊汉末时期的成姓人物们。梳理了《三国志》中提及的成姓人物们,列个名单:成廉、成宜、成济、成倅、成公英、成就、成弘、成何、成藩、成当。相较于其他

  • 汉高祖刘邦战绩统计,刘邦的军事实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高祖刘邦军事能力,刘邦的军事指挥水平,刘邦历史上有多厉害

    攻克砀-胜 攻克下邑-胜 攻丰未下-败 攻克丰-胜 和项梁破章邯于东阿-胜,从项梁 和项羽合攻克城阳-胜 和项羽破章邯濮阳东-胜 和项羽合攻定陶未下-败和项羽破秦军雍丘-胜 攻外黄未下-败 和项羽合攻陈留未下-败 破秦军杠里-胜 攻破东郡尉于城武-胜 和魏将合攻秦军-胜 和彭越攻昌邑未下-败 攻开封

  • 战功赫赫的大将军蒙恬,一生忠心耿耿,为何最终被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蒙恬大将军的一生,历史上蒙恬有哪些战功,真实历史蒙恬

    他忠义一生,为秦朝的统一大业立下汗马功劳,没承想毁在小人的阴险算计中。但直到离世之前,他对大秦的忠心依然没有改变,他遗留的两句遗言,深刻领悟后让人痛哭不已。一、一代名将含恨而终蒙恬的大将之才,成就于秦始皇一统六国的蓬勃野心,但也折损于秦始皇未作安排的骤然辞世。蒙恬出身显赫,是世代名将之家的后人。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