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高宗有几个女儿?太平公主是不是还有一个同母所生的姐姐?

唐高宗有几个女儿?太平公主是不是还有一个同母所生的姐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57 更新时间:2024/2/6 20:20:40

李治一生有12个孩子,其中武则天为他生了六个,占了一半,而且自从武则天被从感业寺接进宫之后,整个后宫就只有武则天一个人在不停地生孩子,别的妃子都没有机会生下孩子。

李治的结发妻子是王皇后,王皇后出自太原王氏,是当初李世民亲自定下的晋王妃,后来成为太子妃,又成为皇后,身份尊贵,举止得体,确实称得上是母仪天下。

但王皇后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她没有诞下子嗣,皇后无子是很严重的一件事,虽然朝臣对她很满意,毕竟出自世家大族,背后的势力不容小觑,但王皇后在后宫的处境就比较尴尬了。

比如当时李治非常喜欢的萧淑妃,就经常和王皇后斗,她自恃得李治的宠爱,又有子女傍身,不将王皇后放在眼中。

萧淑妃是有资格骄横跋扈的,她在得宠之前,李治已经有了三个儿子,分别是三个不同的宫人生的,而萧淑妃得宠之后,基本就是专宠,先后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越发在后宫耀武扬威,甚至不将王皇后放在眼中。

王皇后怎么忍得下这口气,但也拿萧淑妃没办法,毕竟萧淑妃出自兰陵萧氏,也是世家大族之后,所以王皇后很忌惮萧淑妃,一直在想办法将萧淑妃压下去。很快,她就找到机会了,李治在李世民的周年祭上,去了一趟感业寺,见到了曾经有过一段情的武则天,两人执手相看泪眼,这件事就传到了王皇后耳中。

王皇后一打听这个武则天,原来之前是李世民的才人,出身并不算高。所以王皇后看到了转机,她觉得武则天会帮助她斗垮萧淑妃。于是王皇后主动为李治分忧,将武则天接进了宫。武则天最开始乖得不得了,帮着王皇后斗垮了萧淑妃。

但同时,武则天也因为长子李弘的出生,渐渐生出了更多的心思,她也想做做皇后,让自己的儿子来做太子,于是转过身开始对付王皇后。武则天对李治的吸引力比萧淑妃还要致命,自然她进宫之后,李治就忘了还有一个萧淑妃了,专宠武则天。

王皇后对这样的事情并不怎么在意,反正她本来也不得李治宠爱,不过就是一个合格的皇后罢了,但她没有想到,这个身份早就被武则天惦记上了。并很快针对王皇后制定了一个个计划并付诸行动。

只不过,李治虽然不喜欢王皇后这个妻子,但对她的皇后身份很满意,不曾动过废后的心思,即便武则天一再出手,但李治始终相信王皇后的为人。

武则天知道,自己不下一剂猛药,是不可能将王皇后拉下了,她的猛药就是她的第一个女儿,即安定思公主。安定思公主的出生给了武则天一个很好的机会,她决定用这个孩子将王皇后拉下来。

有一天,王皇后去看望安定思公主,当时武则天不在,等王皇后前脚刚走,后脚安定思公主就死了,等到武则天和李治去看望安定思公主的时候,就看到了一个冰冷的尸体。

李治对王皇宫的信任瞬间崩塌了。正是这件事以后,李治开始动了废后的心思,这样的心思一旦出现,再加上武则天的推波助澜,最终就让李治下定了决心废后,即便长孙无忌等宰相们都不肯,但李治就是一定要废后。

废王立武最终还是成了事实。武则天如愿成为大唐的皇后。武则天在成为皇后之前生了两个儿子李弘和李贤,还有一个女儿安定思公主。等她成为皇后后,又生了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还有一个太平公主

如果说武则天刚进宫那几年,李治专宠武则天,别的妃子没有机会生下他的孩子,那么后来当李治不再专宠她的时候,却还是只有武则天生下孩子,就是因为没有妃子能生了,武则天牢牢把持后宫,后来还加上前朝,李治纵然还有别的妃子,但却没办法生下孩子,说起来,李治也是可怜。

他们之间的最后一个孩子就是太平公主,她也算是两人唯一的女儿,毕竟安定思公主早早就夭折了。太平公主得到了武则天的全部宠爱,她虽然对自己的那几个儿子多有忌惮和打压,但却不遗余力给太平公主好的生活,其中也是有弥补安定思公主的意思在里面。

而且,有意思的是,后来李治去世,武则天渐渐把持朝政,对李唐王室多有打压,甚至诛杀,而李渊的女儿千金公主却活得很滋润,原因就是她为了活命,不仅将薛怀义进献给武则天,更是自请做武则天的女儿,被武则天赐姓武,并封其为安定公主

想想这关系吧,千金公主原本是李渊的女儿,是李世民的妹妹,而武则天曾是李世民的妃子,结果兜兜转转,武则天做了李世民的儿媳,而千金公主则成了武则天的义女。

更多文章

  • 唐朝第一美人杨玉环,传奇的一生光彩却又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杨玉环的死因,正史上的杨玉环生平,历史第一美人杨玉环

    公元734年,曹杨家少女初长成,此时已是美丽的花季少女,体态姿表中微露稚气,但是已经具备生熟的耀眼风姿。来杨家做客拜访的朋友亲戚都喜欢这位美女,大家都传开这个消息,顿时都知道了杨家有仙女。作为养父的杨玄皦内心十分喜悦,颇为自豪。便更加宠溺玉环,玉环也因此变得更加外向开朗,她经常在自家唱歌起舞。听说杨

  • 唐玄宗对藩镇的错误布局,导致安史之乱的恶果不可收拾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玄宗为什么设置藩镇,唐玄宗干了什么导致安史之乱,唐朝安史之乱藩镇情况

    对比此前魏晋的军区体制:中央,河东河内河南,关中,陇右,河西三层,河北幽州两层,正北并州一层,东南青徐,扬州两层,正南豫州、宛城、荆州三层。就要相对合理得多。不在幽州设置藩镇是不可能的,燕山防线是必须的。 幽州突骑从汉到晋都是天下精兵,然而东汉幽州和京师洛阳之间有冀州兵,有黎阳营,魏晋幽州和京师之间

  • 隋文帝临终前为什么大喊“独孤误我”?独孤皇后到底对他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独孤皇后是被谁害死的,独孤皇后和隋文帝的关系,独孤皇后对隋朝灭亡有责任吗

    这两人是青梅竹马,从小一块长大的,所以彼此都是有感情基础的。说起独孤伽罗的家庭背景也是非常厉害的,几个姐姐的丈夫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父亲也在朝廷做官,是隋文帝杨坚身边的大红人。早在孤独伽罗14岁时就被许配给隋文帝了,彼时隋文帝还不是什么一朝天子。期间孤独伽罗经历了父亲之死,家境败落,尽管如此,杨坚对

  • 隋炀帝杨广一生阅女无数,最爱的女人是谁呢?她陪伴了杨广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炀帝杨广的资料,杨广第一任皇后是谁,杨广最宠爱的人是谁

    杨广这个人非常的好色,曾经他在下江南的时候,就进行龙舟选美。当时大臣们在龙舟上选拔了1000名的美女,让他们都穿上白衣,在船的前方拉纤,杨广就在船上来欣赏,看上哪位女子,就将她纳为嫔妃。当时杨广还非常得意的对身边的臣子说:“古人言秀色若可餐,如绛仙,真可疗饥矣。”可见此人的好色程度。而隋炀帝杨广有那

  • 武则天的母亲这么厉害,怪不得能生出女皇帝,千年来无人能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的母亲非常厉害,武则天和母亲的下场,贺兰敏之与武则天的母亲

    武皇帝的母亲杨氏出生在官宦世家,家庭的学习和教育环境一直很好。而杨氏偏偏从小就不喜欢针织女红,倒是偏爱读书礼仪。老爹也是开放,竟然因材施教,为杨氏请了专职教师,教授杨氏诗书,音律,礼仪,佛法。杨氏学得怎样?那是门门优秀,样样精通。武则天因为父亲工作忙,教育问题从小就落到了母亲杨氏身上。在母亲的教育下

  • 裴炎写了一封两个字的信,武则天看后说:此人必反,立即将其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裴炎让武则天退出朝堂,武则天谈裴炎之死,武则天怎么杀裴炎的

    这件事就发生在宰相裴炎的身上,裴炎是明经科及第的进士,在高宗时期就一直深受重用,一直官至宰相。后来高宗去世,唐中宗即位。当时中宗成为皇帝之后就想要任命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侍中,任命乳母的儿子做五品官员。但是裴炎却极力反对此事,他向中宗进言,说这是任人唯亲,无功劳而食朝廷的俸禄,是不合法度的。当时中宗非

  • 秦叔宝有一个绝技,500多年后1个女人学会了,最后成为了女军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叔宝一生经历,历史上真实秦叔宝,秦叔宝历史上有这个人么

    秦叔宝是隋唐英雄里面大家最熟悉的人物之一,后来的《隋唐演义》就是以秦叔宝为主角来写的。秦叔宝在年少时就因为勇猛过人而闻名。他开始时跟随自己的领导投靠了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后来因为内讧,瓦岗军被宇文化及和王世充所灭。此时秦叔宝投靠了王世充,但是觉得王世充此人阴险狡诈,不是良主,战而投靠李唐,开始了他的为

  • 武则天杀了女婿,公主一晚上召七八个壮汉,宫女早上开门,看傻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杀了两个哥哥,武则天宫女视频,刘晓庆版武则天杖毙宫女

    那公主在这一晚到底做了什么呢?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这位公主吧!太平公主,一出生就是父母心中的心头肉,受尽万千宠爱。等到她成年的时候,对父皇唐高宗说要自己选择如意郎君。高宗自然随了女儿的意。在他看来普天之下的男子尽由女儿太平挑选。太平选择了自己的表哥,薛绍。薛绍是高宗的侄子,高宗一看是亲上加亲,自然十分满

  • 武则天上位要杀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何没有动程咬金和徐茂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害死长孙无忌,武则天掌权为何杀不了程咬金,武则天登基为何唯独不敢杀程咬金

    首先我们来说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和唐太宗本来就是好朋友,后来长孙无忌的妹妹嫁给了唐太宗,所以两人又是姻亲关系,自然亲上加亲。后来在李渊建立了唐朝之后,长孙无忌就前来投奔,并且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四处征战,为他谋划了很多大事,例如玄武门之变。所以李世民成为皇帝之后,对于长孙无忌是非常器重的,让他担任唐朝的宰

  • 黄巢最终没能推翻唐朝竟是因为一个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黄巢推翻唐朝了吗,黄巢死后唐朝存在多久,唐朝皇帝黄巢简介

    黄巢的特殊背景和经历使他成为晚唐最有权势的起义军首领。早年饱读历史,熟谙兵法战术,三塔六策。无论用人还是用兵方式,他都远远优于同时期的其他义军领袖。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才华,黄巢逐渐成为晚唐农民起义军的首领,也成为唐朝的心腹大患,几乎成为唐朝的终结者。黄巢在山东崛起后,立即被唐朝围困。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