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小乞丐被朱元璋收养为义子,长大后成为名将,子孙效忠明朝300年

小乞丐被朱元璋收养为义子,长大后成为名将,子孙效忠明朝300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53 更新时间:2024/1/27 17:11:50

看过《鹿鼎记》的朋友都知道,在韦小宝七个如花似玉的老婆中,有一位是来自云南沐王府的小郡主沐剑屏,而沐王府跟天地会一样,也是坚定的“反清复明”派。那么,这个“沐王府”究竟是个什么机构?它为何对明朝如此忠心耿耿?

沐剑屏是“沐王府”的小郡主

其实“沐王府”只是民间的叫法,这座府邸主人的真实封号是黔国公(最初是西平侯,明成祖时期进封为黔国公),而沐王府之所以对明朝誓死效忠,跟首任西平侯、明太祖朱元璋的养子沐英有直接的关系。那么,沐英是怎样成为朱元璋的养子的?他又是如何取得世代镇守云南的资格?一切,还要从元末战乱说起。

蒙元末年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当时还是个幼童的沐英跟随寡母逃离故乡定远县,到外地去讨生活,结果沐母在半路上病故,只留下小沐英靠乞讨度日。至正十二年(1352年),年仅8岁的沐英流浪到濠州城,被当时还在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手下“打工”的朱元璋发现。朱元璋见沐英虽然孤苦伶仃,但天性聪明可爱,加上自己还没有孩子,便大发恻隐之心,将其收留为养子,并取名为朱英。

朱元璋收养孤儿沐英为义子,并对其刻意培养

朱元璋的发妻马氏对沐英十分喜爱,将他视若己出、养护备至,即使在生下亲儿朱标后,对沐英的关怀也丝毫没有减少半分(“沐英,字文英,定远人。少孤,从母避兵,母又死。太祖与孝慈皇后怜之,抚为子,从朱姓。”见《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四·沐英》),沐英由此对朱元璋、马氏感激涕零。总之,沐英自从被收养后,就成了朱家的一员,享受了无尽的关怀。

朱元璋自从收养沐英后,便刻意对其进行培养、提拔,在沐英12岁的时候,便让他随军出征,18岁的时候则寄予其军事要任。沐英天性聪颖、刻苦好学,加上在养父身边耳濡目染,很快地便脱颖而出,成为军中名将。明朝建立前后,沐英曾参与过平定福建、出征吐蕃、讨伐西番、远征漠北、克复云南等战事,因功劳甚大,被封为西平侯。

沐英长期镇守云南,屡建功勋

在克复云南的战事中,沐英的军事才能被展现的淋漓尽致,他采取正奇并用、抚剿并施的方式,在短短六年的时间里,不仅消灭残元十余万大军,还陆续平定云南各地的反叛部落,成功地稳定住明朝在西南边疆的局势。沐英在征讨的同时,还在当地大兴屯田、开发商业、兴办教育,把一个边陲荒蛮之地,渐渐地变成各种事业蓬勃发展的希望之乡。朱元璋认为沐英很有一套,便命他长期驻守云南。

早在平定福建期间,沐英便改回本姓(“从大军征福建,破分水关,略崇安,别破闵溪十八寨,缚冯谷保。始命复姓。”引文同上)。但据明朝人李绍文编写的《皇明世说新语》记载,沐英本姓不详,他是在明朝建国后多年才被朱元璋赐姓为“沐”,意为“永沐皇恩”。不过此说背离事实、荒诞不经,在此不予采信。

“沐王府”的原型-黔国公府

不过,李绍文的说法不足为凭,但沐英及其子孙对明朝始终忠心耿耿,却是不争的事实。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六月,太子朱标薨逝,沐英因为哀伤过度,不久也病死于云南任所。沐英死后,明太祖颁布诏书,准予其子孙承袭西平侯爵位,世代以总兵官挂征南将军印,镇守云南等地。明成祖年间,第三任西平侯沐晟因从征安南有功,被进拜为黔国公,此后子孙世袭此爵位,直到南明灭亡。

从沐英出镇云南开始,沐家为明朝世代镇守云南,几近300年,对于稳定西南边疆局势的稳定,立下过汗马功劳。在此期间,沐家的权势一天天增长,俨然已成了当地的土皇帝(“沐氏在滇久,威权日盛,尊重拟亲王。”见《明史·沐英传》),而这也是民间将他们称为“沐王”的缘故。

沐天波殉国而死,堪称壮烈

清军入关后,最后一任黔国公沐天波追随南明永历帝,以云南为根据地,进行反清事业。只可惜南明军队兵败如山倒,没几年时间,云南便被清将吴三桂攻占,使“沐王府”失去赖以存身之地。尽管大势已去,但沐天波还是抱着与国家共存亡的志向,毅然决然地追随永历帝逃难到缅甸,直到最终殉国而死,时在公元1661年。伴随着沐天波的遇害,“沐王府”就此走进历史。

史料来源:《明史》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兵变当皇帝以后,面对柴荣漂亮的老婆,他是如何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匡胤当皇帝后还去祭拜柴荣吗,赵匡胤和柴荣后世怎么评,柴荣为何不提前处死赵匡胤

    无奈之下,大符氏只好随着御驾亲征的他东征西讨,在26岁时竟因此而一病不起、离开了人世。这时候柴荣就将小符氏纳入宫里,也当上了皇后。然而两个人新婚之后只不过10天,柴荣就离开了人世。这时候的皇后就变成了太后,而姐姐的亲生儿子柴宗训只不过7岁的年纪。孩子年纪太小,小符氏只好临朝听政。然而怕出事就偏偏来事

  • 每个朝代选一名将,秦有白起,唐有李靖,明有戚继光,清朝会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白起和李靖,唐朝开国名将一览表,秦朝到清朝所有名将排行榜

    首先,笔者来谈谈统一中华的秦朝。提到了此朝,必谈一人!白起若是不在,就不可能有这般强大的秦朝。战国时期的四大著名将领都有这个人的名字,有人还把他排在首位!事实上,白大杀神的战斗力就是比及王翦也是远胜!当年只是提他的名字,不少敌人就跪了!其次,在汉代,刘邦建立汉朝,其中有许多著名的将领。后来,汉武时期

  • 宋太宗弑兄篡位后,是如何对待年轻的寡嫂和侄儿的?简直刻薄至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太宗篡位,宋太宗后代相信篡位吗,宋太宗怎样继位的

    宋太祖赵匡胤是如何驾崩的,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个大谜团,正史记载的讳莫如深,民间的流言纷纷(“烛影斧声”),无疑都让宋太宗赵光义难以洗脱“弑兄夺位”的嫌疑。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宋太宗弑兄篡位确有其事,那么他上台后是如何对待年轻的寡嫂宋皇后,以及侄儿们的?按照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的说法,宋太祖暴崩时,赵光

  • 宋徽宗在金国有多屈辱?每日坐井观天以泪洗面,女儿被抢要写谢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徽宗和宋钦宗在金国真的惨吗,宋徽宗受尽金国人的折磨,宋徽宗评价金国

    作为宋朝最有“文艺范”的皇帝,宋徽宗赵佶醉心于各种艺术形式,在诗、书、画、印等方面的造诣都极深。作为工笔画的创始人,宋徽宗擅画花鸟、山水、人物、楼阁等,并以体物入微、精细逼真著称;在书法方面,宋徽宗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笔势瘦挺爽利、飘逸劲特,堪称书法中的精品。宋徽宗艺术成就极高,但治国却极其

  • 宋高宗的发妻,被掳掠到金国为奴12年,重返故国时只是一副棺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高宗最新资料,宋高宗最疼爱的女儿,宋高宗的子孙后代

    乱世的女子宛若飘萍,生死荣辱都由不得自己,即使身份极度高贵者也概莫能外,其中,宋高宗赵构心爱的发妻、宪节皇后邢秉懿,便是典型代表。原本邢秉懿跟赵构过着夫唱妇随、如胶似漆的甜蜜生活,然而“靖康之变”的发生,却将邢秉懿的命运抛入最低谷。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在将这座无比繁华的城市洗劫一空

  • 李自成拥兵百万,进入北京时极受拥戴,为何仅过了42天便被赶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自成大揭秘,李自成从哪里进北京的,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为什么这么快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创建大顺政权,随即率军北上,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便攻入北京,并迫使崇祯帝殉国。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威望达到顶点,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仅过了42天时间,他便兵败如山倒,仓皇地逃出北京。那么,李自成为何会迅速败亡?一切,都跟他做的两件蠢事有关,即要求明朝降臣“助饷”和

  • 杨家将在历史上真的很厉害吗?北宋灭亡时,为何不见其救助国难?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家将在北宋真的是这样辉煌吗,杨家将为何不保住北宋,北宋将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

    在小说《杨家将》及系列影视作品中,杨继业和他的后人们俨然成了宋朝的“顶梁柱”。宋朝的国运之所以不衰,就是有“杨家将”在那里扛着。虽然千百年来这种观点很流行,但很可惜,跟史实出入太大,否则它不能合理解释,为何在北宋亡国时,却未见“杨家将”站出来救助国难?其实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成体系的“杨家将”,就连“杨

  • 朱标如果不死,会是朱棣的对手吗?看完你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标要是没死朱棣还敢反吗,朱标不死朱棣会帮着削藩吗,朱标不死朱棣能得到天下吗

    虽然朱棣能征善战,骁勇多谋,与朱元璋性格相似,但他毕竟只有燕北弹丸之地,从天时、地利、人义、实力上,都不比朱标。接下来,我们来算算朱棣到底有多少筹码可以与准皇帝朱标抗衡。朱元璋是一个穷怕了的人,得到天下后,为了让子孙们世世代代享有富贵荣华,先后将24个儿子封为藩王。每一个藩王食粮万石,相当于月薪百万

  • 朱元璋一共有多少位亲生女儿?她们都嫁给谁?最终命运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有多少个女儿,朱元璋最疼爱的女儿是谁,朱元璋女儿墓完整版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妻妾成群、子女众多,其所生亲女儿,见诸于史端者有十六位。那么这些人都是谁?都嫁给哪些达官显贵?最终的结局如何?长女临安公主,生母为成穆贵妃孙氏,1376年下嫁韩国公李善长之子李祺。李祺身兼功臣之子与皇帝长婿双重身份,所以备受朱元璋信用,凡四方水旱灾情,往往会奉诏前往赈灾安抚。李善长受

  • 朱元璋宴请文武百官,席间跟功臣畅饮,突然翻脸:把你俩儿子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百官相互弹劾,朱元璋授封文武百官名单,朱元璋宴请大臣算不算鸿门宴

    明朝开国元勋傅友德出身农家,在元末大战乱中,相继追随红巾军领袖刘福通、李喜喜、明玉珍和陈友谅等人作战,等到陈友谅弑杀天完皇帝徐寿辉、自称汉帝后,傅友德因对他的行为不满,便转而投奔了朱元璋,时在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傅友德虽然很晚才归顺朱元璋,但此后在破陈友谅、灭张士诚、北伐中原等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