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宗承接了大唐盛世,为何还会出现安史之乱?

唐玄宗承接了大唐盛世,为何还会出现安史之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131 更新时间:2024/2/5 17:57:18

首要原因是行政区划的弊端渐显,府兵制无法适用。安史之乱发生的时期为唐玄宗时期,但究其根源可以追溯至更早年间,当时唐朝国力还十分强盛,行政问题的弊端还不是很明显,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弊端逐渐显现化,最终成了安史之乱的助推者。

行政区划的弊端主要来源于当时的“州-县”二级制,这种区划起源于隋朝,这是一种为了笼络义军而衍生出来的政策,这种政策在建国初期能起着非好的团聚作用,为起义军招收人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弊端就是官职的需求在此过程中不断扩大,统治者为了满足官职数量的需求,只能设置更多的州或县来应付。

州的数量增多了,那么可瓜分开的管制土地也将增多,而相应的,土地面积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可分到每个州的管辖范围俨然在逐渐变小,这种问题发展下去逐渐呈现出一种病态,州的问题在县上同样存在,县的数量逐渐增多,但每个县的管辖范围在逐渐减少。

唐太宗意识到了这种问题的所在,于是便按照交通路线来划分15道,朝廷任命的监察官员到这些地方监察,由此,朝廷的行政区划优化许多,管理起来也方便了许多,在此过程中,监察官员始终是临时派遣的。当临时派遣变为常职后,监察区俨然成了新的行政区,这便为后面的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

府兵制的崩溃。府兵制是基于井田制之上的,这种制度将务农和军事训练结合起来,很好地将劳动力的作用发挥起来,无论是粮食安全还是军事安全,这种模式都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大唐时期的主要政策。不过,这么一种政策却因为土地兼并的出现而分崩离析,当时的土地兼并俨然破坏了府兵制的基础井田制,农民失去了土地自然也没心思放在军事训练上。

统治者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军事上便用募兵制取代了府兵制,由此,国家士兵的填充将以招募的方式进行,将耕地劳动力和军事劳动力分开。不过,募兵制的出现,为地方起义势力的崛起埋下了伏笔,当时这种隐患尤以边境地区最明显。正是行政区划不合理和府兵制遭破坏的问题所在,为后续的安史之乱积累了矛盾。

其次是统治者的执政弊端。唐玄宗执政时期呈现了诸多弊端,为人怠政懒政,导致朝内混乱不堪。因为前面几代唐的建设,唐朝进入了盛世时代,等到了唐玄宗时期,他没有勤恳地执政,将盛世延续下去,反而尽情地享受,对国事毫无关心。

唐玄宗贪图享乐,对国事一概不理,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朝纲混乱,官员们不正当的勾当不断增多。奸臣在此过程中得以浮现,贤才反而大受排挤,大唐内政已然陷入了危机重重之中,安禄山的谋反之心便由此诞生了。

执政者除了不理会朝政外,还任由一些先规遭破坏,比如过往对胡将权力严格限制的规定,在唐玄宗的执政期间,由于听信了小人谗言,边境的胡将权力得到了极大的膨胀,这些势力也极速崛起,安禄山便是胡人将领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这位后面藩镇割据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最后是节度使的不断膨胀。众所周知,安史之乱实际上就是节度使发动的,唐玄宗时期,为了防范大唐边疆隐患,在当地设置了大规模的军事重镇,十大节度使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节度使的权力和势力都在这一阶段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膨胀,加之府兵制的破坏,节度使各自掌权的问题便出现了,军权此时已经不再是中央能掌控的。

节度使不仅完成了对军权的掌控,还对财权和治权也全面掌管。因为军事重镇的规模过大,军事财政问题非常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央决定将部分财权交由这些重镇,由此,边防重镇逐渐地将财权掌控在自己手中,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目标。

治权上,原本除了节度使外,还会存有风俗使和巡察使等诸多官职,这些官职本身是相互牵制的,但唐玄宗后来将节度使的权力扩大,让节度使去兼任诸如巡按使和采访处置使等多个官职。这种情况下,节度使实际上掌管了重镇的治理权,安禄山便是依靠这一点将效率提升上来,由此来调动重镇的军事,进而谋反起义。

结束语: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时期发生的,贵为执政者,唐玄宗本人懒政惰政的问题十分明显,这让朝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边防重镇的设立更是让有心的节度使寻到机会,最终被反戈也在所难免。当然,府兵制的破坏和行政区划的弊端也成了当中的助推者。

参考资料:

《新唐书》

更多文章

  • 乾隆祭祀时会赏赐大臣猪肘子,为何有人一出宫就扔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赏赐的猪肘子,乾隆皇帝为什么要扔肘子,乾隆皇帝问武将要何赏赐

    简单来说,所谓的祭祀活动不过是一种仪式而已,只要是仪式,就会存在“做样子”的因素在里面。清朝的太祖努尔哈赤用十三副铠甲起兵,建立了后金。满清发源于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属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一支。 满清老祖宗们当年也是以彪悍著称,在打天下的过程中,这种半生不熟的白肉,是女真人的家常便饭。 至于味道,可以简

  • 乾隆朝第一权臣和珅之死:嘉庆杀他只用10天,核心原因是功高盖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嘉庆皇帝处死和珅15年后为何后悔,嘉庆帝为何不赐死和珅,乾隆死后嘉庆便杀和珅的原因

    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三十三回中说道:“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成语“树大招风”,也是由此而来。树木越大越容易招风,人的名头越响,也越容易引祸上身。和珅,清朝的名臣,他在乾隆时期权势滔天,真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可惜,飞得越高,摔得越重。嘉庆上位之后,下决心彻查严办和珅。从开始

  • 乾隆最得意的一幅千古名画,却被溥仪贱卖给日本人,如今价值3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最迷人的画作,乾隆皇帝收藏的字画,乾隆最经典的十幅画

    但乾隆帝还特别喜欢在自己所喜爱的字画上盖无数个印,有时还要写点“观后感”,使得不少绝世书画被糟蹋了,如宋末元初的书画家赵孟頫的《人骑图》,乾隆帝就差在人和马上盖章写字了,还有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上阳台帖》上更是被盖了无数个章。 另外乾隆帝的审美也被后世所诟病的,雍正帝追求

  • 顺治问和尚:大清能延存多久?和尚留下14个字,直到溥仪才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皇太极努尔哈赤在吴三桂的帮助下攻进了京城,从这个时候开始满清入关,汉族王朝统治彻底结束,爱新觉罗姓成为天下霸主。清太祖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开国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康熙的父亲顺治皇帝。顺治皇帝在位期间很关心大清寿命的问题,偶然的一次机会他问和尚大清能延存多久?和尚只留下十四个

  • 外国人目睹清朝刑场砍头:围观百姓在嬉笑,才知清朝社会有多麻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为什么砍头那么多,清朝人斩首纪实,外国人眼中的清朝刑罚

    清末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个时期。当时的清廷腐败不堪,外寇入侵不断,国内起义盛行,百姓是民不聊生。但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之前,即便已经遭受了重大苦难的中国人民,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却早已习惯了奴颜卑恭,内心麻木不堪,以至于鲁迅也弃医从文,想要重塑民魂,重塑民族脊梁,让人们能够摆脱阿Q精神,不再逆

  • 清朝著名“鸿门宴”,八位将军高兴赴宴,筷子没动却已人头落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最惨鸿门宴,历史上十大鸿门宴,清朝八大将军鸿门宴

    但其实清朝也有过这样与此极为类似的“鸿门宴”,并且是由李鸿章亲自摆下,并在席间葬送了八位将领的性命。李鸿章的机会清朝末年时期,由于清朝政府的极度腐朽,民间发起了一场由洪秀全带领的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运动给予了清朝军队相当大的打击,然而就在太平天国稍微占据上风的时候,这个原本就由民间组成的队伍在还未曾遭

  • 《资政新篇》为什么没有被太平天国贯彻实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太平天国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目标吗,资政新篇和维新运动有关吗

    1858秋,洪仁玕从香港出发,经过各种绕行后终于在1859年3月抵达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那个时候正是太平天国非常艰难的时刻,洪仁玕的抵达让洪秀全非常的高兴和欣慰,当即封洪仁玕为干天福,不久后直接加封为军师和王爵,这是天京事变后的第一人,要知道天京事变之后,石达开的呼声很高洪秀全都没有加封石达开为军师

  • 李鸿章把漂亮女儿嫁给44岁大臣,结果却培养出一位家喻户晓的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鸿章最后的情史,李鸿章将女儿嫁给年过4旬的老翁,李鸿章的仕途发展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古时候,人们习惯以父母、长辈的意见当作自己的择偶标准,到了合适的年龄,男女都会根据父母的意见进行嫁娶,通常都不会有子女进行自由恋爱然后结婚。虽然结婚的两个人可能没有接触多长时间、没有什么爱情,但是在那个父母指腹为婚的背景下,两人还是会结婚生子,组建一个家庭。这样的传统直到近

  • 康熙要处死大臣,大臣听后对妻子说:快举报我谋反,结局令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清代才子纳兰性德的经典诗词之一。众所周知,纳兰性德是康熙皇帝的侍卫,曾经多次跟随康熙巡视塞外,他能获此殊荣,是因为他有个好老爹——纳兰明珠。纳兰明珠是康熙时期的朝廷重臣,其权势鼎盛时期,唯有索额图能与之相提并论。纳兰明珠利用自己的权势在朝廷中卖官鬻爵,大肆收受贿赂,时人传言说,想要见到这位明珠大

  • 民国女特务“乌梅”,留下1串密钥64年无解,孙女破译后当场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人们的印象里,特务这个词汇仿佛与自己很是遥远。比如发生在抗战时期的古城西安破获传说中的“乌梅”女特务案件,距今天已经过去六七十年。然而当时的人们不知道的是,实际上这是一件悬案,因为在乌梅被捕后,日本飞机照样能够屡屡轰炸西安的军用目标,这就说明在乌梅的身后,敌特分子依旧在猖狂地活动。这个案子后来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