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鸦片战争中,两江总督裕谦如何保卫定海?直至壮烈殉国?

鸦片战争中,两江总督裕谦如何保卫定海?直至壮烈殉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790 更新时间:2024/2/29 23:16:54

保卫定海

道光二十年(1840年)五月,鸦片战争爆发,六月英军强占定海,直接威胁江、浙。当时,裕谦以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他反对妥协,坚持抵抗侵略。奏请添铸火炮,建造炮台,加强江苏沿海防御,尤其重视宝山、上海的备战。

裕谦

亲临驻军,按营查验,特别称赞江南提督陈化成不分寒暑,与士卒同甘苦,治军号令严明,训练部属演放炮位,皆能致远有准。八月,英军兵船环绕崇明,居心叵测,裕谦署两江总督任内督率镇将埋伏兵勇,兵民同心协力,持械以待,毫无懈志。

裕谦自道光二十一年二月七日,他一方面认真督办浙江防务,一方面继续和广东的妥协、投降派斗争。八月十二日,英国侵略军3万多人分乘29艘军舰,大举入侵定海。裕谦,亲自指挥三总兵,率5000兵勇与侵略军浴血奋战6昼夜,痛歼英军一千数百人,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但是,定海提督步云拒不执行裕谦“相机援应”的命令,并建议裕谦对方求和,被裕谦严词拒绝。又因裕谦对敌军集中优势兵力,强攻定海的严峻形势估计不足,终因寡不敌众,葛云飞、锡朋、郑国鸿三镇总兵和多数兵勇壮烈牺牲。十七日,定海再度失守。

英勇殉国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凌晨,英国侵略军舰队分两路,每路数千人,同时进犯金鸡山和招宝山。裕谦临危不惧,召开官兵宣誓,兵士气高昂。他登上招宝山督战,誓死与镇海共存亡。官兵奋勇抗敌,击毙英军数百人。裕谦在城头一面指挥守军向侵略者猛烈开炮,一面命令总兵谢朝恩集中兵力合击。 经过几个回合的战斗,毙敌多人。这时,裕谦决定改分路迎敌为扼守合击。英军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从金鸡山、招宝山背面的小港口强行登陆,从金鸡山后占领山梁,又从招宝山后绕到山前,配合舰队炮击,构成三面夹攻之势。招宝山、金鸡山失守,几乎全军覆没。英军占领威远城,用大炮俯轰镇海,掩护英军攀梯登城。

是日晚,裕谦看到败局难以挽回,便令江宁副将丰申泰护理钦差关防各印迅离镇海,将关防各印送交浙江巡抚衙署。随后,裕谦向西北朝廷叩头谢罪后,跳入沉泮池,以身殉国。

参考资料:《清史稿·裕谦传》

更多文章

  • 曾国藩靠曾国荃,曾国荃靠李臣典,李臣典有什么战功?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曾国荃与曾国藩关系,曾国藩死后曾国荃怎样,曾国藩和曾国荃谁更厉害

    英勇善战十八岁从军,最初是王珍的部下,后随曾国荃支援江西,隶属于湘军吉字营。咸丰八年(1858),战于江西吉安南门外,曾国荃遭遇重创,李臣典勇猛争先,追杀太平军至永丰、新淦。曾国荃奇其勇,破格提拔他为宝庆营守备。在随后收复景德镇、浮梁的战役中,李臣典皆为先锋。咸丰十年(1860),从战小池驿,晋升都

  • 磨盘山血战,叛将吴三桂如何躲过南明大将李定国对他的致命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磨盘山之战吴三桂,吴三桂与李定国之战,李定国为何败给吴三桂

    1659年(南明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二月二十一日,清军渡过怒江逼近腾越州,大将李定国决定利用地势的优势伏击清军。部署已定,清朝的满汉军队在吴三桂等率领下进入伏击区。正在这一决定胜负之际,明光禄寺少卿卢桂生叛变投敌,把埋伏的机密报告吴三桂。双方展开一场恶战,清将固山额真沙里布等被击毙,明将窦名望

  • 纯妃陵墓打开后,意外揭开一段皇室丑闻,乾隆究竟有多狠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废后陵墓,乾隆为何没有纯妃棺木,乾隆对纯妃有多狠

    古代皇室的人去世,都会修建专门的陵墓。身份越尊贵的人,所陪葬的宝贝就越多。然而这些流传下来宝贝,让很多人都非常的想要据为己有。一旦盗墓成功,所得到的宝贝是几辈子也花不完的。但是我们也会有专门的考古学家,通过挖掘陵墓,从而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其中乾隆最宠爱的妃子之一纯妃的陵墓被打开以后,竟然意外的发

  • 拥兵10多万的咸丰帝,面对仅2万的洋人,为何就逃往热河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咸丰帝到底有多可怕,咸丰帝为什么这么怕西方列强,咸丰帝历史事件

    上图_ 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后然而,作为明、清两大帝国的首都,北京城经过几百年的经营,其城防不可谓不坚固,驻军又不可谓不多,加之清军主场作战、以逸待劳,咸丰完全有条件像当年的明代宗那样组织一场荡气回肠的北京保卫战,或许能一举扭转战局也未可知。可是,在面对区区2万余敌军、且其兵锋尚未抵达北京城下时,坐

  • 明朝的覆灭,最主要的原因不在君王,而在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覆灭的十大因素,明朝衰败从哪位皇帝开始,明朝最终衰败的原因

    可能正是因为明朝君王的平淡,很少有什么功绩流传下来,所以后世编撰起来更加容易一些,说起明朝的历史,自然离不开他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这个人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回过头,我们看看整个中华5000年的历史当中,大部分在诸侯中脱颖而出的都是以前的贵族,或者父辈就曾经是达官显贵,还像朱元璋这样,由一个普

  • 洪武年间倭患盛行,日本还斩杀明使,朱元璋为什么不东征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为何不东征日本,朱元璋打日本的原因,朱元璋为什么把倭国设为不征之国

    洪武元年,朱元璋派永嘉侯朱亮祖镇守广东,并且发书给日本诸国(当时日本处于分裂时期)希望建立友好关系,双方一起消灭倭寇。不过,日本却装糊涂,说倭寇是九洲海贼所为,日本政府压根就不知道。洪武二年,朱元璋又派使臣出使日本,“两国相交、不斩来使”,日本竟然斩杀明使。朱元璋勃然大怒,史书记载“帝愠甚”,虎将李

  • 此人对朱元璋一个小小的善举,换来家族300年荣华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还专门找寻当年的救命恩人,朱元璋一生最大的功绩,朱元璋最惨的下场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一位农民皇帝,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其实朱元璋的童年已经不能用不好来形容了,而是十分的惨!朱元璋小时候每天生活在自家祖传的茅草房中,这个茅草房采光极好、冬凉夏暖,冬天刺骨的寒风轻易刮进屋里,夏天有闷热潮湿、蚊虫遍地。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朱元璋家里已经不是穷了而是惨,所以他很小就找

  • 王安石为官清廉,为何他却举荐了一位小人,自己还被反咬了一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安石个人简介,王安石40首诗,关于王安石做官的评价

    邓绾,字公约,成都双流人。宋史里写他年纪轻轻就考中进士,并且殿试成绩是礼部第一,要知道宋朝是极其重文轻武的一个朝代,而且北宋人口众多。有别于隋唐,北宋的科举制度相对公平,除了门阀世家,其他阶层的人也有机会通过考试改变命运,所以宋朝的科举竞争非常激烈,真可以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不仅学业出色,邓绾

  • 只因井中一物,明朝丞相被满门抄斩,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杀功臣时漏掉此人,朱元璋废丞相的直接原因,朱元璋为什么要将其满门抄斩呢

    朱元璋在晚年时期,为了能让太孙朱允炆安坐江山,发动了很多次大狱,其中有很多功臣都是被这样杀掉的。而其中一个左丞相,因为井里面取出一物,直接被抄了满门,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位左丞相就是明朝的开国功臣胡惟庸,在1377年的时候升任了左丞相,本来这个位置应该是两个人的,一左一右,不过杨宪被杀了以后,就

  • 明朝皇帝中少有的大度皇帝,甚至,连杀死自己母亲的仇人都能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最昏庸的皇帝排行,明朝最残暴皇帝是谁,明朝皇帝最悲惨的下场

    万喜就是惆怅的那个人,为何呢?万喜是前任皇帝最宠爱的妃子万贵妃的亲弟弟,父亲万贵,除万贵妃一个姐姐外,还有万达、万通两位弟弟。父亲万贵与两位弟弟均在锦衣卫处当差,万喜为军人。而万贵妃又是害死明孝宗亲生母亲的凶手,所以,万喜的担忧不无道理,他害怕新皇帝复仇,伤害他们万家。对于母亲被杀害,明孝宗朱祐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