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杜甫都是第一流诗人,为什么古人轻视李白崇拜杜甫

李白杜甫都是第一流诗人,为什么古人轻视李白崇拜杜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429 更新时间:2024/2/28 23:58:33

李白杜甫,同为唐代诗人中第一梯队的领军人物,也可以说是唐朝诗坛的第一流人物。在现代人心目中,他们两个人的诗才难分伯仲,水平相当。但在古代文学评论史上,两人的地位和获得的待遇却并非如此。

后世文人对李白杜甫二人的评价,不外三种状态,一是崇李抑杜,而是崇杜抑李,三是李杜等量齐观。但崇杜抑李的观点,却千百年来盛行不衰,对其他两种观点呈现出压倒性优势。给人的印象是,谈到唐代诗人,不批评李白几句,不赞美杜甫几句,简直不配谈诗。

崇杜抑李的观点的始作俑者,首推中唐诗人元稹。元稹对杜甫推崇备至,盛赞他的作品“尽得古今之体势”,“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认为杜甫是唐代诗坛第一人。同时他对李白却颇为不屑,认为他“诚亦差肩于子美矣”,比杜甫要逊色许多。

另一个大诗人白居易,也持有相同观点,认为李白的为人和艺术成就都次于杜甫。他曾说过:“李诗,才矣奇矣,人不逮矣”,杜甫的诗已经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尽工尽善,又过于李”。

元稹和白居易,史称“元白”,二人都是唐朝诗坛仅次于李杜这一层面的重量级人物,他们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崇杜抑李之风以此为肇端,日渐流行并长盛不衰。

北宋宰相王安石曾这样评价李白:“太白词语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诗词十句,九句言妇人酒尔”。苏门四学士之一的苏辙,也曾对李白颇有微词:“李白诗类其为人,骏发豪放,华而不实,好事喜名,不知义理之所在”,而杜甫则“有好义之心,白所不及。”

苏东坡倒是不曾直接贬损李白,但他却声称“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无形中把李白晾在了一边。南宋文学评论集《韵语阳秋》则直接把杜甫捧到天上:“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为什么后世这么多文人学士都众口一词崇杜抑李?而且其中还不乏白居易、苏东坡这样公认的诗坛大家。李白究竟做错了什么?使得后人对他印象如此不佳?

其实之所以后世对两人的评价反差如此之大,主要是因为两人的诗作风格和题材存在很大差异。

李白和杜甫生活的年代,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紧急关头,两人都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玄宗奔蜀、永王李璘谋逆等重大历史事件。

但李白的诗作中,对这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现实题材视而不见,难得一见他的忧国忧民之心。他的诗中充溢着个人的喜怒哀乐、风花雪月、诗酒年华,“社稷苍生,曾不系其心膂”。

而反观杜甫,在选取题材方面,更侧重于关注国家大事与民生疾苦,他的代表作《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都把目光投向了关系唐朝安危前途的社会现实,对当时常见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进行了详尽记录,因此有“诗史”之称。

换而言之,李白的作品的艺术性并不次于杜甫,但其思想性和深度则大打折扣,确实逊色于杜甫。在提倡“诗言志”、“文章为经世致用之学”的古代士大夫集群眼中,李白明显脱离现实和过于颓废了,太拘泥于小我而缺乏大局观,故此认为他不足取法。可见古人崇杜抑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参考资料:《鹤林玉露》《韵语阳秋》《栾城集》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吴越王钱镠:开辟乱世桃源,造就千年世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越王钱镠,吴越王钱镠活到多少岁,吴越王钱镠出生时的异象

    创造这一乱世奇迹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人称 “海龙王”的吴越国开国君主钱镠。吴越王钱镠(一)智勇双全,乱世崛起立根基钱镠是浙江杭州人,字具美,传说他出生时面相怪异,父亲钱宽认为不详,要把他扔到井中,被祖母拦下,所以他又有一个小名叫“婆留”,后来以同音字“镠”取名钱镠。钱镠小时候不爱读书

  • 封神中有一小孩,无法术却能击败仙人,他的能力连姜子牙都羡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封神中最厉害的法术,封神榜中神仙排行榜,封神中力气最大的凡人

    无论是哪一个关口,都少不了阐截两教的弟子,一个保周一个护商,无论哪一方的仙人获胜也就代表他们身后的势力同样获胜。由此可见,那些仙人们在封神中绝对占有重要地位。在凡人眼中,那些高高在上的仙人们是不可战胜的,只能供着谁敢不敬?毕竟在仙人们眼中,凡人如同蝼蚁,只要略施小术,便可使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但凡事

  • 百年寻找夏朝:没有夏朝文字证据,为何确认夏朝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夏朝皇帝以及夏朝资料,夏朝存在了400多年,夏朝的真正历史

    对此,不少中国学者有心反驳,但无奈缺少铁证。幸好,后来甲骨文横空出世,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否定了西方学者的部分观点,但夏朝如何证明?于是,从那时起很多学者前仆后继寻找夏朝,至今已有百年。我们都知道,百年寻夏的过程中,我国并未找到夏朝文字,无法提供“自证性”证据。然而,夏“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性成果说

  • 周武王为何轻易逼迫死纣王?西周遗宝重现,学者:纣王太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既吃纣王水土又骂纣王无道,纣王墓中有纣王的尸骨吗,周武王在谁带领下打败纣王

    在征伐的过程中,帝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被殷人尊为“百克”,俘获上百万东夷人。这就颇为耐人寻味了,相较于商王帝辛的能征善战,蛰伏一隅的周武王姬发显得有些默默无闻,姬发除了重用贤良之外,完全没有帝辛那般勇武,那么姬发究竟是如何一举攻破朝歌,逼死强悍的帝辛的?数千年来,历代学者皆深为不解,牧野之战,注定隐

  • 《世界军事战争史-022》中国西周王朝军事(上)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1.牧野之战与周朝建立周也是个历史悠久的部族,姬姓。他们最早的活动地区,是在宜于农耕的陕西黄土高原。其始祖后稷和稍后的公刘,都重视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九世传到古公亶父,率领族人由豳(今陕西栒邑)迁到周原(今陕西岐山),从此进入有"城郭宫室"的阶级社会,更加强大起来,他被尊为"太王"。与商纣王同时在位

  • 努尔哈赤的4任大妃都是谁?为何仅有一位被追封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努尔哈赤的皇七女,努尔哈赤大妃有几个,努尔哈赤有多少妃子

    孟古哲哲系努尔哈赤第三任大妃,14岁嫁给努尔哈赤,18岁为其生下第八子,即后来建立大清王朝的清太宗皇太极。孟古哲哲作为努尔哈赤的大妃,其子又成为了后来清朝的第一位皇帝,被追封为皇后无可厚非。但是,努尔哈赤的其他三位大妃,严格来说都是皇太极的嫡母,按照清朝祖制都应该被追封为皇后,可为何皇太极并未这样做

  • 一名外国女子,被乾隆宠爱连生4子,从奴才变成皇贵妃还入葬帝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把一位19岁的女人纳入后宫,乾隆地宫里有哪几位妃子,乾隆地宫最漂亮的妃子

    清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在中国将近存在了200多年。历代皇帝一直是引人关注的一个话题,乾隆皇帝作为清朝少有的几位长寿皇帝之一,其一生的精彩故事不亚于一本小说,相信大家对一部电视剧《还珠格格》有很深刻的印象,剧中的皇帝就是乾隆,虽然剧中的乾隆略显夸张,不过乾隆确实是少数几位比较风流的皇帝之一

  • 白莲教可以证明:和珅真的没有贪污8亿两白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和珅是怎么从反贪走向巨贪,满清旗主敢对和珅大呼小叫吗,和珅是个无恶的贪官吗

    之所以有这个说法,是因为清末徐珂编著的一本书,这本书叫做《清裨类钞》,里面记载的大概内容是,和珅自尽之后,抄没的家产有800兆,可以说和珅的家产,足以让嘉庆年间的所有人都吃饱。在中国一兆就等于100万,而800兆当然就等于8亿了。虽然这是大众普遍的一种认知,但在事实上,这种说法有很多漏洞。嘉庆皇帝漏

  • 战功赫赫的年羹尧,为什么会被处死?雍正又是如何除掉年羹尧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年羹尧为何死都不向雍正低头,为什么雍正不直接杀了年羹尧,年羹尧在雍正上位起了什么作用

    年羹尧于1679年,出生在安徽凤阳府怀远,和朱元璋是老乡。他官二代的高富帅的学霸,21岁时就中进士了。允文允武,成为了一名儒将。不到30岁就升任四川巡抚,接着是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位高权重,可以说他位极人臣。年羹尧战功赫赫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

  • 重权在握的多尔衮,当皇帝的机会很多,为何他没有争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多尔衮有没有当皇帝,多尔衮如果真当了皇帝会怎样,多尔衮是不是该当皇帝

    从中不难发现,早在那个时候,他的野心早就暴露在诸位兄弟面前。然而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当时坐上龙椅的却是能力明显胜出一筹的皇太极。好不容易熬到皇太极也驾崩了,这时多尔衮已经手握重兵,更是为了争夺皇位和豪格彻底撕逼,说他不想当皇帝,估计谁都不相信。然而他为何没有走出这一步呢?其实原因还是挺复杂的。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