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是如何收礼和送礼带你探秘清代官场“潜规则”

曾国藩是如何收礼和送礼带你探秘清代官场“潜规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010 更新时间:2024/2/8 17:12:06

曾国藩出生于一个晚清的地主家庭,自幼就比较勤奋好学,在道光十八年他参加会试,自此开始踏入仕途,先从翰林院编修做起,之后升任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在太平天国运动时,他建立湘军,领军打仗,最后一路升到两江总督,可以说他的一生在官场上是青云直上的,那么是否存在着官场上的“潜规则”呢?我们一起来探秘。

两江总督的收入丰厚为何曾国藩一家却过着简朴的生活呢?

在1862年1月31日(同治元年),曾国藩任职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总管两江地区的军民政务。两江地区在现在应指的是江苏、安徽、上海市以及江西省,这些地方在清朝时可是重要的财赋重地,两江总督可以说是地方上最高的长官了,那么把这么重要的官职给了曾国藩他的年俸禄有多少呢?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年工资有多少呢?

如果只是看他的基础工资,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的。大清王朝的两江总督年俸禄竟然只有155两白银,如果用一两白银兑换为200人民币来计算的话,也就是他一年的工资就是30100元,平均每个月为2583元。这小小的2583元恐怕养家糊口都不够吧!用今天的工资结构来说都是底薪加提成,对应到古代平均的2583元也就是底薪。从雍正时期皇帝特批给督抚们的补贴也叫“养廉银”就是相应的提成。在乾隆十二年时朝廷给两江总督的补贴达到了18000两,这个数字在全国的总督中算是较高的水平了。

实际上,皇帝特批的“养廉银”还不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对于身在官场上的官僚们来说重要的收入是“规费”。那么何为“规费”呢?用今天的解释就是一些违规的“灰色收入”这些灰色收入也就是代表着腐败的滋生,但对当时的朝廷和百姓来说应该是默认了这种“潜规则”的存在,因为这种行为早已保持在人们的日常习惯中了。根据张仲礼的研究表明,当时的“规费”已到达了十八万两,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如此说来曾国藩也算是大清的富豪了吧!

然而事实上的富豪曾国藩却过的和穷人一样。

在他担任两江总督时,他经常以不修边幅,邋遢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赵烈文曾说在第一次见到他时是这样描述的:“所衣不过练帛,冠靴弊旧。”对于这一记载,在同治二年外国人戈登那得到了印证,戈登在安庆和曾国藩会面时,发现曾国藩的衣着陈旧,衣服皱褶颇多还蹭有斑斑油迹……

不光是曾国藩自己过着简朴的生活,他对家人的要求也是如此,他要求曾家的女人们每天进行体力训练,从日常的生活做起,比如洗衣做饭研制小菜、纺线绣花做鞋缝衣等杂事都要亲力亲为。

曾国藩在官场上是如何收礼和送礼的呢?

进入官场后,总是身不由己,也不可避免遇见送礼的情况。一旦升官或是家眷过喜事又或是乔迁之喜时,任何来谒见的同僚或是下属都会带着贺礼前来,想要做到正真的两袖清风,不收礼那是不可能的。一般在无法拒绝的情况下,曾国藩都是先从贺礼中挑出几件价值最轻的收下。

曾国藩有一名大将名叫鲍超,说起此人素以能战、能抢而闻名,故而他是一个大老粗又是一个富人。曾国藩的其他部下都知道他不爱收礼也不敢送,但鲍超这个大老粗就毫不在意。在咸丰十一年十月初九这天,鲍超就亲赴安庆,其一是来共同商量军务,另一方面就是给曾国藩送礼,他总共带来了16包礼物,其中多的是古玩珍藏,这些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而曾国藩只是收而笑之,之从中调了一件不起眼的草帽收下了。他在日记中是这样记载的:“鲍春霆来,带礼物十六包,以余生日也。多珍贵之件,将收之小帽一顶,余泽全璧耳。”对于只收下小帽一顶,鲍超也是无可奈何了。只好将其他礼物又原封不动的带回去了。

当然对于曾国藩的收礼,相应的他也在送礼。

曾国藩身在官场,难免要有人情世故上的来往,两江总督本来是一个“肥”差,他的前任们手笔都比较阔绰,因此曾国藩也不得不萧规曹随。

曾国藩身在官场多年,知道每笔“炭敬”对京城官员的重要意义,所谓的“炭敬”就是“取暖费”因此他送的对象主要为湖南籍的京官。对于花费的“炭敬”数目每年至少都有数千两的开销。除了“炭敬”之外还有一笔较大的花费就是程仪,通俗的讲就是路费。这个是怎样送出去的呢?有官员出差来到你的地盘,那肯定是要请吃饭的,好好招待一番,等到离去时,就要再给些路费。

那么这些开支费是从哪里来的,曾国藩也有自己的“小金库”。

前面说到过,总督会收取“规费”一年的话就有18万两,这些“小金库”是他在财政司中建有的。但是曾国藩不许自己的送他贵重的礼物,也不收现金,这样在“收礼”方面就损失一大半。在曾国藩任职总督之际,“小金库”里总共存下了三万两左右,除去“送礼”的花销,大抵还能剩余一万,按照官场的惯例是完全可以将剩下的银两带回家的,但是他却没这样做,在对纪泽的信件中是这样说的,意思就是当家里实在需要花钱的地方了,是可以用掉一些的,否则临全家北上时要想办法捐掉的。

对于曾国藩的做法,他称得上是清代的好官,他的“清廉”是问心无愧的。但身处官场总是有着身不由己的无可奈何,他也在接受着官场的“潜规则”。

更多文章

  • 他是18世纪世界首富,自裁前写下绝命诗,预示会出慈禧。可信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有关慈禧的预言,历史名人评价慈禧,慈禧个人事迹

    正月十五日,正值元宵佳节,这大贪官自然而然想到往年家中的欢乐热闹,自己在众星捧月中的尽情享受,便提笔作了《上元夜狱中对月两首》五言诗。第一首:“夜色明如许,嗟令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第二首:“

  • 雍正王朝:为何老九造谣康熙是传位于老十四,不说是传位老八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王朝老八和老九,康熙和雍正王朝的关系,雍正王朝康熙对各位皇子的评价

    在雍正王朝电视剧之中,前半部的九子夺嫡可谓是精彩绝伦,尤其是康熙驾崩,传位于老四,新老皇帝交替之际的惊心动魄,使人看的是紧张而又痛快淋漓。那么今天宋安之就来分析一下关于康熙驾崩时的剧情,那就是八爷党的老九和老十,既然当场造谣是传位于老十四而不是传位于老四,为何不直接造谣说是传位于老八呢,是不是有些多

  • 韦昌辉在天京事变中帮洪秀全诛杀了杨秀清,为何结果仍悲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洪秀全派韦昌辉暗杀杨秀清,洪秀全为什么活捉韦昌辉,杨秀清和韦昌辉

    而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便是天京事变。原来,太平天国自开国以来,天王洪秀全实施“放权制”,结果成了“虚位元首”,东王杨秀清一直总揽朝政,节制诸王。而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和杨秀清因为权力的争斗而使得矛盾激化,水火不容。1856年,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天京事变”。因为有洪秀全的密诏授意,原来就对杨

  • 大清灭亡后,满族人为什么要改汉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满族在民国为啥改汉姓,清朝灭亡后都改了汉姓吗,清朝灭亡后的姓氏现状

    清人入关,建立了清朝,满人虽然替代了明朝的统治,但是不得不说同时也是满汉文化交融的时期。清朝的统治者对待中原文化虽然有接受的一方面,但是还是认为他们满族文化才是尊贵的。所以,即使他们在中原扎根,他们依旧保留着自己的姓氏并以此为傲。满族人改汉姓清朝推翻明朝,实际上也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明朝末期

  • 悲催的鳌拜,顺治一世都都在保他,没曾想却被小康熙给打入囚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顺治不死鳌拜敢反吗,鳌拜怕顺治么,鳌拜对顺治忠心吗

    鳌拜是老员工了跟着皇太极打天下,阻碍多尔衮夺权。鳌拜阻止多尔衮登基,多尔衮顿时就火冒三丈,要把鳌拜拉出去砍了。这时候小顺治就飞奔过来,拜托多尔衮饶了鳌拜,多尔衮看在小皇帝的面子上只好作罢。但是我们想一个拥有实权的人,怎会轻易放过和自己作对的人?多尔衮为了扳倒鳌拜,无时无刻的不在搜集鳌拜犯错的证据,可

  • 为何千年来的圣人只有两个半,而不是3个,曾国藩只是半个圣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曾国藩为什么要做圣人,曾国藩为什么会被称作圣人,曾国藩为什么被称为近代的圣人

    由凡入圣,超凡脱俗,是为圣人。著名编年体史书《左传》对圣人,定下了三个判定标准。需有品德,需有功绩,需有思想,三元素缺一不可。三元素兼备的人,可谓之为圣人。我国上下历史五千年,曾经出现过不少哲理大家,他们也留下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著作,那么到目前为止,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多少圣人?梁启超认为孔子,王阳明是圣

  • 教科书中不会提,太平天国中除了天父、天兄还有个“天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课本上评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的主要人物,历史书怎么评价太平天国

    一、天国建立我们开始都认为太平天国的主心骨是洪秀全,但事实上最开始的拜上帝教的很多事物并不是由洪秀全打理的,而是由冯云山一手操办起来的。如果光看教科书中的介绍,我们一直会以为洪秀全是“反清斗士”,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是个大英雄,如果你真去翻阅史料,就会发现洪秀全这个人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洪秀全就

  • 老师不会说:太平天国不是为民,只是将百姓带进另一个火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为什么对太平天国评价转变了,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说明了什么,太平天国的重大影响

    大清王朝有两件值得一提的“运动”,一个是“义和团”,另一个就是动摇大清国本的——“太平天国起义”。洪秀全撑起大旗,一堆人前来呼应,今天搜史君就带大家来看看这“太平天国”到底如何?一、客家小子翻了天咸丰即位后的第一年,大清王朝就出了一件大事,一个名叫洪仁坤的客家小子,带头发起了起义——史称“太平天国起

  • 印度被完全殖民,但大清为什么没有被完全殖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印度被殖民的历史,印度被殖民之后叫什么,印度是什么时候沦为殖民地

    然后就是大英帝国的衰落,因为殖民统治的成本太高,根本就产生不了殖民收益。英国东非公司,占领了今天的乌干达和肯尼亚,一年的统治开支是8万英镑,但是一年的殖民收益才只有3万5千英镑。你这还怎么玩?英国海外殖民地的开拓,都是以股份公司的形式运作的。公司的首要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搞政治、学成吉

  • 斩了慈禧的心腹,慈禧还给他升官?后人用菜名纪念,他到底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慈禧最喜欢的心腹太监,慈禧的100道菜名,慈禧吃的108道菜的菜名

    安德海和慈禧太后的交集:安德海聪明伶俐,进宫时受到了咸丰皇帝的喜欢,而当时慈禧太后还是兰贵人,一同服侍咸丰皇帝,于是二人有了交集,咸丰皇帝去世后,安德海积极联络留守京师的恭亲王奕訢,帮助慈禧太后成功发动“辛酉政变”,处死了肃顺等辅政大臣,也正因此,安德海一飞冲天,成为慈禧的心腹。安德海作为慈禧太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