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里强大的秦国,也经历过的屈辱败仗

战国七雄里强大的秦国,也经历过的屈辱败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49 更新时间:2024/1/11 7:04:10

秦国,从一个出身低微替人养马的小国赵,一步一步发展到横扫六合,统一全国的大秦帝国。这除了代代秦王对于人才的运用,还要归功于秦国人自古对抗西戎的战斗经验。大家一定见过秦朝的兵马俑吧,那锐利的兵器,骁勇的骑兵,先进的机弩无不彰显出秦军的无敌。

然而在秦国的无敌战争史中却隐埋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战役。这些战役验证了秦国并不是天下无敌的,其中一些战役对于秦国来说更是可以用惨痛来形容。

函谷关之败

元前301年,齐魏韩联军于垂沙击败楚国,秦国担忧齐魏韩楚结盟,于是试图交好齐国而抗击出国。在此大局之下,秦昭襄王约请齐国孟尝君入秦为相,但孟尝君未得信任反被差点杀掉,幸运逃回齐国的孟尝君极为愤恨,于是再次结合魏韩进攻秦国。

[var1]

秦当时的战略是以赵和宋为盟,对立齐魏韩,但是赵宋各有打算,赵国乘着齐魏韩军队攻秦机遇大举进攻中山国,而宋国也并未对秦国施以援手,三国联军在函谷关下与秦军对峙,居然攻破了秦国函谷关,进入了秦国腹地。

函谷关为秦国门户,当年五国攻秦秦军在此让山东各国流血漂橹,往常却失手于人,而之前的赵宋也参加了攻秦联盟,使得秦国愈加被动,于是被迫割地求和以求三国退兵。

这次失败秦军败于国境之内,真实是称不上光荣,好在齐魏韩眼光短浅,满足于既得利益并未穷追猛打,使得秦国有了翻身的时机。

阏与之败

公元前270年,秦昭襄王嬴稷借口赵不履行以焦、黎、牛狐三城交换此前秦夺占的蔺、离石、祁三城的协议,遣中更胡阳率军围攻赵国的战略要塞阏与。赵出于战略考虑,派赵奢为大将率军救援。

秦国包围阏与,赵奢领兵从邯郸出发,到达武安东部时就遭遇了秦军。面对这种形势,赵奢不与交战,以逸待劳,他让军队驻扎下来,垒起锅灶开始做饭,并不断加强筑营,好像在做坚守的准备。

此外,他还下令,任何人都不许说要打仗,说者必斩之。当秦军得知赵国不准备出兵时,他们撤回到阏与,但同时又派兵去青屯、樊村一线堵截赵军。

青屯、樊村都位于漳河旁,秦军认为赵国如果要来阏与,一定会顺着漳河水过来,所以就将很大一部分兵力都放在了那一带。

[var1]

在武安扎寨28天后,趁秦军松懈之际,赵奢突然下令出发,两天一夜急行军,由北经和顺再向南到达涅县。到了涅县,赵军派兵前去侦察,军士许力建议:涅县往南,阏与以北是九连山,即北山。只要占领了这个山头,就取得了一半的胜利。

于是,赵奢发兵一万抢先占据了北山,同时又兵分两路,对秦军进行堵截。当时秦军是沿着沁河北上从阏与陉过来的,因此一路赵军就先占据了阏与陉,堵住了他们的退路。

另一路赵军则来到阏与城的南面白马山一带,四面包围阏与城,切断了驻青屯、樊村一线秦兵回来的路。赵奢在南面高地上指挥,居高临下,纵兵劈杀,迫使秦军不得不向南往韩国方向逃去。

[var1]

此战赵国固然得胜,但是却也使得赵王极为倚重赵奢,以致于连赵奢之子赵括也都遭到恩德。十余年后秦赵长平大战,纸上谈兵的赵括自其下45万大军全军覆没,赵国自此只能自保,彻底失去了战略进攻才能。

邯郸之败

长平之战后,赵军主力全部被歼,赵国求和。秦相范雎担忧功绩全被白起所占,以兵士长期劳战,需求休息为由,暂停攻赵,承受赵国献城求和的提议,白起极为不满。

不久,赵国回绝献城,而且结合山东几国结合抗秦,秦昭襄王大怒,欲以白起再度兴兵灭赵。白起当时患病,以赵国早有准备为由回绝出征。秦王大怒,以王陵统帅秦军主力攻赵。

[var1]

但当时赵国北部精锐的边防军曾经调入邯郸,而且由于长平之战秦杀赵人甚众,赵国举国上下都同仇敌慨,秦军亡5校都未能拿下邯郸,秦王再度请白起收兵,白起依然回绝。昭襄王再度调派援军,以王龁替代王陵为将,又派郑安平率军2万增援。

但赵国此时也得到了魏国和楚国援军的增援,邯郸之战旷日耐久,秦军主力大败,死伤达数十万,郑安平所部数万秦军被迫投诚,开百年来秦军投诚之先河。而白起也在不久之后被秦王逼迫自杀,一代名凑合此谢幕。

肥之败

邯郸之战中秦军遭到严重损失,因而向东进攻的步伐暂时停滞,但赵国仍然是秦国主要的进攻对象。秦王嬴政亲政后,实力恢复的秦国开端大举伐赵,公元前236年秦夺赵9城;公元前234年秦将樊於期伐赵,大破赵军,杀赵将扈辄,斩首10万。

公元前233年,樊於期率十万秦军跨过太行山,进逼赵国腹地,终于遇到了战国又一大名将——李牧。

李牧为赵国北地边将,曾大破匈奴十余万人,战功显赫。李牧面对大胜而来的秦军采取了闭关不出的防卫态势,樊於期由于秦军远道而来力图速战,以主力进攻肥地,希望引出赵军主力从而聚歼之。

[var1]

而李牧派出的赵军主力却直奔秦军大营,并夺占之,之后又围歼于野外的秦军主力,秦军大败,樊於期畏罪逃往燕国,荆轲刺秦王时,其人头与督亢地图一同作为面见秦王的条件。

肥之战第二年秦军再度攻赵,李牧率赵军击败秦军于番吾,但此时赵国国力有限,已难以全歼秦军。不久之后赵国地震、灾荒连绵,秦王派王翦、杨端和、李信分三路攻赵,李牧却被赵王逼杀,三月后赵亡。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中, 各国最大敌人是谁, 燕国的敌人最特殊, 魏国敌人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国时期的燕国七雄,魏国与燕国,战国的燕国怎么成为七雄

    秦国[var1]我们都知道秦国最后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不过秦国灭六国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秦国灭六国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这三个国家,魏国、赵国、楚国。魏国是战国初期的霸主,而且称霸战国七十多年。在战国初期的时候魏国占领了秦国的河西之地,让秦国几十年不敢东出。一直到秦惠文

  •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不用田单?赵王:你不看看他懂兵法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长平之战赵国真的有40万人吗,田单在赵国的表现,长平之战赵国二十万人为何不突围

    [var1]那么问题来了,当时赵国没有名将了吗?赵王为什么一定要用赵括来代替廉颇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时虽然赵奢已死,但以火牛阵大破燕军的田单还在赵国。那么,赵孝成王为何不用田单代替廉颇呢?因为在赵孝成王看来,田单根本就不懂兵法!他又怎会让一个不懂兵法的人来指挥这场关乎国运的大决战呢?[var1]

  • 战国七雄打数百年仗都不缺粮,为什么孔明总缺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孔明为什么缺粮,战国时期的七雄现状,战国时期七雄实力排名

    孔明缺粮是有深刻原因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长距离运粮消耗巨大;其二、巴蜀子弟大部分上战场了,粮食产量不高。秦国之所以能以巴蜀作为粮仓,是因为秦国还有关中大粮仓,巴蜀的粮食主要通过长江供应伐楚之战的军队,并不用运回咸阳使用。另外战国时代的战争还可以取食于敌国,也就是攻占

  • 战国时期,齐国强大到什么程度?为何最后不战而投降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国时期的齐国有多强大,战国时齐国为什么强大,战国齐国君投降时嘴里含着啥

    [var1]第一,根据记载,在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力在七个国家排名首位。没有强大的实力不可能位居首榜,也从侧面说明人们认可齐国的实力。第二,齐国的地理环境好,靠近海,可以大力发展经济,资源也很丰富。所以,齐国是7个国家中实力最强的一个。第三,齐国是山东地界6个国家中的小队长,所以齐国的强横是必然的。齐

  • 战国时期的齐国是如何差点亡国的?苏秦和乐毅居功至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苏秦和乐毅,乐毅伐齐后齐国怎么样,战国齐国名将有哪些

    此时的齐国其实早就成了国际社会上的眼中钉,而且最主要的是他被秦国给盯上了,再加上苏秦策反了孟尝君,让国内纷争不息,实际上已经非常危险了。大秦帝国中的齐闵王[var1]而燕昭王经过了二十年的发奋图强,使得燕国的国力得到了全面恢复,此刻已经是兵强马壮,磨刀霍霍,只等最后一声号角了!燕国人的毁灭复仇模式已

  • 战国后期,面对赵国的生死存亡,乐毅为何会无动于衷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乐毅简历,春秋战国乐毅,燕昭王和乐毅关系

    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魏斯,魏国开国君主)手下的将领。曾率兵攻取中山(参见魏灭中山之战),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中山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所灭(参见赵攻中山之战),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乐毅少年聪颖,喜好兵法,赵国曾有人举荐他出来做官。到了武灵王在沙丘行宫被围

  • 秦国灭东方六国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为什么这样推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国灭六国的原因,秦国何时灭掉东方六国,秦国如何灭六国统一的

    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众所周知,秦国最后灭掉了另外的六国,但六国是怎样被灭的,它们灭亡的顺序又是怎样的呢?秦灭六国大致是按照先易后难和先北后南的顺序开始的。战国末期,齐国势力最弱小的就是韩国,所以,秦国从韩国开始了扫平六国的行动。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军进攻韩国,韩国

  • 战国七雄燕国的创立者,与周公旦、姜子牙齐名,柱国重臣召公奭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七雄中燕国的领导者,姜子牙和周公旦谁厉害,战国七雄燕国巅峰版图

    召公奭与姜子牙是同时代人,后世把他们与周公旦、毕公高并称为周初四圣。对于周公旦和姜子牙,我们再熟悉不过,那么与他们并称的召公奭又是何许人也呢?[var1]【召公出身】召公奭,姬姓,名奭,又称召康公。关于召公奭的出身,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召公奭是周文王的庶子,另一种说法认为召公奭是姬姓旁支。与

  • 战国七雄每个国家军队都很强,为什么秦军可以所向无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时秦军有多强,秦军在战国时期鼎盛有多少部队,战国楚军和秦军哪个厉害

    尤其是战国末期,秦国横扫六国,几乎没有对手。然而,秦之所以能够形成如此强大的战斗力,是有以下几个原因。[var1]第一,地理位置。秦在建国前没有领土。周王东移洛阳后,秦王被许诺将原周皇族的领土给他,而这一领土已经掌握在犬戎手中。因此,秦国建国的疆域是从戎狄部落手中打下来的。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秦

  • 战国七雄中,为何最先变法的是魏国,而不是其他诸侯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首先,在战国七雄中,魏国的“李悝变法”可谓最早进行的变法。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李悝变法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在位时,任用李悝为相,所进行的变法图强。对于李悝变法来说,主张选贤任能,赏罚严明,尽地力、平籴法。在此基础上,李悝变法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