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只因井中一物,明朝丞相被满门抄斩,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做?

只因井中一物,明朝丞相被满门抄斩,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889 更新时间:2024/1/23 22:05:28

朱元璋在晚年时期,为了能让太孙朱允炆安坐江山,发动了很多次大狱,其中有很多功臣都是被这样杀掉的。而其中一个左丞相,因为井里面取出一物,直接被抄了满门,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位左丞相就是明朝的开国功臣胡惟庸,在1377年的时候升任了左丞相,本来这个位置应该是两个人的,一左一右,不过杨宪被杀了以后,就只有左丞相一人了,所以这个位子按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让人羡慕的。

但谁也摸不准皇帝的心思,为了能安稳的活着,胡惟庸办事一直都很小心,不仅把朝廷里外都打理得很好,还很小心谨慎,得到了朱元璋的喜爱和信任。

这样时间长了,就算是再小心翼翼,也会飘点,胡惟庸就是这样,当了多年的左丞相,让他有了些骄奢气,一些不用麻烦朱元璋的事情,就会自己决定,这样一是为了能给自己加功绩,二也是手里的权力长了,自觉没有什么问题。

时间长了,一些在奏折里面说他坏掉的,都被他悄悄处理掉了,很多想要得到提点,还有贪图名利的人,也就聚集了过来,开始用一些金银财宝去贿赂他,对于他的这些所做所为,刘伯温有所耳闻,所以在谈到胡惟庸的时候,刘伯温说了他的不是,结果这件事情就被胡惟庸知道了。

小心眼的胡惟庸记下了这个事情,等1375年的时候,刘伯温染上了风寒,朱元璋为了表示关心,就让胡惟庸去看看,结果胡惟庸不仅没有关心病情,反而暗中让御医下毒,想借着这个风寒的机会,把刘伯温给除掉。

刘伯温对于不知情,也没想到胡惟庸这么坏,就按着方子服药,结果病情不见好转,还越来越严重了,感觉肚子里面,就像是几块大石头都挤在了一起,痛苦的刘伯温这才发现事情不简单,于是告诉朱元璋,面对刘伯温的话,朱元璋不仅没有主持公道,反而淡淡的说了一句知道了,就让刘伯温去好好休息。

不久以后,刘伯温病逝,胡惟庸再没了顾忌,认为自己的行为天衣无缝,没有人追究,便开始与太师李善长勾结在了一起,还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了李善长的侄子李佑,让双方的联盟变得更坚固。

有了这样的实力后,上门的人越来越多,就连老家院子里面的水井,都长出了石笋,浮出了水面数尺之高,这个景色确实不多见,如果当成是个新鲜的玩意,倒也没什么,偏偏有人想拍马屁,说这是祥瑞之兆,甚至还说,见过胡惟庸的祖坟上面,晚上会有火光出现,这是天生异象,是好事。

胡惟庸这个时候早就飘了,对于这些马屁,不仅没有深究,反而觉得舒服,认为这真的是好兆头,会有财源不断过来的,正是高兴的时候,儿子却出了意外,原来儿子坐着马车,在市上飞驰,结果因为太快,摔下马车,当场就给摔死了,生气的胡惟庸下令,把车夫立即处死,来为儿子报仇。

朱元璋知道这个事情后勃然大怒,但还没有杀死胡惟庸的念头,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又听说了胡惟庸老家的那些异乡,心里开始起疑,最后,朱元璋认为胡惟庸有谋反的意图,下令把胡惟庸全家都给满门抄斩了。

这件个所谓的祥瑞,不仅没有让胡惟庸发财,反而丢了儿子的性命,也丢了全家的性命,说到底这也是胡惟庸太贪心了,在发生祥瑞的时候,如果能及早上报,或是直接封口,不让人们把这件事情说出去,也不会有后面朱元璋的猜忌。

还有就是胡惟庸多年来,一直都只有自己一个丞相,让其野心变得膨胀,尤其是在谋杀刘伯温的时候,不仅没有得到处罚,反而一点事儿都没被发现,这样铲除的不仅是异已,还把自己心中的那个谨慎之心,彻底给铲除没了。

失去了枷锁的胡惟庸,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只要不是会影响国家的大事,根本用不着皇帝来出手,面对身边那些拍马屁的人,也没有去想到底这话说出去,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甚至觉得皇帝连自己杀刘伯温的大事都没查到,又怎么会关注这些小事呢。

正是因为这些想法堆积在一起,才让胡惟庸变得肆无忌惮,甚至面对儿子的死,会直接处死车夫,根本没想过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能在胡惟庸的眼里,就算是处死车夫,也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小事,皇帝是不会去管的。

结果,胡惟庸却忘了朱元璋生性多疑,对于什么事情都会多想,只要是有疑的事情,就一定会除掉。就算是刘伯温的事情,不查不是因为喜欢胡惟庸,而是不想去查,更对刘伯温的死没有太多想法,也许还会觉得不错,也是有可能的。

而对于胡惟庸的所作所为,在皇帝的眼里,就算是贪点或是不够好也没关系,只要对自己没有威胁就行了,但等有了祥瑞说法后,性质就变的不同了,传言时间长了,外面的百姓就会有想法,即使暂时对自己没威胁,等新皇上位就不一定了,权力会带来很多麻烦。

正是因为有着这些深层次的原因,才让朱元璋有了想法,下次决心把这个左丞相胡惟庸也给除掉,即使知道胡惟庸暂时没有这些想法,但权力不断扩大,总有一天会威胁到皇室威严,等到那个时候再除掉就麻烦了,不如一次性到位,直接斩草除根。

古往今来,凡是让皇帝心生猜忌的臣子,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胡惟庸当然也不会例外。只要朱元璋不再信任,有了别的想法,处置也是迟早的事情,这些事情的发生,也只能说是胡惟庸自己导致的结果。

更多文章

  • 明朝皇帝中少有的大度皇帝,甚至,连杀死自己母亲的仇人都能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最昏庸的皇帝排行,明朝最残暴皇帝是谁,明朝皇帝最悲惨的下场

    万喜就是惆怅的那个人,为何呢?万喜是前任皇帝最宠爱的妃子万贵妃的亲弟弟,父亲万贵,除万贵妃一个姐姐外,还有万达、万通两位弟弟。父亲万贵与两位弟弟均在锦衣卫处当差,万喜为军人。而万贵妃又是害死明孝宗亲生母亲的凶手,所以,万喜的担忧不无道理,他害怕新皇帝复仇,伤害他们万家。对于母亲被杀害,明孝宗朱祐樘记

  • 太子朱标育有五子,朱允炆下落不明,其余四子朱棣如何处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怎么对待朱允炆的妻子和孩子,朱标要是没死朱棣还敢反吗,朱标朱允炆朱棣的关系

    作为一名太祖朱元璋的长子,太子朱标膝下育有五子,也是明惠宗朱允炆之父。太子朱标生性温和,而且也是为人儒雅、本性良善,对兄弟十分友爱。在其他兄弟犯错之后,也会帮忙在中间调和,而朱棣性格与朱元璋最为相似。在洪武二十五年,也就是1392年,朱标自视察山西回来之后,因风寒过世。葬于孝陵东侧,1399年,被追

  • 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从规模和影响力来讲,哪个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宋江和方腊的叛乱,宋江灭了北宋方腊吗,历史上真实的宋江和方腊的叛乱

    宋江起义:宣和元年(1119年)至宣和三年(1121年)北宋末年,朝廷为了解决财政困难,遂将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归“公有”,对入湖捕鱼、采藕、割蒲的百姓根据船只大小收取重税,并对违禁者以盗贼论处。然而,本就贫苦的百姓哪里承受的起税赋,靠水吃水的百姓生活无着,对朝廷的不满开始集聚到了极点。宣和元年(

  • 甘肃有个完颜村,是金兀术的后代避谈岳飞,现在都是汉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完颜兀术是什么民族,真实的完颜兀术,金国第一名将完颜兀术

    建立金国是女真人,起源于中国的东北,靠渔猎为生,战斗力非常的强悍,本来契丹人的战斗力已经很强了,但是面对女真人依然不是对手,这其中当然也有契丹人腐化的原因,当时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女真人不满万,满万则无敌于天下。开创金国的是完颜阿骨打,也就是说完颜氏是金国的皇族,众所周知,清朝其实也是女真人建立的,

  • 历史故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邓愈明朝开国功臣,邓愈最后的下场,真命天子五虎将中邓愈第几集出现

    1333 年农历二月十五,邓愈出生在泗州虹县(今安徽省泗县)龙须里,他的父亲邓顺兴为其取名邓友德。邓顺兴是一个重气节,讲义气的人。元朝末年,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乡人们通常会自发组织起来进行团练,以取得自保能力。邓顺兴被乡人推为团练,率领人马,保境安民。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中,

  • 明朝趣闻:用兵如儿戏,皇帝当起了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皇帝自封大将军,明朝倪姓大将军,明朝历史上的七次大胜仗

    明武宗非常喜欢宣府(今河北宣化)的镇国府,甚至称那里为“家里”。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立春,武宗在宣府,照例要举行迎春仪式。在以往的迎春仪式中,用竹木扎成架子,上面排放些吉祥图案,进献给皇帝,谓之“进春”。这一次,明武宗亲自设计的迎春仪式,花样百出。明武宗命人准备了数十辆马车,车上面满载妇女与

  • 岳飞给前妻五百贯安家费,会不会太小气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岳飞一生娶了几个老婆,日本人为何崇拜岳飞,李承晚与岳飞

    金兵打到了岳飞的家乡,刘氏和婆婆姚氏失散了。兵荒马乱的岁月,一个与家人失去联系的妇女,要活下去很难。刘氏为了活命,不得不改嫁他人。若干年后,岳飞成为手握重兵的大将。刘氏听说岳飞发达了,想与岳飞破镜重圆。刘氏把自己的遭遇告诉韩世忠,韩世忠把这件事情启奏了宋高宗。宋高宗发书信,问岳飞打算如何处理发妻刘氏

  • 朱元璋巧借沈万三巨宝,为耍赖不还钱,南京从此不打五更鼓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小重八的少年生活极其悲催,老家出了饥荒,他父母、大哥、侄子相继饿死,他家穷得连给家人买棺材的钱都没有,还是邻居可怜送了他块儿墓地才草草地下葬了家人。后来重八为了活着就决定去庙里当和尚,离他家最近的就是安徽凤阳城里的皇觉寺。这里得插一句,古时候的寺庙一直享有超国民待遇,比如拥有田产却不用交佃税,有大笔

  • 岳飞各方面都胜过关羽,为何古代的武圣却是关羽,而不是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岳飞跟关羽谁厉害,关羽与岳飞谁最忠义,岳飞和关羽谁能当武圣

    “武功高强”的意思,不仅仅是指个人打起来很厉害,而且其指挥作战的能力也很厉害。作为一个将领,指挥作战的能力,还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岳飞塑像)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岳飞和关羽,显然岳飞更适合当武圣。为什么说岳飞更适合当武圣呢?岳飞自身武艺高强,这点毋庸置疑。毕竟岳飞是从底层一步步冲上去,成为军队统帅的。

  • 透过《清平乐》看宋朝“士大夫”的政治生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平乐中反映的宋朝经济社会生活,清平乐在宋朝的真实生活,清平乐中的宋朝是真的吗

    《清平乐》文彦博剧照封建“士大夫”是由“士”经漫长发展而来,是从奴隶社会下的官员身份通过功能分化逐渐形成,是以“礼”为文化基因的政治变迁而形成,更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之要求的必然结果。在汉朝的典籍之中,“大夫”的社会地位是高于“士”的,如《荀子》记载:“大夫士有常宗”,又比如《吕氏春秋》中曰:“大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