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比较2人的军事能力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比较2人的军事能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090 更新时间:2023/12/15 8:28:43

矛盾最突出的地方,不就是”军事指挥水平“的高低嘛?

故以正史为依据,客观、有逻辑的分析一下2人的军事能力。《演义》?呵呵,那还用提吗?

一、先解决根本问题,讲一些最简单的逻辑

”宣王粉“最占得住脚的理由

无非是:无论”武侯粉“怎么吹,从战略层面,最终的结果就是司马懿耗死了孔明。你说我闭门不出也好、”畏蜀如虎“也罢,那都是仲达忍辱负重、在下一盘大棋,进攻好能赢得比赛?防守好才能夺得冠军!!!

我是自己死的,跟你有什么关系

那么讲几个最简单的逻辑。众所周知,陇西一片平原,正规的

雍凉骑兵为什么不敢出战,

与蜀国的山地兵下下场子?反倒是只守不攻,亦步亦趋?兵法曰:击其惰归。向来是守中带攻、防守反击。历数”武侯“五伐,”宣王“什么时候又攻过了?

纵观古今战例,如韦公之于玉璧、张巡之于睢阳、周郎之于赤壁,堪称防守大师者,最重要的一个前提:都是

在整体实力弱于对手下的无奈之举。

但堂堂的大魏,有何脸面说自己实力弱?又或者是魏国众不敌寡、还是骑兵斗不过步兵?

蜀有百万之众?

战争是人类社会中最复杂的组织形式。即使是实力明显强于对手,也不一定说能稳操胜券。古往今来,在没有必胜把握时,一国之军事统帅往往不愿选择主动进攻,是因为

进攻方会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兵法曰:入重地者,深入则专。

尤其是在1800年前,没有电台、电报,电话,稍有差失,更是谬之千里。这也是兵法中最浅显的“十而围之、五而攻之”的道理。武侯五伐中原,在战略上采取攻势,承受的是比防守方更多的风险,

讲诸葛亮穷兵黩武、不自量力

的,他会不清楚这?

我呆在家岂不是更舒服?

对应的,只可能是更为强大的军事组织能力。苏联元帅科涅夫说:撤退战是所有战役钟最复杂、最难组织的形式。五次北伐,蜀军

5次撤兵,也没有出现一次崩溃。

反倒是防守方没有失败,被列为可以鼓吹的凭据,岂不是更不讲道理?

二、再对比前后反差,看一下司马懿的转变

司马懿的军事才能,不可谓不强。最有名的3次指挥作战——上庸擒孟达、辽东破公孙、三叛平王凌。其中,上庸一役:孟达料宣王1个月到。他8日即至,围之,

待敌内讧而破城。

辽东战场:

明攻围堑,暗渡辽水,

下襄平,围点打援。

速度快

在兵力和地利都不讨好的情况下,行军五个月,千里制敌,转亏为盈。平三叛:王凌撒谎说东吴有事,实乃讨兵符要兵权。仲达

明面上不露声色,暗地里9天强行军

下淮南,搞定。当然了,还有高平陵之变,也是以装病为托,骤然发难。

并欺骗大家说自己是为了国家大局考虑。待一众魏国旧臣反应过来,大局已然旁落。其实全国的兵权并不在他手上,此时他手握的不过3000死士而已。总体来讲,

其作战风格是快、是迅猛、是善于抓住破绽。

会装!

是出其不意和能看破一切的判断力。

然而,在对抗诸葛亮时表现又如何呢?事实上,在历史上2人交锋只有2次,也就是诸葛亮的第4、5次北伐期间,算得上司马懿与孔明之间堂堂正正的对决。他的这些能力还能管上用处吗?

1、迅捷能力。

诸葛亮4伐伊始。《晋书》:闻亮兵至,欲割上邽之麦。帝(司马懿)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割麦。吾两日兼行足矣。

结果:

郭淮、费曜等徼(巡逻遇)亮,亮破之,大芟其麦。帝寻亮于上封之东,敛兵固守,两军不得交。

2、破绽捕捉。

4伐时两军对峙。《汉晋春秋》:五月,帝使张郃攻南围。

结果:

亮使魏延等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帝还保营。4伐时诸葛亮粮尽退兵,司马懿派张郃追之。

结果:

《三国志》:(蜀军)与张郃战,射杀郃。

五伐中,战死最高军阶者

5伐时,孔明病故。《晋书》:会亮病卒,帝出兵追之。

结果:

扬仪乃反旗鸣鼓。将距帝近者,帝以穷寇莫之逼,于是蜀军结阵而去。时百姓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帝闻而笑曰:“吾料其生,不料其死也。”

3、出其不意。

4伐时,《汉晋春秋》张郃献计:以长计制之(诸葛亮),不宜进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帝不许,乃登山掘营,不肯战。众将皆请战,帝病之。众人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5伐对峙期,《晋书》:亮数挑战,帝不出。

你害怕就直说。是,我怕了

亮乃遗帝妇人之饰。帝怒,表请(天子)决战。天子不许,请辛毗而制之。姜维得知此事后,问这是啥情况?孔明叹道:

彼本无战心,岂有千里而请战邪!

总体来讲,与自己平生3场得意之作相比。

破辽东时候的速度哪里去了

(去3个月,破敌3个月,返程3个月)?夸下海口说2日便到,结果“边兵巡逻”折了费曜,麦子还被人收了。这才知道遇上对手,只得亦步亦趋地跟着,掘地守山望之,体现的是满满的纠结与恐惧。

控制能力孰强?

擒孟达时的捕捉

破绽

能力在哪里

(孟达是被自己人出卖,公孙渊是兵多粮少)?诸葛亮撤兵或者死了,总算是大破绽了吧?自以为抓住了蜀军的衰弱期,主动出击。结果第1次损失3000多人。第2次折了大将张郃。第3次半途而废,被当地老百姓耻笑。只好自嘲:死孔明不在我职权范围?

平淮南时的出其不意哪里

?(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使阴招)结果整整3年(231——234年)表面上的不动声色,成了真的龟缩不出。手下诸将都羞辱他:畏蜀如虎。他不出战。张郃说:

没见过小国入侵大国,大国打成像这样的

(坐失民望也)。

你不要脸,我们还要

他也不出战。到最后被当成女人羞辱,变成自己的统御度岌岌可危了,还是不敢出战。只好千里请表让曹睿来解决矛盾,才算勉强过关。

三、2人的真实差距

换一个角度,不管诸葛亮北伐失败的是由于马谡之败、还是粮尽之祸,司马懿既然深通兵法,历时数年之久未能“击其惰归”,亦未取得过丝毫战绩,岂不怪哉?而且以上引用,无论是

《汉晋春秋》《三国志》还是被诩为洗地官史的《晋书》。

唉,罢了,个人荣誉算什么

都是大大的晋国史书。说《演义》洗白诸葛亮的,这大晋国的官史、史官总该不得不信了吧?

司马懿为啥洗不白,因为没得洗啊。

2人的军事能力对比,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好比东亚某小强号称足球水平欧洲二流。

以为能凭借着欺负中国队的传控技术

,和欧洲传控始祖打对攻。结果发现对手不仅传控比自己强,身体、速度、力量更是完全碾压自己。当对手的实力超过自己的认知时,在亚洲不可一世的豪强,也只得默然回撤,转攻为守,亦步亦趋。

有代差,有什么办法

当司马懿终于明白自己的军事指挥水平与孔明有代差的时候,嘴巴上的自嘲,

怎可能掩饰住实际上的防守不敢反击?

宣王的军事指挥能力强不强?强,一流水平。陈寿不是评价了吗?“人杰也。”

总体来说,类似于王翦、高仙之、岳钟琪等人,靠着国家完备的兵力、强于对手的实力、丰富的资源储备,集中优势兵力,破其一点,

把应该打败的敌人打败,把应该做好的作业做出色

而已。当然了,为将者,能做到这点已属不易,实为善用兵者。

我跟孔明练过,能力提高了,放心

但遇上孔明如何?即使有完备的军力、9倍于对手的实力,更加丰富的资源,就像“宣王粉”说的一样,拿得出来的也只有“隐忍”和“养生”这样的优点了。武侯“内政为长”?对呀,内政105,军事100,

拿自己不擅长的军事能力对付93的司马懿嘛,绰绰有余了。

更多文章

  • 伪之大者王莽的上位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莽上位史,王莽上位之道是什么,王莽的升迁之路

    为此唐人白居易曾赋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便身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由此可见伪君子未露出庐山真面目时要比真君子真君子。王莽是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娘家侄儿。王家是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元帝在位时因为与皇后王政君关系冷淡,因此他只是象征性的循列加恩王家。汉成帝继位以后,王政君上升为

  • 姜维死后多年,他写给刘禅的密信才被发现,后人:孔明可以瞑目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姜维投降过给刘禅写过信吗,刘禅投降召回姜维说了什么,姜维写给刘禅的密信原文

    姜维一个三国最伟大的谋略家诸葛孔明的衣钵继承者,一个智勇双全,让诸葛亮一面之缘便决定传其衣钵,将其视为自己最优秀的继承者,将自己兴复汉室的重任托付的人,其到底经历了什么?其第二次投降的最终目的又到底是什么?扶不起的刘阿斗刘禅小名阿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刘阿斗,一个生在帝王之家,但却没有帝王之志的庸人。刘

  • 吕蒙杀了关羽后名气大增,为何突然暴毙?原因叫人疑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蒙斩杀关羽后为何突然而死,关羽死后吕蒙突然暴毙,为何吕蒙杀了关羽自己会死

    在关羽斩庞德,水淹七军擒于禁之后,名声达到了巅峰。书上说关羽“威震华夏”,关二爷的大名被千家万户争相传颂,连孙权为了讨好关羽也赶紧派人来提亲,结果被志得意满的关羽骂了个狗血淋头。由此怀恨在心,誓要收复荆州灭了关羽。从头到尾,关羽的战略方针都是没有错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曹魏。关羽虽然瞧不上吴国,但

  • 刘备过江迎娶孙尚香,为何非要带着赵云前去?其实诸葛亮这招挺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孙尚香诸葛亮关系,刘备入川赵云追赶孙尚香,孙尚香赵云

    到了南徐,两厢在甘露寺会面。孙权原本打算在此擒拿刘备,故而于佛寺中埋伏刀斧手,不料被子龙识破,借吴国太破此阴谋。众人宴饮时,“子龙带剑而入,立于玄德之侧”。可见赵云与刘备都是随身佩剑的,迎亲这种场合,不可能带大宗兵器,但是男子佩剑古以成风,故而并无不妥。关键是,赵云带的剑非同一般。与张飞擅使丈八蛇矛

  • 为什么说王莽是个穿越者?他做了什么事?为何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莽的历史评价,穿越者王莽他真的是穿越过去的吗,王莽是怎么样当皇帝的

    接下来,津城沐雨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 其一,王莽和“群众”息息相关的一些事迹。 现在不少人说我们是“基建狂魔”,而早在西汉末年,王莽就通过发动“群众”干过“基建狂魔”的事情。王莽掌权后,比较重视学者,当时他想在长安造一万套住宅供学者住,王莽通过发动“群众”的办法,居然仅仅用了二十天就完工了,颇

  • 战神吕布无敌手,赵云一生无败绩,谁更厉害?曹操十个字道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布顶几下赵云会哭,吕布赵云cp,历史上真实的吕布和赵云谁帅

    三国时期的武将,我们肯定要指向吕布。当年,虎牢关,可是刘关张三人大战吕布,刘备的战斗力不去谈,关羽张飞两人却都是豪杰!三国时数一数二的风云人物,他俩外加一个刘皇叔,居然没干赢吕布,还被他跑了?可见,吕布战斗力是很强,单打独斗,恐怕没人是他对手。而在后来,忽地出现了一个名叫赵云的男人,此人忠肝义胆,十

  • 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玄孙,是刘皇叔,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是汉景帝的几世孙,汉献帝封刘备为皇叔有这回事吗,刘备是汉景帝后代吗

    在我们的印象中,刘备是被曹操早就看中了的英雄,那时候真看得出是英雄吗?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玄孙,是刘皇叔,似乎是一个很有背景的人物,要成为成功的大老板,是有一定必然性的,果真如此吗?拨云方能见红日,淘尽黄沙能否见真金?首先,我们来看刘备的实际背景。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义演》,说法比较一致,

  • 为什么吕蒙杀了关羽之后,自己也突然死了?答案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蒙斩杀关羽后为何突然而死,吕蒙杀了关羽有什么影响,为何吕蒙杀了关羽自己会死

    我觉得吕蒙既不是《三国演义》这本书渲染的那样,是死于关羽阴魂索命,也不是死于孙权的黑手(阴谋论),而是累死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吕蒙是个典型的投机主义者,换句话说,吕蒙一生的成功靠的一是努力,二是大胆投机。而投机的后果就是最后连自己的命都丢了。为什么说吕蒙是个投机主义者呢?吕蒙非天纵英才之人,但是却有

  • 霍光的是非功过,作为西汉权臣,威震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霍光的功过,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权臣霍光,西汉权臣霍光对汉朝的贡献

    可惜霍光权倾中外,威震天下,风光一世,身前极尽富贵荣宠,身后却是夷族绝嗣,令读史之人,每每感慨不已。汉书作者班固给予霍光的评价如下: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霍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才三年,宗族诛夷

  • 汉代名将韩信,如果统一全国后向刘邦请辞当个老百姓命运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死后刘邦的下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完整版,做人学韩信做事学刘邦

    在战时刘邦的心中韩信的地位甚至于要高于张良和萧何。萧何有经世之才但对兵法武功并不见长,张良固然熟读兵法然而若要凭此让汉军将士信服尚属难事。唯有韩信能将实力本不如项羽军队的汉军化作一柄利器,总而言之韩信也是刘邦敢于与项羽争霸的信心基础中的一大部分,但韩信与刘邦的矛盾不可调和,在双方彼此需要时矛盾并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