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时有一奇人,他立志光复大明,拯救江山。
正所谓
“当年古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
他就是明末著名将领郑成功。从他的出生到死亡都充满着离奇。
郑成功一生短暂但却辉煌,他一生中所下的命令都是为了匡扶大明,但却没有死在战场上,
而是离奇猝死。
临死前的最后一道命令:
斩杀发妻长子,
更是让人不解。
明朝最后的希望
郑成功是天赐英才,原名郑森,他的父亲是赫赫威名的武将郑芝龙,可以说是有一个从军的好途径。郑成功
六岁前与母亲相依为命,
居住在日本九州岛,
六岁之后,才被接到大陆泉州生活。
因为郑芝龙是个单纯的武官,对文化一窍不通,所以他太知道文化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郑成功在泉州拜的是各路大儒名师,
在文化教育方面,郑成功在当时接受的绝对是顶级的。
俗话说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郑成功的学习生涯走得越来越远,考上秀才后不断求学,在当时京都也排得上名次,相当于现在的博士生,甚至还
受到过隆武帝的接见。
隆武帝对郑成功非常欣赏,
赐姓“朱”
,这在当时可是年轻一辈的最高荣誉。但时逢乱世,明朝国库空袭,外敌接连不断,隆武帝看
郑成功年轻有为,有文韬武略,
就索性让他放手一搏,赋予兵权。
要知道郑成功原本是个儒生,但在国难之时也不得不化身武将,可见
明末已经人才凋零到什么程度
。
但这一上马,郑成功就再也下不来了。
当时大清不断地侵扰大明的边疆,郑成功与父亲郑芝龙并肩作战,也打了不少漂亮仗。但是
长久的拉锯战早就将郑芝龙的耐心用完,
有了
投降的想法。
郑芝龙与郑成功密谈投降事宜被郑成功当场反对,首先他年纪轻轻就受皇帝信任掌管兵马,
一腔热血只为报国。
其次
他并不相信大清能真的做到降者不杀。
但
郑芝龙去意已决,带着一半的将领跑到了大清的阵营。
大清果然如郑成功所料,不仅没有为郑芝龙加官进爵,还将他按到了阵前示威,
逼郑成功就范。
郑成功从此誓与清军势不两立,在其他抗清队伍都散了的时候,郑成功反倒出奇的坚定。不仅对清军仇视,对待其他侵略者郑成功也从不手软。
曾经最经典的战役就是率军收复台湾,
两万五千人加上350艘船,击溃了当时不可一世的荷兰海军,
并且还替皇上收复了民心,作为青年将领,他身上的战绩和荣誉实在太多。
临死前的命令
郑成功虽然临终时才39岁,却早已是儿孙满堂。
没有随父出征时他,就已经娶了泉州礼部侍郎的千金,
并且很快就有了一个孩子取名
郑经
,但这在当时并不突兀,家家户户都结婚很早。
但是郑经并不是一个乖孩子,平日里仗着自己是官宦人家飞扬跋扈,所以没等到成年,
为了让郑经安稳下来,郑成功就为他安排了婚事,
但却适得其反,郑经的叛逆,让郑成功也感到头疼。
郑经更是嚣张到
明面上与弟弟的乳母私通,还诞有一子。
当时郑成功已经从军,所以并未参与对儿子的管教,
听到郑经有了孩子,还以为是儿子开窍了
,高兴不已。
但这个孙媳妇也并非等闲之辈,她的
爷爷是朝中大臣唐显悦
。唐显悦对郑家的仇视,也越来越严重,对郑成功更是有了偏见,认为郑家人皆是不明事理的顽劣之徒。
但是一切只有郑成功蒙在鼓里,常年奔波在外的
他,还以为家里一片祥和,实际上已经分崩离析
。后来得知真相后郑成功气愤呕血,同时怒斥家中妻子对儿子的放纵。
郑成功在军营中其实身体一直不算很好,这么一来更是雪上加霜。郑成功为人之刚正岂能容忍家中长子行苟 且 之事,于是下了一道命令,
处死妻子、儿子以及的乳母和“来路不明”的孙子。
这并不是玩笑,此时的郑成功的确动了杀心,但这道命令却无人敢接。
这是一个两面都得罪人的事情,基本无人敢为。
郑成功心如刀绞,眼前一黑就病倒在了床前。
郑成功在病床上委托自己的亲信,务必处死郑经以儆效尤,但殊不知,此时的
郑经已经不是曾经那个孩子,已经成了气候。
并且深受皇帝待见,拥兵自重。
所以一个小小的刺客,根本就近不了郑经的身,
郑成功派去的人也没一个再能回到他身边。
更要紧的是,郑经这边也动了杀心,他知道父亲远在天边没法直接杀死他,所以
一直暗中加害郑成功。
郑经甚至
率军堵住郑成功的退路,不让其回国,将他堵在台湾。
不仅如此,这个千年难得一遇的逆子,还怂恿刚换届的皇帝实行
海禁
,
断了台湾军队的物资
,这就相当于背地里捅了郑成功致命一刀。
要知道郑成功的军队军纪严明,不动百姓分毫,行军一直靠着朝廷的支持。如此一来
郑成功进退两难,不仅回不了国还断了后路
,并且还不能违背自己的原则,动老百姓的粮食。
此时的郑成功才知道什么是
真正的坑爹
,这简直就是把他往火坑里推,这让原本身体有恙的郑成功彻底卧床不起,尽管他
不断地下命令处死儿子,但此时他自己也明白已经无能为力。
郑成功顿时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朝廷变了天,儿子针锋相对,家里污秽不堪,并且清军还在不断施压,
郑成功最终又气又恼,吐血暴毙,那年
郑成功才刚刚39岁。
结语
曾有人大胆预言,如果郑成功在世,明朝再续十年不成问题。
但时过境迁,郑成功的死已成定局也是必然的。
他的刚正是绝不容忍他,活在一个肮脏不堪的世界里。
在外带兵打仗,郑成功是个能人,但对待家里这本难念的经,纵有一身虎胆也无用。
郑成功与儿子正所谓今生父子前世冤家,生死相克,
谁也不会想到正值壮年的郑成功会被自己的儿子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