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便是王忠嗣,唐玄宗手下的一个大将,安禄山一生最忌惮的人,没有之一。所以,在唐玄宗听信谣言误杀王忠嗣后,安禄山听到消息,就激动地说:兄弟们,走,造反去了
王忠嗣天资聪颖,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更是能文能武,年幼便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年仅9岁便有官职。父亲本身就是一名猛将,战功赫赫,只可惜遭人嫉妒暗算,后因在一次战争中无人支援,最终兵败身死。而此时的王忠嗣还未成年,但是很受唐玄宗的看重,把他视若珍宝,基本上从来不让他去打仗,这让王忠嗣苦闷了很多年。男儿从小习武不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么,所以他一直郁郁不得志,终于找到一次机会去和吐蕃作战,在战争中勇猛过人,后来成为唐朝武将的中流砥柱。当时掌握军队多达20余万,郭子仪、李晟等名将也都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且当时都在军中担任要职,可以说权利特别的大,一手遮天来形容他最适合不过了。
当时的王忠嗣身居高位,手握重兵,威望日渐提高。俗话说的好,人怕出名猪怕壮,武将最大的敌人还是文臣。所以,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就产生了嫉妒之心。他先是在唐玄宗面前不断地攻击,随后又散布谣言,说王忠嗣与太子密谋反叛。唐玄宗这个人是十分信任李林甫的,久而久之,唐玄宗就对王忠嗣失去了信任。
皇帝的信任可不是那么好建立起来的,一旦失去信任,就是无尽的疏远。王忠嗣就是这样,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之后,逐渐被疏远,手中的权利也逐渐被收回,来年就意外暴毙在家中,想来就是皇帝下的密令将王忠嗣处死。
就是这样,一代名将就此陨落。安禄山听到消息后,便起兵谋反,这就有了后来的“安史之乱”。唐玄宗到死也没有想到,盛唐起于他手,灭亡居然也是因为他亲手除了安禄山最大的敌人——王忠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