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581年,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大隋”,开始23年的皇帝生涯。
杨坚是一位不错的帝王,虽然谥号为“文帝”,但他是一位马上天子。
仁寿四年夏天,杨坚身体患疾,儿子杨广建议他去仁寿宫休养,因为那里比较凉快,说不定住一段时间,兴许身体会康复。
杨坚认为儿子的提议有道理,于是答应了。
一切收拾就绪,杨坚带着随从前往仁寿宫。刚走两步,就被相士章仇太翼拦下。
章仇太翼对杨坚说,陛下不可出宫,此去恐难再回。
杨坚一听,朕已经身体欠安,章仇太翼说这话分明是诅咒自己,太不吉利了。怒斥章仇太翼说,要是朕回来了,先把你宰了。
章仇太翼再三苦劝,杨坚终究没有听进去。结果,不幸被章仇太翼说中了。杨坚住进仁寿宫不久驾崩,终年64岁。
大隋第一相士
相士,是一个古老悠久的职业。
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拿出充分的证据说它是伪科学、骗人的把戏。
历朝历代都有这种传奇的人物,唐朝的袁天罡、李淳风,明朝的朱元璋、汉朝的京房、焦赣等等,他们都曾历史上留下千古传奇的预言。
作为大隋朝第一相士,章仇太翼也绝非等闲之辈。他因预言了隋文帝之死,成为隋唐有名的相士。
章仇是一个复姓,太翼是他的名字。
七岁那年,章仇太翼开始读书识字。相传,他才思敏捷,记忆力超强,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口才也极佳。
小小的年纪,被乡里人视为神童。
除了读四书五经那样的主流文学,章仇太翼还广泛涉猎佛家、道家、易家文化,更是精通占卜预测术。
章仇太翼属于典型的草根出身,因为无心功名利禄,纯粹为了喜好而读书。因为喜欢占卜,偶尔会替身边的人解答疑惑,名气慢慢传播开来。
据说,有人为了让他帮忙算一卦,不惜舟车劳顿千里路途。
世人都是俗气的,听说有人算卦挺准,关键还不要钱,都跑到章仇太翼家中算卦。
章仇太翼一看,我的主业是读书,算卦是兴趣爱好,整天人来人往,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读书。
无奈之下,关上家门,偷偷跑到五台山躲起来。
十八年五台山生活
当时正是北周末年,天下局势尚不稳定。
有人劝章仇太翼,学问那么大,整天躲在山里看书没意思,你得下去辅佐明主。
听到这样的话,章仇太翼从来不理会。
酒香不怕巷子深。
即便章仇太翼躲在五台山过着读书采药的生活,他的行踪很快又被外界获知。
络绎不绝的人来到五台山拜他为师,听他讲学。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大隋,着手搜罗天下名士为自己服务,章仇太翼自然在名单之内。
隋文帝便派人去请章仇太翼。说是请,当中含有胁迫的意思。
已经在五台山隐居十八年的章仇太翼,不得不跟着使者去见隋文帝。
没成想,章仇太翼张口第一句话说:我是迫于无奈才来的,未来何去何从还不一定。
但是皇命难违,章仇太翼万般无奈,也只能留在朝中,成为太子杨勇的幕僚。
摸鱼的岁月
章仇太翼是何等聪明,他一眼就看出杨勇不是当皇帝的材料。而且预感到跟着杨勇混,迟早没有好下场。
果不其然,杨勇因为骄奢淫逸不成器,被杨坚废去太子的头衔,改封更有能力的杨广为太子。
杨勇被废,章仇太翼没有受到牵连。毕竟,隋文帝知道他是高人,让他继续留在朝中干事。
章仇太翼为官期间,从不对朝政发表任何看法,只是帮人看病,替皇家做做占卜。
到此,章仇太翼没有任何仕途的建树,甚至同僚都取笑他。
直到隋文帝要到仁寿宫养病,章仇太翼阻拦他不要去。结果,杨坚住进仁寿宫后,立刻病入膏肓,眼看就要不行了。
弥留之际,杨坚把杨广叫到跟前说,章仇是位高人,你将来要用他。
杨坚驾崩,杨广继位。不但重用章仇太翼,还特赐他姓卢。
听到杨坚的死讯,章仇太翼深感悲痛。虽然杨坚有些刚愎自用,但是对自己还算不错。
加上,章仇太翼早已看透大隋杨氏的水很深。
故而借皇帝驾崩,内心悲痛为由,想伺机离开朝堂,回到五台山继续潜心修行。
杨广肯定不会放他走,越是这种厉害的角色,越是要留在身边才放心。
最终,大隋第一相士只能继续留在洛阳,到死都没有脱离朝堂斗争的漩涡。
章仇太翼是不是迷信
其实,相术这门学问,是真是假不好说。
章仇太翼对隋文帝的预言,应该不是迷信。比如,野史上说隋炀帝曾经向章仇太翼请教迁都长安的问题。
章仇太翼告诉隋炀帝,说你是木命,长安在西北属于金,金是克木的,对你不吉利。
所以,隋炀帝放弃迁都长安的想法。
我想,这只是章仇太翼不想隋炀帝劳民伤财,故意用五行数术的话语劝说的一种方式。
那为什么章仇太翼能够准确预测隋文帝之死呢?说来并不难。
仁寿宫是隋唐两代皇家的避暑行宫。
既然是避暑,肯定是夏天比较凉快,气候环境应该比较潮湿温凉。
隋文帝要去仁寿宫时,已经60多岁。在隋唐时期,60多岁已经是高龄,跟现在的八九十岁差不多。
老年人最害怕受凉,哪怕是夏天燥热,在潮湿温凉的地方能够让自己感觉舒服一些,但无形中会增加体内的凉气。
《资治通鉴》中,曾经记载杨坚患有足疾和腰痛:
天元从之。己丑,以坚为扬州总管,使译发兵会寿阳。将行,会坚暴有足疾,不果行。高祖适患腰痛,举手凭后,昭因避去,如此者再三。
这些毛病都是怕受凉的。从这里推测,章仇太翼的预言并非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