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轼的儿子也是千古奇才,但因受父牵连,一首名作付之东流

苏轼的儿子也是千古奇才,但因受父牵连,一首名作付之东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78 更新时间:2024/2/11 6:58:24

在北宋乃至中国历史的坛之上,苏轼的名字永远是那么光芒四射,震烁古今的。他以词最为出名,却在诗、散文、书、画等多领域都有一流的建树,是不折不扣的顶尖全能选手。为人津津乐道的是,苏轼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也是相当成功的文人,在当时就并称为“三苏”。

在良好的家教之下,苏轼的三个儿子苏迈、苏迨、苏过虽然被父辈的光芒所掩盖,却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真可谓,三苏之后,还有三苏。在此之中,又以苏过的文学成就最高,当时被称为小坡。

苏过能够取得如此的名声和地位,与苏轼的悉心培养是分不开的。苏轼年少成名,而且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人物。他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后来虽然再次起复,但因为党争而多次贬谪。“乌台诗案”爆发时,苏过才七岁,父亲是由长兄苏迈照顾,而他在家陪伴母亲。

直到苏过二十三岁之后,他放弃了以举人的身份继续应试,而是陪伴苏轼来到惠州。此后,苏轼的生活起居,日常琐事,都是由苏过料理。在繁重的生活之,也得到了苏轼的悉心指导。即便在岭南时,苏过也是书不离手,苏轼不无得意地在书信中朋友炫耀:

儿子过颇了事,寝食之余,百不知管,亦颇力学长进也。

苏轼父子在流放时,最大的乐趣就是相互唱和,互相慰藉。这一方面时排解苦、表明心迹的方式,另一方面也让苏过的才华不断提升。他写下的《点绛唇·新月娟娟》就是其代表作: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在这个过程中,苏过的很多作品都已经散佚不见了。然而,还是有心人想方设法保留了更多优秀作品。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将苏过的文章署上他人的名字。这首《点绛唇·新月娟娟》便是如此,尽管署名权被“侵占”很多年,相信一生无欲无求的苏过,并不会多么在意。

更多文章

  • 马皇后下葬当天大雨倾盆,朱元璋大怒要杀人,和尚一句话救所有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马皇后之死朱元璋发疯,朱元璋封了几个皇后,马娘娘和朱元璋谁先死的

    孝慈高皇后马秀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结发妻子,她自幼父母双亡,被滁阳王郭子兴收为养女,并且在他的主持下,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从此与朱元璋风雨与共。朱元璋登基后,他顺理成章就做了皇后,并且是朱元璋唯一的皇后,她去世后,朱元璋再也没有立后。很多人说,朱元璋的家人就朱标和马皇后。为什么会这么说了

  • 朱元璋问刘伯温大明能存多久,刘伯温写下4个字,朱元璋暗自高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伯温临死留给朱元璋的信,朱元璋问刘伯温他能当几年皇帝,朱元璋没有听取刘伯温建议

    辞官后的刘基就过起了隐居田园的生活,从公元1343年到公元1352年之间,刘基先后两次上任,最终因看到元朝腐败,愤恨之下再次辞官回到家乡。在公元1360年,50岁的刘基被朱元璋礼聘到身边,成为朱元璋的军师。刘基从此为朱元璋效力,他为朱元璋效力的原因很简单,天下纷争,百姓受难。而在刘基眼里,朱元璋是一

  • 中国明朝被凌迟的太监刘瑾是有多惨,为何会被处以凌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太监刘瑾下场,明朝太监刘瑾是个什么人,明朝历史上的太监刘瑾

    有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你做尽坏事,早晚一天恶报会找到你,人生在世,一定要多积善,这样才能有个完美的结局。 明朝初期,朱元璋、朱棣、朱高炽对于太监严加管控,宦官被压得很难受,压根没法子乱跳,朱瞻基上台后对太监管理没有前几任皇帝那样严格,太监有机会识字,这让他们有资本参与政治,明朝的太监最终有了影响

  • 驸马贪污,公主向父皇求情,朱元璋只说了五个字,公主转身离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公主驸马被赐死,朱元璋处罚驸马,朱元璋斩驸马完整版

    这件事发生在明朝的初期,也就是朱元璋在位的时候。朱元璋是白手起家经过一路拼搏,最后成为了天下之主的。所以小时候的朱元璋可谓是经受了人间的各种苦楚,在他小时候家境非常的贫苦,但是当地的贪官却将他们家仅有的一点粮食都给搜刮殆尽,所以朱元璋的父母和哥哥都是忍受饥饿而死。而朱元璋也一路乞讨,后来无奈出家为僧

  • 此人是姜维后人,真正的大宋第一高手,徒弟个个是绝世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姜维的后人列表,姜维后人有多厉害,姜维的武功有多强大

    根据历史记载,岳飞的老师是叫做一个周侗的人。然而历史上关于周侗的记载却是零零星星,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既然岳飞能拜他为师,那么他不可能默默无名的,至少也是一位宗师级的人物。也许是他于低调,才导致不是那么出名。不过从那些少之又少的资料上我们仍然可以对周侗这个人有一个了解。据说他是一位武术大师,我们知道

  • 常遇春同样烧杀抢掠,但朱元璋却唯独要杀徐达,原来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常遇春与徐达,朱元璋有没有杀徐达,朱元璋凭什么让常遇春和徐达服气

    面对多方割据的势力,朱元璋肯定要在战前做一做动员,鼓舞士气,来使军队有更强的战斗力,所以朱元璋颁布了一个命令就是:每征服一座城池,对于那些抵死顽抗,不投降的城池,那么大家攻入城中之后,可以烧杀抢掠,谁抢到是谁的;而对于那些主动投降的地方,就要秋毫不犯,丝毫不取。由于这个诏令,所以朱元璋的军队非常的勇

  • 包拯一生清正廉洁有后代吗?29代嫡孙成世界富豪,却手捧家谱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包拯子孙后代今何在,包拯的家族现状,包拯一生有几个儿子

    宋朝的包拯是一位非常有孝心的人,据说他在考中进士之后,知道自己父母年迈,所以他坚持父母在不远游,因而辞官回家陪伴父母。直到为他们守完孝,才重新入朝为官。包拯为官期间也是非常的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所以当时端州的百姓是怨声载道。后来包拯上任的时候,就明令规定,严格按照朝廷规定的数量来生产端砚,其余一律不

  • 包拯一生有三个女人,最后却是一个丫鬟为他延续子嗣,是何原因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包拯铡三个儿子,真实的包拯的一生,包拯一生三个女人

    包拯在28岁的时候考中进士,被朝廷安排去了合肥坐官。但是为了能够照顾年迈的双亲,包拯认为父母在,不远游,这才是为人子之道。所以包拯辞去官职回家去赡养父母,一直到父母去世,包拯守孝期满才再次赴京任职。当然也因为包拯的至孝,所以深受宋仁宗的重视。包拯在为官期间以廉洁著称,他执法非常的严峻,不畏惧权贵,我

  • 包拯是否为清官?专家挖开包拯墓,发现这一物品后感慨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名臣包拯俨然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烙印了,这位断案能手出身在一个官宦家庭,算是名门之后了。由于两个兄弟早早去世,所以父母就对他寄以厚望,也难怪人们喜欢说人的第一个老师都是自己的父母。包拯在为官之后,也秉持着清廉的理念,每当进贡之时,绝对不会谋取私利,该是多少,就是多少。在他去世以后,也是效仿曹操的“

  • 1亿明朝人为何败给30万清朝人?崇祯手下一锦衣卫用四字概括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表面上看好像是由于李自成攻破京城导致明朝就此覆灭,甚至还让他做了短短42天的皇帝,而崇祯帝朱由检也以吊死在煤山上的歪脖子树上结束了短暂一生。但眼光往之前发生过的一系列事情上看,会发现其实一切都是必然了,早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之前,努尔哈赤就召集许多女真部首领起兵造反明朝了,此后两方更是战火不断。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