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成功39岁吐血暴毙,为何临终前下令,杀死妻子、长子和孙子?

郑成功39岁吐血暴毙,为何临终前下令,杀死妻子、长子和孙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844 更新时间:2024/1/15 14:20:45

明末之时有一奇人,他立志光复大明,拯救江山。

正所谓

“当年古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

他就是明末著名将领郑成功。从他的出生到死亡都充满着离奇。

郑成功一生短暂但却辉煌,他一生中所下的命令都是为了匡扶大明,但却没有死在战场上,

而是离奇猝死。

临死前的最后一道命令:

斩杀发妻长子,

更是让人不解。

明朝最后的希望

郑成功是天赐英才,原名郑森,他的父亲是赫赫威名的武将郑芝龙,可以说是有一个从军的好途径。郑成功

六岁前与母亲相依为命,

居住在日本九州岛,

六岁之后,才被接到大陆泉州生活。

因为郑芝龙是个单纯的武官,对化一窍不通,所以他太知道文化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郑成功在泉州拜的是各路大儒名师,

在文化教育方面,郑成功在当时接受的绝对是顶级的。

俗话说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郑成功的学习生涯走得越来越远,考上秀才后不断求学,在当时京都也排得上名次,相当于现在的博士生,甚至还

受到过隆武帝的接见。

隆武帝对郑成功非欣赏,

赐姓“朱”

,这在当时可是年轻一辈的最高荣誉。但时逢乱世,明朝国库空袭,外敌接连不断,隆武帝看

郑成功年轻有为,有文韬武略,

就索性让他放手一搏,赋予兵权。

要知道郑成功原本是个儒生,但在国难之时也不得不化身武将,可见

明末已经人才凋零到什么程度

但这一上马,郑成功就再也下不来了。

当时大清不断地侵扰大明的边疆,郑成功与父亲郑芝龙并肩作战,也打了不少漂亮仗。但是

长久的拉锯战早就将郑芝龙的耐心用完,

有了

投降的想法。

郑芝龙与郑成功密谈投降事宜被郑成功当场反对,首先他年纪轻轻就受皇帝信任掌管兵马,

一腔热血只为报国。

其次

他并不相信大清能真的做到降者不杀。

郑芝龙去意已决,带着一半的将领跑到了大清的阵营。

大清果然如郑成功所料,不仅没有为郑芝龙加官进爵,还将他按到了阵前示威,

逼郑成功就范。

郑成功从此誓与清军势不两立,在其他抗清队伍都散了的时候,郑成功反倒出奇的坚定。不仅对清军仇视,对待其他侵略者郑成功也从不手软。

曾经最经典的战役就是率军收复台湾,

两万五千人加上350艘船,击溃了当时不可一世的荷兰海军,

并且还替皇上收复了民心,作为青年将领,他身上的战绩和荣誉实在太多。

临死前的命令

郑成功虽然临终时才39岁,却早已是儿孙满堂。

没有随父出征时他,就已经娶了泉州礼部侍郎的千金,

并且很快就有了一个孩子取名

郑经

,但这在当时并不突兀,家家户户都结婚很早。

但是郑经并不是一个乖孩子,平日里仗着自己是官宦人家飞扬跋扈,所以没等到成年,

为了让郑经安稳下来,郑成功就为他安排了婚事,

但却适得其反,郑经的叛逆,让郑成功也感到头疼。

郑经更是嚣张到

明面上与弟弟的乳母私通,还诞有一子。

当时郑成功已经从军,所以并未参与对儿子的管教,

听到郑经有了孩子,还以为是儿子开窍了

,高兴不已。

但这个孙媳妇也并非等闲之辈,她的

爷爷是朝中大臣唐显悦

。唐显悦对郑家的仇视,也越来越严重,对郑成功更是有了偏见,认为郑家人皆是不明事理的顽劣之徒。

但是一切只有郑成功蒙在鼓里,常年奔波在外的

他,还以为家里一片祥和,实际上已经分崩离析

。后来得知真相后郑成功气愤呕血,同时怒斥家中妻子对儿子的放纵。

郑成功在军营中其实身体一直不算很好,这么一来更是雪上加霜。郑成功为人之刚正岂能容忍家中长子行苟 且 之事,于是下了一道命令,

处死妻子、儿子以及的乳母和“来路不明”的孙子

这并不是玩笑,此时的郑成功的确动了杀心,但这道命令却无人敢接。

这是一个两面都得罪人的事情,基本无人敢为。

郑成功心如刀绞,眼前一黑就病倒在了床前。

郑成功在病床上委托自己的亲信,务必处死郑经以儆效尤,但殊不知,此时的

郑经已经不是曾经那个孩子,已经成了气候。

并且深受皇帝待见,拥兵自重。

所以一个小小的刺客,根本就近不了郑经的身,

郑成功派去的人也没一个再能回到他身边。

更要紧的是,郑经这边也动了杀心,他知道父亲远在天边没法直接杀死他,所以

一直暗中加害郑成功。

郑经甚至

率军堵住郑成功的退路,不让其回国,将他堵在台湾。

不仅如此,这个千年难得一遇的逆子,还怂恿刚换届的皇帝实行

海禁

断了台湾军队的物资

,这就相当于背地里捅了郑成功致命一刀。

要知道郑成功的军队军纪严明,不动百姓分毫,行军一直靠着朝廷的支持。如此一来

郑成功进退两难,不仅回不了国还断了后路

,并且还不能违背自己的原则,动老百姓的粮食。

此时的郑成功才知道什么是

真正的坑爹

,这简直就是把他往火坑里推,这让原本身体有恙的郑成功彻底卧床不起,尽管他

不断地下命令处死儿子,但此时他自己也明白已经无能为力。

郑成功顿时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朝廷变了天,儿子针锋相对,家里污秽不堪,并且清军还在不断施压,

郑成功最终又气又恼,吐血暴毙,那年

郑成功才刚刚39岁。

结语

曾有人大胆预言,如果郑成功在世,明朝再续十年不成问题。

但时过境迁,郑成功的死已成定局也是必然的。

他的刚正是绝不容忍他,活在一个肮脏不堪的世界里。

在外带兵打仗,郑成功是个能人,但对待家里这本难念的经,纵有一身虎胆也无用。

郑成功与儿子正所谓今生父子前世冤家,生死相克,

谁也不会想到正值壮年的郑成功会被自己的儿子气死。

更多文章

  • 《水浒传》鲁智深武艺高、人品好,为何排不进五虎将?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宋江掌管梁山后一心想要诏安,这才是原因根本所在。鲁智深绰号花和尚,虽说是和尚但他不拘小节,酒肉通吃,这样的人自然受不了朝廷的约束,宋江作为老大也能看出来,就算后期诏安成功,以鲁智深的性格必然要回到寺庙,毕竟鲁智深原本就是朝廷的人所以人称鲁提辖,由于打抱不平三拳打死了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

  • 他两次担任宋朝宰相,把苏轼贬谪到了海南,坚决反对宋徽宗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徽宗苏轼的关系,苏轼遭受贬谪的经过,苏轼是否曾被贬到海南

    作为全能型人才,苏东坡不仅文化功底深厚,在地方上任职的时候,也能做到与民同乐,爱民如子,政绩相当不错。他曾在徐州指挥抗洪救灾,在杭州兴修苏堤,疏浚河道,在武昌成立救儿会,拯救了数千女婴。可就是这样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却在人生的后半段,不断被贬谪。那么是谁如此痛恨苏轼呢?这个人就是章惇。一、章惇与

  • 朱元璋大宴群臣时,刘伯温从哪三道菜看出杀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第二次请刘伯温出山,刘伯温群臣吃饭,朱元璋把刘伯温逼回京城

    但像什么烹杀常遇春之妻做妒妇汤、给徐达赐烧鹅引他病发、给刘伯温下毒、给朱棣剥橘子想杀他等等,那是一个比一个离奇,朱元璋仿佛活在影视剧里,按着剧本的情节机械地上演一个个片段。当然了,最离谱的还是“火烧功臣楼”这个桥段,刘伯温从三道菜看出朱元璋的杀机,就发生在这个故事里。说是朱元璋得了天下之后,对当初追

  • 大明王朝历经十六帝,二百七十六年,凭什么孝宗朱佑樘独占鳌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明朱佑樘,仁孝皇帝朱佑樘,明皇朱佑樘是好皇帝吗

    人们或许只记得太祖朱元璋率领的红巾起义军大败元军,定都南京,记得离奇消失的建文帝朱允炆。记得永乐大帝迁都北京、修订永乐大典、派郑和七下西洋所带来的永乐盛世,记得英宗、代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记得明末东林党、宦官的乱政。还记得自缢而亡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但为什么不为人知的明孝宗朱佑樘能独占鳌头呢?孝宗身世

  • 他手握80万重兵,崇祯数次求救他却不出兵,亡国后他又痛哭到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崇祯死前左良玉手里80万大军,崇祯错杀了几个大将,崇祯有几次反败为胜

    崇祯帝在自缢之前,曾经向拥兵80万的宁南伯左良玉求救过。然而崇祯皇帝没有等到左良玉的求援,大明王朝就这样结束了?这个时候的左良玉在干什么呢?《明史·左良玉传》记载:“疏入,未奉旨,闻京师被陷,诸将汹汹,以江南自立君,请引兵东下。良玉悯哭,誓不许。副将士秀奋曰:“有不奉公令复言东下者,吾击之!”以巨舰

  • 她们在大明风华中扮演朱棣的妃子:一位做过模特,一位曾是主持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后宫妃子图片,朱棣妃子名字及身份,朱棣妃子是元仁公主吗

    张挺执导,汤唯、朱亚文、邓家佳、王学圻、梁冠华,俞灏明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大明风华》播出后,观众反响强烈。该剧改编自莲静竹衣的网络小说《六朝纪事》,以历经明朝六代皇帝更替的传奇皇后孙若微的经历为主线,展现了大明王朝从初建到国力鼎盛的那段历史。很多观众都看过清朝的宫斗戏,但有关明朝皇室的戏我们却很少在电

  • 岳飞处决40名逃兵时,因心软放走1人,没曾想此人成了历史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岳飞下令处决四十个逃兵,谁为岳飞之死最大的责任,岳飞是被哪两个军臣冤杀

    岳飞,南宋时期当之无愧的智将,作为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和他一手打造的“岳家军”可谓是金人的克星,从岳飞辉煌的一生来看,他几乎是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将南宋挽回了败局。但是,就算是岳飞这样的名将,也曾有过因为治军过严而招来不满的情况。01如果说大敌当前斩杀逃兵是为将者的职责的话,那么,岳飞当初与李宝的

  • 当天启遇到崇祯,木匠工与补漏王的对话,是释怀还是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天启皇帝对崇祯说的话,崇祯 天启,天启崇祯谁的能力强

    哥,咱们父皇只做了一个月的江山,就撒手去了,留下咱们兄弟俩。哥我尽力了。老五,不怪你,哥哥当初没有尽到一个当皇帝的责任,只想着赶紧把摊子扔给你,结果誓言成真,哥哥跟着父皇去了。哥,你说我哪里做错了,尽心尽力,真的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了。弟,哥哥觉得你做的很好,你是当皇帝的材料,不像哥哥。当初记得哥哥在

  • 此人是大宋名臣,死时用21口棺材分7个城门出殡,死后成阎罗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宋名臣21口棺材分7个城门出殡,历史上真实的大宋名将,宋钦宗让哪个道士守城

    那时小编最喜欢看的就是古代断案剧,什么《少年包青天》、《神探狄仁杰》、《洗冤录》都是当年的心头爱。但要说这里面最喜欢和知名度最高的,想必不管是小编还是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名字——包拯包青天大人。这个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可谓将清正廉洁的形象彻底印在了世人心中,甚至后世认为包拯死后就去地府当了阎罗王

  • 岳飞后人禁止与这2个姓氏通婚:一个有血海深仇,一个为救命之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他带领的岳家军所向披靡,军纪严明,在很多战役中大败金军,打的敌人落花流水。可是他的一片赤诚之心并没有遭到重用,被奸臣秦桧陷害至死。后来岳飞的后人中流传着一个规定,族中各人禁止与这两姓人通婚。岳飞是一代民族英雄,其母深明大义,为了鼓励儿子报效祖国,她在儿子背上刻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每每岳飞在征战四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