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时齐国国君的一次风流间接导致齐国后来称霸诸侯

春秋时齐国国君的一次风流间接导致齐国后来称霸诸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557 更新时间:2024/2/5 8:51:23

齐桓公姜小白能称霸诸侯,除了自己本身所具有的雄才伟略之外,当然还离不开名相管仲的辅佐。管仲是曾经想要杀死齐桓公的人,齐桓公之后并没有计较,因为那时大家各为其主,管仲也是在尽自己的职责。这说明齐桓公是一个很大度的人,而且重视人才,也说明管仲是真的有才,对工作也是尽心尽责。

[var1]

春秋五霸

其实齐桓公能回国继任齐国君主,和晋文公是一样的,也是因为国内的一次内乱,而齐国这次内乱的起因却是因为一起桃色绯闻。

本来齐国在姜太公的创建和管理下,依然成为东方强国,实力在东方各国之上。然而当时的周夷王干涉齐国内政,用大鼎煮死了齐国的第五任君主齐哀公,另立齐哀公的异母弟为君,这就是齐国第六任国君齐胡公。从此,齐国就埋下了祸乱的种子,不停的上演着同室操戈的戏码,内乱不断。

[var1]

齐桓公

到了第十四任国君齐襄公时,齐国渐渐从内乱中缓过神来,国力也变得强盛起来。可是齐襄公是一个有情之人,在未当国君之前就一直喜欢着自己的异母妹妹文姜。那会儿文姜刚失恋,情绪一直很低落,齐襄公就总是关心和开导自己的妹妹。文姜很受感动,认为这世上只有自己哥哥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人,所以也很喜欢和依恋齐襄公。

这兄妹俩在当时还是有名的文艺青年,经常互写情诗,文姜应该是很有文采的,要不怎么会叫文姜呢!然而不幸的是,他们的父亲为了政治需要,将文姜嫁到了鲁国进行政治联姻。两人在送别那天还互送情诗,依依惜别,很是舍不得呢!

[var1]

齐襄公

十年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鲁国的鲁桓公带着夫人文姜到齐国与齐襄公会面。此时齐襄公与文姜旧情复燃,文姜一连在齐国王宫逗留了好些天都不回鲁国在齐国的驿馆,鲁桓公发现文姜他们的奸情之后,很不客气的训斥了文姜,文姜挨了骂之后就给她哥哥齐襄公告了状。齐襄公发现奸情败露,于是就安排宴请鲁桓公,期间将鲁桓公灌醉,派大力士折断鲁桓公的肋骨,杀死了鲁桓公。

这齐襄公和文姜也是够拼的,为了偷情竟然杀死了鲁国的国君。鲁国人当然不能善罢甘休了,质问齐国,让他们给个交代。齐襄公就将大力士杀死向鲁国谢罪。鲁国也是实力不行,拳头不够硬,就只能这么接受了。

[var1]

齐襄公

鲁国国君一死,对于齐襄公攻打纪国可是无人阻拦了。当年齐国前代国君齐哀公之所以会被周王烹杀,就是因为纪国国君的谗言,进行挑拨离间。所以齐襄公一直想报这个九世之仇,纪国找了鲁国做靠山,每次攻打都被鲁国阻拦。这次没人阻拦了,齐襄公一举将纪国灭了国,为祖先报了仇。

当初齐襄公还是太子的时候与自己的堂兄公孙无知矛盾很深,因为他的父亲很喜欢这个堂兄,比对自己的亲儿子还好。给公孙无知的俸禄和服饰待遇和太子的规格一样,所以他们一直是明争暗斗不断。等齐襄公继位后,就理所当然地降低了他这位堂兄的待遇,因此公孙无知一直是怀恨在心。

[var1]

齐桓公

齐襄公虽说对齐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要知道后来齐桓公能第一个快速称霸,都是因为齐襄公给打了个好基础。但是齐襄公为人比较刻薄,除了与鲁国夫人通奸为人诟病之外,还经常胡乱杀人,对给自己干活的大臣也不好。对驻守边疆的两位将军说好的一年一轮换,可是到了时间就是不换,有人提醒他,他也不同意。这就有些言而无信了。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害怕齐襄公这样下去惹祸上身受到牵连,就一个跑到了鲁国,一个跑到莒国,躲避灾祸。

这样的情况公孙无知看在眼里,他于是暗中联络同样受到不公待遇的两位将军,准备叛乱,推翻齐襄公。当知道齐襄公有一次出去游玩受伤,公孙无知他们就立即组织人马攻打齐襄公,最后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杀死,公孙无知自立为齐国国君。

[var1]

齐国

公孙无知用不正当手段当上国君后,很多人都是不支持的。同样是公孙无知到雍林去游玩时,雍林人憎恨公孙无知,就偷袭杀死了公孙无知。齐国此时群龙无首,齐国大夫们就商议谁来继任国君,考虑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可以,只是看谁最先回到齐国。结果公子小白就先回到了齐国,当上了国君,成为了一代霸主齐桓公。

更多文章

  • 如果回到战国七雄时期,各大省市都是哪国人呢?我是楚国,你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国楚国详细地图,楚国是怎么进入战国的,战国七雄各在今天哪省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是建立皇帝制度的第一人,在他统一六国之前,战国七雄各自独站一片领地。后来通过秦王嬴政的努力,终于统一六国,将七国变为一国。那么如果回到了战国时期现在我国的各大省市都是那时候的哪国的领地呢?[var1]当时的秦国占领了陕西省,山西省的西部一角落,河南省的西部,湖北省的西部,甘肃东部地区

  • “青瓷白瓷南北争辉,三彩花釉五彩缤纷”的隋唐五代陶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瓷器的发展也迎来了一个美好的春天,从故宫陶瓷馆第四部分“南青北白”展出的器物来看,特点可以概括为:青瓷类冰似玉,白瓷类银似雪,三彩斑驳陆离,花釉色彩斑斓。具体来看,隋代瓷器普遍胎体较厚重,施釉不到底,流釉现象较严重。典型器物有四系盘口瓶、双联瓶、四系罐、高足盘、鱼篓式罐等;代表性纹饰有刻划忍冬纹、相

  • 玄武门之变前,秦王李世民在长安的兵力为什么只有八百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兵力,李世民为什么不隐瞒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前夕势力有多大

    很多人感到奇怪的是,李世民之所以能够挑战大哥的太子之位就是因为他的战功和对军队的强大影响力。既然如此,玄武门之变前的地方秦王李世民在长安的兵力为什么只有区区八百人呢?唐朝统一天下之后,唐高祖李渊进行了一次军制改革,将长安周边军队的指挥权收归朝廷。此后长安城内只有皇帝和太子可以合法拥有军队,其他皇子只

  • 唐玄宗误杀此人,安禄山得知后,大喊:兄弟们,造反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玄宗为何不杀安禄山,唐玄宗如何平定安禄山的,唐玄宗时期安禄山反叛经过

    这个人便是王忠嗣,唐玄宗手下的一个大将,安禄山一生最忌惮的人,没有之一。所以,在唐玄宗听信谣言误杀王忠嗣后,安禄山听到消息,就激动地说:兄弟们,走,造反去了王忠嗣天资聪颖,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更是能文能武,年幼便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年仅9岁便有官职。父亲本身就是一名猛将,战功赫赫,只可惜遭人嫉妒暗算,

  • 玄武门之变中,外面打的叮叮当当,为何李渊还在“泛舟海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真实的玄武门之变李渊,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不能投降,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急忙禅位

    在古代战争中大规模会战自然是金戈铁马之声不断,金鼓之声齐鸣。但是,玄武门之变不同于大规模军事战争。据史书记载:“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朝廷的主要事物是由儿子们打理,自己已经进入了老年享受阶段,

  • 玄武门之变惊心动魄,李世民如何先发制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有多凶险,李世民为什么不隐瞒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

    我们先来简单还原一下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发生在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的这一场政变。太子李建成本来与秦王李世民不至于走到兵戎相见,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地步,但是,兔子急了还咬人呢。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的所作所为,让心存幻想的李世民彻底放手一搏,绝地反击发动政变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从另一方面

  • 玄武门之变以前,李世民势力明显不如太子李建成,他是怎么取胜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和李建成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杀李建成,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李建成才是罪魁

    李家这两个儿子都非常出色,大可称作“人中龙凤”。因为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李建成在历史上的痕迹比较少,仿佛他真是一个无能太子,只会暗害大有声望的李世民。其实不是这样的,李建成也为大唐做了许多事。李建成是李家的嫡长子,李渊对他极其倚重。当年起兵前,李渊是太原留守,李世民和他一起在太原,李建成则带着

  • 玄武门政变中,李世民为什么能够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还干了什么,李世民玄武门兵变原因,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了谁

    而谈到李世民,总绕不开一个话题玄武门政变,这次事变以太子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死,齐王李元吉被秦王手下大将斩杀而告终。事后,李世民为了防止兄弟的后代报复,更是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十个儿子,可谓是斩草除根,也算是心狠手辣。即便李世民杀了自己的手足兄弟,踩踏上了宝座,但是很多史学家对于这一行为持赞赏态度,这

  • 他是隋唐著名将领,接连被多位皇帝重用,两次求见李世民却都被拒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打天下最出名的三个猛将,隋唐3薛仁贵救李世民,为李世民打下天下的几位名将

    在隋唐时期,有一个名为苏威之人,此人是个能力突出之人,因此成为了隋末著名的将领,接连被杨坚和杨广重用。然而,隋朝灭亡之后,苏威曾经两次求见李世民,但是都被李世民拒绝了,这是为何呢?苏威,字无畏,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人。苏威出生于名门世家,他是曹魏侍中苏则十世孙,西魏度支尚书苏绰之子,大冢宰宇文

  • 玄武门之变前,李渊为什么一直没有更改太子的想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什么下场,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急忙禅位,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不能投降

    天策上将一职的设置,可以看成是李渊想要易储的讯号,毕竟“位在王公上”这样的地位,不是人臣可以担当的。本来只有太子才能匹配这样的待遇,现在李渊授予李世民这样一个独创的职位,拔高他的待遇,要么就是李渊想要“捧杀”李世民,要么就是想要改立李世民为太子。从授予的时间上来看,正是李世民建立不世之功,李渊对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