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老师不会说:太平天国不是为民,只是将百姓带进另一个火坑

老师不会说:太平天国不是为民,只是将百姓带进另一个火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946 更新时间:2023/12/17 4:07:24

大清王朝有两件值得一提的“运动”,一个是“义和团”,另一个就是动摇大清国本的——“太平天国起义”。洪秀全撑起大旗,一堆人前来呼应,今天搜史君就带大家来看看这“太平天国”到底如何?

一、客家小子翻了天

咸丰即位后的第一年,大清王朝就出了一件大事,一个名叫洪仁坤的客家小子,带头发起了起义——史称“太平天国起义”。

而这个客家小子,究竟经历了些什么?竟然敢下如此决心!

搜史君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洪仁坤七岁在村中读私塾,虽然是客家人,但是也希望考取一个功名光宗耀祖,参加县试、府试都是一次通过,而在参加院试的时候,却是屡次不中,十五岁就通过府试,在当时也算是小有名气了,府试过后只能称作“童生”,而院试,洪仁坤屡次不第,一考就是十五年(当了十五年的童生,在想想,范进中举的故事洪仁坤的压力可想而知。)

通过院试才能当上秀才,秀才就可以免租,虽然这不算多大的好处,但是洪仁坤却一直没通过,屡次不第,留在洪仁坤心中就只有愤怒了,生而为人,要么适应,要么改变!洪仁坤在长期的压力之下,选择了——改变。

他在家中翻到一本名为《劝世良言》的书籍,这本书其实就是当时《圣经》的翻译本,说翻译都是抬高了,应该叫做“盗版”,本来是一本“好书”可是洪仁坤看来盗版,就跟拿到一本假的武林秘籍一样,虽然前期会功力大增,但到最后一定会走火入魔。

洪仁坤看来这本书后,个自己改了个名字——洪秀全,顺带成立了个“伪基督教”——“拜上帝教”。

说自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是自己老哥,搜史君想如果这要是在西方,洪秀全绝对闹不起来,主题跑偏了,让西方人崇拜尊敬的“上帝”入了轮回,他能好过?

二、太平天国拉起大旗

虽说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创始人,但是光有他一个人不行啊!必须要有能人入伙,冯云山就是第一个。(洪秀全只能算是这场运动的“精神领袖”)冯云山的确是个人才,要说真正拉起“太平天国”大旗的人,还真不是洪秀全,而是冯云山。

冯云山虽然只是个山村老师,但是眼光长远,行事利落,就连后来从小兵一路坐上来的忠王李秀成都说:

“谋立创国之谋,前做事者皆是南王也。”换句话说,没有冯云山洪秀全他玩不大,也建立不了“太平天国”。

杨秀清(东王)、萧朝贵(西王)、韦昌辉(北王)、石达开(翼王)这个权利组织就是冯云山一手促成的。

三、太平天国不太平

只要涉及权力,就必然有争斗。洪秀全说自己是上帝之子,杨秀清还不时地说自己是上帝上身,洪秀全本来是“精神领袖”,这一堆人的老大,现在杨秀清说我是你“爹”,你在高,能高过“爹”,这二人就经常产生矛盾。

太平天国虽然起初的宗旨是“自由”而建国后,就涉及到权力,那就必然有纷争。在这一点和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很像,这些人虽然前期有一定力量,但是在后期就显得很松散,这些人呢?开始打着为百姓谋福利,撑起大旗。最后发展成为了剥削百姓的存在。

这些人的出身并不高,基本没有机会接触到权力还有美女,不知道怎样处理权力和欲望,最终一定会失败。

天京(南京)是太平天国建都的地方,也是“天国”财富的聚集之地。清政府多次组织攻打天京,都没有攻打下来。而天京内也不太平,“天京事变”中韦昌辉杀了杨秀清,后还坑杀两万多人,之后还杀了石达开全家。

可以说此时的天平天国,除了外患,还有内忧怎能不败?

四、湘军士兵发横财

清军和太平军之间的战斗持续了很久,我们都知道太平军也积攒了很多财富,在“太平天国”的有钱一起使得规定下,大部分钱财都进入了“圣库”和天王府中,天京被攻打下来之后,曾国荃下令纵火屠城,湘军入城,除了追杀天平军,就是搜刮财富了。

“兵士有一人得金七百两者。城中凡可取之物扫地以尽,不可取者皆毁之。坏垣斸(zhu,挖的意思)地,至剖棺以求财物。”

这是《能静居日记》中的记载,也是封建社会很常见的事情,剧情虽说惊人,但也很俗套。但是确实很多湘军在天京城破后发了一笔横财。

写在最后:

搜史君最后想说,历史一直都在重演,“陈胜吴广起义”是不是和“太平天国起义”十分相似?对于太平天国运动,有人认为他是反抗清政府压迫的一个正义运动,但是静下来看虽然清政府十分腐败,但是天平天国也好不到哪去。建立之初就埋下隐患,建立后种种弊端得不到改善,这不是救百姓于水火,只不过是让他们陷入另一个火坑。

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些“天王”敛财,湘军入城后有怎会发这笔横财?

更多文章

  • 印度被完全殖民,但大清为什么没有被完全殖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印度被殖民的历史,印度被殖民之后叫什么,印度是什么时候沦为殖民地

    然后就是大英帝国的衰落,因为殖民统治的成本太高,根本就产生不了殖民收益。英国东非公司,占领了今天的乌干达和肯尼亚,一年的统治开支是8万英镑,但是一年的殖民收益才只有3万5千英镑。你这还怎么玩?英国海外殖民地的开拓,都是以股份公司的形式运作的。公司的首要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搞政治、学成吉

  • 斩了慈禧的心腹,慈禧还给他升官?后人用菜名纪念,他到底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慈禧最喜欢的心腹太监,慈禧的100道菜名,慈禧吃的108道菜的菜名

    安德海和慈禧太后的交集:安德海聪明伶俐,进宫时受到了咸丰皇帝的喜欢,而当时慈禧太后还是兰贵人,一同服侍咸丰皇帝,于是二人有了交集,咸丰皇帝去世后,安德海积极联络留守京师的恭亲王奕訢,帮助慈禧太后成功发动“辛酉政变”,处死了肃顺等辅政大臣,也正因此,安德海一飞冲天,成为慈禧的心腹。安德海作为慈禧太后的

  • 清朝“慎刑司”是什么地方,为何宫女太监心生恐惧,宁死不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上慎刑司是干嘛用的,历史上真实的慎刑司,清朝的慎刑司在明朝有吗

    但凡进了是慎刑司的宫女和太监能活者寥寥可数,大多都是半死不活,堪称人间地狱。慎刑司为何会让宫女闻之色变?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何会设立慎刑司因大清入关,当时宫内还留有不少明朝时的宫女和太监。顺治时期,因明朝灭亡是由于宦官专权,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多尔衮多次上书给顺治,顺治当时也意识到问

  • 如果光绪继续变法、慈禧听之任之,大清能够与西方列强抗衡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光绪变法对慈禧的影响,慈禧光绪变法原因,慈禧为什么同意光绪变法

    帝国就像大象,大是大,但它是吃草的。民族国家就像豺狼,大小不论,但它是吃肉的。吃草的,与吃肉的,有啥区别?前者打架,点到为止;后者打架,死磕到底。中日甲午战争,就是传统帝国与民族国家的较量。大清够大,却做不到死磕;日本虽小,却能死磕到底。结果只能是:大清屈辱求和、日本大发战争财。假设一下,大清也急眼

  • 民国影星去世,富豪男友遭粉丝迁怒,无奈之下穿破布衫逃离上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上海民国女明星,上海民国女明星蒋梅英被杀案,民国上海繁华影像

    阮玲玉在民国明星中的地位,是数一数二的。在那个时代,她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很多忠实的粉丝。所以,阮玲玉去世的消息传开后,不仅在国内社会引起了巨大的波动,还在许多西方媒体上见了报。而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悲痛中,一心一意吊唁阮玲玉时,阮玲玉的粉丝们,开始联合起来,把失去偶像的怒气,全部撒在阮玲玉去世前的

  • 三国时战斗力最强的3个省,直到清朝时,还有1个仍是精兵产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中最厉害的省,三国时期哪个州实力一直很强,三国时期哪个地方最厉害

    第一个地方是山东的青州,青州的历史很长很久,所谓的九州中原,青州便是著名的九州中的其中一个州。在三国时期著名的黄巾军其实就是青州军,当年黄巾军造反,他们的大本营就在青州。曹孟德先生当时率兵平定黄巾军口气非常大,认为黄巾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认为都是些泥腿子出生的,怎么可能会打仗啊!所以面对30万黄巾军

  • 清朝的养廉银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它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养廉银级别表,清朝正六品官的养廉银,清朝的养廉银怎么来的

    在元朝和明朝时期,官员的俸禄极低,于是便产生了贪污腐败的现象。清朝刚刚入关时,继承了明朝所实行的低俸禄的制度,导致很多官员的俸禄都无法满足正常的生活需要。产生了吏治不清的问题。雍正时期设立“养廉银”,希望通过提高官员收入,保证官场的廉洁。这个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清廉的朝廷吏治,稳定了朝政,为清朝的

  • 唐王朝的最终倾覆,唐懿宗、僖宗二帝为何要负主要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僖宗简介,唐僖宗是怎样的皇帝,历史评价唐僖宗

    历史上的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在中晚唐140年的时间中,绝大多数的唐朝皇帝,都希望能够重现往日的盛唐景象。因此,在中晚唐时期虽然外有边患内有藩镇,但唐王朝还是为此孕育出了“元和中兴”、“会昌中兴”等等治世。由此可见,虽然唐王朝的大势很难扭转,但中晚唐时期的诸多帝王,为了逆转困局,还是做了很大的努

  • “隋唐第七条好汉”罗成为何英年早逝,死于乱箭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唐第七条好汉罗成,隋唐中罗成到底活了多少岁,隋朝末年罗成生平

    有关罗成之死表面看是因为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迫害,又中了苏定方的诱敌之计。然而按照徐茂公的推算,罗成本不应该英年早逝,那么这一切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又是怎样的呢,且听我细细道来。罗成之死原因一:应誓在今天,很多人已经不相信所谓的誓言,毕竟在不少人心中这些都是应该剔除的封建糟粕,然而在过去,立誓者几乎都不

  •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太医为其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琼患病12年为何让人把药倒掉,历史上秦琼真的病了12年吗,秦琼受李世民重用吗

    而在唐太宗李世民荣登地位之后,秦琼也成为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享尽无数荣华富贵。成就了一段君臣相知不相负的佳话!可后来当李世明当得知秦琼病了之后,命御医前去诊治送药,秦琼又为何将药倒掉呢?这又是为何?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英勇善战无人敌,初露头脚得重用据史料记载,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