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平常百姓家一样,帝王家里也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鸡飞狗跳。因为普通人家需要担心的事情少,每天操心自己的吃穿用度就行了,但是帝王家却不一样。他们不仅要照顾家里的每位成员,更要兼顾其他大臣或是整个朝廷和国家的鸡零狗碎。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纷纷扰扰,处理起来就会更麻烦。
一、西汉开国皇帝刘邦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个朝代,每个朝代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皇帝,每个皇帝都有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今天要讲的故事跟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有关。刘邦历史上褒贬不一,有的人说他是一个很励精图治的帝王,有的人说他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君主。人们这么评价他,肯定是发生了一些故事的。
刘邦公元前256年出生在江苏省一个普通家庭里,虽然刘邦出生的家庭普通,但是他的祖辈们却一点也不普通。传闻刘邦的祖上是陶唐氏的后裔,也是晋国时期大夫士会的后代。后来他的祖先在秦国定居,并且沿袭了刘累的姓氏,因此他们就开始承袭了刘这个姓。
刘邦的祖父也是大有来头,当时他的祖父已经官至魏国丰公。这个时候秦朝末年已经是兵荒马乱的年代,并且刘邦的父辈不事生产,之后他们家就变成了普通的农户。刘邦自小生长在魏国和楚国两个交界的地带,所以对两国的文化都有了解,并且他十分敬佩魏国的信陵君。
刘邦的崛起之路还是走得非常艰难的,先是起兵反秦,当时全国各地有众多势力一起崛起,当时并不算壮大的刘邦只能小心翼翼。好在后来他招募到了张良,张良为他献计献策,才终于一点一点有了实力。一直到后来刘邦夺取关中,形成和项羽双方争霸的局面,才奠定了自己称帝的基础。
后来又经过几年和项羽的争夺,终于在垓下之战中赢得胜利,彻底打败项羽成为了最终的霸主。刘邦在公元前202年举行登基仪式,定国号为汉定都西安,开始了自己的王权之路。
二、刘邦趣事之一
很多人评价刘邦说:“他之所以能崛起,全部是因为他可以发掘人才,就是因为他提拔了张良、韩信和萧何等人,才让自己的霸业有所成。”但也是有人说他是一个度量狭小的人,毕竟在他功成名就之后,将之前帮助过自己的人全都杀了。其实除了跟臣子之外,刘邦跟家里人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刘邦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他的父亲其实是一个比较好吃懒做的人。刘邦在没有举兵反秦之前,其实跟他的父亲是一个德行,天天不干正事,每天就想着去这蹭饭那吃白食。有一天刘邦回家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父亲偷偷跑进厨房里不知道在干什么,好奇的刘邦跟了上去。
刘邦跟上去之后才发现,原来他的父亲自己一个人偷偷煮饺子吃。要知道那个时候饭都吃不饱,能吃上饺子是多幸福,但是他的父亲却瞒着三兄弟自己一个人吃独食。刘邦知道后也不吭声,一直将这件事记在心里,这要是一般人肯定早将这件事抛掷脑后了。
刘邦称帝后按说生活水平上升,应该也能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了。但是刘邦却吩咐手底下的人一直喂自己的父亲吃饺子,并且不能吃其他的。他的父亲刚开始还没有意识到什么不对劲,吃了一段时间后,一下子发现了里面的关隘,然后赶紧向刘邦认错。这个时候刘邦才开始停止自己的小恶作剧。
从这件事情里看出刘邦不仅是一个爱记仇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一个报复心很重的人。他时刻都想让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不管是自己的臣子还是自己的父亲。
三、刘邦趣事之二
如果只喂自己的父亲吃饺子这件事情可能是个小恶作剧,那么下面这件事情就充分说明刘邦的报复心有多重了。刘邦年轻的时候其实在村里就是个有名的地痞流氓,整天无所事事到处闲逛,搞得周围的人很厌烦他。
最重要的是他在适龄期间也不事生产,所以每天基本上都吃不到饭,但他就是想过这样的生活。有一天刘邦前往自己的哥哥刘伯家里吃饭,刘伯看到弟弟之后非常开心,并且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来招待他,尝到了甜头的刘邦以后经常来哥哥家蹭饭。
再后来刘邦开始变本加厉,不仅自己要来,还要带着自己的狐朋狗友一起来。这样惹得刘伯的妻子十分厌烦,于是每次刘邦的嫂子看到刘邦走到门口就开始用勺子刮锅。刘邦听到这个声音,以为哥哥家里已经吃过饭了,于是便回去了。
重复了几次之后刘邦觉得不对劲,便偷偷通过窗户往里望,一看原来哥哥家里还没吃饭。刘邦知道了嫂子的作为,以后再也不来了。刘邦称帝之后对家里的亲戚大肆封赏,封刘伯的儿子为羮咭侯,羮咭其实就是拿勺子刮锅底的意思。相信刘邦的嫂子听到儿子的封号后应该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四、总结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到底刘邦是个什么样子的人,我们现在只能在史书里面找答案。但是不得不承认,从上面的几件事里可以看出刘邦的确是一个很会记仇的人,并且他报复心还很重,连自己的家人也不放过。
有的时候人心是经不起试探的。如果你一直试探别人,那么很有可能到最后本来没有什么什么事情的人,也变得有什么。有时候相信自己的想法就好,不要一直来来回回的试探,人心真的太脆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