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忠贤之死真的关乎明朝存亡?我们是不是太看得起这个太监了?

魏忠贤之死真的关乎明朝存亡?我们是不是太看得起这个太监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224 更新时间:2024/2/2 6:06:58

魏忠贤该不该杀呢?该杀,能不能杀呢?也能杀,但是对于崇祯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杀了之后,自己在战略战术上应该怎么做?

至于说为什么魏忠贤该杀呢?很简单,他在当权期间蒙蔽君上、假传圣旨、残害忠良、劳民伤财、结党营私等等一些恶行,哪一条哪一款都能要他命。

不过近些年来有些人说,魏忠贤在政治上能制约东林党,这些朝廷官员在厂卫和锦衣卫的监视下,起码还能干点人事,在经济上他不顾大臣反对强收矿税,把一部分经济负担转嫁在商人身上,相对来说,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在军事上,魏忠贤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一些对明朝有用的武官,如袁崇焕等等,在军费这个问题上,也从不含糊,所以那个时候天下不安稳,但也不至于如此动荡,所以有人就得出结论,魏忠贤也做过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也是懂得为国为民的,可是在笔者看来,真有些高抬他了!

咱们现来聊聊魏忠贤是什么人?没当太监之前就是一个泼皮混混,吃喝嫖赌啥都干,没受过啥教育,后来因为赌本太大还不上了,才选择当“太监”这种相对来说快速的脱贫方法。为了当太监把祖产家当全卖了,老婆不要了,闺女卖掉换了钱。

所以如果放在太平盛世,魏忠贤这种人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社会底层人渣,而巧就巧在他生活在一个特别重要的封建主义社会节点,还恰巧干了那么一点事,不过就算是干了又怎么样?在我看来,和他当太监一样,纯粹是为了他自己。

政治上之所以打击东林党,是因为魏忠贤已经觉察出东林党对他的不满,他得出结论,东林党那帮老家伙迟早要了她的命,所以就巧立名目,假传圣旨,除东林同时也残害忠良,别管是不是东林,只要与阉党作对,便一个东林党的头衔安上去,抄家灭族,所以这彻彻底底的就是为了自保。

经济和军事上做的那些事,看起来是为了大明朝,为了皇帝,其实还是为了他自己,为什么?

魏忠贤,虽然后来贵为九千岁,但是实际来说,他还是皇帝的一条狗,就算是这条狗,再怎么会忽悠主人,这两个角色也不会转变,他所谓的权利也完全来自于皇权。军事上做的是出于短期考虑,希望武臣能够抵挡住建奴的侵犯,不至于天被赶下皇位,而它则会变成流浪狗人人喊打。

经济上的一些作为则是长期考虑,平衡一下农民和商人的社会负担,顺带着重新分配一下资源,使得农民阶层不像是崇祯时期那样处处造反,烽烟四起,若是那样的话,他这个九千岁的位子坐的估计也不安稳。

所以有些人不要把他说的那么高尚,他境界没这么高,只不过是为了一己私利时伪装得像是忧国忧民罢了。

第二点,他能不能杀呢?能杀,对崇祯来说也不得不杀!

崇祯时期,东林党一家独大,皇帝完全成了一个象征和摆设,被臣子忽悠的一愣一愣,成了瞎子、聋子、傻子,他想干些什么事情只要侵犯了士子的利益,那都干不成,武官不停被打压被迫害,农民的负担压力越来越大,李自成张献忠一干人等揭竿而起,崇祯皇帝最终吊死在了煤山,

然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崇祯杀了魏忠贤导致的?不见得。

新官上任还三把火呢?更何况皇帝,那个时候魏忠贤的权势实实在在的危害到了,刚上任崇祯皇帝的地位,更别提崇祯皇帝在当信王的时候,就与魏忠贤拉下仇恨了,所以,新仇旧恨一起算,崇祯也不得不杀他,至于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只是崇祯自己能力不行,蠢罢了。

魏忠贤死了,就不能制衡东林党了?魏忠贤死了,就没有一两个太监能堪当大用了?曹化淳、王承恩就算比不上堂堂的九千岁,但崇祯让他们放手去做的话也能发挥点作用吧!

自己没点帝王之术,分不清形势被别人蒙骗也就罢了,还刚愎自用、生性多疑,该支持的不支持,该打压的不打压,碰到这么一个皇帝,就算是魏忠贤还活着又能怎么样?他能力挽狂澜?

所以说,魏忠贤该杀也能杀,只是崇祯杀了之后掌控不了局势,祖宗留下的烂摊子,再加上自己下的臭棋,任谁也救不了他!

更多文章

  • 元朝算是中国的一个朝代吗?为何会有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朝的上一个朝代是什么,元朝较之前的同一朝代有何特点,元朝是大统一的朝代吗

    一、元朝是唐辽金宋的继承者907年朱温篡唐,中国分裂为北方的辽国(契丹)、中原的五代、南方和山西的十国。后来,北宋统一五代十国和辽国南北并列。1115年女真人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建立金国,1125年灭辽、1227年灭北宋。铁木真和其后代于1206年叛金建立大蒙古国,1217年灭西辽,1227年灭西夏,

  • 明朝共有16位皇帝,将他们的名字排列起来,会发现一个神奇的巧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16位皇帝排名表,明朝最著名的五位皇帝,明朝最著名的三位皇帝

    “审美疲劳”是人们对众多清朝电视剧的最真实的一个想法。从年年寒暑假都要播放的《还珠格格》,再到后来的《甄嬛传》、《芈月传》和《如懿传》都让我们对清朝时期的电视剧有了些许的反感。随着这些大制作的清宫戏的播出,就衍生出了很多关于清朝时期的节目,这些节目的初衷都是为了跟风清廷剧的热度,没想到着一窝蜂似的扎

  • 朱元璋靠二十多个干儿子打江山,他们最后都得了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的兄弟们结局,朱元璋哪几个儿子最厉害,帮朱元璋打江山的大臣有多惨

    按照《明史》记载,朱元璋在创业之际他的养子“多至二十余人”,为他缔造大明发挥了重大作用,那么这些人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简要回顾一下那段历史的细节。朱元璋家族人数不多,家中只有三个哥哥,如果把伯父一家算在一起,也只有七位兄长,所以他幼时的名字称“朱重八”。因元末瘟疫、灾荒、战乱,七位兄长全部

  • 明朝的首饰有多美?梁庄王家的珠光宝气告诉你,还与旷世爱情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宫廷的珠宝首饰,明朝的平民首饰,明朝首饰风格特点

    在他们的合葬墓中不仅有制作精美的明朝首饰,还有来自于西洋的珠宝,而这些珠宝的获得是跟历史上一个人物有很大关系的。他就是郑和,是他下西洋时期带回来的珠宝首饰。为此,还有专家推测明代贵族对珠宝之类奢侈品的需要是导致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告诉你这批出土文物中珠宝玉器共计3500多件,而这些材质真是

  • 大明奇僧姚广孝:超越王阳明的圣人,到影响大明百年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姚广孝与王阳明,姚广孝预言大明三大巨变,明朝一代妖僧姚广孝

    直到明朝一个和尚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民间对于和尚的态度,他就是被人们称为明朝第一谋士的——姚广孝。姚广孝究竟有多牛呢,故人有:立功、立言、立德来评估一个人的成就。姚广孝战功太牛,我们先看他的立言。顾炎武评价他:“少师之才,不下于文成(王阳明),而不能行其说者,少师当道德一,风俗同之日,而文成在世哀道微

  • 大明第二和尚:辅佐朱棣登基,功勋卓著,乾隆却不待见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助朱棣上位的和尚,乾隆对朱棣的评价,朱棣和乾隆什么关系

    他就是姚广孝,是他把燕王朱棣一手扶上皇位。他改写了明朝历史的走向。他的一生有多传奇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下吧。和明太祖朱元璋一样,姚广孝也生于明朝末年,苏州人,家族世代行医。由于当时天下大乱,姚的伯父对他说:现在世道不太平,要么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要么出家当和尚,也能快乐逍遥。朱元璋比姚广孝大7岁,同

  • 朱元璋如此残暴,为何开国功臣汤和,能够善终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为什么封汤和为侯,汤和为什么可以善终,汤和对朱元璋的帮助

    要知道,朱元璋对于开国功臣是非常的残忍,一众开国功臣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很多都是朱元璋曾经同甘共苦的兄弟,其中不乏很多功勋卓著的将领,还有几个是他的老乡。那么既然如此,汤和是如何得以善终的呢?当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又因功被封为千户之职的时候。朱元璋还在圆觉寺做和尚,饥一顿饱一顿,看不到任何未

  • 南宋十万人被困崖山,为什么不敢跟元军开战,反而选择跳海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宋末年的崖山之战,南宋为什么没有守崖山,元军是怎样包围崖山的

    公元1277年,天空阴沉,南宋正面临最后的生死挑战,余下的朝廷官员,逃难百姓以及官兵们纷纷难逃,而此时南宋朝廷余部逃至泉州却被大水阻拦,为此官员就以南宋朝廷名义跟当地的掌船官员蒲寿庚商议,希望对方能提供一批船只,用来拯救危亡边缘的南宋军民,可惜这蒲寿庚却铁了心的拒绝了。眼看追兵将至,南宋官员情急之下

  • 大明忠臣于谦含冤被杀,锦衣卫抄家时不禁落泪,刽子手自杀谢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景泰八年(1457年),景泰帝朱祁钰病重。这一消息也让此时的大明朝堂暗流涌动,因为景泰帝无后,其先前所册立的太子朱见济也早已于景泰四年夭折。谁来承位,显然也已经是摆在明面上问题。而“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传统之下,大臣徐有贞、将军石亨、宦官曹吉祥等,很快便有了自己的决断——拥立南宫的太上皇朱祁镇复位。

  • 揭秘:大金统治下的汉人生活怎么样?水深火热,南宋还不要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宋大金包括哪里,真正的南宋有多少汉人,南宋时期大金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女真人初进中原后,露出了游牧人民的本性,大肆的在中原地区进行烧杀抢掠,这使得大量的农民被杀害。当时的女真人的统治阶层基本上是默认这种情况,因为汉人毕竟人数比自己多很多,进行一些这样的方式,能够使自己在统治地区更有优势。所以在金朝控制中原的前期,汉人的命是不值钱的,基本上任由女真人迫害。正是因为女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