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构五十六岁就提出了这个念头,当时朝廷中人几乎都是反对之声,尤以宰相朱氏为之最。他担心北宋宋徽宗的事情再一次发生在宋朝身上,所以一再的挽留皇上,但奈何赵构心意已决,旁人再劝诫也没用了。所以在传位给太子宋孝宗之后,自己就放权了,有人可能说赵构的身体不好,不过五十多岁的年纪都有白头发了,其实这丝毫影响不到身体健康。
可能是金人的寇掠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大,赵高宗的贪生怕死已经是公开的事实,皇上纵使再显赫风光,但是脑袋也不必平常人多长一个。一旦金人再次打过来了,他以太上皇的身份逃往可就方便多了。
二是因为他对接班人足够信任,赵昚是他的养子,因为独自早亡,所以赵构对他寄予了厚望,从小都是用心培养的。而他心里也清楚赵昚的为人,加上赵昚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儿子,所以比较放心。而后来的一系列事实也证明赵构并没有看错人,在他登基后一直没忘记这位养父的恩德,经常是去看望赵构,也洗刷了岳飞的冤案。
不过,在你们看来,还有什么原因是促使他退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