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治被误解千年,真实的李治有多恐怖?看看外国人如何评价他

李治被误解千年,真实的李治有多恐怖?看看外国人如何评价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94 更新时间:2024/1/25 5:59:41

错了,全错了。面对这样的说法,李治的心里苦啊。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李治不仅不窝囊,还是一位极具智慧,且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甚至可以用恐怖来形容。不仅是正史夸赞李治,外国人对李治也有极高的评价。

然而他吃亏就吃在前有父亲李世民,后有他的老婆武则天。这两个人太过于耀眼,将他的光芒完全掩盖,所以他是一个被误解千年的皇帝。

仁厚皇帝?

李治仁厚,这是李世民以及众大臣对他的印象。当太子李承乾李泰争斗之际,李治顺理成章成为了下一任皇帝的最佳人选。这是典型的黄雀在后。

不过李世民去世之前无意之中加强了相权,安排了李治的舅爷长孙无忌褚遂良来当辅政大臣。

虽然这样安排可以使李治能够很好地完成政权交接,但李治面临的局面和当初隋炀帝面临的局面相同,那就是被关陇贵族牵制。

事实也确实如此,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都是关陇贵族的代表,尤其是长孙无忌更是关陇贵族的领头人。所以我们看史书,李治登基初期做事处处掣肘,凡事都要听从舅爷的安排。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大臣们当初将李治推上皇位,看中的就是李治仁厚的性格。皇帝好糊弄,那么大臣的日子则可以悠然自得,舒舒服服。

然而大臣们哪里能想到,看似宽仁善良的李治,其实是个不择手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人。

何出此言?两个例子就可以看出他内心的城府。

第一是立皇后武则天。李世民在世的时候,李治就和她走到了一起。李世民去世后,又将其带入皇宫,甚至完全无视长孙无忌等人的反对,直接立为皇后。

就问你牛不牛?直接硬钢关陇贵族,还是在不通知的情况下。别忘了,隋朝的隋炀帝是何等霸道之人,见到关陇贵族的人都要躲避,不然也不会多年远离长安。而李治毫无畏惧,直面硬钢,目的是激怒长孙无忌,然后让武则天去对付长孙无忌。

第二是杀长孙无忌。长孙武就是李治的舅爷,当朝宰相,关陇贵族的领头人。身份够牛,背景够强大吧。但有人举报他谋反后,李治以此为借口,该杀就杀,毫不手软。

或许长孙无忌临死的时候都无法相信,看似柔弱的外甥居然如此狠辣。

大权在握

李治一箭双雕,不仅抱得美人归,还除掉了绊脚石。当然,收回权力加强了皇权,才是重中之重,不然他怎么施展自己的抱负。

这不对啊,印象中李治能有什么抱负?被武则天拿捏得死死的,就是一个傀儡而已。

可别开玩笑,李治成功扳倒了长孙无忌后,到死都将政权牢牢掌握在手中,而且一直进行着开疆拓土的征程。

我们看史书上写得明白:

“自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凡十六国,以其王都为都督府,以其属部为州县。”

这些地盘之前都是西突厥的,李治吞下了。

然而这还仅是开始。李治先后灭掉了西突厥,高句丽,百济,完成了隋炀帝和李世民的夙愿,更是将唐朝版图扩大到了巅峰,超过了唐朝所有的皇帝。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唐军还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白江口之战”。此战重挫日本,彻底阻止了日本染指朝鲜的野心。

其实许多人并不知道,这正是李治厉害的地方,甚至让西方人都感到恐怖。

外国人的评价

在西方,突厥人被称之为“黄祸”,在野蛮突厥人的冲锋之下,许多欧洲国家都遭受了苦难。

然而突厥大军对阵唐军时,却毫无还手之力。大唐甚至一路打到了黑衣大食国,在这里建立了安西都护府。本来突厥人就让西方人感到恐惧了,而李治的唐军居然可以轻松将其击败,简直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这就是外国人对他的评价。

可以说,李治在武功方面非常出色。

当然,他在文治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李治这个人本身就热爱诗词,他的散文《监国求贤令》字字珠玑,将那份如饥似渴想要寻求贤能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

所以他是个非常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读书人的皇帝。

因此李治登基之后重建科举,推广科举,增加通过科举后起用的官员数量。同时减弱了世袭制,让更多读书人可以获得做官的机会。

李治的这项举措算不上惊艳,但绝对起到了承上下的作用,为中国科举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治在经济,文化,外交,法律等方面都很有建树,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其实说得越多,越是感觉李治这个人很了不起。

至于李治为何让武则天当了皇帝,其实换做任何一位帝王都不会想到一个女人能有这么大的胆子。按照正常的思维来说,武则天最多也就是垂帘听政罢了。

所以如果总拿这件事来批评李治,显然有失公允。

参考资料:《旧唐书》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的死因被揭开,难怪史书上没有记载,原因是太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的真正死因,张庭版武则天小公主死因,武则天有什么历史事件

    武则天在位期间做出了不少成绩,延续了大唐盛世,但是她并不是一个完人。古代皇帝有三宫六院,而武则天为了效仿男性皇帝,自己也养了一些面首。所谓面首,即男宠、男妾。武则天是真的玩得开,她的男宠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堪比后宫佳丽三千,不过这些男宠在武则天失去权势后就各奔东西了。81岁那年,武则天因为臣子的政变行

  • 隋朝覆灭的根源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隋朝的灭亡根源是什么,隋朝灭亡的祸根到底出在谁的身上

    首先,隋朝连年征战,动了国家根基。历史上,五代十国之后隋朝建立,经历了无数战争洗礼。后来,隋朝杨广继位,为了满足其军事野心,他要求隋朝军队征讨高句丽,结果讨伐失败,杨广随即连续发出三次讨伐命令,史称三征高句丽。由此可见,隋朝此时的国力不可能好,本身就从动乱的时候统一,国民经济肯定没有得到完全的恢复,

  • 还记得山东妇女晁正坤吗?曾效仿武则天称帝,还将少年纳入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晁正坤妃子,安丘女皇帝晁正坤是安丘哪里人,晁正坤的称帝之路

    所以在古代,人人都想要成为皇帝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就连地位极低的女人也想要当皇帝,比如女皇武则天,她的一生可谓是一个传奇。虽然是个女皇帝,但是治国的能力却不输于男人,一样把国家治理的很好。到了现代,这种封建帝制当然就不能存在了,但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却有一个山东女子竟然效仿起了武则天称帝,还建起了后

  • 历史上唐高祖李渊,为何畏惧李世民?这也间接导致了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史载,起兵前为坚定李渊的决心,李世民甚至想出把晋阳宫的宫女送给李渊、趁李渊喝醉酒后为他侍寝的招数,因为这是死罪,等于断了李渊安心当个隋朝大将军的后路。之后,先是李渊的属下刘武周兵变,隋炀帝要治罪李渊,后来在准备起事的时候又被人察觉,准备密谋把李渊父子一网打尽。在这种情况下,李渊才最终下定决心,拉上李

  • 王昭君死后,匈奴人为她做了什么?莫高窟一幅壁画,让人不忍细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匈奴壁画上的王昭君,莫高窟恐怖壁画,王昭君去了匈奴后怎么样了

    如果说“落雁”是因为昭君的美,我更愿意理解为是对于昭君的同情!土生土长在中原的王昭君,在奉命前往匈奴和亲之后,又有着怎样的遭遇呢?其死后匈奴人又为她做了什么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一聊王昭君的一生“三改嫁”“一落幕”王昭君出生于南郡秭归县的一户平民百姓之家。后期以民女的身份选入掖庭,成为了一名宫女。在

  • 珍妃为何被慈禧沉井?并非慈禧太狠毒,而是珍妃做的事情太过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慈禧珍妃投井,珍妃为啥被慈禧处死,慈禧打珍妃100大板

    历史上关于珍妃的死众说纷纭,大多数认为慈禧之所以将珍妃沉井,是因为珍妃支持光绪的戊戌变法,和慈禧争夺权利,因此很多人为珍妃的死鸣不平,将所有过错都归结于慈禧,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珍妃出身满洲镶红旗,13岁的时候和姐姐瑾妃一起被选入宫中成为光绪妃子。珍妃年纪尚小活泼可爱,而且崇尚西学和光绪的想法不谋而

  • 18岁被封为贤妃,一个月晋封皇贵妃,她是顺治一生最爱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顺治最宠爱的女人,顺治后妃一览表,顺治帝最好的妃子

    据说,顺治皇帝爱董鄂妃爱得要死要活。据说,顺治皇帝为了董鄂妃放弃了江山,出家为僧。据说,顺治皇帝为了董鄂妃,殉情而亡。似乎,比起皇帝的职责,顺治皇帝的爱情,更让人铭记于心。顺治皇帝,一直都是一个很传奇的帝王。他一生短暂,但故事却很多。他生于1638年3月15日,父亲是皇太极,母亲是日后鼎鼎有名的孝庄

  • 戊戌变法和康有为只是幌子,光绪和亲信一直想促成清日英三国同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有为光绪变法,康有为与戊戌维新运动,光绪和康有为的变法是怎么回事

    话剧戊戌变法戊戌变法里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名义上主导变法的康有为本人既不懂英语,也没有留洋经历。为什么光绪帝会让“土鳖”康有为来主持变法?是因为清廷当时真的没有人才了吗?不是的,事实上清朝当时就有一位二品高官,不但精通英文,而且本人还担任过清朝驻美大使,甚至可以和英国人赫德一块讨论交响乐与华盛

  • 岳钟琪到底有多大的权力?为何曾静要煽动他举兵反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岳钟琪曾静,岳钟琪为什么被处死的,岳钟琪与巴里坤

    岳钟琪在康熙朝之时仅担任游击,直至雍正朝之时岳钟琪才得以迅速升迁。雍正元年,因罗卜藏丹津叛乱,所以岳钟琪追随年羹尧赴西北平叛,当时获得战功,所以被封为奋威将军。雍正三年,年羹尧倒台后,令岳钟琪担任陕甘总督。陕甘总督在当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职位,扼守边疆要隘,兵权在握。但是清朝是个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朝

  • 历史上真实的香妃,27岁入宫牌子被翻掉漆,死后乾隆罢朝三天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上的香妃真实照片,乾隆年间香妃真实照片,香妃历史原型揭秘

    在野史秘闻当中,也有关于香妃的故事记载,传说她生来自带体香,能吸引蝴蝶环绕身旁。入宫以后,香妃被乾隆皇帝独宠,其他的莺莺燕燕全都沦为了陪衬。那么,香妃真的确有其人吗?乾隆皇帝对她究竟如何?与大清朝的其他皇帝相比,乾隆的运气非常不错,因为前面几位皇帝的励精图治,为大清国库积攒了很多银两,让国库充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