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妖僧姚广孝:助朱棣夺取江山,晚年却不慕名利!

大明妖僧姚广孝:助朱棣夺取江山,晚年却不慕名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85 更新时间:2023/12/26 10:36:50

朱棣此次起兵史称“靖难之役”。虽然是“造反”之举,却也有诸多不得已,这一切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老爹朱元璋的一大喜好——“诈尸”。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出生的时候正赶上元末乱世,朱元璋和陈友谅打得不可开交,根本就顾不上这个儿子的诞生,当然连他的母亲也来不及多得片刻温存。

也正因如此,朱棣的生母在史书上一直存疑。在《燕王令旨》说:“顾予匪才,乃父皇太祖高皇帝亲子,后孝慈高皇后亲生,皇太子亲弟,忝居众王之长”。意思是燕王的传记中说自己是马皇后亲生的,也就是和去世的朱标是一个级别的,而这一言论在《明史,成祖本纪》也得到佐证,云:“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

封建社会的嫡庶之分特别重要,只有正妻的儿子才是嫡子,而在帝王之家,也只有嫡子才有资格承继大统,所以史学家认为这很可能是朱棣为了美化自己篡权而编造的身世。

而野史中传闻碽妃就是朱棣生母,并且在相关正史中也可窥见一二,比如明末何乔远之《闽书》、谈迁之《国榷》等等,但是因为无法百分百论证,所以,朱棣的生母一直扑朔迷离。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要登基后,才想起来了儿子们还都等着赐名呢。于是,朱元璋:“仰承先德,自举兵以来,渡江生子七人”。以感谢祖宗庇佑为名,让7周岁的朱棣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

朱元璋登基后先后干了两件“诈尸”的事,其中一件成了“靖难之役”的导火索。他先是将秦汉以前的殉葬死灰复燃,而后在1370年通过一份诏书:“治天下之道,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将中国失传多年的分封制,重新用。于是,朱棣十岁,受封燕王。

这个分封制大家应该熟悉,嬴政统一中国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李斯商量把这个分封制撤销,然后建立中央集权,属于秦始皇的一大功绩。但朱元璋就坚持要复苏它,当时还遭到了刘伯温的强烈反对,但很遗憾,反对无效。

于是,朱棣有钱了也有兵了。

等到朱允炆做皇帝,开始实行“削藩”政策,燕王朱棣眼看日子越过越完蛋,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

靖难得胜就离不开前文说的这位和尚了,他被认为功为第一,从燕王朱棣有反之心到坐上皇帝宝座,姚广孝发挥了无与伦比的能量。

姚广孝是江苏吴县人,14岁出家为僧,名道衍,自幼好学通阴阳之术,曾经游嵩山之时被相士袁珙评论说:“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而这正是姚广孝毕生所追求的理想。

当时太祖朱元璋下令要所有通儒术的僧人到礼部面试,姚广孝本以为可以一展抱负,结果却被一件僧袍打发回了家,随后他的好友高启又因文字获罪而被腰斩,姚广孝顿时对老朱心灰意冷。

马皇后病逝后,太祖要找十个僧人去给燕王讲经,有人就趁机推荐了道衍和尚,在1385年,他跟随朱棣来到了北平。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姚广孝便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朱允炆即位后开始削藩,姚广孝趁机撺掇朱棣起兵,为他当下的形式做了精辟的分析,首先他提出燕王是朱允炆的眼中钉,如今五王职权被剥夺已经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其次他又从实际情况出发:“夫燕,胜国之遗,而北方之雄镇,其民习弓马,地饶枣粟。”劝朱棣军事对抗咱也不差啥,以此增强朱棣起兵的决心。

朱棣犹疑不决时,姚广孝以相术劝说朱棣:“大王有天子之气,若能信我,我愿意送你一顶白帽子带。”此意十分明显,王字戴上白帽便是“皇”,朱棣占卜问天后,一拍大腿,成,干吧!

当时燕王朱棣就在王府里面日夜铸造兵器,1399年6月7日,朱棣聚兵要准备誓师大会,结果天气突变,狂风骤起。本就心虚的朱棣开始疑心自己是否触犯了天条打了退堂鼓,而姚广孝站出来给朱棣打了强心针:“龙飞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

经过他的一番解释,这场不祥之兆反而成了出兵的祥瑞。于是,在姚广孝的撺掇下,朱棣终于在7月6日在北平起兵,叔侄之间的战争彻底爆发。

在攻城略地的最后节点,朱棣再次想整兵休憩,姚广孝劝说他应该迅速直取京师,正是采用了他的建议,朱棣于1402年7月17日登基。

朱棣为了表彰道衍和尚的功绩,赏了他美女和豪宅还命他蓄发好为朝廷出力,结果都被他一一婉拒。姚广孝仍然住在僧寺,上朝的时候穿官服,下朝的时候换僧服,还将所得金银散给宗族同乡。

姚广孝跟了朱棣20年,呕心沥血帮他夺得天下,朱棣始终想不明白这和尚图什么呢?

1418年姚广孝病重无法上朝,不久后病逝,终年84岁。朱棣感激其功劳,允许其配享太庙。但可惜的是,1531年,嘉靖皇帝又将他踢出了太庙。

纵观姚广孝一生,他图的也许只是不甘于埋没自己一身所学,图的是要毕生之志辅佐成全一段帝王霸业,朱元璋没给他机会,他便撺掇燕王自己创造机会.....

更多文章

  • “感言收复河套者,斩”,难道明朝对故土那么不在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为何不收复河套,明朝是什么时候放弃河套的,明朝为什么不开发河套

    (1)嘉靖和严嵩紧密合作各取所需这件事儿充分展现了嘉靖皇帝刚愎自用、朝令夕改、果敢盲动的性格特点。嘉靖二十五,曾铣提出“收复河套”后,嘉靖对此大力支持。然而,在嘉靖二十七年正月突然改变态度,对曾铣大加批判。诸如说曾铣就比别人能耐之类的感性词语。在此情况下,严嵩抓住时机对首辅夏言发动政治攻击。一方面摘

  • 他与岳飞同样谥号武穆,但功劳比岳飞大得多,结局也好得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岳飞谥号是武穆还是忠武,为什么追谥岳飞为武穆,岳飞的谥号是怎么来的

    岳飞去世二十年后,宋孝宗上台,在大臣的建议下,他为岳飞平反,改葬在西湖栖霞岭。淳熙五年(1178年),孝宗又追赠岳飞谥号“武穆”。《汲冢周书》称:威彊叡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諡法》称:“布德执义曰穆。武穆是对一位武将极其肯定的谥号,所以后世多称岳飞为岳武穆。李光弼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安史之乱期间的大唐

  • 宋朝演义小说中包公手下五位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包拯手下的几个大将,北宋包拯手下有几大高手,北宋包拯手下的武官是谁

    少年行侠,仗剑四方,好不平事,百里传名。时人因其久居江南,尊为"南侠"。及长,遇包公于危难,数活其命。包公感其人,爱其才,乃引见天子。昭遂入仕,得"御猫"之号。展昭,字熊飞,常州府武进县遇杰村人氏,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首次出场时给人印象是武生打扮,叠暴着英雄精神,面带着侠气,年纪

  • 宋朝开国时期赵匡胤手下的五虎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赵匡胤有多强,宋朝第一战神赵匡胤,赵匡胤的五虎

    呼延赞有胆量勇气,勇猛强劲,随和率直,经常说愿意战死在敌军中。在自己身上到处纹"赤心杀贼"字,甚至于他的妻子、儿子、仆人都在身上纹了这几个字。他的几个儿子耳朵后面另外刺字曰:"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他创制兵器破阵刀、降魔杵,铁折上巾,两边有锋利的刀刃,兵器都重达十几斤,他头戴深红色的纺织品,

  • 如果他不当皇帝,明朝可能也不会灭亡,中国也不会黑暗近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个皇帝并不是“不着调”,恰恰相反,他反倒是勤于朝政。在他即位时完全是接过了一个烂摊子,内有阉党、东林党斗得如火如荼,外有后金攻打北方辽东,处于节节败退的形式,大明的江山正在一点点被残食。没错,这个人就是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崇祯朱由检。朱由检自从即位后,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了朝政上,他一心想恢

  • 古代刑罚髡刑是什么?为何朱元璋会对亲生儿子处以髡刑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第十个儿子朱檀从小就很调皮,很受朱元璋宠爱,他可以说是最早被封王的,生下刚满三个月,即被封为鲁王。14岁的时候,奉命娶了汤和的女儿为妃,16岁就去了自己的封地,临行前朱元璋还派武定侯郭英亲自护送,并叮嘱说:“到那之后,要好好干,成为一个好藩王”。朱檀点了点头,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从此过上了随

  • 神雕后杨过指点的两位徒弟,一个险些灭了元朝,一个险些灭了武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过神雕十大高手,神雕中杨过杀的蒙古大汗是谁,杨过在神雕中是最厉害的人物吗

    神雕时代过后,江湖上再没有这对伉俪的踪迹,而n年之后,转到了倚天时代,随着天降黄衫女,一解丐帮的危机之后,又让神雕侠侣的故事重新被提起。那么今天我们就探讨,神雕时期落幕之后,杨过在暗中干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又对江湖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杨过回到古墓派之后,暗中做了很多事情,杨过一身功夫,所以他招了两个徒

  • 一歌妓向苏轼劝酒,苏轼当场赠她一首词,后来成为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苏轼最经典的劝酒,苏轼劝酒诗句,苏轼十八首绝句

    01 一代文坛领袖,竟为歌妓作词 进可安天下,退能山水怡情,一生都在演绎超凡脱俗般传奇人生的苏轼,却在人生不得意之时给一名歌妓当场作词,不由得令人心感疑惑。而这一切还要从“乌台诗案”说起。宋神宗元丰二年,“乌台诗案”“横空出世”,苏轼因其被捕,与其相交甚好之人更是尽受牵连。其中这位歌妓名叫柔奴,若以

  • 别被《大明风华》骗了,朱祁镇没娶其木格,真实的其木格结局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祁镇和其木格,朱祁镇真的有个妃子叫其木格吗,朱祁镇和其木格是真事吗

    《明史》对这方面,一直挑着好听,好看的说、比如明英宗被俘时,显得非常爷们,虎死不失威般对着瓦剌人吼:“你是谁?也先,还是伯颜帖木儿,或者是赛刊王?”一句话镇住了对方,连忙请瓦剌老大:也先前来。辨别出是明英宗后,也先不但立刻跪拜,还奉上各种美味。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这样的描写,恐怕不仅是笔者,就

  • 刘伯温为何名气那么大,以至于成了“神”?看懂了朱元璋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伯温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刘伯温与朱元璋谁更厉害,朱元璋刘伯温有多强大

    比如这个传说:刘伯温年轻时,曾在一座山上苦读。这天,突然发现山中出现了一个石碑,上书四个大字:山为基开!刘伯温名叫刘基,立刻就明白了。于是几步走上前去,果然大山两开,出现了一条金光大道,有一老道端坐,浑身上下金光闪闪的。刘伯温急忙叩拜。老道说:“我有一部兵书,若你能一天时间背过就收你为徒,把所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