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王朝的最终倾覆,唐懿宗、僖宗二帝为何要负主要责任?

唐王朝的最终倾覆,唐懿宗、僖宗二帝为何要负主要责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364 更新时间:2024/1/19 6:24:46

历史上的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在中晚唐140年的时间中,绝大多数的唐朝皇帝,都希望能够重现往日的盛唐景象。因此,在中晚唐时期虽然外有边患内有藩镇,但唐王朝还是为此孕育出了“元和中兴”、“会昌中兴”等等治世。由此可见,虽然唐王朝的大势很难扭转,但中晚唐时期的诸多帝王,为了逆转困局,还是做了很大的努力。唐朝所以能够在“安史之乱”后,存续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同这些君主的治世,有很大的关系。

可是,唐朝历史上的皇帝,并非全是明主贤君。在晚唐时期登场的唐懿宗唐僖宗两位皇帝,可以说是唐朝历史上少见的昏聩君主。以至于,使得本就日薄西山的唐王朝,最终彻底的倾覆在了二人之手。史料《新唐书》为此有过这样的记述“懿、僖当唐政之始衰,而已昏庸相继”由此可见,唐懿宗、僖宗两位皇帝可以说对唐王朝的最终覆灭,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那么,唐王朝的最终倾覆,为何唐懿宗、僖宗两位皇帝要负主要的责任?

首先,我们能够了解到的是,历史到了晚唐时期唐宣宗在位时期,唐王朝俨然一派欣欣向荣的模样,为此唐宣宗还获得了“小太宗”的赞誉。但是,在宣宗死后唐懿宗继位之后,唐王朝却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唐懿宗继位之初,可以说俨然一代英主的样子,继承宣宗未竟的事业,复振唐王朝。可这样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唐懿宗便露出了自己本来的面目。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继位后不久唐懿宗便开始将政事抛在脑后,随即开始享受上了帝王的生活。

而到了唐僖宗在位的时期,这样的情况,则呈现出了愈演愈烈的趋势。历史上的唐僖宗显然要比唐懿宗更出名一些,因为唐僖宗除了做皇帝的事情不懂之外,只要是关于玩的事情,近乎样样精通,而政事方面唐僖宗则全部交给了宦官处理。以至于,当黄巢起义军逼近长安的时候,这位皇帝还在宫中玩乐。而在黄巢起义军逼近长安之前,这位唐朝皇帝则上演出了“击球赌三川”,这样的荒唐闹剧。

历史上晚唐的这两位皇帝身上,有着说不完的荒诞事迹。当我们透过这些荒诞事迹,尝试着去深挖晚唐的这数十年的历史,便能发现,在这两位皇帝昏聩的背后,则是晚唐时期的末世景象。在这两位皇帝在位的将近三十年时间里,唐王朝内忧外患的局面,进一步的加重。

因为皇帝的不思治理,使得民间百姓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根据唐代史料记载,在这三十年时间中,民间赋役异常频繁,而唐朝地方的豪强更是不知律法,任意欺压一方百姓。以至于,最终演变成为了晚唐黄巢起义的大乱局。

历史就是这样,唐王朝的大势,虽然已经很难扭转。但是,倘若这两位皇帝能够力图振作的话,那么“大中暂治”的成果,是很有可能得到继承与发展的。奈何唐朝这两位昏聩皇帝的集中出现,最终使得唐朝在这之后精准的走向了覆灭。

更多文章

  • “隋唐第七条好汉”罗成为何英年早逝,死于乱箭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唐第七条好汉罗成,隋唐中罗成到底活了多少岁,隋朝末年罗成生平

    有关罗成之死表面看是因为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迫害,又中了苏定方的诱敌之计。然而按照徐茂公的推算,罗成本不应该英年早逝,那么这一切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又是怎样的呢,且听我细细道来。罗成之死原因一:应誓在今天,很多人已经不相信所谓的誓言,毕竟在不少人心中这些都是应该剔除的封建糟粕,然而在过去,立誓者几乎都不

  •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太医为其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琼患病12年为何让人把药倒掉,历史上秦琼真的病了12年吗,秦琼受李世民重用吗

    而在唐太宗李世民荣登地位之后,秦琼也成为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享尽无数荣华富贵。成就了一段君臣相知不相负的佳话!可后来当李世明当得知秦琼病了之后,命御医前去诊治送药,秦琼又为何将药倒掉呢?这又是为何?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英勇善战无人敌,初露头脚得重用据史料记载,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起义

  • 李世民释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年后问斩,最后回来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释放死囚的记载,李世民真的赦免死囚吗,李世民一生杀了多少亲人

    为了改变自己的名声,李世民在登基为帝之后励精图治,更是开创了贞观之治,打造了一个强盛的王朝。而在贞观之治期间,太宗皇帝还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比如,李世民曾选择放了390名死囚回家过年,同时也与这些囚犯定下一个约定,过年后就要接受问斩。那么,这些囚犯在几年后有多少人选择按照约定,回到大牢之中呢?今天

  • 豪族末日:安史之乱扫荡地方大族,黄巢起义屠戮两京阀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巢杀尽豪族,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黄巢与安史之乱有无关联

    春秋战国,虽然礼崩乐坏,但中国历史仍旧是贵族时代。刘邦入关中、项羽焚咸阳,终结了赢秦贵族。再经楚汉战争,中国历史进入到了一个短暂的平民时代。西汉就是一个平民朝廷。皇帝是平民、丞相是平民、朝堂九卿以及郡守高官也是平民。如果不想用平民这个概念,非要把政治精英与平民区别出来,也可以用功勋集团这个标签。东汉

  • 隋文帝趁独孤皇后生病,召幸了一位美人,第二天就发生了惨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541年,波若寺突然红光照室,而后一团紫气浮于整个房间。凡是进来的人,就连身上的衣服都会呈现紫色,整个寺庙为之震惊。原来,这间房内新出生一个婴儿,他就是隋文帝杨坚。杨坚出生后,哭闹不止,直到一位女尼出现,他才停止哭泣。后来,杨坚就交由这位女尼抚养了。这位女尼法名智仙,她在接走杨坚时曾与杨家约定,

  • 六千八百兵力,一座孤城,血战十八万敌军,唐朝战史中的一曲悲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最惨烈的守城战,唐朝军队作战图,唐朝真实的战争

    但有一个问题,这些将领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攻城略地非常厉害,主要是负责攻。那么纵观大唐一朝,有没有特别厉害的守将?有的,比如说著名的睢阳之战中的张巡。张巡在元末年中进士,以太子舍人出任清河县令。亲们都知道,开元末年杨国忠当权,在当时的时代,极其讲究靠山头。张巡非常有才华,从而有人劝他投靠杨国忠,

  • 李世民广招天下豪杰,却漏掉了此人,他2次都差点颠覆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而这一切几乎都归功于唐太宗李世民,虽说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但并非开国之君。但是在隋朝末年的时候,李世民为唐朝建立的功勋,早已超出了他的父亲李渊。战场上的功绩硕果累累,说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开国之君也不为过,他之所以能做到这样,就是因为在打天下时广泛招收天下豪杰,尽收人才为己所用。可惜的是,在这

  • 皇帝皇后沦为奴仆,后宫王妃犒劳士兵,一统三国的西晋有多耻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荒唐的西晋公元249年,三国末期,曹魏权臣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也学着先主曹操,夺取了朝政大权,成为了曹魏朝廷的实际掌控者;十几年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直接夺取了曹魏的江山,并篡位称帝,建立了这个生于不义的“西晋王朝”;初登皇位的司马炎,凭借曹魏积攒的家底,击败了东吴势力,结束了长达八十年的

  • “六味帝黄丸”登基后,武则天是怎样度过她人生的最后一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十大秘方,武则天真实长寿秘诀,武则天晚年的传奇故事

    神龙元年农历正月22日,张柬之诛杀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顺便包围了武则天的宫殿,逼迫武则天还位于太子李显,因为此事发生于神龙元年,所以后人也称“神龙政变”。“神龙政变”之前,朝廷上有三种力量暗流汹涌,分别是:李家势力,庐陵王李显被重新确立成为太子,相王李旦也解除了软禁;第二种势力是武则天宠信的二

  • 从贞观之治看,唐朝盛世形成的原因及表现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评价唐朝贞观之治,唐朝盛世的三个阶段,唐朝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易·系辞下》在“安人宁国”治国方略下,以李世民为首的唐初统治集团进行一系列的调整:经济方面,施行均田制、租庸调制,注重减轻百姓的负担;政治方面,驱除酷吏,虚心纳谏,选贤用能;文化方面,广兴学校、中外交流;律法方面,从宽从简、执法公正、慎刑恤狱。以隋亡为戒的勤勉为政、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