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名将为守城,杀3万妇孺当军粮,为何还被后世称作千古名将?

唐朝名将为守城,杀3万妇孺当军粮,为何还被后世称作千古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967 更新时间:2024/1/19 21:18:09

武则天作为一代女皇,上承贞观之治,下开元盛世,唐朝的繁荣局面,也让国家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盛唐时期,唐朝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八千多万。唐朝的领土辽阔,人口众多,人民消费水平高,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也是非常的高。

许多周边国家了解到了唐朝的发达水平,都开始积极地和唐朝交流,希望可以借鉴到唐朝的治国之道,于是,唐朝历史上便出现了非常多的遣唐使。唐朝有一位名将,为守城,杀3万妇孺当军粮,为何还被后世称作千古名将?

唐朝并不是一直这么繁荣,它也经历了由盛转衰。说到唐朝这段由盛转衰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杨玉环。杨玉环是名门之女,天生拥有美丽的面容,气质非常的超群,再加上艺术修养很高,情商也很高,于是便得到了唐玄宗的宠爱。也正是因为有杨玉环这样一位宠妃存在,唐玄宗的一生才充满了争议。

唐玄宗虽然让国家走向了一个全新的繁荣局面,但是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问题。盛唐时期,大部分的农民土地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兼并情况,由此,唐朝社会便出现了非常多的流民。唐玄宗晚年并不勤政,而是整日的和自己的贵妃呆在一起,所以唐朝社会便产生了巨大的阶级矛盾。

盛唐的社会里,既有富人,也有穷人,富人们过着阔绰的生活,住着最豪华的房子,也能娶非常多的老婆,穷人们为了自己的口粮,通常要忙碌一整年,而且最终还可能会变成流民。富人们的一顿饭,可能相当于穷人们一整年的收入,于是,唐朝社会便开始变得动荡不安。

安禄山史思明在这样的历史环境里,发动了安史之乱,唐玄宗竟然不加以反抗,而是带着众人落荒而逃。而且,晚年的唐玄宗面对小人的谗言,失去了判断能力,所以便把几位忠诚的大将给杀害了,所以唐军在面对安史之乱的叛军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反抗的能力。

这时候,唐玄宗手下还有一位大将,就是张巡。张巡带领唐朝官兵,在雍丘和逆贼展开殊死搏斗,之后,长安城失守,张巡和战士们便无法出逃。但是,城中的军用物资有限,由于战士数量多,所以这些军用物资很快就用完了,战士们没有食物,便只能挨饿。张巡后来带战士们把燕军粮食全部卷走,这才缓解了战士们的饥饿。

不过,燕军的粮食,面对正常战争的粮食需求量,可以说是杯水车薪。粮食总会有消耗殆尽的时刻,张巡知道自己的军队已经被燕军围困住,所以便把城里的那些牛羊之类的动物全部宰了让战士们充饥,第二年七月,守军的数量大大减少,城中就连那些牛羊之类的牲畜也没有了,所以战士们已经饥饿的站不稳,更别提在战场上作战。军心不稳,战场上就不会有凝聚力,若是想要打胜仗,就会变成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叛军们知道张巡军队的情况,便开始计划来趁火打劫,想要把睢阳城给攻下,张巡在这个时候已经感觉无路可走,为了解决战士们的饥饿问题,他只好把自己的爱妾以及奴仆给杀掉,然后让战士们吃了充饥。可是,由于各种综合原因,雍丘依然被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军队给攻下,张巡也被叛军捉住。

张巡非常的忠心耿耿,对待唐玄宗也是竭尽所能,但是后人们对于张巡的评价却出现了两极性。有的人觉得,张巡作为一个将领,在国家危难之时,冲锋陷阵,带领战士们保卫祖国,他是一个没有争议的忠臣。但是,还有一些人便会把目光放在张巡解决战士们饥饿问题的方法上。

张巡为了保卫睢阳城,便把自己的家人和奴仆都给杀掉,而且他还大肆屠杀了非常多的牛羊牲畜。古代毕竟还是农业社会,即使唐朝的商品经济发达,但是社会性质还是没有发生改变。最后,张巡把睢阳城里的三万多人都给杀掉,只为让战士们充饥,所以有不少人都觉得,张巡已经失去了生之为人最起码的良知。

参考资料:

《出塞》

更多文章

  • 百战不殆的唐初名将,晚年李世民赐予2个绝色美女,不久后就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最著名的战绩,李世民死前二十四功臣有几个,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骁将有谁

    确实没错,我今天说的这个神秘武器就是美色,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对人性充分挖掘,然后借助人性的欲望来诱之以美色,从而杀人于无形之中,古人有云“色是刮骨钢刀”就是最有力的证据。当然,除了古语之外,我今天要讲的这个历史故事,一样是对这个道理最好的诠释。唐初时期,有一个名将可以说是百战不殆,可是后来晚年李世

  •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谁应该负主要责任?它能避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史之乱爆发的必然性,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原因,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及影响

    最浅显的原因,是唐玄宗晚年昏庸,宠信贵妃杨玉环,重用奸臣杨国忠,信任胡人将领安禄山,导致国家政治腐败,百姓民不聊生,文臣与武将矛盾激化,最终酿成安史之乱。按照这个层次的原因来解读,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主要就是唐玄宗晚年昏庸、重用奸臣所导致,所以李隆基就是最大的责任人。当然,它所隐含的意思就是,如果唐玄

  • 周瑜英年早逝后,娇妹的小乔有如何下场,葬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对于周瑜和小乔的爱情故事,肯定都不陌生,周瑜和孙策是三国时期的少年杰出英雄人物,而小乔和大乔这一对姐妹花更是三国时代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两大美女。周瑜娶了小乔为妻,孙策把大乔纳入囊中,自古就有美女配英雄的种种佳话,才子佳人更是绝配。可是小乔到底有多么漂亮,也没有资料查询认证,但可以认定的是周

  • 司马懿有多狠?宁可让士兵长冻疮也不发棉衣,11年后才知他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懿隐藏很深的秘密,司马懿到底有多狠毒,司马懿一开始就有反叛之心吗

    曾经,曹操叱咤风云,司马懿一开始在曹操手下任职史上,也是处处小心谨慎。在历史上,曹操本就是个疑心病较重的人,司马懿在曹操身边虽说一直是兢兢业业的做事情,但是,也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处,但是,众所周知,这司马懿也并非是个“老实人”,他心里同样有着私欲,只是,不轻易显露罢了。曹操自是聪慧的,司马懿的能力之强

  • 司马懿早已识破空城计,为何还撤军?专家:不撤军才是自取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懿一眼就识破了空城计,司马懿识破空城计为什么撤军,司马懿早已识破诸葛亮空城计撤军

    古人打仗比较讲究策略,这也是古代那些名将能够以弱胜强的根本之所在,现在人们常说的三十六计,就是古代三十六个著名的兵法策略。而诸葛亮的空城计,就是这三十六计之一,也是其中最著名的疑兵之计。空城计的典故出自于《三国演义》中的第九十五回,讲的是司马懿挂帅进攻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然后司马懿趁势率兵乘

  • 从“主帅”章邯的战略、行动和心理,探巨鹿之战中秦军大败的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军巨鹿,章邯和秦军谁厉害,秦巨鹿大败后为何很快就灭亡

    巨鹿之战是秦与反秦义军诸侯的生死决战,秦朝手中最后两支能够调动的机动精锐部队全部投入进去,反秦义军一方亦是聚集了所有军事力量在巨鹿附近,此战胜负决定着中国未来百年的历史走向,影响着暴秦的延续和新王朝的诞生。巨鹿之战是新生力量和腐朽力量的对决,可是新生力量并不是强大的,相反腐朽力量才是强大的,武器装备

  • 黄忠斩夏侯渊造成了多大震撼?曹操爆粗口,刘备打官腔,关羽更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关羽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过于心高气傲,他在樊城之战中威震华夏,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峰,也在这一战后败走麦城丢掉了性命。究其原因,除了他和东吴之间因为嫁女而引发的矛盾之外,他瞧不起老将黄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都是因为他太过于心高气傲。关羽的眼界很高,在五虎将的另外四人中,张飞、马超和赵云都有着辉煌的

  • 《三国》开篇,为何不先写刘备,而要先说两条蛇?一白蛇,一青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中关于刘备的5个故事,刘备与蛇,刘备三个著名故事

    书中开篇提到的两条蛇,一条是白蛇,一条是青蛇。书中第一句就提到了刘邦“斩白蛇”的典故,算是交代了汉朝江山的来历。紧接着又说汉献帝在上朝的时候,突然从房梁上掉下来一条大青蛇,把大臣们吓的不轻。如果从表面上看的话,这两条蛇好像和三国并没有关系。那么,作者为何非要在开头就写这两条蛇呢?实际上,这两条蛇就是

  • 他是中兴汉朝的皇帝,为妻子发了一圣旨,短短一句话令人感动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出了两位中兴之主,汉朝的圣旨,汉朝最传奇皇帝是谁

    汉宣帝刘询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戾太子刘据唯一的孙子,按理说,戾太子刘据的后代已经没有皇位的继承权,然而,汉武帝幼子汉昭帝没有留下儿子就死了,昌邑王被霍光等人立为皇帝,终究因为其人太过荒唐,在做了不到一个月的皇帝就被霍光废黜,皇位空虚,急需有德者居之,而刘询就是那位有德之人。事实证明,霍光等人是选对了

  • 他是曹操能够统一北方最大的功臣,却为何下场如此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荀彧能有如此治世之能,跟他的家学渊源离不开关系,他出身与颍川荀氏。颍川这个地方,自古就有“多名士”的说法,而荀氏在颍川世家中,地位也是数一数二,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他自己则是被祖父荀淑当做家族继承人来培养的。世族门阀和封建王权一直处于互相依存又隐隐对立的情形,皇室既需要名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