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立嫡:为何喜欢曹植,却让曹丕接班?

曹操立嫡:为何喜欢曹植,却让曹丕接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817 更新时间:2024/1/16 13:06:57

曹操的大儿子曹昂死于宛城之战,曹丕就成了曹操的嫡长子,按找中国立长立嫡的传统,无论如何他都应该是曹操的合法继承人。

可偏偏曹操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从来没想过立长或是立嫡,他的一贯原则是:我觉得谁行,谁就上。换句话说,就是曹操最宠爱哪个儿子,就把江山交给哪个儿子。

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是小儿子曹冲。

曹冲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家喻户晓的“曹冲称象”故事足以说明这一点),如果仅仅是聪明还不足以惹曹操如此喜欢,最关键的是,曹冲还有一个善良的心,而且擅长用自己的聪明去帮助别人。

有一次,曹操最心爱的一副马鞍在仓库里被老鼠啃了,仓库管理员吓得半死,打算把自己捆起来去请罪,但还是担心自己“罪大恶极”,就算自首也难逃一死。正好这事儿被曹冲知道了,曹冲安慰小管理员:“叔,别怕,给我三天时间,我保证你一点事儿都没有。”听了曹冲的话,小管理员立刻安心了,有小公子说情,自己这条命算是保住了,不过小管理员奇怪的是,为什么要他等三天?

其实曹冲根本没打算开口给小管理员求情,因为小家伙有一个更聪明的方法。

第二天,曹冲拿了一把刀子,把自己的衣服捅了一个洞,然后做出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游荡到父亲面前,说:“老爸,我衣服被老鼠咬了,听说这样很不吉利呢!”曹操当然要安慰自己的小心肝儿:“那都是瞎说,衣服被咬了P大的事儿,别往心里去。”

三天后,仓库管理员按照曹冲的吩咐把马鞍的事儿禀报给曹操了,曹操前不久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了“衣服被咬了P大的事儿”,这会儿也不好出尔反尔,于是满不在乎地说:“我儿子的衣服放在身边都被老鼠咬了,更何况仓库里的马鞍,算了算了。”

等小管理员千恩万谢地告退后,曹操突然回过神来,明白了曹冲的用心,又是骄傲又是感动,心里美滋滋的。

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不止一次,根据历史记载,曹冲用自己的机智至少救下过十多个因为一点小错误差点被处死的人,每次说起这些事情,曹操得意地胡子都会抖起来。

都说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公元208年,聪明又善良的曹冲居然生病夭折了。史载曹冲死后,曹操十分伤心地说:“冲儿死了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这帮人的幸运啊。”(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历史没有记载这话是对谁说的,但是我们都知道“汝曹”指的是谁:曹丕,曹植曹彰。这三人都是曹操正妻卞夫人所生的三个嫡子。曹冲死后,这三个人成了竞争世子宝座的种子选手。

首先被淘汰出局的是曹彰。

曹彰这个人在曹操的儿子当中也是很优秀的,他有个显著的特点:胡子是黄的,所以曹操经常叫他“黄须儿”,武艺高强,擅长用兵,非但每次打仗都能凯旋而归,而且还经常给曹操出谋划策。

但曹彰有个最大的问题:不读书,有勇无谋。曹操自己是个爱读书的人,曾经教导曹彰,说你是我们曹家的子弟,不要把自己等同于一般大老粗,不读书怎么行呢?然后开一个书单,说你先去读读《诗》和《书》吧。

曹彰很不爽,出门就跟哥们儿吐槽:大男人就该像卫青霍去病一样建功立业,读什么破书,难道要当博士?(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

对此,曹操有些不满意,毕竟打仗和治国是两码事儿。而接下来的一次谈话,更是断送了曹彰成为世子的可能性:

这是一次关于志向的谈话,曹操问他的几个儿子:“你们都有些什么志向?拿出来说说吧。”曹彰想都不想就率先举手发言了:“报告老爸,我想当个将军!”曹操一听暗自摇头,虽然说“不想当士兵的将军不是好士兵”,可问题是曹彰不是士兵,他是曹操的儿子,曹操家业潜在的继承人。曹操有点恨铁不成钢地继续问:那你打算怎么当将军?曹彰“嗖”地一下站起来,大声说:披坚执锐,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赏罚分明。

曹操听后一愣神,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曹彰基本算是退出世子争霸赛了。

比起曹彰,曹操更喜欢曹植。

曹植也很聪明,一点不比曹冲差,是个率性而为的文艺小青年,很对曹操的脾气,在曹植的身上,曹操总能看到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

曹植文采出众,才高八斗(曹植恰好是这个成语的主角),曹操曾经看了曹植写的文章,惊喜的问他:“你这是找人枪的吧?”(汝倩人耶)曹植很不服气地回答:“我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哪里用找枪手,不信你考考我!”(言出为论,下笔成文,愿当面试,奈何倩人!)

曹操毫不掩饰自己对曹植的偏爱,公元211年,曹操借汉献帝的名义封曹植为平原侯,三年后又改封为临淄侯。

而且曹操屡次暗示要立曹植为世子,最明显的一次是公元214年,曹操南征孙权,居然让曹植留守邺城——这是世子才有的权力。大军临行前,曹操拍着曹植的肩膀说:“当年我做顿邱令的时候才才二十三,从那时候起我做的的每一件事情就没有让自己后悔过,今年你也二十三岁了,你可要努力像你老爸学习哦。”

听到这句话,在场所有人都“嘶”了一口冷气,“这暗示也太明显了吧”大家一边假装没听懂曹操的画外音,一边同情地看着边上脸都有点发绿的曹丕。

曹丕当然心急如焚。因为曹丕知道,论文才三弟曹植甩自己八条街,论勇武自己连二弟的背影都看不到,除了嫡长子的身份,自己似乎没有特别能拿得出手的优势——可是嫡长子的身份在父亲眼里连个屁都不是!

为此曹丕很自卑,这直接体现为,曹丕热爱上了吹牛这一运动。

只要有机会,曹丕都会吹嘘自己一番,在别人虚拟的崇拜中抚慰自己柔弱的内心。比如某一次跟荀彧聊天的时候,荀彧跟曹丕客气了一句:“我听说你能左右开弓,这实在是很了不起啊。”其实左右开弓有什么了不起的,史载曹彰左右开弓,射中百步之外的头发都没问题。

但是曹丕听着心里无比舒坦,接着就开始吹牛皮:“何止!你是没见过我从背后射箭,用嘴巴射箭,在马上腾挪闪跃用各种匪夷所思的姿势射箭呢。”荀彧心说这牛皮吹过了吧,当我没学过射箭啊?但还是很给面子地呵呵一笑:“哇,这么厉害。”听到荀彧的夸奖,曹丕更得意了,大嘴巴继续放炮:“那有啥,即便是百发百中,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荀叔你是不知道,真正的高手,得像我这样,不管是在平原上奔驰还是在山地草场纵马,不管是狡猾的兔子,还是翱翔的老鹰,在我面前一个都跑不了,一箭一个透明窟窿,可牛逼了。”

这牛皮吹得,连荀彧都不知道这么接茬了,好在一个叫张京的军祭酒回头拉着荀彧的手说了句:“厉害啊厉害。”算是给解了围。

说实话,其实曹丕并不需要太过于自卑,尽管他打仗不如曹彰,写诗不如曹丕,尽管他不如这几个弟弟那么得宠,但是站在历史的高度看,曹丕是这几个兄弟中最适合当太子的人。

曹丕是长子,看着曹操一路打天下,见识过创业的艰辛,而且他从小就生活在几个弟弟的阴影下,时刻都关注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他必须长期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在父亲面前做的乖巧些,不遗余力的巴结父亲周围的谋士——长期的压抑势必会造成人性的扭曲,但也让曹丕变得更有城府。

比起有勇无谋的莽夫,或者率真任性的浪漫主义诗人,心机深重的实用主义者曹丕更适合国家统治者的位置。

更多文章

  • 商鞅吴起范睢张仪孙膑……人才济济皆流失,魏国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仪商鞅范雎谁最厉害,商鞅张仪范雎他们三个谁厉害,商鞅和张仪和范雎哪个厉害一点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李斯在《谏逐客书》明确,秦国的强大外来人才居功至伟。假使当初这四位君王拒绝外来人才而不接纳,疏远贤士而不任用,那么秦国就不会拥有雄厚的实力和强大的威名。这四位君王是谁呢?秦穆公聚集了由余、蹇叔、百里奚、来丕豹、公孙支等外来人才;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由此走向富强之路;秦惠

  • 像乞丐一样落魄的韩信,为什么会战无不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韩信最落魄的时候,韩信是落魄贵族吗,西汉韩信落魄时坐在大树下乘凉

    落魄贵族出身的韩信还不如刘邦,当初的他就是一只混吃等死的咸鱼,认识他的人几乎都讨厌他,就连吃饭也是靠邻居救济。这样一个人很明显和乞丐没有什么区别,并不是说乞丐有多差,只不过早期的韩信就是如此落魄。让韩信下定决心翻身的事是胯下之辱,他因为喜欢佩剑被一个屠户羞辱,屠户给韩信选择:要么拔剑杀了他,要么从他

  • 两晋王朝,后人称之为秦朝的翻版,一个自爆而亡的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两晋是哪两晋,两晋史,两晋十六国完整版

    晋武帝应该是晋朝少有的雄主了,一统三国,可惜晚年昏聩,尤其是立弱智当太子,直接酿成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表面上,司马衷是晋朝的掘墓人,实则无辜,人家只是个弱智,要怪就怪他爹司马炎吧!司马炽,一个悲剧人物,后人多不理解,为何在存亡之秋时,选择联合青兖整司马越,导致最后没人救他,而当了俘虏,可怜兮兮俯首称

  • 三国的形势形成后,如果是赵云镇守荆州,那么荆州还会丢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让赵云守荆州能统一天下吗,三国赵云镇守荆州,三国中如果赵云守荆州会怎么样

    当时荆州最大的威胁来自魏国,吴国周瑜在时都没法收荆州,其他更不可能。关羽对曹操有救命之恩,又与魏军多位名将有交情,加上个人能力,综合各方面原因,用关羽最合适不过,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荆州来自魏国的压力。用赵云,估计魏国早就开始攻击荆州了,那败走麦城的将是赵云,而且可能比关羽输的更惨。因为守荆州已不是谁武

  • 秦始皇的子孙后代被找到,这4个姓氏都是他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的后代名单,哪4个姓才是秦始皇的后代,秦始皇的家族有多厉害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直以来都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标杆,他们或打下江山基业,或成就一代盛世,他们的文韬武略在当时都算得上是不世之功。然而,建功易,守功难,他们即便天纵英才,也无奈后代子孙日渐式微,撑不起这擎天之业,眼看着大好江山落入他人之手,千秋功业成为泡影。这几位帝王中,秦始皇可以说是开创帝业先河之

  • 诸葛亮再专权再独断,他也没有篡位,到死都是为了蜀汉大业奔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有篡位之心吗,诸葛亮后期为何不篡位,诸葛亮到死都不敢篡位

    反观司马懿,其实这是一个出身名门,同时也很有能力的一代名臣,他在政治,军事领域的成就不低于诸葛亮。在这里我们也不去探讨他个人的道德水平,毕竟历史是一笔糊涂账,说不清楚。但是!两千多年过去,我们评价一个人更多的还是看他的行为。这两位名臣都是才华横溢的不世之才,但是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尤其是儒家思想的道

  • 破釜沉舟的生死之战:巨鹿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巨鹿之战和楚汉之争的感悟,破釜沉舟巨鹿之战,巨鹿之战战史

    陈胜起义爆发后,各地义士纷纷起兵,原来楚国的名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和孙子项羽(公元前232——前202年)在吴地(今江苏苏州)杀死会稽郡守,响应起义,项梁率领8000子弟兵北上,队伍人数扩大到六七万,一路凯歌高奏,原沛县亭长刘邦和一些刑徒也揭竿而起,袭击了沛县县令,也加入到项梁的军中,楚怀王之孙被立为楚

  • 导致一死一废的孙吴南、鲁二宫之争,差点导致孙吴政权提前崩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吴二宫之争,孙吴二宫之争的太子是谁,孙吴大事表

    在古代中国的宫廷中,为争夺至高无上的皇权,父子、兄弟手足相残、灭绝伦理之惨剧,频繁上演。不过,和很多宫廷权争,基本只是皇帝、皇子们和他们的心腹随侍,部分利益相投的亲信大臣们参与;争位、争储总归有一方胜出,一方失败截然不同的是,三国孙吴孙权在位时,爆发的孙和、孙霸储位之争,却导致参与争储的这两位皇子一

  • 被认为是“流氓皇帝”的刘邦,究竟有多流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在历史上是个流氓吗,如何评价刘邦当皇帝,历史上的刘邦到底是怎样的人

    而也正因为刘邦的出身不同,会导致刘邦对很多事情的态度,和之前的开国君主大相径庭,而这些行为让一些出身于精英世家的旧贵族、学者感觉和自己格格不入,为此,最早关于刘邦是个市井流氓的说法,也由这类群体的议论中产生。那么,刘邦到底哪些行为流氓?阶级是客观存在的。而不同阶级由于环境不同、接受的事物、养成的观点

  • 刘备掌握了一门本事,让关羽等人追随一生,曹操都羡慕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关羽力保谁投降曹操,刘备凭什么收服关羽,刘备招揽了天下最强的五大名将

    但刘备不愧是日后一手建立蜀汉政权的英雄人物。刘备早期虽然没人没粮,但是他有自己的一门本事,那就知人之明。可以说,在知人之明上,曹操都比不上刘备。黄巾之乱爆发后,刘备能一眼就能察觉到卖肉的张飞与卖豆子的关羽的不凡本事。论武艺,刘备比不上关羽和张飞,但刘备偏偏就能与他们结为兄弟,并让他们一生相随,至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