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其名不详,知其姓丁,故称丁公。丁公时秦朝末年薛县人,西楚霸王项羽的武将,是季布的舅公,同季布都是项羽手下的将领。刘邦在彭城之战失败率十余骑向西逃窜时,曾被彭城西面守军丁公围困追击,此时刘邦已是由极胜突然转为极衰,56万联军被项羽3万精骑所斩杀20余万,其余尽皆溃散逃亡,从军事势态及心里压力两方面都遭受着巨大压力。为了逃生,刘邦遂向丁公求饶:“两贤岂相厄哉?”。两个英雄相争何苦为难至此?丁公处于大义遂命部队让开一个口子,让刘邦逃生去了。
刘邦从丁公手下逃脱后,便回老家安抚家人,可是此时吕后及太公等皆被楚军俘虏,女儿鲁元及长子刘盈向西逃命,在途中被刘邦遇见。车载而行,可是突然又遇到楚军追杀,刘邦为了逃命,多次将一双儿女鲁元及刘盈退下马车,以减轻负担自己逃命,幸被随将灌婴救回。由此可见,刘邦此时为了逃命求生,已经狼狈到了什么地步,连自己亲生儿女都抛弃不顾,一心只为生存,心中唯一的欲望就是求生。
后来刘邦在楚汉战争结束,逼迫项羽乌江自刎,取得了全面胜利后,对原楚国投降的部分人给予善待和封赏。丁公无处可去,想到曾经在彭城一战后放过刘邦一马,也算是救刘邦一命了。于是就主动去找刘邦,提起旧事无论如何也会得到刘邦的封赏。可是丁公怎么也没有想到,刘邦竟然下令将丁公推出去斩首。刘邦给出的理由是,丁公原是楚国大将,身在楚军,却不能死心孝忠于楚,又如何能孝忠与汉?今后大臣皆不可效法丁公!
丁公本来是想要邀功而受封赏,却之死也没明白刘邦为何恩将仇报,杀了他的头?今天我们观看这段历史后,给丁公一些刘邦要杀他的理由:
第一、丁公在楚军也只是一个无名大将,现楚军已亡,他对于刘邦根本没有利用价值。何况他还提起这段令刘邦不堪回首的往事,揭开刘邦内心的伤疤,从利用价值和颜面两方面都要杀他。
第二、丁公作为楚军一位大将,在项羽追杀刘邦的关键时刻,背叛了项羽的命令,破坏了项羽的追杀计划,放虎归山。对楚是极大的不忠。这样违背军事命令,为将不忠的人,杀他可以起到以儆效尤,杀鸡吓猴的目的来教化大汉臣民。
第三、现在大汉已经统一,刘邦的眼光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大汉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不再是诸侯割据的战乱时代,所以现在需要的不是对个别救助之人的拉拢,而是需要对汉室江山,对刘邦绝对忠诚之人。刘邦对帮助自己打下江山的异姓诸侯王都要逐一剪除,更何况丁公这样一个对主上不忠之人,刘邦当然毫不股息的要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