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按理列强不应和大清谈判,为何都以和谈收场?因为得按英国的理

按理列强不应和大清谈判,为何都以和谈收场?因为得按英国的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984 更新时间:2024/1/15 20:40:56

但,列强再多,也就只有一个列强说了算。那就是英国。其他人全是打酱油的,英国说一、他们不敢说二。只要英国要跟大清谈判,其他列强就必须收起刀枪、坐到谈判桌上。否则,命运就会非凄惨。非但得坐下来谈判,而且怎么谈以及谈什么,都得英国最后审核。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是铁了心、非要把辽东从大清身上撕下来。但是,英国不答应,到嘴的肉也得吐出来。沙俄就是不听话,非要霸着东北不走,英国指使小弟日本打了一次日俄战争,硬是让沙俄流泪又流血地退出东北亚。然后呢?然后东北是大清的,别人想也别想。

所以,这就是一个英国时代,奉行的是英国的逻辑。大清的逻辑不好使,日本的逻辑不好使,沙俄的逻辑也不好使。所以,谈判与否,取决于英国;时谈判,取决于英国;甚至谈判谈出来的条约,也得英国人审核。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英国的逻辑,植根于英国的利益。英国的利益,跟以往任何帝国的利益都不同。以往帝国的利益,就是大陆的利益、土地的利益。所以,为了这个利益,强者根本就不给弱者谈判的机会,打败你、消灭你,然后抢走你的土地、实现自己的利益。

但是,英国的利益,可不是土地大陆,而是海洋和贸易。

首先要问英国的利益是英的利益吗?已经君主立宪了,不管是英国国王还是英国女王,都得靠边站。英国的利益就是英国的国家利益。但是,这个国家利益到底是归属于英国的哪个群体?是农民的、工人的、资本家的,还是政治家。

当时的英国,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所以,政治议题的发起者不是政府而是社会。也就是利益集团通过游说议会,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意志,然后在以国家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而英国最强的利益集团是谁呢?就是英国商人,具体说就是海外殖民的英国商人。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为什么要打?因为英国的商人要打,通过战争手段打通大清的商路,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

英国商人主导的大英帝国,不同于以往的大陆帝国。大陆帝国的最大利益是土地和人口,而海洋帝国的最大利益则是海洋和贸易。所以,英国商人不需要大清的土地,而只要大清的商贸。

而英国商人在东亚地区的利益逻辑,就是不殖民、只通商。在19世纪末,英国除了印度这块殖民地外,就只要殖民据点而不要殖民土地。比如香港、新加坡、好望角,这些关键的贸易据点和口岸是英国看重的,至于土地才不是大英帝国的利益所在。

原因就是英国的利益就是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商人的利益聚焦在经贸而不在土地。所以,英国是一个海洋帝国而不是一个大陆帝国,奉行的是完全相反的一套逻辑。

对于大清,英国的利益和逻辑是怎么设计的呢?

首先大清必须稳定和统一,没有稳定和统一,大清就不可能为英国提供市场。

其次大清还必须适度繁荣,一穷二白的大清,英国商人根本就赚不到钱。

第三大清不能过于强大,过于强大的大清,就可能把英国商人赶出去。

第四大清不能被其他列强独占,不要说整个国家,就是东北、山东、长三角这些成片的地区也不行,因为其他列强会对英国封锁市场。

第五英国也不想独占大清,占领印度就已经是一种失算了,为了保障印度这块殖民地,英国没少打仗、也没少花钱。而如果要殖民大清,忽略可能性的问题,就算殖民成功了,英国得为大清花多少钱整治内政和保障安全。这个成本是天数字的。

所以,英国对大清总的设计目的就是:既赚大清的钱又不为大清的国家治理和国家安全埋单。只有这么设计大清,英国商人和英国国家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就拿印度来说,为了保住印度,英国就要拿下苏伊士运河;为了保住苏伊士运河,英国就要拿下埃及;为了保住埃及,英国就要拿下苏丹。一个海洋帝国,要去担负一个陆地帝国的任务,这个成本实在太大。除了西发展,英国还得帮着印度向中国的西藏和富汗扩展战略纵深。别说治理印度的内政成本,就说为印度提供战略安全的成本有多高?20世纪初,大英帝国衰落的很大一个因素,就是殖民成本大于殖民收益,而最重的殖民成本就应该是印度。

既然成本这么高,那英国为什么不放弃印度?一个是木已成舟的路径依赖,到手的殖民地、谁会轻易扔出去不要了;另一个就是印度太弱,英国不殖民就得被别人给殖民了。同理美洲、非洲也是这个原因,你英国不去殖民,法国和德国就去殖民,到时候就会对你英国封闭市场。但是,大清却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所以,对大清,英国绝不会再犯这个错误,一定不能殖民大清,否则自己就得被殖民地累死。自己不殖民,但也不能允许日本和沙俄染指太深。无论这两个家伙谁独霸大清,都会对英国封锁大清的市场。这是英国人绝对不允许的。

所以,按照英国的逻辑,大清就是被打掉了底裤,列强也得跟大清谈判。不谈判,英国不会立即翻脸,但肯定会经济制裁,这个谁也受不了。所以,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非常识趣地放弃了辽东,鬼子知道大哥是谁。但是,沙俄就嚣了一点儿,因为他不怕英国的贸易封锁,自己又有着对土地的贪婪逻辑。不听话又不怕经济制裁,那就干你,除了20世纪初怂恿日本在东亚干了一仗,1853年到1856年英国还亲自动手在克里米亚干了一仗。所以,沙俄是被英国生生逼出了国内革命。这就是老大的手段。

更多文章

  • 曾国藩是如何收礼和送礼带你探秘清代官场“潜规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曾国藩多少岁进入官场,曾国藩的官场困局,曾国藩升迁的四个秘诀

    曾国藩出生于一个晚清的地主家庭,自幼就比较勤奋好学,在道光十八年他参加会试,自此开始踏入仕途,先从翰林院编修做起,之后升任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在太平天国运动时,他建立湘军,领军打仗,最后一路升到两江总督,可以说他的一生在官场上是青云直上的,那么是否存在着官场上的“潜规则”呢?我们一起来探秘。两江总

  • 他是18世纪世界首富,自裁前写下绝命诗,预示会出慈禧。可信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有关慈禧的预言,历史名人评价慈禧,慈禧个人事迹

    正月十五日,正值元宵佳节,这大贪官自然而然想到往年家中的欢乐热闹,自己在众星捧月中的尽情享受,便提笔作了《上元夜狱中对月两首》五言诗。第一首:“夜色明如许,嗟令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第二首:“

  • 雍正王朝:为何老九造谣康熙是传位于老十四,不说是传位老八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王朝老八和老九,康熙和雍正王朝的关系,雍正王朝康熙对各位皇子的评价

    在雍正王朝电视剧之中,前半部的九子夺嫡可谓是精彩绝伦,尤其是康熙驾崩,传位于老四,新老皇帝交替之际的惊心动魄,使人看的是紧张而又痛快淋漓。那么今天宋安之就来分析一下关于康熙驾崩时的剧情,那就是八爷党的老九和老十,既然当场造谣是传位于老十四而不是传位于老四,为何不直接造谣说是传位于老八呢,是不是有些多

  • 韦昌辉在天京事变中帮洪秀全诛杀了杨秀清,为何结果仍悲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洪秀全派韦昌辉暗杀杨秀清,洪秀全为什么活捉韦昌辉,杨秀清和韦昌辉

    而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便是天京事变。原来,太平天国自开国以来,天王洪秀全实施“放权制”,结果成了“虚位元首”,东王杨秀清一直总揽朝政,节制诸王。而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和杨秀清因为权力的争斗而使得矛盾激化,水火不容。1856年,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天京事变”。因为有洪秀全的密诏授意,原来就对杨

  • 大清灭亡后,满族人为什么要改汉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满族在民国为啥改汉姓,清朝灭亡后都改了汉姓吗,清朝灭亡后的姓氏现状

    清人入关,建立了清朝,满人虽然替代了明朝的统治,但是不得不说同时也是满汉文化交融的时期。清朝的统治者对待中原文化虽然有接受的一方面,但是还是认为他们满族文化才是尊贵的。所以,即使他们在中原扎根,他们依旧保留着自己的姓氏并以此为傲。满族人改汉姓清朝推翻明朝,实际上也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明朝末期

  • 悲催的鳌拜,顺治一世都都在保他,没曾想却被小康熙给打入囚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顺治不死鳌拜敢反吗,鳌拜怕顺治么,鳌拜对顺治忠心吗

    鳌拜是老员工了跟着皇太极打天下,阻碍多尔衮夺权。鳌拜阻止多尔衮登基,多尔衮顿时就火冒三丈,要把鳌拜拉出去砍了。这时候小顺治就飞奔过来,拜托多尔衮饶了鳌拜,多尔衮看在小皇帝的面子上只好作罢。但是我们想一个拥有实权的人,怎会轻易放过和自己作对的人?多尔衮为了扳倒鳌拜,无时无刻的不在搜集鳌拜犯错的证据,可

  • 为何千年来的圣人只有两个半,而不是3个,曾国藩只是半个圣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曾国藩为什么要做圣人,曾国藩为什么会被称作圣人,曾国藩为什么被称为近代的圣人

    由凡入圣,超凡脱俗,是为圣人。著名编年体史书《左传》对圣人,定下了三个判定标准。需有品德,需有功绩,需有思想,三元素缺一不可。三元素兼备的人,可谓之为圣人。我国上下历史五千年,曾经出现过不少哲理大家,他们也留下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著作,那么到目前为止,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多少圣人?梁启超认为孔子,王阳明是圣

  • 教科书中不会提,太平天国中除了天父、天兄还有个“天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课本上评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的主要人物,历史书怎么评价太平天国

    一、天国建立我们开始都认为太平天国的主心骨是洪秀全,但事实上最开始的拜上帝教的很多事物并不是由洪秀全打理的,而是由冯云山一手操办起来的。如果光看教科书中的介绍,我们一直会以为洪秀全是“反清斗士”,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是个大英雄,如果你真去翻阅史料,就会发现洪秀全这个人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洪秀全就

  • 老师不会说:太平天国不是为民,只是将百姓带进另一个火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为什么对太平天国评价转变了,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说明了什么,太平天国的重大影响

    大清王朝有两件值得一提的“运动”,一个是“义和团”,另一个就是动摇大清国本的——“太平天国起义”。洪秀全撑起大旗,一堆人前来呼应,今天搜史君就带大家来看看这“太平天国”到底如何?一、客家小子翻了天咸丰即位后的第一年,大清王朝就出了一件大事,一个名叫洪仁坤的客家小子,带头发起了起义——史称“太平天国起

  • 印度被完全殖民,但大清为什么没有被完全殖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印度被殖民的历史,印度被殖民之后叫什么,印度是什么时候沦为殖民地

    然后就是大英帝国的衰落,因为殖民统治的成本太高,根本就产生不了殖民收益。英国东非公司,占领了今天的乌干达和肯尼亚,一年的统治开支是8万英镑,但是一年的殖民收益才只有3万5千英镑。你这还怎么玩?英国海外殖民地的开拓,都是以股份公司的形式运作的。公司的首要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搞政治、学成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