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谁应该负主要责任?它能避免吗?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谁应该负主要责任?它能避免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019 更新时间:2024/2/12 11:49:01

最浅显的原因,是唐玄宗晚年昏庸,宠信贵妃杨玉环,重用奸臣杨国忠,信任胡人将领安禄山,导致国家政治腐败,百姓民不聊生,文臣与武将矛盾激化,最终酿成安史之乱。

按照这个层次的原因来解读,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主要就是唐玄宗晚年昏庸、重用奸臣所导致,所以李隆基就是最大的责任人。当然,它所隐含的意思就是,如果唐玄宗能够继续励精图治、重用贤臣,安史之乱完全是可以避免。

接下来,再稍微深入一点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实际上是大唐皇帝与太子之间的权力之争所导致。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知道,唐朝从建国以来,皇帝与太子之间,几乎都是你死我活的争斗。

最初,李渊为防止太子李建成实力做大后失去控制,尤其是齐王李元吉倒向李建成后,更是让李渊有种说不出的害怕,因为此时的李建成已经逐渐拥有抢班夺权的实力。所以,李渊就开始扶持秦王李世民与其分庭抗礼,从而让他们双方相互制衡,结果最后玄武门之变爆发。

后来,李世民当时皇帝后,看着太子李承乾越来越年富力强,而自己却是垂垂老矣,于是担心太子会提前抢班夺权,便开始扶持魏王李泰与其分庭抗礼。结果逼得太子造反,最终太子和魏王李泰都被废,李世民只好立最弱小的李治当太子。

诚然,弱小的李治当太子,不会对老皇帝李世民造成威胁,但问题是,李治太过软弱,最终让武则天成功改朝换代,要不是武则天的儿子姓李,大唐江山就三世而亡了。至于后来李隆基的老爸唐睿宗,也是被作为太子的李隆基给逼得提前退位。

等到李隆基当上皇帝后,尤其是走过开元盛世之后,日渐年老的李隆基也不免开始担心太子会蠢蠢欲动,于是李隆基的第一个太子很快被杀。接下来,如果李隆基继续立能力较强的儿子当太子,会让自己没有安全感;如果立弱小的儿子当太子,又害怕武则天的事情会重演。

在这种背景下,李隆基就开始布局,一方面为了大唐江山能够长久延续下去,李隆基还是选择立能力较强的儿子当太子;另一方面,他需要有一股力量来制约太子,但问题是,前面李渊和李世民通过扶持一个亲王来制约太子的格局,都被证明失败,所以李隆基就用安禄山为代表的军人势力制约太子。

于是,唐玄宗给安禄山的权力越来越大,而随着安禄山势力越来越大,任何试图挑战唐玄宗权力的人,都会有一个难以去除的阴影。因为他们即使有机会通过政变的方式,让唐玄宗提前退休,但是当安禄山打着保卫皇权的旗号进京勤王时,他们拿什么抵挡呢?

当时,大唐在关中地区有三大军区,因为这三大军区距离都城较近,为确保将来太子能顺利登基,这三大军区都是交由太子来领衔负责。与此同时,关东地区也有三大军区,唐玄宗将他们全部交由安禄山来负责,这样双方就可以相互制衡,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唐玄宗重用安禄山,就是李渊和李世民用太子、亲王并重格局的变形版。尤其是当安禄山认杨贵妃当干妈后,使得唐玄宗重用安禄山,更有太子、亲王并重的格局意味。

当然,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知道,因为安禄山的作用是用来制衡太子,也就是和太子分庭抗礼、势不两立。那一旦等李隆基去世,太子登基后,安禄山这种角色肯定不会有好下场,所以最后他只能选择造反,由此也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

按照这个层次的原因来解读,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主要就是唐玄宗与太子之间的权力之争所导致,所以李隆基依然是最大的责任人。当然,它隐含的意思就是,如果唐玄宗能够主动放弃权力,安史之乱也可以某种程度上避免。

最后,再更深层次的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实际上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豪门贵族这个阶层被迫消亡,由此让军人势力失去控制后而引发的危机。

简单点说,在隋唐之前的魏晋南北朝,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媒介发展有限,另一方面是缺乏一个大一统的中央王朝,导致各地区的豪门贵族趁机做大,形成传说中地方豪强和门阀士族,广大的底层百姓大都只能依附于这些豪门贵族而生存。

于是,这些豪门贵族都逐渐变成一个个拥有一定军政财人的独立王国,在这种背景下,就形成了传说中的贵族政治,也就是国家的军队和官员,同时也是各个豪门贵族的成员或私兵。

换句话说,军队的将领,通常都与各个豪门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通常只是各大豪门家族的代理人。

在这种背景下,皇权只要能获得豪门家族的支持,就能够很轻易地控制将领。当然,皇权如果不能获得豪门家族的支持,他通常只是受到豪门家族的威胁,而不会受到军队将领的威胁,因为没有豪门家族领衔的军队将领,通常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势力。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统一的中央王朝建立,广大底层百姓不再需要依附于豪门贵族而生存,豪门贵族自然就无法形成强大的私人武装。同时,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大量寒门子弟开始冒出来瓜分豪门贵族的军政权力,于是豪门家族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弱,最终被迫瓦解。

简单点说,在两汉时期,因为分封诸王,地方军队都被皇室诸王或外戚成员控制得牢牢的,而在魏晋南北朝,因为豪门贵族的崛起,这些地方军队又被各大豪门贵族牢牢控制。但等到了唐玄宗时期,豪门贵族这个阶层被瓦解,于是各地方的军队,就只好由皇帝直接派遣过去的官员来管理。

但问题是,由于当时的交通和媒介发展水平都有限,中央政府的政令无法及时传达到地方,尤其是偏远地方。这样就导致皇帝派遣出去管理地方军队的官员,因为缺乏监督和倚靠,要么成为军方的傀儡,要么直接和军人们的利益融为一体,成为地方军队的代言人。

在这种背景下,军人势力终于登上政治舞台,成为继皇族、外戚和豪门贵族之后的社会新危机。至于安史之乱,不过是这种背景下的时代产物。也正因为此,安史之乱平定后,大唐帝国的危机并没有因此结束,反而是持续一百五十多年的藩镇割据;这随后,又是持续一百多年军阀混战(五代十国)。

再等到北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让当时的交通媒介终于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政府的政令终于可以及时传达到地方。这样皇帝派出去管理地方军队的官员,既可以随时受到中央政府的监督,又可以随时得到中央政府的帮助,于是文官制度终于得以建立起来,而军人干政和割据也正式成为历史,这也才有了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

从这层意义上说,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就是这其中的第三个原因,这是时代的趋势所造成的,任何人都无力改变,就算没有安史之乱,大唐也会因为某个其他的原因导致军人们造反。至于上面的第二个原因,只是点燃安史之乱的那根导火线。至于第一个原因,不过是它所呈现出来的一个现象而已。

更多文章

  • 周瑜英年早逝后,娇妹的小乔有如何下场,葬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对于周瑜和小乔的爱情故事,肯定都不陌生,周瑜和孙策是三国时期的少年杰出英雄人物,而小乔和大乔这一对姐妹花更是三国时代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两大美女。周瑜娶了小乔为妻,孙策把大乔纳入囊中,自古就有美女配英雄的种种佳话,才子佳人更是绝配。可是小乔到底有多么漂亮,也没有资料查询认证,但可以认定的是周

  • 司马懿有多狠?宁可让士兵长冻疮也不发棉衣,11年后才知他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懿隐藏很深的秘密,司马懿到底有多狠毒,司马懿一开始就有反叛之心吗

    曾经,曹操叱咤风云,司马懿一开始在曹操手下任职史上,也是处处小心谨慎。在历史上,曹操本就是个疑心病较重的人,司马懿在曹操身边虽说一直是兢兢业业的做事情,但是,也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处,但是,众所周知,这司马懿也并非是个“老实人”,他心里同样有着私欲,只是,不轻易显露罢了。曹操自是聪慧的,司马懿的能力之强

  • 司马懿早已识破空城计,为何还撤军?专家:不撤军才是自取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懿一眼就识破了空城计,司马懿识破空城计为什么撤军,司马懿早已识破诸葛亮空城计撤军

    古人打仗比较讲究策略,这也是古代那些名将能够以弱胜强的根本之所在,现在人们常说的三十六计,就是古代三十六个著名的兵法策略。而诸葛亮的空城计,就是这三十六计之一,也是其中最著名的疑兵之计。空城计的典故出自于《三国演义》中的第九十五回,讲的是司马懿挂帅进攻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然后司马懿趁势率兵乘

  • 从“主帅”章邯的战略、行动和心理,探巨鹿之战中秦军大败的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军巨鹿,章邯和秦军谁厉害,秦巨鹿大败后为何很快就灭亡

    巨鹿之战是秦与反秦义军诸侯的生死决战,秦朝手中最后两支能够调动的机动精锐部队全部投入进去,反秦义军一方亦是聚集了所有军事力量在巨鹿附近,此战胜负决定着中国未来百年的历史走向,影响着暴秦的延续和新王朝的诞生。巨鹿之战是新生力量和腐朽力量的对决,可是新生力量并不是强大的,相反腐朽力量才是强大的,武器装备

  • 黄忠斩夏侯渊造成了多大震撼?曹操爆粗口,刘备打官腔,关羽更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关羽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过于心高气傲,他在樊城之战中威震华夏,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峰,也在这一战后败走麦城丢掉了性命。究其原因,除了他和东吴之间因为嫁女而引发的矛盾之外,他瞧不起老将黄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都是因为他太过于心高气傲。关羽的眼界很高,在五虎将的另外四人中,张飞、马超和赵云都有着辉煌的

  • 《三国》开篇,为何不先写刘备,而要先说两条蛇?一白蛇,一青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中关于刘备的5个故事,刘备与蛇,刘备三个著名故事

    书中开篇提到的两条蛇,一条是白蛇,一条是青蛇。书中第一句就提到了刘邦“斩白蛇”的典故,算是交代了汉朝江山的来历。紧接着又说汉献帝在上朝的时候,突然从房梁上掉下来一条大青蛇,把大臣们吓的不轻。如果从表面上看的话,这两条蛇好像和三国并没有关系。那么,作者为何非要在开头就写这两条蛇呢?实际上,这两条蛇就是

  • 他是中兴汉朝的皇帝,为妻子发了一圣旨,短短一句话令人感动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出了两位中兴之主,汉朝的圣旨,汉朝最传奇皇帝是谁

    汉宣帝刘询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戾太子刘据唯一的孙子,按理说,戾太子刘据的后代已经没有皇位的继承权,然而,汉武帝幼子汉昭帝没有留下儿子就死了,昌邑王被霍光等人立为皇帝,终究因为其人太过荒唐,在做了不到一个月的皇帝就被霍光废黜,皇位空虚,急需有德者居之,而刘询就是那位有德之人。事实证明,霍光等人是选对了

  • 他是曹操能够统一北方最大的功臣,却为何下场如此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荀彧能有如此治世之能,跟他的家学渊源离不开关系,他出身与颍川荀氏。颍川这个地方,自古就有“多名士”的说法,而荀氏在颍川世家中,地位也是数一数二,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他自己则是被祖父荀淑当做家族继承人来培养的。世族门阀和封建王权一直处于互相依存又隐隐对立的情形,皇室既需要名士的

  • 为何曹操子嗣大多能力出众?而刘备和诸葛亮的则较差,与其母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和诸葛亮谁死得早,曹操诸葛亮的真实关系,曹操的谋士为何斗不过诸葛亮

    根据相关的历史记载,曹操一生共有25个儿子,而他的儿子大多都是才华横溢的人。就说曹操的长子曹昂,曹昂随曹操征战四方。可以说是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最后他也是死在了战场之上,而曹丕和曹植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两个人,他们二人不仅有很高的内政能力,同时还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可以说是当时难得的人才。相比较曹操的儿

  • 吕布勇猛无敌,他到底触犯了什么禁忌,跳槽咋就跳成了三姓家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布勇猛无比完整版,吕布的勇猛,张飞骂吕布三姓家奴是什么意思

    在三国历史中有许许多多的热血青年,张飞、关羽、刘备、吕布、赵云等等之类,但是每个人或多或至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些污点和历史功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也是有着自己的过错的,只不过有些人的错误在本人的光辉之下被很好的掩盖起来了,但是有些错误却是很难消除的,就如同忠与义这般,是古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