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关羽同意江东联姻,还会大意失荆州吗?答案在这里!

如果关羽同意江东联姻,还会大意失荆州吗?答案在这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266 更新时间:2024/2/7 22:59:30

一 、 首先说下关羽出兵攻打樊城的大背景。关羽,被称为蜀汉集团的二号人物,地位仅次于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蜀汉和曹魏爆发汉中之战,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战争结束,战争结果是刘备占领汉中全境,而汉中地界的人口,被曹操全部迁走。七月,刘备上表自封汉中王,拔魏延为都督,镇守汉中。《资治通鉴卷六十八》记载:

“秋,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设坛场于沔阳,陈兵列众,群臣陪位,读奏讫,乃拜受玺绶,御王冠。”《三国志.蜀先主传》记载:“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於汉帝”,“於是还治成都。拔魏延为都督,镇汉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关羽出兵樊城。《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记载:“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在荆州背景下,《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冬十月(建安二十三年),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曹瞒传曰:是时南阳间苦繇役,音於是执太守(东里褒)〔东里衮〕,与吏民共反,与关羽连和”可知,侯音叛逃,与关羽有连和,曹仁受曹操命,正月出兵讨关羽,七月,关羽出兵反讨曹仁。

所以,关羽出兵樊城,讨曹仁,暂且不论是否受刘备诸葛亮指示,还是关羽自行为之,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出兵樊城讨曹仁,关羽和刘备诸葛亮之间,一定是达成了某种默契,而且是都认为很有必要的军事行动,因此历史背景下来说,关羽出兵樊城成为一种战略上的必然的选择。

二 、再说荆州的战略位置,荆州为蜀吴两家必争之地。诸葛亮在《隆中对》时就直接指出,“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由此可见荆州对于蜀汉的重要性,是两路出兵的一路。而对于东吴,荆州的战略位置同样重要,倘若失去荆州,东吴的长江防线就会失守,鲁肃曾进言孙权:“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三国志.鲁肃传》,此被称为吴版的“隆中对”。曹操虽也有心荆州,然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荆州就必然成为吴蜀两国的争夺焦点。这点在关羽出兵樊城之前,已经争夺的很激烈。“二十年(建安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三国志.先主传》。

三 、吴蜀联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三足鼎立才符合各自的要求,对于吴国来说,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哪一方做大了,都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用现在的流行语,叫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因此,当曹魏势大的时候,吴蜀要联合的,当刘备强大的时候,吴蜀联盟就要变成吴魏联盟了。因此在关羽刚开始发兵围困樊城时,吴还是只坐壁上观,但是等关羽“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三国志.关羽传》,逼的曹操都要迁都时,吴国就坐不住了,因此,白衣渡江,吕蒙偷袭荆州也就成了必然,这才有了司马懿蒋济建议被曹操采纳的可能性。“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原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三国志.关羽传》。而这也是孙权决定派吕蒙袭取荆州的主要原因。

四 关羽与东吴联姻的重要性。

相对于国家战事和战略来说,联姻都只是权宜之计,但不会影响到战略大局。这个在历朝历代,都有过很多的例子,尤其是春秋战国的时候,更是如此。因此,即便是关羽跟东吴真的联姻,当涉及到国家利益的时候,无论是东吴,还是蜀汉,都会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而不会以联姻为基础,这个参看刘备之婚姻,相比于关羽,刘备的联姻应更重要吧,但战争依然会打,或战或和,都不是以刘备联姻为基础的。

所以关羽失荆州跟是否与东吴联姻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关羽失荆州,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与东吴联姻,只是众多原因当中的一个,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

更多文章

  • 如果《三国》中落凤坡诸葛亮代替庞统而死,蜀国结局会重写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庞统落凤坡之死诸葛亮的看法,落凤坡庞统和诸葛亮,庞统落凤坡之死原文

    倘若三国中,在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那么三国的历史一定会改变吗?一定。且听如下分析:1 、诸葛亮和庞统,两人虽然都是不世出的人杰,但是两人的才能和偏向却不一样。诸葛亮偏向于王佐之才,善用阳谋,庞统偏向于霸王之术,善用阴谋。诸葛亮偏向于战略家,而庞统偏向于战术家,诸葛亮性格沉稳谨慎,缓缓图之,

  • 如果刘表没有病,荆州水军加上刘备能否挡得住曹操的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假如刘备接受刘表的荆州能崛起吗,刘备为什么会被刘表夺取荆州,刘备投奔刘表有多少人马

    曹操南征刘表,是在公元208年的八月,那么先看看这一年的上半年,各路诸侯都在忙啥?到了公元208年,十八路诸侯已所剩无几,曹操北征乌桓后,整个北方基本上就被扫平了,只剩下南方和西南。南边,刘表部将黄祖还在和孙权打仗,因为黄祖射死了孙坚。西南,刘璋和张鲁在打仗,因为刘璋杀了张鲁的母弟。刘备这时候寄宿在

  • 古代史上最厉害的四大谋臣,诸葛亮仅排第三,第一当之无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的诸葛亮有多厉害,历史上的诸葛亮实力,诸葛亮在历史上有什么著名事迹

    4.刘基,字伯温,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刘伯温十分精通经史之学,对象纬之学尤其精通,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元朝末年,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南征北战,最后成就霸业,建立明朝,成为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史称“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3.诸葛亮因《三国演义》的描绘而显得“

  • 蜀国最弱,诸葛亮为何还要北伐强魏?是以战止战?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诗是杜甫咏怀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用以表达自己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三国之中,蜀国最弱,然蜀丞相诸葛亮,武庙十哲之一,做为一流的军

  • 曹操当年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你理解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上曹操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吗,曹操说宁教我负人休教人负我,曹操谈宁可我负天下

    当然,历史上的曹操肯定不是这样说的,陈寿的三国志也未采纳这个故事,只是《孙盛杂记》里面记载了这句话的原始版本,原话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后经过罗贯中的艺术加工后,就变成了现在流行的两句名言。三国演义是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所以罗贯中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对语言做了艺术处理,这样的艺术处理,更有

  • 为何秦始皇能统一六国?有人说他侥幸,其实是靠这几样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谁的功劳最大,秦始皇能统一六国吗,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小视频

    要说秦国本来地处西部,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人才储备都比中原的各大诸侯国相差甚远,所以一直以来被视为夷狄。而历史上秦国的强大要归功于商鞅变法,在法家的治下,秦国变成了一个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赏罚分明的国度,而且鼓励生产改革了当时的田产制度,光这一项就吸引了许多因为战乱而逃亡的农民去到秦国,再加上一些有

  • 为了衬托诸葛亮的智慧,三国演义把周瑜写成气小量狭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气周瑜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品质,诸葛亮与周瑜略输一筹,周瑜怎么称赞诸葛亮

    说气小量狭,实在冤枉了历史上的周瑜。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

  • 真实的张飞什么样?不仅文武双全,还是个美男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飞的真实实力,张飞在历史上是个美男子吗,张飞真的文武双全吗

    但是其实我们对历史上真实的张飞知之甚少,一个是因为三国时期的蜀汉并没有自己的史官,所以有关蜀汉的史料非常非常的少,而比较权威的《三国志》对这位蜀汉猛将的记载,都只有区区900多个字,但是我们经过考古学家的发现以及其他的史料对比,仍然可以给大家还原一个更加立体丰满的张飞形象,一个颠覆的认识就是张飞不仅

  • 历史上诸葛亮真的有“七擒孟获”吗?孟获的地盘在今天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也正是因为大家对原素材的掌握程度不同,当人们看了各式各样的故事之后,反而对最初的蓝本越来越感到疑惑。就像《三国演义》里的"名场面"——七擒孟获一样,这事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我们若是没有专门去梳理一下,就实在是判断不了。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洋洋洒洒地将七擒孟获的故事写了好几章。但《三国志》中最与之

  • 汉寿亭侯是个什么的官职?为何能让关羽如此珍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关羽的汉寿亭侯是几级侯爵,关羽汉寿亭侯是谁封的,关羽的汉寿亭侯是什么时候封的

    古人很早就形成了"贤臣不仕二主"的观念,所以一般非常抵触降将。但关羽成了一个例外,因为他投降的目的之一是保护兄长,他投降后又真心为曹操干过事,深得曹操的信赖。且他在投降时道明了,他是去为汉天子干事的。所以尽管中途当了降将,关羽也还是个把忠、义和贤都守得很好的将领。而在关羽为曹操效力期间,关羽曾斩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