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安石为官清廉,为何他却举荐了一位小人,自己还被反咬了一口?

王安石为官清廉,为何他却举荐了一位小人,自己还被反咬了一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929 更新时间:2023/12/17 10:27:35

邓绾,字公约,成都双流人。宋史里写他年纪轻轻就考中进士,并且殿试成绩是礼部第一,要知道宋朝是极其重轻武的一个朝代,而且北宋人口众多。

有别于隋唐,北宋的科举制度相对公平,除了门阀世家,其他阶层的人也有机会通过考试改变命运,所以宋朝的科举竞争非常激烈,真可以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

不仅学业出色,邓绾的仕途也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殿试后不久他就被升迁为员外郎,到了神宗熙宁三年的冬天,邓绾又升任宁州通判。

要知道通判是略低于知州的地方长官,同时又有监察官吏的权利,号称监州,已然是一员封疆大吏。不过年轻的宁州通判仍不满足,他的目标是东京开封府,北宋的政治中心。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深受宋神宗信赖的安石推动的改革,由于伤害到了很多既得利益集团,再加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导致改革遇到了阻力。这时民意汹汹,改革派极需扩充兵员,壮大自己的力量。

邓绾此时就通过他敏锐地政治嗅觉嗅到了一丝机遇,于是他马上上书表示,各地一派歌舞升平,大街上都是锣鼓喧天、鞭炮起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那些反对声音都是保守派造的谣。

通过表态支持改革,他就与王安石搭上了线,此后他经常与王安石书信来往,二人眉来眼去,情到浓时王安石终于将他引荐给了宋神宗。宋神宗与邓绾交谈之后,也对他的能力给予了肯定,马上又将他升职,担任宁州知州。

一般人听到这个消息,那还不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屁颠屁颠上任去了。可是邓绾一听马上就把脸拉下来了,他说召见我的时候这么着急,怎么能让我就这样回去呢?

对方看出他不满,就问他你想要什么官位呢,邓绾回答道,怎样也得是馆职。他的意思其实就是不管怎么样也要进中央。

没想到第二天他又升职了,并且如愿以偿的留在了东京。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官位,可想而知当时的舆论会怎样讥笑他。他的一些同乡也中肯的评价——“无耻”。没想到他心态很好,还笑呵呵的答道“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

邓绾在东京大展拳脚广施抱负,很快取得了一些成绩。可惜好景不长,王安石被保守派击败,被迫离开朝廷。可是这时邓绾不仅没拉兄弟一把,反而落井下石,和吕惠卿一同对王安石的新政进行打击。

但是宋神宗没过多久又为王安石平反,并且再次任命他为宰相。邓绾真是将两面三刀发挥到了极致,急于王安石谄媚的他,又将弹劾他新大腿吕惠卿的本子递了上去,还建议皇帝重用王安石的儿子。

这下子不仅宋神宗就连王安石都恶心坏了,北宋朝廷要是还继续留着他在开封府,那口味就太重啦。于是宋神宗将他调去做了地方官,这就是眼不见为净。

那么这样的卑鄙小人王安石就看不穿吗?王安石用小人的原因有这么几个:首先邓绾在能力上是过得去的,北宋的科举考的是策论,而且通过王安石与宋神宗的面试也确实认可他的能力,从效果上看也确实推动了新法的实行。

再一个他是从外面调进来的,和保守派的联系不深。最后他够听话,听话的原因是他够无耻,他目的很单纯就是升官,而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王安石的改革荆棘遍地,正需要这种“光屁股打狼,胆大不要脸的”二者一拍即合,邓绾受到重用也就顺理成章了。

更多文章

  • 只因井中一物,明朝丞相被满门抄斩,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杀功臣时漏掉此人,朱元璋废丞相的直接原因,朱元璋为什么要将其满门抄斩呢

    朱元璋在晚年时期,为了能让太孙朱允炆安坐江山,发动了很多次大狱,其中有很多功臣都是被这样杀掉的。而其中一个左丞相,因为井里面取出一物,直接被抄了满门,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位左丞相就是明朝的开国功臣胡惟庸,在1377年的时候升任了左丞相,本来这个位置应该是两个人的,一左一右,不过杨宪被杀了以后,就

  • 明朝皇帝中少有的大度皇帝,甚至,连杀死自己母亲的仇人都能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最昏庸的皇帝排行,明朝最残暴皇帝是谁,明朝皇帝最悲惨的下场

    万喜就是惆怅的那个人,为何呢?万喜是前任皇帝最宠爱的妃子万贵妃的亲弟弟,父亲万贵,除万贵妃一个姐姐外,还有万达、万通两位弟弟。父亲万贵与两位弟弟均在锦衣卫处当差,万喜为军人。而万贵妃又是害死明孝宗亲生母亲的凶手,所以,万喜的担忧不无道理,他害怕新皇帝复仇,伤害他们万家。对于母亲被杀害,明孝宗朱祐樘记

  • 太子朱标育有五子,朱允炆下落不明,其余四子朱棣如何处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怎么对待朱允炆的妻子和孩子,朱标要是没死朱棣还敢反吗,朱标朱允炆朱棣的关系

    作为一名太祖朱元璋的长子,太子朱标膝下育有五子,也是明惠宗朱允炆之父。太子朱标生性温和,而且也是为人儒雅、本性良善,对兄弟十分友爱。在其他兄弟犯错之后,也会帮忙在中间调和,而朱棣性格与朱元璋最为相似。在洪武二十五年,也就是1392年,朱标自视察山西回来之后,因风寒过世。葬于孝陵东侧,1399年,被追

  • 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从规模和影响力来讲,哪个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宋江和方腊的叛乱,宋江灭了北宋方腊吗,历史上真实的宋江和方腊的叛乱

    宋江起义:宣和元年(1119年)至宣和三年(1121年)北宋末年,朝廷为了解决财政困难,遂将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归“公有”,对入湖捕鱼、采藕、割蒲的百姓根据船只大小收取重税,并对违禁者以盗贼论处。然而,本就贫苦的百姓哪里承受的起税赋,靠水吃水的百姓生活无着,对朝廷的不满开始集聚到了极点。宣和元年(

  • 甘肃有个完颜村,是金兀术的后代避谈岳飞,现在都是汉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完颜兀术是什么民族,真实的完颜兀术,金国第一名将完颜兀术

    建立金国是女真人,起源于中国的东北,靠渔猎为生,战斗力非常的强悍,本来契丹人的战斗力已经很强了,但是面对女真人依然不是对手,这其中当然也有契丹人腐化的原因,当时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女真人不满万,满万则无敌于天下。开创金国的是完颜阿骨打,也就是说完颜氏是金国的皇族,众所周知,清朝其实也是女真人建立的,

  • 历史故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邓愈明朝开国功臣,邓愈最后的下场,真命天子五虎将中邓愈第几集出现

    1333 年农历二月十五,邓愈出生在泗州虹县(今安徽省泗县)龙须里,他的父亲邓顺兴为其取名邓友德。邓顺兴是一个重气节,讲义气的人。元朝末年,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乡人们通常会自发组织起来进行团练,以取得自保能力。邓顺兴被乡人推为团练,率领人马,保境安民。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中,

  • 明朝趣闻:用兵如儿戏,皇帝当起了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皇帝自封大将军,明朝倪姓大将军,明朝历史上的七次大胜仗

    明武宗非常喜欢宣府(今河北宣化)的镇国府,甚至称那里为“家里”。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立春,武宗在宣府,照例要举行迎春仪式。在以往的迎春仪式中,用竹木扎成架子,上面排放些吉祥图案,进献给皇帝,谓之“进春”。这一次,明武宗亲自设计的迎春仪式,花样百出。明武宗命人准备了数十辆马车,车上面满载妇女与

  • 岳飞给前妻五百贯安家费,会不会太小气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岳飞一生娶了几个老婆,日本人为何崇拜岳飞,李承晚与岳飞

    金兵打到了岳飞的家乡,刘氏和婆婆姚氏失散了。兵荒马乱的岁月,一个与家人失去联系的妇女,要活下去很难。刘氏为了活命,不得不改嫁他人。若干年后,岳飞成为手握重兵的大将。刘氏听说岳飞发达了,想与岳飞破镜重圆。刘氏把自己的遭遇告诉韩世忠,韩世忠把这件事情启奏了宋高宗。宋高宗发书信,问岳飞打算如何处理发妻刘氏

  • 朱元璋巧借沈万三巨宝,为耍赖不还钱,南京从此不打五更鼓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小重八的少年生活极其悲催,老家出了饥荒,他父母、大哥、侄子相继饿死,他家穷得连给家人买棺材的钱都没有,还是邻居可怜送了他块儿墓地才草草地下葬了家人。后来重八为了活着就决定去庙里当和尚,离他家最近的就是安徽凤阳城里的皇觉寺。这里得插一句,古时候的寺庙一直享有超国民待遇,比如拥有田产却不用交佃税,有大笔

  • 岳飞各方面都胜过关羽,为何古代的武圣却是关羽,而不是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岳飞跟关羽谁厉害,关羽与岳飞谁最忠义,岳飞和关羽谁能当武圣

    “武功高强”的意思,不仅仅是指个人打起来很厉害,而且其指挥作战的能力也很厉害。作为一个将领,指挥作战的能力,还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岳飞塑像)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岳飞和关羽,显然岳飞更适合当武圣。为什么说岳飞更适合当武圣呢?岳飞自身武艺高强,这点毋庸置疑。毕竟岳飞是从底层一步步冲上去,成为军队统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