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神圣罗马、伽色尼和宋朝在同时期建立,为何三者国祚相差很大

神圣罗马、伽色尼和宋朝在同时期建立,为何三者国祚相差很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61 更新时间:2024/1/22 23:01:27

一、三者简介

1、神圣罗马帝国公元962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加冕为皇帝,东法兰克王国也被后世称为德意志第一帝国。

公元1034年,东法兰克王国正式更名为“罗马帝国”。

公元1157年,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绰号“巴巴罗萨”)将国名改为“神圣罗马帝国”,其执政时期帝国国力达到顶峰,成为欧洲最强国家,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

上图_ 腓特烈一世(1122年—1190年6月10日)

公元1254~1273年出现大空位时期。

公元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确认皇帝须由七大选帝侯推选。公元15世纪下半叶,随着勃艮第和意大利脱离帝国,帝国领土主要限于德语地区。

公元1474年,帝国改称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

公元15世纪末16世纪初,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试图重振帝国但遭受失败。

公元1618~1648年爆发了“三十年战争”,使帝国分崩离析,成为徒具虚名的组合。

公元1806年,拿破仑勒令弗朗茨二世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灭亡,享国844年。

上图_ 神圣罗马帝国(962年—1806年)

2、伽色尼王朝公元962年,萨曼王朝呼罗珊总督、突厥族将领阿勒普特勤因失宠率突厥军攻占伽色尼城,自立为“埃米尔”,建立伽色尼王朝。

公元997年,其孙马哈茂德即位后,于公元999年联合喀喇汗王朝(亦称黑汗王朝)消灭了萨曼王朝,双方以乌浒河(阿姆河)为界瓜分了萨曼王朝领土。

公元1006年,喀喇汗王朝军队越过阿姆河被马哈茂德击败,马哈茂德时期帝国疆域达到最大,东起北印度,西至波斯西北部,北达阿姆河与咸海,南迄锡吉斯坦。

公元1040年,伽色尼军在丹丹坎被塞尔柱贝伊图格鲁克击败,后者乘机占领呼罗珊建立塞尔柱帝国。伽色尼王朝日益衰落并被塞尔柱帝国夺取花拉子模。

上图_ 伽色尼王朝(962~1186)是由中亚突厥人建立

公元1058年伊布拉欣继位后通过向塞尔柱强调两者间突厥血统联系及结盟进攻印度实现中兴。

公元1117年,伽色尼王子巴赫拉姆沙阿得到塞尔柱苏丹桑贾尔派兵支援登上王位,随即试图摆脱塞尔柱控制却被桑贾尔(公元1141年在卡特万战役中被西辽击败)击败,伽色尼王朝进一步衰落。

公元1149年伽色尼城被古尔王朝军队攻占并焚毁,伽色尼王朝被迫迁都拉合尔,并在古尔王朝攻击下丢失白沙瓦及旁遮普。

公元1186年,末代伽色尼王朝君主胡斯鲁·马利克被古尔王朝军队击败俘虏,伽色尼王朝灭亡,享国224年。

上图_ 伽色尼突厥近卫军

3、宋朝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公元979年统一全国,同年在高梁河之战中被辽国击败。

公元986年宋太宗发动雍熙北伐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失败,公元1004年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

公元1043年推行庆历新政走向繁荣。

公元1069年王安石推行变法,引发新旧党争持续五十余年。

公元1119~1120年先后爆发宋江、方腊起义,同时与金国签订“海上之盟”共同伐辽。

公元1127年,北宋遭遇“靖康之变”,都城开封被金国攻破,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王公贵族等三千余人被俘押解北上,北宋灭亡。幸免于难的康王赵构(宋徽宗第九子)在应天府即位为宋高宗,建立南宋。

上图_ 宋高宗赵构(1107年-1187年)

公元1138年迁行至临安府,公元1140年“中兴四将”之一岳飞兵至开封西南朱仙镇被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公元1141年与金国达成《绍兴和议》。

公元1206年发动开禧北伐试图收复失地失败。

公元1234年联合蒙古消灭金国,同年短暂克复开封、洛阳和应天府。

公元1273年襄阳被蒙古攻破,公元1279年宋末帝赵昺在崖山战败后被丞相陆秀夫身背投海自尽,南宋灭亡,享国319年。

上图_ 南宋版图

二、为何同期建立的三者国祚相差如此大?

作为同一时期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伽色尼王朝和宋朝(宋朝还占得两年先机),其国祚相差如此之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政治原因作为公元十世纪建立的欧亚大陆三大国家,神圣罗马帝国、伽色尼王朝和宋朝三者都有相对于各自地区而言标志性的特点:

神圣罗马帝国颁布金玺诏书使中央皇权名存实亡,开始走向封建割据,还被伏尔泰评价为“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伽色尼王朝君主马哈茂德在消灭萨曼王朝后被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册封为“苏丹”,这也是伊斯兰国家第一次使用“苏丹”作为君主的称号。

宋朝在北宋时通过“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使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处于绝对上风。

上图_ 神圣罗马帝国皇冠

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三者国祚相差如此之大:

神圣罗马帝国自建立之初就是一个政治联合体而非完全统一的政治实体,早期皇帝拥有实际权力时是封建帝国,14世纪颁布金玺诏书后演变为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的邦联,“三十年战争”后成为徒有虚名的政治组合,却仍在之后获得那不勒斯和东欧的领土,实现短暂的回光返照,适应了从中世纪到法国大革命前变幻莫测的欧洲局势。因此国祚最长。

伽色尼王朝则是伊斯兰世界典型的中央集权军事封建帝国,依靠君主的对外扩张实现兴盛(马哈茂德曾17次入侵印度无一败绩,被《罗马帝国衰落史》作者吉本称赞为中世纪最伟大的突厥王公),当王朝衰落后,晚期的君主只会机械地模仿早期君主的治国策略而无法有效应对,从而加速了国家衰亡。因此国祚最短。

而宋朝则在中央处于绝对上风后出现了“冗兵”、“冗官”、“守内虚外”,虽经几次变法有所改善却又陷入党争,没有亡于内乱却在面对来自外部侵略时,在战、守、和上举棋不定,每个方法都尝试,却又不肯花大力气,最后自吞苦果。因此国祚居中。

上图_ 北宋交子

上图_ 北宋交子

2、经济原因公元10-11世纪,西欧出现手工业和商业为主的城市,农业技术水平(铁质农具和畜力的使用)和耕作制度得到改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而在北宋时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货币“交子”,市民阶层兴起,出现了专门娱乐场所“瓦舍”,北宋末年里坊制完全瓦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被运用于航海,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苏湖熟、天下足”),海上贸易兴盛。

因此相比于伽色尼王朝,神圣罗马帝国和宋朝的国祚更长。

上图_ 马丁·路德(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

3、文化原因公元1517年,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马丁·路德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主张“因信称义”,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新兴的民族国家的发展(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

蒙运动时期康德提出了“人非工具”的观点,宣扬科学和理性,倡导尊重他人,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在宋朝,理学兴起,书法(“苏黄米蔡”四大家行书)和山水画(宋朝发展成独立画种)的发展,宋词、文人画的出现,繁荣了宋朝文化。

因此,神圣罗马帝国和宋朝的国祚长于伽色尼王朝。

上图_ 宋徽宗的《瑞鹤图》卷

上图_ 朱熹《蓬户手卷》真迹,国外私人藏

三、总结

综上所诉,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同一时期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伽色尼王朝和宋朝国祚迥然有异。这不仅使三国成为各自所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还影响了历史。

(德国历史学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在《历代拜占廷历史学家手稿》中将东罗马帝国改名拜占庭帝国,从而不与神圣罗马帝国相混淆;伽色尼王朝在马哈茂德时建立了一个阿拔斯王朝以来版图最大的帝国;宋朝被陈寅恪称为封建社会的巅峰)

而当新航路开辟打破各地区的相对孤立隔绝,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时,世界历史又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文:Mengqi Ren

参考文献:《宋史》《全球通史》《中国通史》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

  • 明朝灭亡后,有着巨大优势的南明为何没成为另一个“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明为什么成不了第二个南宋,南明与明朝的关系,南明与南宋的结局

    明朝的南明时期指的是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作为全国性统一政权宣告瓦解以后,明朝宗室亲王在南方受到忠于明朝的文武大臣和百姓的拥护,建立政权并延续明朝正朔的时期。但值得探究的是,一定程度上而言,南明在明朝作为全国性统一政权覆灭之际,其自身所拥有的力量与外部

  • 明朝将领五花八门谎报军功的方法?毛文龙造假得最离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将领毛文龙,对明朝毛文龙的评价,毛文龙照片

    明代一开始是看表现算功的,所谓:“凡建立奇功、头功, 其亲管头目即为报知, 妄报者治以重罪。行营、下营之时擒获奸细者, 升赏准头功。余俱次功”。在朱棣时期,明朝的主要还是看战斗表现的,这个听起来似乎比看人头要科学合理的多。毕竟别人杀敌,你抢人头,功劳就变成是你的了,这样似乎非常不公平。但是为何明朝后

  • 宋朝的“奸商骗子”究竟有多狡诈?可谓古代历史一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奸商真实案例,宋朝奸商骗局揭秘,宋朝富可敌国的商人

    一、不买不是你性格宋代奸商们的欺诈手法可谓是花样百出,让人防不胜防,这里不妨给大家举举例子。宋代的奸商最擅长的技术就是缺斤短两,不过宋代的缺斤短两可比我们想的复杂的多。比如有人喜欢在秤砣上面做手脚,一斤本来是十六两,这货直接把一斤变成十四两,方法其实也不难,就是故意把秤砣造的很轻就行了。还有称米的容

  • 燕云十六州和河套平原有何异同,为何在明朝的战略地位相差很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控制河套了吗,明朝为什么失去河套,燕云十六州与辽宋之争

    同样是作为中原政权抵抗外敌入侵的防线,为什么河套地区和燕云十六州发展不同?上图_秦末汉初河套地区河套地区和燕云十六州有许多相同点。1.都位于重要的地理节点(1)河套地区河套地区位于贺兰山脉之东,吕梁山脉之西,阴山山脉之南,长城之北。《读史方舆纪要序》评价“河套南望关中,控天下之头项”。其主要包括宁夏

  • 坐镇云南200多年的明朝“沐王府”,到底是什么来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镇守云南的沐王府,明朝的沐王府权力到底有多大,明朝沐王府图片

    朱元璋的滥杀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除了自己家人,他几乎不信任任何人,可是,这里面也有例外,沐英并非朱元璋的孩子,却得到朱元璋的无比信任。洪武十四年,沐英作为副将军,和傅友德、蓝玉用平定云南,立下赫赫战功,接着为了稳定云南局势,朱元璋就派沐英镇守在这里,从此之后,沐英就是某种意义上的“云南王”。然而,对

  • 乾隆临终前,嘉庆有一道圣旨威胁和珅,和珅为何不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生前给和珅留了一道保命遗旨,乾隆对和珅真有遗诏吗,乾隆死后嘉庆帝是怎么对付和珅的

    乾隆当了四年太上皇,终于快支持不住了,就在他临终前的四天,嘉庆帝下了一道圣旨,主要内容是说日后大臣上奏折,直接送到皇帝这里,不需要在送到军机处了。军机处是雍正设立的一个机构,相当于朝廷的核心,而和珅择是军机处的管理者,可见和珅的权力有多大?嘉庆帝下了这样一道圣旨,摆明是要切断和珅的势力,当时乾隆已经

  • 吴三桂就算不造反,也能在西南称王称霸,他为何偏要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吴三桂为何能坐拥西南,吴三桂为什么不反叛,吴三桂为什么这么难成大事

    清朝初年,吴三桂获得清朝廷极大的信任,朝廷给予在在西南地区极大的权力,"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稽迟",但吴三桂仍旧在暗中招兵买马,培养自己的势力,似乎随时要跟清廷开战一样,如果他不暗中搞这些小动作,想来也不会被康熙猜忌。清朝初年,康熙最想的就是稳定天下人性,确切的说是汉人的人心,而吴三桂

  • 清朝这个读书人,长大后“娶妹为妻”,生下儿子后来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真实的清朝嫁女,清朝皇子婚姻现状,清朝时期的读书人

    他叫李文安,父亲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医生。因家中兄弟较多,所以即便是日子过得不是多么富有,但是依然也算是和睦,而且父亲还竭尽所能地让几个孩子全都有机会可以读书。都说医者父母心,李父也是非常善良的人,有一次出诊的路上捡到一个被遗弃的女婴。这样的事情在当时其实挺多的,只是这个女婴当时感染了天花,如果他不

  • 大清12位皇帝,故宫为何只供奉11个灵位?学者:只因他没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在乾隆时期国力达到顶峰,出现了康乾盛世。但是后来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再加上闭关锁国,很快便衰落下去,最后在溥仪手里,大清灭亡。大清灭亡,故宫里许多文物流失到海外,也有一些被损毁,其中包括乾隆的牌位。乾隆的牌位后来出现在一个德国人手里,但这个德国人并不知道乾隆牌位的价值,他只知道这个牌位做得很精致

  • 慈禧写了一首诗,最后一句耳熟能详,长辈常挂在嘴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一生只写了1首诗,慈禧最好的十首诗,慈禧诗词原文

    作为清朝后期实际掌权人的慈禧太后,在后人中的评价也分为两极化。一方面因为慈禧天后的政治手段极为干练,在晚清朝廷地位日渐势微的时候,通过平衡朝廷重臣和皇室权贵间的权利范围,达成了相互制衡的局面,从而为晚清延续了数十年的统治地位,而且一边应付外国列强入侵的同时,又在解决国家内部的起义问题。 而对她的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