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是晋朝的干宝所著,他为什么热衷于搜罗各种离奇古怪的神鬼故事?这与他的亲身经历有关,有两件神奇的事情影响了他。一件是前面讲过的婢女墓中复活的故事,另一件就是干宝哥哥死而不僵的故事。据《晋书》里记载,干宝的哥哥曾经得了一场大病,不治身亡,没有了一丝气息,可是,体温和正常人没有两样,停放了好几天,身体也没有丝毫的僵硬迹象。这一天,干宝的哥哥忽然醒过来了,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干宝的哥哥讲,这几天,他在天地之间到处游历,看见了各种各样的鬼神。正因为有了这两件亲身经历的事情,使干宝对神仙鬼怪的事情深信不疑。于是他开始搜集著述了《搜神记》,用他的话说,“亦足以明神道之不诬也。”好了,闲话到此为止,进入今天的故事。?
?
这是搜神记解读系列第七篇,可是,就已经是第四位和第五位神仙玩火了。赤松子能入火不烧,异人能出五色烟,宁封子集火自烧。今天的主角是师门,他是啸父的弟子,师徒二人都是喜欢玩火的神仙。啸父何许人也?他也是神仙,传说他是冀州人,曾经在西周的集市上补鞋为生,补了十多年的鞋子,没人知道他是神仙。后来,他在火光中升天而去。啸父是上古传说中第一个补鞋的人,可能是补鞋匠的祖师爷。看来,神仙在凡间生存,也得有谋生的手段。?
既然是啸父的弟子,自然也得到了他的两件真传。一个是使火升天的法术,一个就是“辟谷”的养生之术,专门食用桃花。但是师门没有继承师父啸父的衣钵,没有以补鞋为生,而是担任孔甲的龙师。龙师是上古时期的一种官职名,首创于伏羲氏。但是师门的龙师职务,却是专门豢养龙的驯养师。?
??
至于孔甲,他是夏朝的帝王,有第十四任和第十六任君主两种说法。据说孔甲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沉迷于酒色之中,而且信奉鬼神。传说孔甲喜欢养龙,得到了一雄一雌两条龙后,就让刘累驯养,结果把雌龙养死了,刘累还偷偷地把雌龙的肉给孔甲吃了,孔甲连称美味。刘累逃跑后,孔甲就让师门来养雄龙,结果养得很好。?
但是孔甲不懂如何养龙,却喜欢指手画脚。师门是个耿直的人,孔甲说得不对的,他就不遵循。这就无意中得罪了孔甲这个暴君。孔甲因为师门不能顺从自己的心意,就把他杀了,埋在荒郊野外。可是,师门是神仙,怎么能够轻易地死掉呢?死去的只是肉身而已。?
??
一天,上天来迎接师门升天,狂风暴雨,昏天暗地。等到雨过天晴,又燃起了大火,山上的树木都燃烧了起来,到处都是熊熊大火。孔甲很害怕,认为是师门在报复他,于是就带人驾着马车,到了埋葬师门的郊外,建立师门的神祠,并且向师门祷告,请求谅解。?
但是,孔甲的忏悔并没有起到作用,在回来的路上,竟然莫名其妙地死在车中。按照文中延伸的意思,孔甲之死,应该是师门的报复行为。但是,神仙的胸怀应该是博大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狭隘眼光。孔甲是个暴君,弄得民间怨声载道,天收是早晚的事,只不过,师门被杀,刚好是个契机而已。至于为什么神话传说中,神仙们喜欢在火中成仙得道,是因为火的使用,让人类文明得到质的飞跃,故此,人类对火有一种崇拜的心理。?
??
这个故事说明,即使信奉神仙,即使贵为君主,可是行为不端,仍然不会得到神仙的护佑,照样得到惩罚,甚至夺命。看来神仙是公正的,不会因为有人祭祀他,获得了他的香火,从而昧了神心,包庇纵容那人,让他逍遥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