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赤壁之战阻止了一个盛世的到来?估计连曹操本人也没这份自信

赤壁之战阻止了一个盛世的到来?估计连曹操本人也没这份自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295 更新时间:2024/3/5 21:32:33

第一,东汉末年的各路诸侯之间并没有什么道德高下之分,统一天下、创造治世,并非曹氏的“独家事业”。

确实,当时的曹操统一了北方,而且发展生产、恢复秩序,带给了人们久违的安居乐业。但他的那些对手们又何尝不是呢?

比如袁绍,曾经统一了冀、青、幽、并等河北四州,在当地推行德政、颇得民心(后来当他死后,河北百姓无不悲痛不已、如丧考妣);

刘表,身处乱世之中,单骑南下、平定荆州七郡,随后恩威并著、招诱有方,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吸引了大批中原士子前来投奔,荆州宛如乱世中的桃花源。

就算是孙氏兄弟,也统一了诸侯林立、战火不断的江东地区;至于刘备集团,后来也统一了西南。他们都在当地励精图治、恢复生产、发展文化,表现得并不比曹氏差。

至于曹操,虽在《述志令》里自称:“无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但这并不能作为他高人一等的理由。

董卓之后,曹操是对待寻常老百姓最为残暴的诸侯。在征讨陶谦期间,他的军队所到之处、大肆屠城,曾经“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官渡之战后,河北将士们投降后被曹操全部活埋,死者达到八万人。后世史学大家评价其“惨毒不仁,恶滔天矣。”

身为汉室臣子,曹操对于汉献帝同样歹毒。当初曹操“请”自己前往许都时,汉献帝已经洞悉其居心不良,曾表示:“君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说的已经很直白了:你要是真心辅佐,自然感激不尽;否则,就请高抬贵手、放我一马吧!

但曹操只是把汉献帝当作自己的工具而已。后来董贵人被杀前,由于其有孕在身,汉献帝苦苦哀求,却屡遭拒绝;华歆甚至还拖着披头散发、光着脚的董贵人,大大咧咧地从汉献帝身前走过。

这样不光明的政权,能被视为“盛世”的寄托?

第二,从客观历史背景来看,当时没人能创造盛世;就算曹操在赤壁之战获胜,这种局面也不可能出现

东汉末年、天下支离破碎,是各种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的必然结果。既有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不可调和的阶级冲突,也有士大夫集团不再拥护中央皇权、转而以家族利益为中心的现实驱动。甚至早在董卓之乱前,各地行政长官权力过大、早就形同诸侯,被地方官吏视为“主公”;“国家观念之淡薄,逐次代之以家庭。君臣观念之淡薄,逐次代之以朋友”,东汉后期,这种思想趋势逐渐明朗。

因此,农民发起的黄巾起义没有让东汉皇室垮掉,董卓的凉州兵马也逐渐在自相残杀中走向末路,但真正摧毁刘氏皇朝的,是那些本为臣子的世家大族、地方长官、名门贵士。

统治华夏大地400年、恩泽绵长的刘氏尚且被如此抛弃,依靠武力兼并对手的曹氏家族,难道就能在短期内混一宇内、再现盛世吗?情况只怕会更糟。武力也许能降服对手,但真要彻底解决由来已久的社会矛盾,只能靠时间和制度来逐步缓和、调整。

最典型的一个表现:曹魏并不具备团结、协调世家大族的能力。“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对于曹操的出身,当时的世家是真心瞧不上。而曹操也对此耿耿于怀,对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门阀世家刻意打压;他本想杀杨彪,但忌惮于其影响力,退而求其次除掉其子杨修,曾经劝阻他杀害杨彪的孔融也难逃一死。随后他推崇“唯才是举”,也正是为了对抗门第豪族。

而到了他的儿子曹丕执政期间,很快放弃了与门阀世家的对抗,改而推行九品中正制,等同于不得不承认了门第的特权。后来的魏明帝曹睿在位期间,虽然颇有明主之风,但短短几年后就沉迷享乐、大兴土木,曹魏政治逐渐流于严苛;在曹睿死后,司马氏联合了一些门阀事件,很快窃取了曹氏天下,但对于现实矛盾同样束手无策,仅仅几十年后就陷入了更严重的分裂与混乱。

由上可见,认为“赤壁之战阻止了一个盛世的到来”,是在是毫无理由、纯属臆测。曹操势力固然最强,但他并不是历史潮流的代言人;他占据绝对优势却败给孙、刘,本身就说明了他的历史局限性。同时,孙、刘两家同样为历史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不仅开发南方“荒蛮地区”,而且都为统一天下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认为:曹魏抵抗诸葛亮北伐,阻止了一个盛世的到来?

更多文章

  • 《大秦赋》版嬴政太仁慈?满口仁义道德,做起事来却狠辣无比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秦赋嬴政最后独白,大秦赋嬴政经典语录,嬴政事迹

    首先不可否认,《大秦赋》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正如一些网友所吐槽,想看的是秦始皇如何荡平六国,而不是一部宫斗剧。《大秦赋》的确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秦始皇与华阳太后一派、吕不韦以及嫪毐的宫斗,在节奏上稍显拖沓。但考虑到《大秦赋》总集数高达78集,勉强还是可以接受的。其次关于嬴政太过仁慈的观点,个人是不认同

  • 司马昭消灭蜀汉后,孤立的东吴,为什么还能坚持17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昭灭蜀时间,司马昭为何不攻打吴国,司马昭为什么能灭蜀

    一首先,对于东吴来说,之所以还能坚持17年,离不开长江之险的地理优势。在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在人口、士兵数量、经济等方面均远超蜀汉和东吴。而对于东吴和蜀汉,之所以可以抗衡强大的曹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险可守。就蜀汉来说,有山川之险,也即蜀道艰险,易守难攻。而就孙权建立的东吴,也有长江天险可守,这也是

  • 司马昭为什么不抢司马师的权力?不是不想,是不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师不死会杀司马昭吗,司马昭跟司马师谁厉害,司马师和司马昭啥关系

    在曹魏后期,人才凋零,其次当初追随曹操的老将大部分已经不在人世,因此,即使是司马家族专权,也是没有办法的。曹丕继位后,大肆的限制了宗亲的权力,因此曹魏后期,曹氏家族真正掌权的人没有几个。“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自古以来,争王位都是残酷的。虽然司马家族在后期掌管了曹魏,但是

  • 陈胜身边的那些武将们:吴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吴广是陈胜杀的吗,吴广帮陈胜,陈涉世家中陈胜和吴广的形象

    《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敌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按照这种说法,吴广与陈胜是等同级别的,都是这支戍守渔阳的队伍的屯长,但这支队伍有九百人,因此屯长可不只有陈胜吴广。《商君书·境内》:“五什一屯长,百人一将。”也就是说,在这支队伍中,至少还有十几名屯长和

  • 和珅如此贪腐,为何能纵横官场数十年不倒,看这三不贪你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珅的三大不贪,和珅从清廉到贪腐的转变,和珅为什么这么能贪8亿

    “二十亿两有奇,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阁臣,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税(岁)入而强。”意思就是:和珅的家产有二十亿还多,满清政府一年岁入不过七千万两,而和珅当了20年的阁臣,他的家产却比一国二十年岁入还多。就这样一个巨贪,为什么能够纵横满清官场数十年之久,看看他的“三不贪”原则,你就懂了。和珅绝

  • 清朝官职九门提督等于现代什么职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提督相当于什么,清朝湖广提督刘君辅,清朝提督的官职

    事实上,九门提督在清朝的职权包括但不限于京师治安这个领域。所谓的“九门提督”,事实上只是这个职务的简称,这个职务的全称叫做“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从这个比较拗口的官名,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官职的职能范围。所谓的负责巡捕,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长的业务职能:主要内容包括京城的治安维持、可以人口盘查以

  • 高级段子手雍正都批阅过哪些气死大臣的朱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雍正朱批从哪里看,雍正如何写朱批,雍正给湖广总督的朱批

    说到这位为国家之事日夜操劳的皇帝,就少不了他曾经批阅过的奏章,据统计,这些朱批加起来足足有一千多万字。这个数字放在那些治国一般的皇帝面前,绝对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当然,这些审批过的朱批风格也是千变万化的。一日,某大臣想要给这位皇帝送礼物,哪知雍正倒好,也不给人家一个台阶下,直接在朱批中写道:汝以朕

  • 红楼梦中三场暗恋故事,曹雪芹写尽暗恋的苦涩和人生的无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发生了哪些事,红楼梦谁最偏爱曹雪芹,红楼梦中曹雪芹的故事

    第一、贾宝玉对秦可卿的暗恋贾宝玉从小在万花丛中长大,阅过无数美女。但对于女孩子他就是想结交漂亮的女子,可以说仅仅是看颜值,但是对她们并没有什么什么非分之想。在秦可卿的判词中写出了贾珍跟贾宝玉对秦可卿有企图,而贾珍是明目张胆的侵犯了秦可卿,贾宝玉对秦可卿的企图仅仅是暗恋跟意淫。书中有写到贾宝玉陪着贾母

  • 《雍正王朝》里谁最老谋深算?纵观全剧,非康熙也莫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雍正王朝里谁最老谋深,康熙是雍正杀的吗,雍正王朝里隐藏得最深的人

    在《雍正王朝》中哪一个最老谋深算?现在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最老谋深算的就是康熙!首先《雍正王朝》是个很帮的剧,剔除把废太子胤礽写得太没用,以及邬思道很老练之外,其他差不多都合乎情理。可以说是清朝红楼梦了。在红楼梦中官场上的失利导致了贾府的衰亡,所以最终被人算计到废。而废太子的老师王掞也失败了。他身为“

  • 恭亲王:别超我哥哥的轿子,轿夫:是你哥哥,又不是我哥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恭亲王哥哥,清朝广州轿夫,慈禧西逃坐轿累死轿夫全过程

    在满清时期,轿子是人们用来攀比身份的一种工具,但是轿夫却常常用“超轿”的方式来互相攀比。一次,恭亲王奕訢在出行时就差点别这帮蛮横的轿夫害惨了,当时他正安心地坐在自己轿子里,偶然看到自己哥哥惇亲王的轿子也在前面。本来这种相遇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如果恰好路过打个招呼就好,大家谁也不冒犯谁。就是这个时候,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