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胤禛其实并不是先皇眼中最合适的,有很多皇子都在竞争皇位,之前也废立过一位太子,在经过了凶猛的九子夺嫡之后,胤禛脱颖而出成为雍正皇帝,为什么亲兄弟之间要互相残杀只为了皇位呢?其实在封建社会也是权利社会,必须登上稳固的地位才能够把握住自己的人生。而胤禛心中明白,若是不能成功登上皇位,自己的性命也难保。
胤禛登上皇位了,也就代表着从此之后关乎整个国家的安稳和发展,权力大的同时责任自然也很大。在胤禛登上皇位没几年后就迎来了一个大的考验。1729年,原本安定的国内环境突然爆发战争,刚刚成立的军机处发展尚不完全,很多地方不够成熟,完全没有能力对抗突如其来的外敌。在雍正苦烦之时,江南又爆发大水,一下子碰上两件急需处理的大事。雍正心中很是烦闷,必须要依靠信赖之人前去解决,可偏偏雍正最信任的兄弟十三爷病倒了,面对内忧外患如此紧张之时,却无一人可用。
虽说正是用人之际,可自己身边也不能缺少谋士来辅佐自己,雍正便有心想让李卫去治水,可是命运弄人,此时李卫的母亲意外离世,需要留在家中处理后事,李卫自然也是无法指望了。忠臣张廷玉看到此时犯了愁的雍正,开启了“病急乱投医”的模式,向皇帝推荐了一个人,但这个人却是一个死囚,名字叫做阿克敦。阿克敦并不是一般的死囚,一定是因为自身有过人的能力才会得到张廷玉的青睐。其实阿克敦是满人,也是通过科举考上来的,可谓是才华横溢,此时若是由他出面解决问题,定然能帮皇帝排忧解难。
阿克敦在康熙时期非常受重视,各种赏赐和嘉奖,授予他翰林院庶吉士,后来又成为礼部侍郎等重要官职,雍正继位后更是封阿克敦为封疆大吏。但是人红是非多,在朝廷中也是如此,很多官员眼红阿克敦,一时间弹劾他的折子满天飞。或许是有人看不顺眼,或许是有人打击报复,起初雍正惜才并没有处置阿克敦,可是当雍正得知阿克敦向暹罗使者索贿的时候,雍正认为这样的官员在朝中很丢人,影响大清的脸面和形象,所以亲自下旨将其关入了死牢。
或许雍正在下旨处置阿克敦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居然有一天还会用到他。雍正听到了张廷玉的推荐时,心中大喜,想到还有这么一号能人。雍正完全相信阿克敦可以完美解决目前朝中遇到的困境。阿克敦被放出来后派去了江南治理水患,而他用两年时间把江南治理得很好,也算得上是将功补过了。而因为治理有功,雍正帝再次对阿克敦有了好感,并将其调回了京城委以重任。后来阿克敦在准噶尔战事中屡立功劳,在后期成为了名臣。
阿克敦的一生经历可谓是大起大落,不过也算是幸运的,在临死前捡回了一条命,还能获得将功补过的机会,建功立业,留下一世清明。对于康熙和雍正两位帝王来说,阿克敦都是很好的帮手,帝王能够守护基业,离不开这些能人的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