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献帝真是被曹操挟持的吗?别被小说骗了,看看正史是怎么说的

汉献帝真是被曹操挟持的吗?别被小说骗了,看看正史是怎么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58 更新时间:2023/12/17 2:36:22

汉献帝真是被曹操挟持的吗?别被小说骗了,看看正史是怎么说的

在小说和近代的评书演义中,人们总是对曹操有一种非常抵触的心理,认为在三国时期曹操就是邪恶的代名词,而刘备才是整个三国时期真正的主人公。当然,这种舆论其实和当时的社会现状有关,人们为了在书中体现封建社会对百姓的压迫和统治者丑恶的嘴脸,只能将曹操塑造成一个奸诈阴险的小人形象。

如果我们抛开小说的影响,在正史上来审视曹公这个人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大家一直以的"尊刘抑曹"的陈旧思想是完全错误的。就拿挟持皇帝这件事情来说,我们受小说的影响,总是认为他是将皇帝挟持到自己的大本营许昌,并且假借皇帝的权利向天下的诸侯发布命令。其实,在正史中,真相却不是如此。那么这究竟是什么情况呢?听小编为大家一一说明。

其实,我们首先应该弄明白的是曹操当年将皇帝接到自己的大本营许昌来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在书中,曾经有非常多的谋士给曹操的这个做法起了一个称呼,而不同的人对曹操的这一行为的称呼是不一样的。首先,袁绍和他身边的谋臣称呼曹孟德这这种行为叫做"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句话。由于当时袁绍和曹操已经公开地撕破脸皮,双方已经在中原摆出了阵势,准备大干一场,因此这句评论曹操的话说的是非常不客气。

首先,这个"挟",就意味着曹操他将皇帝放在身边的行为就是一场阴谋,他已经不将皇帝当成是自己君王,而只是一个利用工具,因此用了"挟"这个字。而在后面,这句话挑明了曹操控制皇帝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号令诸侯。我们知道,天子在那个时候虽然已经失去了绝大部分你的统治权,但是天子却的这个名号则意味着权利的正规性和不可侵犯性。有了皇帝在身边,曹操在天下之中就不单单代表着自己的利益,而是代表着皇帝的利益。如果有人敢攻打曹操,或者是对曹操的命令有所抵触,那就会被认为是对皇室的尊严做出挑战,就会被舆论的力量所吞噬。

因此,如果果真向袁绍阵营所讲的那样,曹操的行为使挟持天子,那么将曹操归在祸国殃民的奸贼行列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袁绍作为曹操的敌人,评价曹操的话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抹黑曹操,因此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其实,曹操在决定迎接皇帝来自己的大本营许都之前,曾经有一个谋士给他踢了一个纲领性的建议,而正因为这个建议,曹操才最终决定将皇帝控制在自己的身边。

这个人叫做毛玠,在小说中这个人只是被捎带提及了一下,并没有什么主要戏份。但是真正的历史当中,毛玠则是曹操手下一个非常重要的谋士。他曾经针对当今天下的形势,给曹操提了一个战略方案,其中他建议曹操现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将献帝接回来,控制在自己的身边。史书中记载毛玠的原话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别看这句话和袁绍之前说的那个非常相似,但是其实质却截然不同。

首先,在毛玠给曹操的计策中,对待皇帝的方式是"奉",而并不是"挟",这两个字可是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奉"就意味着曹操依然还是汉朝的臣子,听从皇帝的差遣,为了能够给好地保证皇帝的安全,暂时将皇帝接到自己的身边。而且,在毛玠的这个建议中,迎接皇帝的真实目的不是为了自己可以更好地控制诸侯,而是为了利用皇帝的威严来震慑那些心怀鬼胎的诸侯,这就代表着曹操对诸侯的打击是为了打击反贼,维护和平。因此,如果曹操真的是按照毛玠所建议的那样去做的话,那么这种行为不仅不能算作是反贼的行径,而是应该称作维护国家的稳定的忠君爱国的行为。看来,我们确实被小说蒙骗了。

当然,毛玠说得这些话并不能成为我们评判曹公他的忠善与否的唯一标准,而真实历史上的曹操是如何想的,我们也不得而知。其实,小编认为当时的曹操也未必没动过一些坏念头,毕竟当今的皇帝被自己攥在手里,那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官渡之战后,曹操在和袁绍的斗争中获胜一跃成为了整个中原的霸主,在种情况下,曹公完全可以将小皇帝废掉而自己称帝。然而,曹操并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呢?其实还是跟毛玠的那个战略决策有关。当时,曹操将献帝接到了自己身边后,自然要对天下的诸侯和百姓解释一番,说自己不是什么奸臣,也不想挟持皇帝,自己之所以将皇帝放在身边只是为了可以更好地保护汉室,为国家清理逆贼。

这一番话说出去后,就相当于对天下苍生承诺自己将来一定不会取代献帝自立为帝,如果自己将来真的这么做了,那无异于是打自己的脸,曹操这个人非常好面子,因此他为了当初自己的话,一直没有废掉献帝。直到他死后,他的曹家的帝王之路才有了着落,由他的儿子曹丕将献帝废掉,自己登上了皇位。

其实,小编认为不管是读小说还是读正史,我们都应该以一种非常客观的态度来看待一位人物。小说由于一些艺术和深层含义上面的要求,对某一位历史人物进行加工和调整,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作为读者,我们一定要分辨出这种加工的痕迹,力求对一位历史人物进行全面而正确的了解。否则,就会导致像曹操这位伟大的英豪,却因为一本小说的误导,就被后世的人认为是祸国殃民的奸贼,不知道曹公在泉下得知此事,会作何感想?

历史是一个永远没有结论的话题,值得每一个现代人去仔细品味,这里只是世界经典奇闻的一些个人观点,真理还需大家自己品读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本文由世界经典奇闻原创,欢迎关注,与你一起成长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失败者为何是占据绝对优势的袁绍?性格决定成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袁绍在官渡70万大军失败视频,袁绍为什么在官渡惨败,官渡之战袁绍失败的原因总结

    汉王朝的衰微,却是乱世英雄的机遇,然而,这亦是一场残酷的优胜劣汰。当初声势浩大的几路诸侯中,吕布为曹操所败,枭首于市井;袁术因众叛亲离,恨亡于病榻;张绣苦内外交困,复降于曹操;而刘表中立、孙策退守,整个北方,只剩下曹操和袁绍。曹操剧照、决战总是要来临的,双方的野心,都不容许“两虎并存”,兵强马壮的袁

  • 韩信有多厉害?背水一战,3万人歼敌20万,连灭三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信的军事有多强,韩信背水一战真的赢了吗,韩信最厉害的一场战役

    虽然说没有什么专业的素养,但是只靠着带兵打仗,韩信就能够受到刘邦的重用。在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当中,韩信立下了很多功劳,在战争方面他的天赋比较强,几乎不会有失败的战争,所以非常的厉害。如果刘邦的手下没有韩信的存在,刘邦不可能这么迅速的统一天下。而且在之前的时候韩信并非是名人,比如胯下之辱这样的事情我们

  • 原创汉武帝最宠爱的公主,两任丈夫贵震天下,网络疯传她的“惨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武帝最宠爱的女人,淮南公主刘陵和汉武帝,汉武帝和谁合葬

    卫长公主,名、字均不详,姓毋庸置疑的是刘,父亲是汉武帝刘彻,母亲是大汉皇后卫子夫。卫长公主还有个封号是当利公主(邑名当利公主),被十分宠爱他的刘彻硬生生越级封为长公主后,便多称卫长公主。其他朝代的大多是长女作为长公主,西汉的长公主是身份和地位崇高的象征,等同于有封地的诸侯王。卫长公主的待遇不同他朝和

  • 韩信在项羽麾下默默无闻,为何到了刘邦麾下,就能直接当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跟项羽能斗得过刘邦吗,韩信作为大将军为啥不帮刘邦,韩信为什么鄙视项羽富贵不还乡

    韩信家境贫寒到什么地步呢?他的母亲去世了,都没有财力去进行安葬,但是韩信依然努力找了一座高地,让自己的母亲墓旁可以容纳万户人家。因为他觉得自己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万户侯,可见他的志向确实足够宏远,但这给他带来了麻烦。试想一下,你的一个邻居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还每天不干正事到处晃荡,挎着一把剑说自己要当首富

  • 韩信出身卑微,并无带兵打仗的经验,为何投奔刘邦后却屡建战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信带兵多多益善为何刘邦却不行,韩信投奔刘邦完整视频,韩信出身贫寒为何却极具军事才能

    文/桉《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在书中,罗贯中为观众们描写了无数英雄好汉的形象。 虽然人物繁多,但是每一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各有不同。如一代枭雄曹操,能文能武的赵子龙,浮躁鲁莽的张翼德,他们每一个人都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英雄就是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韩信出身卑微

  • 贵为刘备义子,刘封之死与诸葛亮有多大关联,答案并不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为什么劝刘备杀刘封,刘备与诸葛亮的微妙关系,刘备和诸葛亮到底有什么矛盾

    在这个问题上,得仔细分辨,否则很容易被误导。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回答两个事情:一个是刘封该不该死的问题,一个是到底是谁决定了刘封之死。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刘封该不该死。在小编看来,刘封之死,真的一点都不冤枉。毫无疑问,刘封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猛将。在《三国志刘封传》中记载“时封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

  • 汉朝刘邦成为皇帝就算了,为什么他的同乡好友都能成为顶级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刘邦十大重臣的下场,刘邦好友,刘邦当皇帝有何过人之处

    我们先来看看刘邦手下,都有哪些人才,是从刘邦起家时,就跟随刘邦的。萧何、曹参初时都是沛县县吏,一个人事主任,一个典狱长,与时为泗水亭长的刘邦算是同事。“萧规曹随”,两代汉初宰相。樊哙则是屠狗之辈,吕公眼光好,除了嫁给市井无赖刘邦一女之外,另外一个女儿嫁给了樊哙。最后成了汉朝大将军,左丞相。周勃则是名

  • 关羽为何会失去荆州,没有见好就收是其中之一,东吴才是“元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痛失荆州,曾仕强谈关羽守不住荆州,关羽抽调大量的荆州守军增援樊城

    都说关羽“大意失荆州”,但是事实上真的是大意吗?首先这个问题我们要具体分析。襄樊之战发生在刘备和曹操都元气大伤的汉中大战之后。这个时候是什么情况?刘备几乎把除了守军所有兵力都投进去了,而曹操也一直抵抗,最后耗不住了输了。也就是说,刘备为了这场战役,几乎就是“梭哈”了。而两个月后兵力必不可能恢复到能够

  • 原创汉武帝抗击匈奴之十五战役,卫青、霍去病应运而生车步骑协同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派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汉武大帝卫青对匈奴决战,卫青霍去病与匈奴的三次大战

    开篇:汉匈战争,是汉武帝一生中最辉煌壮烈的诗篇。自马邑之战到征和三年发起最后一次燕然山远征,四十余年之间,汉武帝倾全国之力,发动了对匈奴十五次远征。其规模之大,气魄之雄伟,在世界军事史上都属于罕见。其中尤以元狩四年汉匈漠北大战最为惨烈。此战后迫使大单于向西方逃窜,匈奴内部发生分裂,由此开始了古代史上

  • 韩信一辈子战功赫赫,鞠躬尽瘁,却因信错一人而丢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韩信被削掉的尊严,韩信战功赫赫完整视频,韩信的晚年事迹

    最初韩信作为开国功臣,在朝廷上所占据的地位都是较高的,刘邦下令韩信去攻打齐国,却没想到被别有用心的小人钻了空子,被项羽围困的刘邦,希望韩信能够赶紧派兵前来增援。韩信向刘邦提出条件,表明增援可以,但是希望刘邦可以封自己为齐国的代理王。刘邦虽然答应了韩信的要求,但是心底已经开始怀疑韩信的种程度,开始向萧