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最终打击匈奴的战争还没真正结束,霍去病便是因病去世,英年24岁,因为霍去病的去世,汉武帝也不得不停止了对于匈奴的打击,不难看出,失去了霍去病的大汉,损失有多大。
只不过在司马迁《史记》中的霍去病,可就不见得是个完美的英雄了,有一点特别突出,就是不太爱惜自己的士兵,在史记的记载中,还有着这样一件事:在抗击匈奴的时候,汉武帝专门为霍去病送来了10车肉,其目的就是为了霍去病以及士兵们能够好好打仗,结果霍去病宁可将这些肉臭掉,也不愿意给士兵们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件事,霍去病也受到了历史学家们的批评,但这件事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其实是战后才体现了霍去病的高明。
首先,我们对于霍去病是否不爱惜自己士兵这一说法还是要保持一个保留的态度,正所谓“慈不掌兵”,这并不是说霍去病只是去士兵要求严明一点,就成为了所谓的不爱惜士兵。
毕竟霍去病卖命的地方是战场而不是职场,在战争之中掉了链子,那就是生命的代价。
同样是出现在《史记》中的将军吴起,而吴起给士兵用嘴来吸脓的事迹,在历史上可谓是广为被赞扬,毕竟对于一个将军来说,对待下属有人情味一点,足以让他整个人都升华不少。
霍去病算得上是一位少年得志的将军。
在公元前123年的时候,年仅17岁便是被汉武帝任命为校尉,第一次出征便是打赢了两个胜仗,这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将来说,真可以说是名扬天下的一战。
更为恐怖的是,仅仅两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121年。
当时还不到20岁的霍去病,便是先后两次指挥了河西大战,在这两场大战之中,数十万匈奴士兵死亡以及被俘虏。
这等战绩,有人曾说,霍去病一定算得上是自韩信之后,影响力最大的一位将军。
关于吃肉事件:当时霍去病正在远征匈奴,汉武帝便是在这时候送来了10车肉,霍去病便是不由分说将这些肉全部扔掉了,其实这并不是霍去病不想给士兵们吃,而是因为这并不利于他的作战理念。
这便是要说到霍去病的战术了,据霍去病打仗的经验来看,他非常热衷于用“闪电战”来突袭对手,因此士兵们绝对不能处于非常饿以及非常饱的状态下,因此霍去病经过考虑之后,便是放弃了对士兵们的馈赠。
还有一点就是,古代皇帝赐给将军的东西,按照朝廷规矩来说,将军是不能够随便送给比人的,因此这件事情用在霍去病身上,一样也是可以说通的,在这两项理由上,霍去病没有将肉发给兄弟们,还真成了一件不难理解的事情。
只不过在司马迁眼里,这就是不爱士兵的表现,可见我们在阅读历史的时候,还是需要用一种辩证的眼光来看待。
《史记》毕竟是司马迁写的,是个人来书写的话,可见就不能保证绝对的公正客观,毕竟一件事情,任何人看待都有不一样的角度,因此让司马迁一个人来书写史记的话,的确是保证不了对人物的一视同仁。
有句话说得比较透彻:“历史人物就是一个供人装扮的小姑娘。”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还是需要用多个视角切入,这样才能保证对于事物有着客观的评价。
我们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也是学习历史的过程,对待历史事件得有自己的想法,但也不能对待其他想法就一昧的否定,毕竟能够从不一样的想法切入历史事件,这本来也是历史非常大的一项乐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