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资政新篇》为什么没有被太平天国贯彻实施?

《资政新篇》为什么没有被太平天国贯彻实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589 更新时间:2023/12/10 21:35:55

1858秋,洪仁玕从香港出发,经过各种绕行后终于在1859年3月抵达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那个时候正是太平天国非常艰难的时刻,洪仁玕的抵达让洪秀全非常的高兴和欣慰,当即封洪仁玕为干天福,不久后直接加封为军师和王爵,这是天京事变后的第一人,要知道天京事变之后,石达开的呼声很高洪秀全都没有加封石达开为军师,只是让他一起管理朝政而已。洪仁玕一到太平天国,可以说就成了太平天国职位最高的官员了——“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

作为太平天国的军师,干王上任之后必须要有所建树,故而他结合自己这么多年在香港的所见所闻,提倡对太平天国各个方面进行革新,故而,干王在洪秀全的支持下提出了太平天国新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涉及了立法、土地、经济、教育、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文件一出,有支持的声音,自然也少不了反对者。之前小佛看过不少评价《资政新篇》的文章,说《资政新篇》完全是干王自己的空想,在当时的太平天国不具备实施的基础。事实上,不少清代人的笔记和太平天国自己的资料记载显示,《资政新篇》中各个方面的主张有一些是被实施过得,当然,有一些则没有,所以,《资政新篇》只是没有被完全彻底的贯彻实施。

小佛可以负责任的说,《资政新篇》中工商业的内容(给私人工商业开绿灯)是被实施过的,并得到了很好的反馈,算是有了初步的成效,尤其是在江浙一带,得到了不少商人和新兴工业家的支持,这些人在太平天国获益,自然也就支持太平天国反清,主动为太平天国筹集军饷。

虽然《资政新篇》有小部分革新取得成功,然而其他关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并没有取得很好的实施,甚至是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为什么《资政新篇》得不到彻底贯彻实施呢?有人认为,太平天国是一个农民政权,没有知识分子的前瞻性和远见性,但是小佛并不这样认为,太平天国中很多将领都是对《资政新篇》持支持态度,这其中包括了太平天国后期能力很强的英王陈玉成

小佛认为,要分析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太平天国的大环境入手。干王底单天京的时候。太平天国的形势早就大不如前,天京在长江的屏障九江已经落入清军手中,江西大部分地区落入敌手,同时韦俊投降,将安徽割裂,清军趁机进入安徽。尽管后来李秀成开辟新的战场,夺取江浙一带,但这只是短暂的利好时期,不久之后,安庆丢失,陈玉成战败,洪仁玕被革职,李秀成进攻上海失败,一系列操作下来,太平天国其实已经没有一个能够实施新政的大环境了。

政策的实施需要一个安定平和环境,需要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资政新篇》颁布后,太平天国可以说在不停的打仗,有的金钱都被投入战争之中。从《资政新篇》的出世到太平天国的结束,总共也就不过五六时间,想想在同一时期的日本明治维新,整整花了近30年时间才初见成效。5年时间就想要得到30年的效果,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

参考资料:牟世安,《太平天国》

更多文章

  • 李鸿章把漂亮女儿嫁给44岁大臣,结果却培养出一位家喻户晓的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鸿章最后的情史,李鸿章将女儿嫁给年过4旬的老翁,李鸿章的仕途发展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古时候,人们习惯以父母、长辈的意见当作自己的择偶标准,到了合适的年龄,男女都会根据父母的意见进行嫁娶,通常都不会有子女进行自由恋爱然后结婚。虽然结婚的两个人可能没有接触多长时间、没有什么爱情,但是在那个父母指腹为婚的背景下,两人还是会结婚生子,组建一个家庭。这样的传统直到近

  • 康熙要处死大臣,大臣听后对妻子说:快举报我谋反,结局令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清代才子纳兰性德的经典诗词之一。众所周知,纳兰性德是康熙皇帝的侍卫,曾经多次跟随康熙巡视塞外,他能获此殊荣,是因为他有个好老爹——纳兰明珠。纳兰明珠是康熙时期的朝廷重臣,其权势鼎盛时期,唯有索额图能与之相提并论。纳兰明珠利用自己的权势在朝廷中卖官鬻爵,大肆收受贿赂,时人传言说,想要见到这位明珠大

  • 民国女特务“乌梅”,留下1串密钥64年无解,孙女破译后当场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人们的印象里,特务这个词汇仿佛与自己很是遥远。比如发生在抗战时期的古城西安破获传说中的“乌梅”女特务案件,距今天已经过去六七十年。然而当时的人们不知道的是,实际上这是一件悬案,因为在乌梅被捕后,日本飞机照样能够屡屡轰炸西安的军用目标,这就说明在乌梅的身后,敌特分子依旧在猖狂地活动。这个案子后来一直

  • 大清朝不懂共享权力就知道独霸,自己作死,谁也救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对领土的极致控制,清朝皇帝权力很大吗,大清朝是怎么治国的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大清朝虽然摇摇欲坠,却能挺而不倒,武昌起义辛亥革命,风起云涌,轰然倒塌。辛亥革命前流传的一首陕西民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大清朝民心尽失,不垮台都不行。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曾国藩到赵烈文处聊天,忧心忡忡地说:“得京中来人所说,云都门气象甚恶,

  • 落后就要挨打吗?大清朝的屈辱历史告诉我们,没有骨头就会挨打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皇子受罚挨打,清朝的统治惨不残酷,清朝腐朽落后最典型的一句话

    读中国近代史给人的感觉就是窝囊憋气,大清朝除了割地赔款好像就没有别的事。在大家看来,大清朝政治腐败,科技落后,财政拮据,军备废弛,武器低劣,总而言之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大清朝真的是因为落后才挨打失败的吗?鸦片战争,大清有八十万大军却打不过几千人的英军。当时清朝国民生产总值是英国的6倍,拥有世界上最

  • 乾隆给儿孙们发红包,唯一人没领到委屈不已 乾隆:你还要红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给子孙红包,乾隆上街去买点心结果没带钱,乾隆15年的时候乾隆多大

    乾隆号称千古一帝,在位共60年,只比康熙少一年。而且他并不是因为去世而退位,而是主动退位,将皇位传给了皇十五子颙琰,原因是出于对祖父康熙的恭敬,康熙在位61年,所以自己不能超过他在位年的年限,要在60年的时候就退位。乾隆对康熙的尊崇不仅仅体现在退位一事上,在乾隆的统治生涯中,也时常表示出自己要向祖父

  • 奴性文化,清朝的一大历史遗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的奴性统治,为什么清朝人奴性重,关于奴性的文化

    故事的真实性暂且不论,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奴才们心甘情愿”。众所周知,太监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也称宦官,是专供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太监就是皇帝的奴才,最初出发点就是为了生产一批奴性十足的家奴来尽心尽力地为王权服务的。封建专制造就了太监,太监制度又衍生出了奴性文化,在儒家思想三纲五常的禁锢之下

  • 乾隆年一男子发现好友和邻居有私,便天天窥探,而后酿成一桩惨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把一个19岁的女人纳入后宫,乾隆年间最大的血案,清朝夫妻奇案真实案例

    《长恨歌》写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自古君王最忌讳沉浸于温柔乡,李隆基的王朝之所以被毁灭,很大原因来自于他对杨贵妃的沉迷,所以古人又会将这种让君王迷恋的女人称作是红颜祸水。古往今来,因为红颜发生的祸事确实不少,杨贵妃是一桩,西周时期的褒姒是一桩,商朝的妲己又是一桩。历史惨痛的教训告诉

  • 可怜的卢克文,思想居然回到了大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悼念卢克文,卢克文如何看透万物的本质,卢克文深海视频全集

    公知可怜,还是卢克文可怜呢?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说过,“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质说白了就是浅薄。但问题是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浅薄,都以无知当作有知,都以懂一点皮毛作当作深刻。”这句话对卢克文来说最合适。在卢克文看来,公知就是一群吸食过精神鸦片的可怜虫。卢克文基本上完全否定公知,说公知在年轻时被人洗过

  • 晚清最高掌权者并不是慈禧,而是她,手段比慈禧还狠,名字很熟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慈禧太后自称慈禧吗,慈禧为什么能把持晚清政权50多年,慈禧晚清最高权力

    在我国近代历史上,晚清大权几乎都被慈禧掌握,慈禧心机极深,擅长御人制衡之术,以至于慈禧居于万人之上,得以干起祸国殃民之事,让华夏大地和中华民族都经受了极大的苦难。但事实上,晚清政治当中还有个女人,她的权力比之慈禧还要大,是真正掌控清末政治的人物。她就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两宫太后中的另外一人——慈安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